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和被动运动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孔瑛 邹琳 +1 位作者 伍刚 张长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9-583,共5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和被动运动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20只,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共20个膝关节。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超短波... 目的观察超短波和被动运动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20只,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共20个膝关节。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超短波组(接受超短波治疗)、被动运动组(接受被动运动治疗)、综合组(接受超短波和被动运动治疗),各组均治疗4周。分别比较每组治疗前、后OA侧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于治疗4周末处死所有兔,肉眼观察OA侧膝关节软骨形态学大体变化,取股骨内侧髁软骨进行甲苯胺蓝染色、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蛋白多糖染色情况,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阳性细胞分数比较。结果①被动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超短波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被动运动组及综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ROM改变值最大的为综合组,其次为被动运动组,对照组、超短波组两组改变值较小。②组织学评分(Mankin评分):对照组、超短波组、被动运动组、综合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最高的是对照组,其后依次为超短波组、被动运动组、综合组。③iNOS表达:对照组、超短波组、被动运动组及综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最高的是对照组,其后依次为超短波组、被动运动组、综合组。结论超短波、被动运动及综合治疗均可减轻和延缓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超短波加被动运动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被动运动治疗和单纯超短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被动运动 超短波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超短波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乔鸿飞 张巧俊 +6 位作者 袁海峰 张妮 惠艳娉 吴仲恒 李雅丽 杨峰 张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不同时间点糖尿病大鼠创面新生微血管数量、创面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不同时间点糖尿病大鼠创面新生微血管数量、创面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90只大鼠采用去除全皮的方法制作皮肤溃疡模型,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大鼠行超短波治疗。分别于损伤后第3、7、14和21天,取溃疡创面边缘部分组织与中心部分组织常规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并进行新生微血管计数,计算半数愈合时间及痊愈时间,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创面50%愈合时间和100%愈合时间分别为[(8.94±O.87)和(16.56±1.04)d],治疗组创面50%愈合时间和100%愈合时间[(12.78±1.26)d和(23.25±1.54)d]与糖尿病组[(13.72±1.49)和(26.08±2.23)d]比较,明显缩短,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微血管计数在伤后第3、7、14和21天分别为(12.5±1.52)、(17.83±1.94)、(23.5±1.876)和(29.33±2.736)个/高倍镜视野,均多于同时间点糖尿病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组的bFGF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在伤后第3、7、14和21天分别为(11.83±1.17)、(23.33±1.51)、(55.50±4.09)和(22.50±1.87),均多于同时间点糖尿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热量超短波治疗可增高糖尿病溃疡创面bFGF的表达量,促进创面毛细血管生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溃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超短波 大鼠
原文传递
超短波联合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燕青 李清泉 +3 位作者 杨炯 林宇辉 刘瑛琳 戴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家庭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辅以家庭肺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家庭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辅以家庭肺功能训练及超短波治疗,家庭训练组则同时给予家庭肺功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患者肺功能及膈肌功能改善情况,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各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发现联合治疗组及家庭训练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SGRQ评分显著降低,并且以联合治疗组FEV1占预计值%及SGRQ评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家庭训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SGRQ评分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3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超短波联合家庭肺功能训练对治疗COPD具有协同功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家庭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