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蒺藜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褚书地 瞿伟菁 +1 位作者 李穆 曹群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蒺藜全草中含有皂甙、生物碱、黄酮、多糖、基氨酸等化学成分 ,其活性成分对动物及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性功能及肌肉体系等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
关键词 蒺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皂甙 生物碱
下载PDF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曹惠玲 陈浩宏 许士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2-605,共4页
从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方面的近年研究进展作综述。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等 ;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和治疗性功能减退症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疗效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多以甾... 从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方面的近年研究进展作综述。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等 ;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和治疗性功能减退症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疗效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多以甾体皂苷为主。检测指标上多局限于血液流变学方面 ,应加强其他研究指标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药
下载PDF
蒺藜提取物对训练大鼠糖原、血睾酮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熊正英 刘社琴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5-37,63,共4页
为探讨蒺藜提取物对训练大鼠糖原、血睾酮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以 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 ,建立跑台运动训练模型。将实验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分组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蒺藜训练组、训练力竭组、蒺藜力竭组 ,每组各 8只。测定了血清... 为探讨蒺藜提取物对训练大鼠糖原、血睾酮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以 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 ,建立跑台运动训练模型。将实验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分组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蒺藜训练组、训练力竭组、蒺藜力竭组 ,每组各 8只。测定了血清睾酮、肌糖原及肝糖原。实验结果显示 ,蒺藜提取物可以显著延长大鼠跑台运动力竭时间 ;长期大强度训练引起大鼠体重显著性下降 ,蒺藜提取物可以抑制这一下降趋势 ,使训练大鼠体重与安静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大强度训练可以增加肌、肝糖原含量 ,蒺藜提取物可以增强这种趋势 ,使糖原含量显著性升高 ;大强度训练可以引起血睾酮含量下降 ,蒺藜提取物可以使训练大鼠血睾酮含量显著性增加 ,且增加了运动过程中睾酮的变化幅度。结论认为 ,蒺藜提取物可以延长大鼠跑台至力竭时间 ,具有抗疲劳作用 ;其抗疲劳作用可能与其增加糖原含量 ,升高血睾酮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提取物 运动能力 糖原 睾酮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蒺藜总皂甙 被引量:25
4
作者 金京玲 任东鲜 +4 位作者 金哲洙 崔华 韩立卓 朴惠善 李银姬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优化蒺藜总皂甙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并精制蒺藜总皂甙.[结果]所得产品纯度高,具有简便、快速和安全等特点.
关键词 蒺藜 皂甙类 树脂类 大孔吸附树脂法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蒺藜中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24
5
作者 师勤 马果玉 +1 位作者 徐珞珊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蒺藜(全草、果实、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3.01;在10~10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被测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蒺藜(全草、果实、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3.01;在10~10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被测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2.23%(n=5)。测定结果表明,10月份的全草中多糖含量最高;炮制后的果实多糖含量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多糖 比色法 含量测定 中药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蒺藜类3种水解黄酮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22
6
作者 师勤 余伯阳 +1 位作者 徐珞珊 徐国钧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蒺藜、中亚滨藜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情况。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测定蒺藜、中亚滨藜果实等21个样品中上述3种水解黄酮苷元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流动相为... 目的:研究蒺藜、中亚滨藜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情况。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测定蒺藜、中亚滨藜果实等21个样品中上述3种水解黄酮苷元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37∶63),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0nm。2种浓度槲皮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09%、9832%,RSD分别为10%、15%,n=3。结果:蒺藜中以槲皮素为母核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中亚滨藜中以异鼠李素为母核的含量最高;各个不同部位以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最高,茎次之,果实更次之;不同采集时间蒺藜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6月份采集的样品最高。结论:蒺藜中黄酮类成分以6月份采集的地上部分含量最高,且通过比较,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是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的15倍左右,应对蒺藜中黄酮类成分加以研究利用。中亚滨藜含有较大量以异鼠李素为母核的黄酮类成分,亦值得进行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中亚滨藜 槲皮素 山柰酚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蒺藜全草中总皂苷总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菊红 王志伟 +2 位作者 金吉琴 戎大梅 徐笑焱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测定蒺藜全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将对照品蒺藜皂苷 FSA- 1和蒺藜总皂苷分别溶于硫酸 -甲醇 (7∶ 3)溶液中 ,于 6 0℃作用 15 m in后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蒺藜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在波长 319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 ,浓度与吸收值... 目的 :测定蒺藜全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将对照品蒺藜皂苷 FSA- 1和蒺藜总皂苷分别溶于硫酸 -甲醇 (7∶ 3)溶液中 ,于 6 0℃作用 15 m in后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蒺藜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在波长 319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 ,浓度与吸收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通过测定 6批蒺藜全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表明了本方法简单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总皂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 测定 中药
下载PDF
蒺藜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强 赵红 杭秉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6,共5页
蒺藜水提取物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结果发现,蒺藜明显抑制2,4,6-三硝基氯苯(PC)及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接触性皮炎和绵羊红细胞(SRBC)所致的足跖反应。对PC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PC-DTH)的效应期无影响;对用环磷酰胺(Cy... 蒺藜水提取物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结果发现,蒺藜明显抑制2,4,6-三硝基氯苯(PC)及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接触性皮炎和绵羊红细胞(SRBC)所致的足跖反应。对PC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PC-DTH)的效应期无影响;对用环磷酰胺(Cy)前处理而增强的PC-DTH,蒺藜致敏后给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致敏前给药则无作用;但对未用Cy处理的小鼠,致敏前给予蒺藜则抑制了PC-DTH。此外,蒺藜对二甲苯以及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壳炎症反应均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蒺藜水提取物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对抑制诱导期中的效应细胞(T_(DTH))的分化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变态反应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连翘等3种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月茹 刘墨祥 +2 位作者 张春红 段玉清 于连贵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6,共5页
对中药材连翘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了研究。样品中的农药用丙酮水进行提取 ,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 ,浓硫酸磺化净化 ,用气相色谱OV - 170 1毛细管柱内标法进行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5 0× 10 -4 μg/mL~ 2... 对中药材连翘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了研究。样品中的农药用丙酮水进行提取 ,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 ,浓硫酸磺化净化 ,用气相色谱OV - 170 1毛细管柱内标法进行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5 0× 10 -4 μg/mL~ 2 5× 10 -5μg/mL ;回收率 :81 5 5 %~ 10 5 2 5 % ;精密度 :0 0 16 %~ 3 32 %。并应用该方法对连翘、蒺藜和南沙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这 3种中药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有机氯农药残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有机氯农药 农药残留 连翘 蒺藜 南沙参 中药材
下载PDF
蒺藜全草中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克磊 康利平 +4 位作者 熊呈琦 赵阳 余河水 张洁 马百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对蒺藜全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对蒺藜70%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单体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 [目的]对蒺藜全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对蒺藜70%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单体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甾体皂苷:1)uttroside B;2)polianthoside D;3)替告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4)(25R)-26-O-β-D-吡喃葡糖基-5α-呋甾-3β,22α,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吡喃半乳糖苷;5)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蒺藜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甾体皂苷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蒺藜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云 韩继举 +2 位作者 赵晓民 吴亚平 冯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蒺藜总黄酮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药物浓度,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形态,计算黏附面积;利用血小板聚集仪,以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最... 目的:探讨蒺藜总黄酮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药物浓度,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形态,计算黏附面积;利用血小板聚集仪,以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不同浓度的蒺藜总黄酮均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面积(P<0.01),对照组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成团,实验组则疏松散在或单个黏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蒺藜总黄酮高、中剂量组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蒺藜总黄酮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总黄酮 血小板 黏附 聚集
原文传递
蒺藜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瑞海 杨松松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建立蒺藜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选用菝葜皂苷元(Sarsasa- pogenin)为对照品,通过高氯酸显色,计算蒺藜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菝葜皂苷元在0.230 4-0.720 0 m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 3),平均... 目的建立蒺藜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选用菝葜皂苷元(Sarsasa- pogenin)为对照品,通过高氯酸显色,计算蒺藜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菝葜皂苷元在0.230 4-0.720 0 m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1.5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蒺藜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菝葜皂苷元 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白蒺藜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如意 陈光 喻长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79-82,共4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从白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醇提液正丁醇萃取层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N-对羟基苯乙酮基-3-甲氧基-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Ⅰ),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从白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醇提液正丁醇萃取层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N-对羟基苯乙酮基-3-甲氧基-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Ⅰ),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Ⅱ),3′-甲氧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3′-甲氧基-槲皮素-3-O-β-D-龙胆二糖苷(Ⅳ),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Ⅴ),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Ⅵ),苯甲酸(Ⅶ),尿嘧啶核苷(Ⅷ)。其中化合物Ⅳ,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蒺藜 皂苷 黄酮 生物碱 苯甲酸 尿嘧啶核苷
下载PDF
蒺藜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齐建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蒺藜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十年来该植物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蒺藜皂苷提供科... 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蒺藜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十年来该植物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蒺藜皂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蒺藜皂苷 药理作用 进展
下载PDF
天然产物 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军东 陈海生 +5 位作者 曹永兵 徐铮 高平辉 阎澜 贾鑫明 姜远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研究从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分离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T12体外MIC_(80)值;透射电镜观察T12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分别研究T12对细胞... 目的:研究从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分离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T12体外MIC_(80)值;透射电镜观察T12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分别研究T12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结果:T12具有强的抗真菌活性,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卟MIC_(80)值为0.87μmol·L^(-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T12作用后,细胞膜多处破裂,细胞壁未见明显改变;T12对细抱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有明显影响。结论:结构新型、具有强抗菌活性的T12,通过影响白色念珠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剂 作用机制 刺蒺藜 白色念珠菌 皂苷类
下载PDF
刺蒺藜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永志 姜月华 +3 位作者 孟宪卿 吴波 杨传华 郭金昊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为刺蒺藜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通过古代本草著作和现代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刺蒺藜在心血管方面近20年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阐释。结果经过大量文献研究证实刺蒺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心肌保护、降压降心率、抗... 目的为刺蒺藜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通过古代本草著作和现代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刺蒺藜在心血管方面近20年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阐释。结果经过大量文献研究证实刺蒺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心肌保护、降压降心率、抗凝溶栓、抗动脉硬化、抗炎、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结论刺蒺藜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相应的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蒺藜 心血管疾病 蒺藜皂甙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蒺藜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郝艳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蒺藜中总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为对照品,色谱条件: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v/v)45∶55,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回收率试验的RS... 目的建立测定蒺藜中总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为对照品,色谱条件: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v/v)45∶55,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回收率试验的RSD分别为1.59%、0.98%、1.42%。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蒺藜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总黄酮 HPlC
下载PDF
中药刺蒺藜对兔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明怡 黄丽娜 +1 位作者 曾平 刘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82-28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刺蒺藜对高眼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高眼压组(B组)和高眼压治疗组(C组),以20g/L甲基纤维素前房注射建立B,C组兔慢性高眼压模型,C组予以每日静脉注射刺蒺藜针剂5... 目的:观察中药刺蒺藜对高眼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高眼压组(B组)和高眼压治疗组(C组),以20g/L甲基纤维素前房注射建立B,C组兔慢性高眼压模型,C组予以每日静脉注射刺蒺藜针剂5mg/kg,连续用药30d后摘取眼球进行RGCs观察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结果:造模后各组眼压均有升高,HE染色切片中C组RGCs变性程度及RNFL受损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中药刺蒺藜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高眼压状态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蒺藜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蒺藜中1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媛 肖丽和 +6 位作者 殷果 王珏 谢耀轩 李清 王淑红 王铁杰 毕开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1-668,共8页
目的:建立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C-QQQ-MS/MS)测定蒺藜中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并对36个不同产地的蒺藜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蒺藜样品经乙腈提取,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进行分散固相萃取... 目的:建立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C-QQQ-MS/MS)测定蒺藜中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并对36个不同产地的蒺藜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蒺藜样品经乙腈提取,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GC-QQQ-MS/MS技术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17种农药成分在0.002~0.20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1~1.0000范围内;17种农药成分在3个添加水平下(100、250和500μg.kg-1),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0.0%~105.1%,RSD%(n=3)为0.6%~9.5%;各农药成分的检出限均小于2.7μg.kg-1。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蒺藜药材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有机氯农药残留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中药农残监测 多反应监测(MRM)
原文传递
蒺藜皂苷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钙变化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雪梅 黄启福 +2 位作者 张允岭 娄金丽 郑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5-949,共5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TL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漏出率;AnnexinV-FITC/PI双...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TL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漏出率;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3h复氧12h可诱导出皮层神经元凋亡,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高于对照组(P<0.01)。蒺藜皂苷(0.025g/L)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并可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蒺藜皂苷可降低由缺氧/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神经元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