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被引量:88
1
作者 张金带 徐高中 +1 位作者 陈安平 王成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重点成矿区的成矿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 探讨了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主要受...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重点成矿区的成矿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 探讨了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主要受有利的构造、沉积建造和层间氧化带控制, 具有含矿建造铀预富集、表生后成改造成矿及矿后构造活动进一步叠加富集的特征, 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的铀矿化主要受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控制, 并遭受二次还原的改造作用, 其矿化规模显得较前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 吐哈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甜点”类型及成因 被引量:55
2
作者 杨升宇 张金川 +2 位作者 黄卫东 张俞 唐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柯柯亚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对其储层"甜点"类型和成因的研究可为吐哈盆地乃至其他地区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通过物性统计、岩心观察、薄片分析、裂缝统计、测井解释和产量对比等研究,认为... 柯柯亚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对其储层"甜点"类型和成因的研究可为吐哈盆地乃至其他地区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通过物性统计、岩心观察、薄片分析、裂缝统计、测井解释和产量对比等研究,认为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2种"甜点"类型。在沉积微相、矿物组成、地层水研究及盆地埋藏史、盆地演化史模拟的基础上,指出特定的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相对较弱的压实作用和相对较强的溶蚀作用是孔隙型"甜点"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和储层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是裂缝型"甜点"发育的主控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孔隙型和裂缝型"甜点"是沉积、成岩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甜点” 孔隙 裂缝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油气主力源岩探讨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建平 黄第藩 +1 位作者 李晋超 秦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煤系地层中的石油主要来源于煤系泥岩还是煤层的问题是目前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争论的热点。本文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为例,深入研究了侏罗纪煤系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煤系泥岩很发育,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厚达400~1000... 煤系地层中的石油主要来源于煤系泥岩还是煤层的问题是目前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争论的热点。本文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为例,深入研究了侏罗纪煤系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煤系泥岩很发育,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厚达400~1000 m,且生油潜力较高,主要生油层八道湾组热解生油潜量平均在4 mg/g左右,西山窑组也在2 mg/g左右,目前钻井获得西山窑组—八道湾组的成熟度R_0=0.6%~1.3%,具备了形成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和生成成熟原油的热演化条件。大多数煤系原油密度为0.75~0.85 g/cm^3,含蜡量5%~20%,硫含量<0.5%,饱和烃含量70%~90%,低碳数正构烷烃含量较高,C_(21)^-/C_(22)^+>3,饱和烃ααα-C_(29)甾烷S/(S+R)值>0.4,芳烃甲基菲指数在0.4~0.8之间,原油碳同位素在-28‰—-25‰之间,总体看来以轻质、中蜡-低高蜡、低硫成熟原油为主。煤系原油与煤系泥岩具有十分相似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三环萜烷含量低且C_(22)以前低碳数高于C_(22)以后高碳数,Ts/Tm、C_(29)Ts/C_(29)藿烷、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值相对较高,而Tm/C_(30)藿烷、C_(31)藿烷/C_(30)藿烷值相对较低。煤和碳质泥岩的这些比值均与煤系原油及泥岩相反,甾烷和藿烷的分布也有明显差异。笔者认为煤系泥岩是主要油源岩,煤和碳质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煤系泥岩 油气田 吐哈盆地 油源岩
下载PDF
沉积环境中古盐度的恢复——以吐哈盆地西南缘水西沟群泥岩为例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敏芳 焦养泉 +2 位作者 王正海 杨琴 杨生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用锶钡法、硼元素法、钾钠比值和沉积磷酸盐法推算了吐哈盆地西南缘水西沟群沉积古水介质环境。认为,在水西沟群沉积时期,古水介质总体为淡水环境[m(Sr)/m(Ba)<1、m(B)为12.30×10-6~64.20×10-6],且自八道湾组—西山窑组... 用锶钡法、硼元素法、钾钠比值和沉积磷酸盐法推算了吐哈盆地西南缘水西沟群沉积古水介质环境。认为,在水西沟群沉积时期,古水介质总体为淡水环境[m(Sr)/m(Ba)<1、m(B)为12.30×10-6~64.20×10-6],且自八道湾组—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古水介质逐渐变淡:八道湾组沉积时期,古水介质盐度平均为2.28‰;三工河组沉积时期,平均为2.23‰;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平均为2.07‰.此外,对恢复沉积环境古盐度的其他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地球化学 吐哈盆地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关于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界线的讨论——从沸石相谈起 被引量:37
5
作者 柳益群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22,T001,共9页
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界线的划分是当前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的观点将沸石相作为最低级变质相,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的浊沸石和吐鲁番-哈密盆地哈密凹陷三叠系的浊沸石为例,提出浊沸石的形成条件为高pH值、低Pco_... 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界线的划分是当前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的观点将沸石相作为最低级变质相,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的浊沸石和吐鲁番-哈密盆地哈密凹陷三叠系的浊沸石为例,提出浊沸石的形成条件为高pH值、低Pco_2和Xco_2、高钙离子活度、高SiO_2活性和高盐度等,稳定在从80℃到200℃左右的广大温度范围内,常与油气生成带一致,属成岩矿物相。取消沸石相,用明确的综合划分标志来确定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界线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沸石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古地理 被引量:41
6
作者 邵龙义 高迪 +1 位作者 罗忠 张鹏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在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聚煤期古地理特征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共发育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八道湾组、三... 在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聚煤期古地理特征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共发育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一、二段和三、四段。吐哈盆地从层序Ⅰ到层序Ⅳ,先后经历了沼泽(层序Ⅰ)—湖泊(层序Ⅱ)—沼泽(层序Ⅲ)—湖泊(层序Ⅳ)过程。在对应于最大湖泛面的湖侵体系域末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较快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有利于厚煤层的堆积。煤层厚度、碳质泥岩厚度与砂砾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即砂砾岩含量越少,煤和碳质泥岩厚度越大;地层厚度300~500m(层序Ⅰ)和400~550m之间(层序Ⅲ)时,煤层厚度最大,说明有利于煤和碳质泥岩聚集的环境是沉降速率中等、陆源碎屑供给相对较少的三角洲间湾、湖湾以及下三角洲平原环境,层序Ⅰ和层序Ⅲ的聚煤中心如艾维尔沟、柯尔碱、桃树园、七泉湖、柯柯亚、鄯善、艾丁湖、沙尔湖、大南湖和三道岭等均属于这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聚煤作用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38
7
作者 周巧生 李占游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展布、铀存在形式、成矿年龄及铀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区域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吐哈盆地西南缘随着找矿工作进展可望成为大型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并对指导天山造山带及类似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条件 找矿前景 成矿规律 空间展布 存在形式 成矿年龄
下载PDF
吐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盆地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伯林 徐高中 +2 位作者 李卫红 龚斌利 张复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分析吐哈盆地气候、地貌景观、地下水动力学、大地构造及构造、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含矿目的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吐哈盆地北部与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了南凹陷、南湖凹陷等)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与... 分析吐哈盆地气候、地貌景观、地下水动力学、大地构造及构造、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含矿目的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吐哈盆地北部与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了南凹陷、南湖凹陷等)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与盆地南北动力学演化的差异有关。依据盆地构造沉降、构造层序、受板块运动影响等特征,认为盆地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三演化阶段(C—T)挤压型前陆盆地沉积阶段奠定了盆地南北构造演化差异的基础,对中新生代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影响深远;第四阶段(J—K)弱伸展型断陷盆地阶段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第五阶段新生代挤压型前陆盆地阶段(E—Q)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富集提供了充分的外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砂岩型铀矿 成矿地质 盆地动力学演化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程克明 赵长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2期5-10,19,共7页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烃类的吸附阀值为86mg/g,煤生烃必需大于该值才有烃类排出;通过对煤的孔隙分布及其对烃类吸附的研究表明,煤成烃最有利的排驱时期在R。为0.8%以前;早期构造、油源断层及区域性盖层是形成煤成油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煤层 沉积相 煤成油 初次运移
下载PDF
从沉积到成岩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质环境——吐哈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实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焦养泉 吕新彪 +1 位作者 王正海 王敏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既需要适当的沉积环境做准备 ,又与成岩环境关系密切 .通过宏观沉积学和泥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吐哈盆地西南缘水西沟群的沉积介质环境 ,利用砂岩样品的流体包裹体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阐明了成岩环境 .研究发现 ,... 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既需要适当的沉积环境做准备 ,又与成岩环境关系密切 .通过宏观沉积学和泥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吐哈盆地西南缘水西沟群的沉积介质环境 ,利用砂岩样品的流体包裹体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阐明了成岩环境 .研究发现 ,从沉积期到成岩期研究区的水西沟群具有 2种截然不同的地质环境 :沉积期泥岩矿物中Sr/Ba比值小于 0 .3,B平均值为 4 6 .35× 10 -6,同时具有淡水动物化石组合 ,显示为温暖潮湿的贫氧、淡水介质环境 ,但到成岩期却演化为具有有机质参与的中低温 (15 6 .1℃ )、超盐度 (7.4 % )成岩环境 ,现今环境 (地下水盐度为 7.8% )恰好与成岩环境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区铀成矿的年龄 (10 4± 1)Ma、(2 4± 1)Ma、(7± 0 )Ma与成岩期基本吻合 ,表明具有有机质参与的中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介质环境 成岩环境 成矿环境 砂岩型铀矿床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成煤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涛 张世焕 王武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8,共7页
哈鲁番-哈密盆地是一个聚煤而又富含油气的盆地,已发现了一系列侏罗系煤成烃油气田。地质历史时期的吐哈盆地是一个压缩盆地,并带有左旋扭动性质,因而盆内以扭动构造居多,构造样式复杂多变。盆地基底为前二叠系,沉积盖层以中、新... 哈鲁番-哈密盆地是一个聚煤而又富含油气的盆地,已发现了一系列侏罗系煤成烃油气田。地质历史时期的吐哈盆地是一个压缩盆地,并带有左旋扭动性质,因而盆内以扭动构造居多,构造样式复杂多变。盆地基底为前二叠系,沉积盖层以中、新生界为主体。中下侏罗统是含煤层段,也是重要的生烃层系。中侏罗统是煤成烃的主要储油层段,上侏罗统棕红色泥岩是区域性盖层。煤成烃的形成演化具有多元复合、早生早排、富油富气的特点。生油凹陷、古构造、油源断裂及各种三角洲砂体联合控制了油气田的平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特征 煤成烃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及周缘早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量:26
12
作者 邢秀娟 周鼎武 +1 位作者 柳益群 郝建荣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0-55,共6页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早二叠世构造环境的归属存在较大异议.通过对盆地早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厘定了火山岩的产出环境.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为主,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大部分...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早二叠世构造环境的归属存在较大异议.通过对盆地早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厘定了火山岩的产出环境.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为主,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大部分玄武岩相对MORB强烈富集LILE和LREE,HFSE适度富集,Th/Ta比值>5,Ta、Nb的适度亏损和陆壳的混染有关,少量玄武岩带有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与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邻区研究结果,认为吐—哈盆地早二叠世火山岩为造山期后伸展背景下裂谷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吐-哈盆地 火山岩 地球化学 造山期后
下载PDF
吐哈盆地前陆冲断带地质特征及勘探成果 被引量:28
13
作者 袁明生 牛仁杰 +1 位作者 焦立新 李成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6-379,共4页
吐哈盆地侏罗纪以来属于类前陆盆地,中侏罗世以后,台北凹陷成为北部类前陆坳陷的主体部位,并在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形成了一系列前陆冲断带,包括北部山前推覆带、中部的中央断褶背斜带以及南缘的火焰山—七克台前锋带。目前,中... 吐哈盆地侏罗纪以来属于类前陆盆地,中侏罗世以后,台北凹陷成为北部类前陆坳陷的主体部位,并在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形成了一系列前陆冲断带,包括北部山前推覆带、中部的中央断褶背斜带以及南缘的火焰山—七克台前锋带。目前,中央背斜带已发现大量的油气;南缘前锋带和北缘推覆带油气发现较少,勘探潜力还很大,但地质地形等情况复杂,需要配套的相关技术攻关,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带 地质特征 吐哈盆地 侏罗系 前陆盆地 构造演化 勘探 油气资源
下载PDF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2 位作者 徐高中 尚高峰 齐亚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自流水盆地南缘的艾丁斜坡带上,含矿含水层赋存于中侏罗统水西沟群西山窑组含煤碎屑岩中,主要岩性为砾岩、含砾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赋存孔隙承压水,渗透系数为... 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自流水盆地南缘的艾丁斜坡带上,含矿含水层赋存于中侏罗统水西沟群西山窑组含煤碎屑岩中,主要岩性为砾岩、含砾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赋存孔隙承压水,渗透系数为0 .14~0 .5 3m/ d,现代地下水流向总体由南向北,地下水为高矿化度的Cl·SO4 —Na型水,地下水中铀含量最高可达2 .2 4 5 1mg/ L,其主要以U O2 (CO3) 2 形式迁移。研究认为:区域上有利的地下水补—径—排系统是形成该矿床的前提条件,局部构造作为局部补给源影响着地下水的流向,进而控制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的形成及展布方向,铀矿化主要产于含水层渗透性相对较好的疏松砂岩中。铀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成岩过程的预富集和后期层间氧化带成矿作用两个阶段。至今,铀成矿作用仍处于发展演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十红滩 铀矿床 水文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聚煤期古构造 被引量:27
15
作者 曹代勇 邵龙义 张鹏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6-52,共7页
吐哈含煤和油气盆地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沉积盆地转化叠合的结果.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发育于伸展机制下的泛湖盆环境,经历了沼泽化—湖化—沼泽化—湖化过程.两次沼泽化(聚煤期)时间分别为旱... 吐哈含煤和油气盆地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沉积盆地转化叠合的结果.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发育于伸展机制下的泛湖盆环境,经历了沼泽化—湖化—沼泽化—湖化过程.两次沼泽化(聚煤期)时间分别为旱侏罗世八道湾期和中侏罗世西山窑期早期,两次湖泊扩张期为早侏罗世三工河期和中侏罗世西山窑期晚期.盆地基底具有受北东—南西向断裂和北西—南东向断裂控制、呈菱形断块组合的性质,同沉积期基底断块活动控制盆地古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早、中保罗世地层厚度等值线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和北西西—南东东向交织展布,地层增厚、减薄带呈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相间排列.一般而言,两组凹陷带相交部位构成次级沉积中心,如台北凹陷西部、托克逊凹陷西部、哈密坳陷和支维尔沟坳陷.吐哈盆地早、中保罗世伸展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东天山地区后造山期应力松弛,导致造山带之间地慢物质运动激化,热扩容莫霍面上隆,使地壳上部处于引张应力状态,基底断裂以正断层位移形式造成断陷伸展,接受沉积并逐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世 聚煤作用 岩相古地理 古构造
下载PDF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权建平 徐高中 +2 位作者 李卫红 李万华 胡俊祯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通过对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铀矿床为一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其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地下水动力变异等因素控制。在总结这些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十红滩铀矿床的成... 通过对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铀矿床为一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其形成主要受铀源、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地下水动力变异等因素控制。在总结这些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十红滩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十红滩铀矿床 砂岩型铀矿 控制因素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目的层沉积相与铀矿化 被引量:27
17
作者 聂逢君 张成勇 +5 位作者 姜美珠 严兆彬 张鑫 张进 乔海明 周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84-3602,共19页
吐哈盆地铀矿找矿工作因十红滩矿床的发现而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又在八仙口、苏巴什等地区相继找到了铀矿体与铀矿化.尽管矿床的发现带来了与铀矿化有关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然而,矿床层间渗入氧化成矿作用的关键控制因素——沉积相与微... 吐哈盆地铀矿找矿工作因十红滩矿床的发现而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又在八仙口、苏巴什等地区相继找到了铀矿体与铀矿化.尽管矿床的发现带来了与铀矿化有关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然而,矿床层间渗入氧化成矿作用的关键控制因素——沉积相与微相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通过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钻孔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识别出含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包括一段、二段、三段)主要形成于辫状三角洲环境.西山窑组一段、三段沉积于辫状三角洲平原环境,而最为重要的含矿层——西山窑组二段则沉积于辫状三角洲前缘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等微相.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目的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次要为岩屑长石砂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铀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独立铀矿物,即沥青铀矿和含钛铀矿物.连井剖面对比研究表明,含铀含氧流体自南东向北西方向迁移,形成的铀矿体主要为板状和卷状.沉积相、微相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铀矿化发育在辨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河口坝微相环境,或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接触界面附近的岩石中,沉积相(或微相)界面是控制铀矿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沉积相 微相 铀矿化 吐哈盆地 沉积学
原文传递
致密砂岩气资源分级评价新方法——以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为例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伟明 卢双舫 +3 位作者 陈旋 李兴伟 李吉君 田伟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7,共8页
针对致密砂岩的润湿、吸附、孔径分布特征,开展X衍射、润湿角测定、静态氮吸附、压汞等实验,以孔隙微观结构为主线,构建储能评价参数,对致密砂岩气资源进行分级评价。研究表明:致密砂岩的亲水性与黏土矿物总含量无关,而与伊利石相对含... 针对致密砂岩的润湿、吸附、孔径分布特征,开展X衍射、润湿角测定、静态氮吸附、压汞等实验,以孔隙微观结构为主线,构建储能评价参数,对致密砂岩气资源进行分级评价。研究表明:致密砂岩的亲水性与黏土矿物总含量无关,而与伊利石相对含量密切相关,伊利石相对含量越高,岩石的亲水性越强,因此印尼公式更适合对伊利石相对含量高的致密储集层进行含气饱和度解释;致密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度关系规律性明显,孔隙度低的致密砂岩具有小孔径孔隙比例高、排驱压力高等特点;孔隙度高的致密砂岩具有大孔径孔隙比例高、排驱压力低、平均喉道半径大等特点。从致密砂岩气的赋存和渗流能力角度出发,由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构建了新的储能评价参数,该参数与孔隙度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三分性,以孔隙度6%和4%为界可把致密砂岩气资源划分为Ⅰ类(优质)、Ⅱ类(潜在)、Ⅲ类(难动用)3个级别,该三分性对应的孔隙度界限与孔径变化对应的孔隙度界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 储能评价参数 资源分级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的中国低煤阶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以吐哈盆地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侯海海 邵龙义 +3 位作者 唐跃 罗晓玲 王学天 刘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2-1009,共8页
中国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煤层气资源丰富,而对于低煤阶煤层气有利区优选评价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模型,本文以占全国低煤阶煤层气总资源量50%的吐哈盆地为例,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思路,对资源因素、煤储层因素、保存因素... 中国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煤层气资源丰富,而对于低煤阶煤层气有利区优选评价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模型,本文以占全国低煤阶煤层气总资源量50%的吐哈盆地为例,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思路,对资源因素、煤储层因素、保存因素以及次一级影响因素共计19项参数,进行关键要素定量排序,针对吐哈盆地特有的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通过"赋值加权求和定量排序"的方法,探讨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评价标准及主控因素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二级构造单元沙尔湖浅凹陷、大南湖浅凹陷和哈密凹陷是适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 低煤阶 煤层气 选区评价
下载PDF
吐哈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3
20
作者 苟红光 张品 +3 位作者 佘家朝 王志勇 林霖 张亦婷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6,共12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生储盖组合配置、成藏模式等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吐哈盆地主要发育侏罗系西山窑组、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以及二叠系桃东沟群湖相烃源岩,这2套烃源岩生油强度较大的地区均位于台北凹陷主体沉降区,具备形成大油田... 通过对吐哈盆地生储盖组合配置、成藏模式等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吐哈盆地主要发育侏罗系西山窑组、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以及二叠系桃东沟群湖相烃源岩,这2套烃源岩生油强度较大的地区均位于台北凹陷主体沉降区,具备形成大油田的烃源基础。盆地主要发育侏罗系、三叠系和二叠系等3套储层,侏罗系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粗砂岩,二叠系梧桐沟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细砂岩、砂砾岩。侏罗系主要有正向分异、逆向分异、垂向分异及混合型等4种成藏模式;二叠系为侧向长距离运聚-古斜坡成藏模式;三叠系为源内垂向运聚-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模式。采用类比法、统计法、成因法及特尔菲加权法综合得到吐哈盆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0.09×10^8t,剩余资源量为6.07×10^8t。通过地质评价、原油剩余资源量和剩余资源丰度的分布预测,提出了鄯善弧形带、鲁克沁-红连带、西部弧形带3个勘探方向及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石油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