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先秦“小说”——略说清华简对先秦文学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德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6,168,共6页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陆续公布以来,一批价值重大的先秦文献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新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公布的《诗经》佚篇和小说佚文,对先秦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论述清华简文学价值的同时,重点...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陆续公布以来,一批价值重大的先秦文献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新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公布的《诗经》佚篇和小说佚文,对先秦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论述清华简文学价值的同时,重点分析了《赤鹄之集汤之屋》所具有的小说文体的特征,指出该篇佚文的发现有可能改写文学史家关于先秦无小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清华竹简 先秦文学 古代小说
原文传递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正英 马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7,共12页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原初形态暗合,故九首是一完整的组诗。其中第一首见于今本《诗经·周颂》的《敬之》篇,故整体为《诗经·周颂》作品无疑。由短序推知,周公四句诗原来是另九首,同属《诗经·周颂》"逸诗"。两组十七首"逸诗"的诗学史意义:一为"孔子删诗"公案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支撑,并为其删诗"十分去九"提供了文本范例,且启示人重新理解司马迁"去其重"的含义不只指删除重复诗篇,还指删除内容相近的诗篇;二为《毛诗序》形成时代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证,说明《诗经》至迟到战国中期已有序;三是揭示了《诗经》"颂"诗有别于"风"、"雅"只唱不舞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诗经》逸诗 “删诗”说 《诗序》时代 诗乐舞一体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与周代占筮系统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新发现的清华简《筮法》是一种在战国时期流行的筮书,其八卦系统与三易较接近,而对筮卦的命解方面有着独特的体系。从《左传》、《国语》的部分筮例以及近年出土的占筮记录简来看,周代的占筮不仅"三易并用",以清华简《筮法》... 新发现的清华简《筮法》是一种在战国时期流行的筮书,其八卦系统与三易较接近,而对筮卦的命解方面有着独特的体系。从《左传》、《国语》的部分筮例以及近年出土的占筮记录简来看,周代的占筮不仅"三易并用",以清华简《筮法》为代表的楚简"四位"卦体系在当时也是通行并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归藏》 数字卦
下载PDF
论清华简《筮法》的筮数系统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分为六组,每组各对应一个筮数。这种筮数系统,当与《淮南子》所论"六府"、"六合",与《太玄》、《五行大义》所论"支干别数"同属一脉。由京房开创的纳甲纳支的筮法,当亦与此一脉相承。清华简筮法各种筮数出现的概率相差悬殊,是与其筮法紧密相关的,此正如"大衍筮法"所得各筮数的概率亦非相等是同样道理。清华简称举筮数的顺序八、五、九、四除了反映它们出现的频次外,可能还有更多或更深的意涵。清华简专门例举筮数八、五、九、四的取象,可能表明清华简筮法取爻象为占时,当主要是取八、五、九、四之爻象来断卦。针对过去出土的数字卦(筮数易卦),李学勤先生曾以是否出现"七"总结出两种揲蓍法。而清华简以"一"代"七"的筮法,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筮数 数字卦(筮数易卦) 十二辰(十二支) 支干别数 六府 六合
下载PDF
清华简与先秦《书》经传流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光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5,共10页
古文《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上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学术公案,而对先秦时期《尚书》传流的考察,是揭开古文《尚书》真伪之谜的前提与基础。清华简《保训》形制、字体与《尹至》、《金縢》等篇明显不同,因此《保训》并非是先秦《尚书... 古文《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上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学术公案,而对先秦时期《尚书》传流的考察,是揭开古文《尚书》真伪之谜的前提与基础。清华简《保训》形制、字体与《尹至》、《金縢》等篇明显不同,因此《保训》并非是先秦《尚书》或《逸周书》的佚篇。清华简《金縢》篇"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不是篇题,而可能是《金縢》篇的序言。相传孔子编订《尚书》,《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清华简中《尚书》与《逸周书》部分篇目并存,形制相同,清华简的时代断限是战国中晚期,郭店简《缁衣》也将《逸周书》与《尚书》并称为《书》经,《汉志》"《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的主流说法并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尚书》 《书小序》 孔子
下载PDF
清华简中的伍之鸡与历史上的鸡父之战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守奎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5,共9页
鸡父之战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吴楚实力强弱转换的关键,是吴人入郢的重要一环,但文献记载语焉不详,后人推测有种种臆想。问题的核心是对"鸡父"地理位置的认识,决定着对战争过程及其意义的理解。出土文献为更加准确理解这场... 鸡父之战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吴楚实力强弱转换的关键,是吴人入郢的重要一环,但文献记载语焉不详,后人推测有种种臆想。问题的核心是对"鸡父"地理位置的认识,决定着对战争过程及其意义的理解。出土文献为更加准确理解这场战争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伍之鸡 鸡父之战
原文传递
有关清华简《筮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7
作者 梁韦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3,共9页
由清华简《筮法》卦图、《别卦》易卦的写法看,可确证先秦时筮书卦爻的写法已用两个数字或符号;由《筮法》卦图和四位占法的八卦取象多同于《说卦传》所述八卦取象看,《说卦传》于《筮法》之前当已存在;《筮法》卦图可证四时、五行、八... 由清华简《筮法》卦图、《别卦》易卦的写法看,可确证先秦时筮书卦爻的写法已用两个数字或符号;由《筮法》卦图和四位占法的八卦取象多同于《说卦传》所述八卦取象看,《说卦传》于《筮法》之前当已存在;《筮法》卦图可证四时、五行、八卦相配的情形于先秦已然发生;但如《筮法》及后来《汉书·魏相传》的四时、五行、八卦结构,实际都暴露出《说卦传》的八卦方位与《月令》诸书的五行方位并不能兼容的问题;《筮法》应属战国后期在传统易占基础上形成的更纯粹的占筮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数字卦 易学史
下载PDF
子产铸刑书新考:以清华简《子产》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70,共9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中的《子产》篇内容关涉春秋晚期郑国政治家子产制定法律的史实,是难得的法律史资料。子产铸刑书之事,《左传》侧重记录晋国两位贵族叔向、士文伯的反对言论;清华简《子产》篇则将此次立法活动作为当政者...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中的《子产》篇内容关涉春秋晚期郑国政治家子产制定法律的史实,是难得的法律史资料。子产铸刑书之事,《左传》侧重记录晋国两位贵族叔向、士文伯的反对言论;清华简《子产》篇则将此次立法活动作为当政者安邦定国、顺天应民的举措予以表彰,两者叙述基调全然不同,这实际是春秋战国之际两种思潮碰撞之体现。《子产》说子产立法时需要依据"天地、逆顺、强柔",是为东周出现的新理论,而此理论与黄老学说的天道、刑名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子产》篇中的刑当指型效先王、垂范后世的法律形式,而令当指因具体事项而颁行的命令、法令。刑、令的国野区分,印证了之前学者关于两周国野族属有别的论断。结合各种资料后推测,法律的一元与多元之争才是子产铸刑书争论的真正焦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子产 铸刑书
原文传递
论清华简《厚父》的思想意蕴与文献性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坤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5,共8页
清华简《厚父》表达了国家治理要在治民而非祭祀的主题,重在探讨民众属性,提出了"民心难测"的观念。其认为民众行为复杂多变,说话行事很难反映真实内心,甚或具有欺骗性。统治者因此难以认识民众本心,君、师等国家机构的设立... 清华简《厚父》表达了国家治理要在治民而非祭祀的主题,重在探讨民众属性,提出了"民心难测"的观念。其认为民众行为复杂多变,说话行事很难反映真实内心,甚或具有欺骗性。统治者因此难以认识民众本心,君、师等国家机构的设立就是为了治理民众罪行。这种观念与孟子等儒家安民、养民的观念相距甚远,《孟子》所引"天降下民"一段逸《书》不可能出自《厚父》,其中的"宠民"也非"治民"之讹。《厚父》对民的认识与"虞夏书"及"周书"中反复强调的"保民"思想均有重要差异,并非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虞夏书"或"周书"的一种。《厚父》重在探讨"小人之德",其对民性复杂性的认识在先秦文献中是不多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厚父》 逸《书》 小人之德
下载PDF
谈清华简《筮法》中的“坤”字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燕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0,31,共3页
新出清华简《筮法》中有个对应传世文献的"坤"字,字形奇特。本文运用偏旁分析和字形对比的方法,将其释为从"大"、"昆"声。"昆"、"坤"音近可通假,而"大"具有表意作用,恰可... 新出清华简《筮法》中有个对应传世文献的"坤"字,字形奇特。本文运用偏旁分析和字形对比的方法,将其释为从"大"、"昆"声。"昆"、"坤"音近可通假,而"大"具有表意作用,恰可体现易学中的"三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地大
下载PDF
论清华简《治邦之道》的墨家思想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3,共11页
新近面世的清华简(捌)《治邦之道》,整理与研究者均认为合于墨家思想。细绎该篇简文,'治邦之道'这一题旨力斥治国'在命'的观念,既印证《墨子》一书《非命》篇的非命强国论,也符合《七患》等篇所述忧患意识及国家治理的... 新近面世的清华简(捌)《治邦之道》,整理与研究者均认为合于墨家思想。细绎该篇简文,'治邦之道'这一题旨力斥治国'在命'的观念,既印证《墨子》一书《非命》篇的非命强国论,也符合《七患》等篇所述忧患意识及国家治理的切实问题。《治邦之道》主张'兼利而爱',胪列节用之法,吻合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治道,与倍人、节葬、反质诸说同符合契。其倡导冲决血缘贵贱的'使贤、用能'之法,倚重才能经验为任贤标准,设计官员考核方法程式,亦匹配《尚贤》篇异于儒家'举贤'的贤能政治理念。《治邦之道》确为深富墨学特征的珍稀文献,亦不啻探寻儒墨辨异的崭新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治邦之道》 墨家 非命 兼爱 节用 尚贤
下载PDF
清华简《芮良夫■》试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建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0,共12页
清华简第三册中《芮良夫■》的文本由两启组成,两启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学术界对这篇作品的研究不多,一些问题也没有达成共识,甚至还没有涉及。在文本整理方面,整篇作品的分章以及一些关键词语的训释都需要重新讨论。这篇简文的... 清华简第三册中《芮良夫■》的文本由两启组成,两启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学术界对这篇作品的研究不多,一些问题也没有达成共识,甚至还没有涉及。在文本整理方面,整篇作品的分章以及一些关键词语的训释都需要重新讨论。这篇简文的文体可以命名为"",并与传世文献相参证。结合简文与传世文献可知,属于诗歌类的韵文,内容则主于儆诫。尽管文中出现了"终"这样的音乐术语,但根据文本内在节奏韵律来判断,这篇简文并不能入乐,而应该是诵读类的诗文本。"终"是早期乐家文本的孑遗,"启"、"乱"等也主要起结构篇章的作用。根据简文前的序记载,其作者为西周末年的芮良夫。但从文辞、思想、用韵等方面考察,这篇作品的创作时代不可能早至西周晚期。再结合战国时期文献传载方式的变化,推断这篇简文应该是战国中晚期的作品,并且极有可能是托名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芮良夫■》 文体 音乐 创作年代
原文传递
早期“诗说”的话语形态--兼论《毛诗序》的形成
13
作者 凌彤 《励耘学刊》 2024年第1期93-109,M0006,共18页
清华简、上博简、阜阳简“诗说”的言辞特征和结构方式反映了早期序诗话语形态。清华简“诗说”通过对仪式要素、历史要素的书写,暗示诗篇的写作背景和主旨;上博简“诗说”通过对情感要素和德义要素的强调,揭示诗篇的文化内涵和义教功能... 清华简、上博简、阜阳简“诗说”的言辞特征和结构方式反映了早期序诗话语形态。清华简“诗说”通过对仪式要素、历史要素的书写,暗示诗篇的写作背景和主旨;上博简“诗说”通过对情感要素和德义要素的强调,揭示诗篇的文化内涵和义教功能;阜阳简“诗说”通过对仪式要素和讽谏美刺功能的确认,彰显诗篇的政教意图。《毛诗序》的形成,则反映了儒家弟子在特定历史语境和撰述意图下对先秦序诗话语资源的选择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毛诗序》 子夏 清华简
下载PDF
清华简《厚父》属性及时代背景新认识——从“之匿王乃渴失其命”的断句释读说起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晖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清华简《厚父》自发表以来其属性问题争议最大,有"夏书""商书""周书"三种说法。本文把"之匿王乃渴失其命"读作"之慝王乃桀失其命",也就是说该篇所述有禹、启、皋陶、孔甲、桀等人物... 清华简《厚父》自发表以来其属性问题争议最大,有"夏书""商书""周书"三种说法。本文把"之匿王乃渴失其命"读作"之慝王乃桀失其命",也就是说该篇所述有禹、启、皋陶、孔甲、桀等人物及事件,这种历史背景就完全可以排除"夏书"说;因完全未提到商王及其有关历史经验和教训,也不能说是"周书";其属性应为"商书"。从《厚父》所反映的天命观、君臣关系、治民方式及对臣民提出"保教明德"的主张等方面看,这与西周初期武王、成王、周公等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也反映了其篇为"商书"而非"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厚父》 "商书" 夏桀 "周书"
下载PDF
“管仲之器小哉”辨正
15
作者 孙永波 《管子学刊》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管仲存亡继绝之历史功绩的评价和史料对管仲政治成就的记载,评价管仲为“器用小”或“器才(材)小”,是不合理的。清华简第六辑《管仲》篇有管仲言论作“既佞又仁,此谓成器”,当是《八佾》此章孔子和“或曰”者对话的背景和前提,“管仲之器小哉”当读为“管仲之‘器’小哉”,理解为“管仲所说的‘成器’太狭隘了吧”。孔子对管仲关于“成器”的定义持否定态度,大概源于二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清华简 《管仲》 “器小”
下载PDF
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发微
16
作者 刘子珍 《管子学刊》 2024年第2期99-110,共12页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向自觉转进。这是上古三代以来固有理性精神在晚周天命观式微大背景下不断张扬的必然结果,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公共思想。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在《心是谓中》中表现出较为朴素的特征,郭店简《穷达以时》与荀子《天论》等则对其创造性发展。诸子或侧重于人事道德化,将道德自我圆满视为人生的根本追求;或强调“天”的客观性,将“心”的认知功能提升到“性”的新高度。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并非单一线性发展,而是呈现出分途并进、互相交叉的多重演进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心是谓中 天人之分 穷达以时 荀子
下载PDF
清华简《保训》释义
17
作者 马文增 《现代语文》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以整理者的严式释文为底本,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重新释读清华简《保训》。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周易》《尚书》《逸周书》等传世文献与《保训》相比较,又征引马王堆帛书《老子》、清华简《五纪》等出土文献与《保... 以整理者的严式释文为底本,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重新释读清华简《保训》。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周易》《尚书》《逸周书》等传世文献与《保训》相比较,又征引马王堆帛书《老子》、清华简《五纪》等出土文献与《保训》相印证,从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来发掘《保训》的真义,并将之作为章句训诂的依据。《保训》是周文王的临终遗训,文王追述了黄帝之质朴、舜之良善、微之理智、汤之义勇,并将自己所秉持的诚实、公正、宽容、不懈之道传给武王,叮嘱武王要心存敬畏、勤政用贤。《保训》对于中国上古史尤其是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保训》 周文王 遗训 释义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与春秋向戌弭兵后国际关系新探——兼论战国的起始年问题
18
作者 王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
清华简《系年》中有许多内容可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其与《春秋》经传多有差异。《系年》中有关春秋后期战争及国际局势的记载说明向戌弭兵后,晋国作为“盟主”,依旧掌握着外交上的主动权,但因地缘以及政治因素使其最终走向衰落。楚国... 清华简《系年》中有许多内容可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其与《春秋》经传多有差异。《系年》中有关春秋后期战争及国际局势的记载说明向戌弭兵后,晋国作为“盟主”,依旧掌握着外交上的主动权,但因地缘以及政治因素使其最终走向衰落。楚国由于失去齐、秦二国的帮助,加上吴、晋二国的步步紧逼,几近亡国。随着春秋初年义利观的瓦解,小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开始加强,并试图摆脱寄人篱下的国际地位,由此最终推进了战国时代的到来。吴越间的争霸战争不能作为判断战国起始年的依据,战国的起始年应为公元前40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弭兵 外交 实力 战国
下载PDF
两周之际政局与郑武公霸业先兴——兼论“郑庄小霸”之得失
19
作者 叶先闯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9,共15页
周幽王废嫡立庶,酿成地方诸侯与西北戎人的联合灭周祸事,连带引发两周之际的政治地理危机,不仅由此开启诸侯竞相争霸的历程,而且随着岐丰大本营的丧失和周平王权威地位的下坠,为西周王政向春秋霸政转变打开了缺口。一方面,周末政治空间... 周幽王废嫡立庶,酿成地方诸侯与西北戎人的联合灭周祸事,连带引发两周之际的政治地理危机,不仅由此开启诸侯竞相争霸的历程,而且随着岐丰大本营的丧失和周平王权威地位的下坠,为西周王政向春秋霸政转变打开了缺口。一方面,周末政治空间失序,以洛邑为中心重构新的封建藩屏网络,为中原郑国的崛起提供了地理优势;另一方面,拥立周平王并辅其东迁成功的二号人物郑武公,一身兼领王官伯与方伯双重身份,在秦、晋等大国受困于内忧外患的空档期,大兴“尊王”之举,复有“正东方之诸侯”的机遇,积极实行联盟策略,实已开启霸政先声。至其子庄公时,郑因桓王夺政事件而丧失一贯的王官伯地位,更全力向外服诸侯和方伯身份转型,结强援、伐弱旅、败戎夷,乃至“逐王于葛”,堪称小霸列国间。然而,郑庄霸业是以挑落王室权威、败坏旧有传统而以强力实现,难以得到诸侯公认,最终因庄公谢世后郑国内乱而无以为继。自此以后,春秋霸政进入一个力、德相配,尊王、攘夷并行的更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武公 郑庄公 王官伯—方伯 春秋霸政 清华简
原文传递
清华简《尹诰》献疑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广辉 付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对清华简《尹诰》提出五项质疑:(一)与传世本《礼记·缁衣》所引《尹诰》文义不合太甚;(二)称呼混乱;(三)叙事内容与《尚书·汤誓》互相冲突;(四)"金玉"连用不应出于夏商之际;(五)与传世文献多有雷同,且夹杂后世语言。
关键词 清华简 《尹诰》 《礼记·缁衣》 辨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