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腔前庭内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朝 吴军 +1 位作者 刘春生 马斌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88-1390,13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组及开放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组及开放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开放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感轻,患者满意度高,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术后并发症低(P <0.05)。结论运用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技术行甲状腺全切加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具有明显优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 甲状腺癌 Ⅵ区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宝莹 卢永田 李建兴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前间隙的标志,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进入茎突后间隙的标志,茎突后间隙包含重要的血管及后组颅神经。结论内镜下口内径路可充分暴露咽旁间隙的结构,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保护茎突后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颈内动脉位于咽上缩肌的外侧,靠近咽上缩肌内侧能够保护颈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解剖 颈内动脉 内镜下口内径路
原文传递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免充气经口腔镜入路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利军 孙琦璇 +5 位作者 赵圆圆 张灵羽 张轶 刘森源 宋洋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口腔镜入路手术治疗淋巴结术前评估为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cN0 PTC83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口腔镜入路手术治疗淋巴结术前评估为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cN0 PTC83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气组),53例采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甲状腺切除术(免充气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治疗效果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瘢痕自我关注度评分(均按1、2、3级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放及二次手术。免充气组手术时间(138.06±37.11) min,术中出血量(5.38±1.33) mL,与充气组(178.23±50.37) min和(7.33±4.10) mL比较,显著减少(P<0.05);免充气组手术开始1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7.25±6.16)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充气组的(43.22±6.47) mmHg(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CO_(2)气体栓塞。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感染。两组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下颏麻木、术后患者美容满意度、瘢痕自我关注度、术后24 h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治疗cN0 PTC具有一定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充气 腔镜甲状腺手术 经口入路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4
4
作者 秦发伟 刘美凤 陈洪元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3-879,共7页
目的构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构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案。2020年3月—5月邀请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5个省市的15名甲状腺外科医生、甲状腺... 目的构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构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案。2020年3月—5月邀请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5个省市的15名甲状腺外科医生、甲状腺外科护理专家、外科学护理教师等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0.87;第1轮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56~0.360,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第2轮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01~0.646,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第2轮咨询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5~0.11,满分率为26.7%~93.3%。最终确定的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一般护理、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舒适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方案 构建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薛景毅 胡喜娥 +1 位作者 唐海利 包国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TOETVA与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比较的临床研究,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3月1日。遵循事先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共计1465例患者。结果表明:与COT组相比,TOETVA组的手术时间较长[WMD=35.18,P=0.000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WMD=1.42,P=0.0005],但2组的出血量[WMD=–5.32,P=0.39]、住院时间[WMD=0.05,P=0.94]、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0.81,P=0.43]、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1.34,P=0.73]、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55,P=0.35]、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39,P=0.22]和出血或血肿发生率[OR=1.29,P=0.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OETVA有较高的稳定性,虽然COT的手术时间较短,但前者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颈部无瘢痕,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COT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艺超 游薇 +1 位作者 赵婉君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TOETVA与传统开放术或其他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的对比研究资...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TOETVA与传统开放术或其他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的对比研究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与传统开放术或其他径路ET相比,尽管TOETVA手术时间较长,但是,TOETVA具有类似临床疗效,且实现了体表无瘢痕。结论 TOETVA在临床中是可行和安全的,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日间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航 罗宇庭 +1 位作者 龚智娴 朱小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 分析在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2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日间围... 目的 分析在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2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日间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25例(日间组),常规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10例(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参数等临床数据。结果 日间组125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及1例术后酒窝征,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常规组110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1例术后味觉异常,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组手术预约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日间组住院费用更低(P<0.01),病人满意度更高(P<0.01)。结论 通过严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评估与围手术期管理,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能安全有效地开展,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的同时,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 日间手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快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经耳廓后沟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凡 敖永 +6 位作者 李明天 詹舟茹 林泳琴 谭青建 李浩 杨安奎 欧阳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1-896,共6页
目的比较经耳廓后沟入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21年6—8月开展的10例经耳廓后沟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耳后组)和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同中心开展的21例经... 目的比较经耳廓后沟入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21年6—8月开展的10例经耳廓后沟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耳后组)和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同中心开展的21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口腔组)的资料。耳后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48.2±13.9)岁(范围:28~67岁);口腔组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31.3±8.2)岁(范围:21~49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耳后组通过耳后沟处长3 cm单孔切口建腔,置入“手套式”套管,保留肩胛舌骨肌,左右拉开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暴露并连续完整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及中央区淋巴结。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耳后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口腔组[(256.8±77.0)min比(201.2±54.9)min,t=2.31,P=0.028],耳后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较术前增幅低于口腔组[8.58(13.24)mg/L比46.24(48.88)mg/L,Z=-4.311,P<0.01]。耳后组与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差异[2(5)枚比2(3)枚,Z=-0.326,P=0.759]。耳后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经口腔前庭入路相比,经耳廓后沟单孔腔镜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将切口隐蔽至耳后,解剖量小,能达到肿瘤连续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经口腔前庭入路 耳廓后沟 单孔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依据的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应用
9
作者 刘萍 冯志玲 +2 位作者 曹艳萍 夏梦蝶 吴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856-286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依据的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OETVA手术的11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依据的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OETVA手术的11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依据的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出院后均随访1个月。护理结束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7 d的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NPDS)评分和颈部活动度的变化;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随访1个月后的中国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分;随访1个月后回院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34±3.73)m L、(2.58±0.63)d、(5.63±1.29)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34.71±3.95)m L、(3.87±0.75)d、(7.05±1.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NPD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颈部前屈、颈部后伸角度大于术后1 d,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NPDS评分为(16.82±2.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2.37)分,颈部前屈、颈部后伸角度分别为(41.67±4.81)°、(39.13±3.58)°,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6.08±4.09)°、(33.64±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QLICP-HN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随访1个月后的QLICP-HN评分为(119.23±17.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81±15.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依据的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TOETVE术后应用效果明显,可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循证依据 康复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颏下前庭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彭涛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9-904,910,共7页
目的:分析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术式与胸乳入路腔镜术式在甲状腺单侧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4例行腔镜手术的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颏下前庭入路组(22例)与胸乳入路组(22例)。比较... 目的:分析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术式与胸乳入路腔镜术式在甲状腺单侧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4例行腔镜手术的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颏下前庭入路组(22例)与胸乳入路组(2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后颈部舒适度、美容效果及主观满意度评分等。结果:颏下前庭入路组在降低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方面较胸乳入路组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差值、血钙差值、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肿瘤的病理性质、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疼痛程度方面,颏下前庭入路组较胸乳入路组存在优势,2组术后6 h、24 h、72 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患者主观颈部舒适度、主观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美容效果比较,颏下前庭组温哥华瘢痕评分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安全可行,但在控制手术时长、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满意度方面,颏下前庭入路可能比胸乳入路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1
作者 高文彩 王玲 +2 位作者 吴慧敏 程祥英 李发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PTC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OETVA组(37例)和开放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临床病理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PTC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OETVA组(37例)和开放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临床病理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血钙、甲状旁腺素(PT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对切口瘢痕美观满意度[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和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组比较,TOETVA组患者手术时间增加,术后24 h颈部VAS评分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两组患者单/双侧甲状腺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血钙、PTH和TgAb水平降低(均P<0.05);血钙、PTH和TgAb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OETVA组患者VAA和PSAS评分低于开放组(均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ETVA在治疗PTC时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在瘢痕美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美观满意度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经验和学习曲线
12
作者 陈虹羽 周医裔 +6 位作者 林帅 熊斌 谢少利 陈芳 康雨晴 吕琦 赵小波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经验和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完成的138例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病例数...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经验和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完成的138例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病例数据。采用累积和法(cumulative sum,CUSUM)及最佳拟合曲线分析比较学习曲线不同阶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38例全部实施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其中1例因肿块较大术中出血而中转开刀。男14例,女124例,年龄(36.07±8.49)岁,范围20~55岁,肿瘤(7.74±6.49)mm,范围2.4~50.0mm,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单侧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29例,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4例。CUSUM学习曲线顶点对应的手术例数为45例,由此为界将学习曲线分为学习提高期(1~45例)和熟练掌握期(46~138例)2个阶段。熟练掌握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下颊麻木感均低于学习训练期(P<0.05),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多于学习提高期(P<0.05),而2个阶段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人路单线悬吊吸引杆辅助混合建腔甲状腺手术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掌握该项技术需积累的手术例数为4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混合建腔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术后下颌感觉功能障碍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孙一鸣 吴峰 +1 位作者 王松 夏长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后下颌感觉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潜在的治疗方法和现存的问题,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或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后下颌感觉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潜在的治疗方法和现存的问题,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或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TOETVA手术后周围神经损伤及其治疗方法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颏神经损伤被认为是TOETVA术后下颌感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评估标准,真实的发生情况尚不清楚。为减少颏神经损伤风险,采用颏神经显露法、口腔前庭联合入路对术中保护颏神经有一定优势。在治疗方面,有一些促进神经修复的方法值得关注,包括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疗法等。此外,一些中医辅助治疗对促进神经再生也有一定效果。结论术中应尽量避免颏神经及下颌组织损伤,对主诉明显的患者术后应积极治疗,制定客观、量化的下颌感觉功能障碍评价标准,以多学科的方式寻找一个有效的临床方案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感觉功能障碍 颏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赞滨 应勇 +5 位作者 张彧 刘家锋 谢洋 杨俊杰 邓泽福 胡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研究组实施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下唇麻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出院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经口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学习曲线和62例手术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文丰 汤治平 +2 位作者 周建平 廖子聪 苏远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4期2391-23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癌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附62例手术经验分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62例病例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分析学习曲线,并介绍经口腔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癌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附62例手术经验分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62例病例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分析学习曲线,并介绍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技巧。结果:62例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顺利完成,前2例为先经乳晕入路腔镜下分离颈部空间后再在经口腔前庭建立操作孔,全部手术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空间显露均良好,均全程解剖喉返神经隧道,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无永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甲状旁腺短暂性功能低下7例,随访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当到达16例时手术时间可见拐点,技能掌握期与熟练期建腔时间、腺叶切除时间采用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学习曲线为16例,在腔镜甲状腺熟练掌握下,结合"帽檐Trocar"和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可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 学习曲线 帽檐Trocar 喉返神经隧道
下载PDF
自制“帽檐Trocar”在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文丰 汤治平 +1 位作者 苏远航 周建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1期100-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帽檐Trocar”在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26例病例,其中实验组为单纯使用帽檐Trocar建立空间及手术,对照组为使用悬吊方法,通过介绍帽檐Tr... 目的探讨“帽檐Trocar”在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26例病例,其中实验组为单纯使用帽檐Trocar建立空间及手术,对照组为使用悬吊方法,通过介绍帽檐Trocar的制作及使用情况,并统计建腔使用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效果作对比。结果78例单纯使用自制帽檐Trocar完成建腔及手术,48例使用悬吊方法,全部手术均无中转开放手术,帽檐Trocar组用3 mmHg二氧化碳低气压、10 mL/min低气流,术中空间显露均良好;辅助悬吊方法使用6 mmHg,20 mL/min气流量,建腔时间两组对比帽檐Trocar组优于悬吊法,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帽檐Trocar组低于悬吊组。结论使用帽檐Trocar能减少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建腔时间及操作,减少二氧化碳积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檐Trocar 经口腔前庭 腔镜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焱华 刘贤伟 刘奇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0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0年5月行TOETVA治疗的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设为治疗组,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ETE)治疗的52例...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0年5月行TOETVA治疗的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设为治疗组,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ETE)治疗的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较ETE术式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女性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宁 罗雁 +3 位作者 张建伟 王娟 梁瑛 王军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5期7-10,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女性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收治的60例女性低危PTM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女性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收治的60例女性低危PTM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所有患者均行单侧腺叶切除和颈前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美容效果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移植下位甲状旁腺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美容效果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优点为美容效果好,治疗的有效性和彻底性与开放手术比较无明显差异,安全性逊于开放手术。该手术方式虽为女性低危PTMC患者提供了一种美观兼顾治疗效果的选择,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女性 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林 劳景茂 +3 位作者 刘广 邓伟 韦小波 简文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治疗无淋巴结转移(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N0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治疗无淋巴结转移(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N0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甲状腺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TOETVA,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喉返神经信号消失比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阳性淋巴结数目、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均未见种植、复发、转移。结论:TOETVA治疗cN0 PT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开放性手术相似,且可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无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经口联合颏下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志强 张海清 +2 位作者 沈叶 顾琤 单远洲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52-55,72,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n=27)和开放手术组(n=76)。比较2组患... 目的比较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n=27)和开放手术组(n=76)。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比例)、术后并发症情况(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美容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患者手术耗时较长,但清扫的淋巴结总数更多(P<0.05);2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随访时2组无一例上述并发症发生;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出现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和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和美容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均P<0.05)。结论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不劣于传统开放手术,且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适合于对美容有较高需求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 开放甲状腺切除术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