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西方民主治理困境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漆程成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33-259,341,共28页
"转型范式"一般把民主化视为线性的政治变迁过程,一旦通过民主转型完成民主巩固,就能一劳永逸地实现善治的目标。事实上,无论是新兴民主国家还是老牌民主国家,都面临着民主治理困境。从形成原因来看,新兴民主国家因为缺乏有... "转型范式"一般把民主化视为线性的政治变迁过程,一旦通过民主转型完成民主巩固,就能一劳永逸地实现善治的目标。事实上,无论是新兴民主国家还是老牌民主国家,都面临着民主治理困境。从形成原因来看,新兴民主国家因为缺乏有效的现代国家建构和渐进的民主改革,加之不当的外部干预,其徒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民主的实质;在老牌民主国家,贫富分化、政治极化、利益集团政治等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民主制度日趋僵化并难以进行适时的政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民主治理困境成因上的差异决定了新兴民主国家和老牌民主国家应对模式的不同。为了实现有效的民主治理,无论是新兴民主国家还是老牌民主国家,都要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进行政治改革,不断提升民主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治理 转型范式 治理困境 治理效能
原文传递
从巴尔采罗维奇计划到莫拉维茨基计划——试析波兰经济转型范式和发展模式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孔田平 《欧亚经济》 2018年第4期1-24,127,共25页
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2016年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公布的莫拉维茨基计划旨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莫拉维茨基计划的总目标是为居民收入增长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和区域的聚合。《负责任的发展战略》是基于如下... 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2016年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公布的莫拉维茨基计划旨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莫拉维茨基计划的总目标是为居民收入增长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和区域的聚合。《负责任的发展战略》是基于如下五个支柱:再工业化、创新企业的发展、发展所需的资本、企业向外拓展以及社会和区域发展。莫拉维茨基计划是建立在完全否定巴尔采罗维奇计划基础上的,它代表了波兰转型范式的变化和发展模式的变化。在莫拉维茨基计划之下,国家主义色彩增强,经济自由主义遭到鄙弃,国家干预获得青睐,产业政策得到应用。莫拉维茨基计划可称之为法律与公正党进行的雄心勃勃的经济试验,无论其成败均会在波兰的转型史上留下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 巴尔采罗维奇计划 莫拉维茨基计划 经济转轨 转轨范式
原文传递
“转型范式”民主理论的谬误——探索“治理范式”的中国民主理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涛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5,共9页
第三波民主化曾被视为当代世界最强有力的政治潮流,但它在20世纪末期出现的民主回潮现象在西方学界引发了有关"民主衰落"的讨论。这一讨论揭示出民主化理论中"转型范式"的重大缺陷,并使学者发现国家能力、国家建设... 第三波民主化曾被视为当代世界最强有力的政治潮流,但它在20世纪末期出现的民主回潮现象在西方学界引发了有关"民主衰落"的讨论。这一讨论揭示出民主化理论中"转型范式"的重大缺陷,并使学者发现国家能力、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述评民主衰落论,文章认为,鉴于"转型范式"的缺陷,可以探索以"治理范式"为中心的民主理论,中国国家治理经验能够为此提供理论创新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化 转型范式 国家能力 治理范式
原文传递
论政治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基于对“转型范式”的理论反思与经验解构 被引量:5
4
作者 郝诗楠 马振昊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8,共9页
源自"第三波"民主化的"转型范式"主导了学界与实务界对于政治发展的思考。然而在理论上,以卡罗瑟斯为先导的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内含的几个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存在着"线性转型观"以及"选举迷... 源自"第三波"民主化的"转型范式"主导了学界与实务界对于政治发展的思考。然而在理论上,以卡罗瑟斯为先导的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内含的几个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存在着"线性转型观"以及"选举迷信"等错误;而在经验上,威权替代、威权韧性、民主衰退与民主解固等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解构了转型范式。总而言之,不论是从本体论还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转型范式都是无法成立的。相反,政治发展是一个具有多重可能性的过程。其不仅在过程上可能是曲折的,不存在单一的线性路径,而且在目标上也不必然转向西式自由民主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范式 解构 民主化 政治发展 多重可能性
原文传递
马来西亚民主化和政治转型的进程与特色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辛 凌海 《比较政治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5-116,共42页
马来西亚政治转型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保留了原有的政治体制基本形式的情况下,通过'体制内'的转型实现了民主的发展。无论以后是否发生政党的轮替,它在'体制内'把民主发展到如此高的程度,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转型模式的出... 马来西亚政治转型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保留了原有的政治体制基本形式的情况下,通过'体制内'的转型实现了民主的发展。无论以后是否发生政党的轮替,它在'体制内'把民主发展到如此高的程度,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转型模式的出现。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国家的民主化都是通过政治体制的转型和政党轮替来实现的。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体制内'民主化的模式,这种转型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其转型的过程更具有渐进性和稳定性,抑制了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和政治的无序或暴力,同时保持了政治秩序和治理绩效;执政党在民主化过程中并没有因害怕下台而过度地打压民主力量,而是较为主动地推动民主的进程,这反而维持了自己的执政地位。这对于各种政治力量来说是一种共赢的方式和结果。这种新的民主化模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全世界还有很多非民主国家,这些国家通过何种方式,尤其是稳定有效的民主转型方式是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范式 民主化 政党轮替 制度化水平 威权主义
原文传递
教学研究的转型及其课题 被引量:56
6
作者 钟启泉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9,共7页
我国的教学研究面临着范式转型的挑战。我国教学研究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积累了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成果,但一味追求"定型化"是我国教学研究的习俗。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学习共同体"与"反思性实践家"... 我国的教学研究面临着范式转型的挑战。我国教学研究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积累了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成果,但一味追求"定型化"是我国教学研究的习俗。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学习共同体"与"反思性实践家"这两个概念,作为冲击"定型化"研究的矢量,开辟了教学研究新的平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创造。当前,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也为实现教学研究的转型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不竭的思想动力。但是,它离理想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转型尚需排除种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范式转型 “定型化”研究 “情境化”研究
原文传递
美国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及启示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国庆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4,共5页
上世纪初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社会效率主义范式的框架下发展。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开始转向实用主义范式,范式转换的背后是美国职业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也正处于这两种范式的矛盾之中,美国的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 上世纪初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社会效率主义范式的框架下发展。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开始转向实用主义范式,范式转换的背后是美国职业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也正处于这两种范式的矛盾之中,美国的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走出矛盾、明确改革思路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职业教育 范式转换
原文传递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晓尧 吴楚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4,共22页
知识产权制度是工业社会中按照有形物的财产理论形塑的。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中,知识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知识产权理论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宜笼统预设和夸大物品的稀缺性,产权激励并非首要的乃至唯... 知识产权制度是工业社会中按照有形物的财产理论形塑的。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中,知识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知识产权理论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宜笼统预设和夸大物品的稀缺性,产权激励并非首要的乃至唯一的选择,人力资本的增加才是知识创造的源泉。现行法律的组织方式建立在纸面所有权基础上,人为地创设了物品的排他性,以维系对知识产品的可占有性,成本高昂。知识创新机制是多元化的,不能忽略法律之外的创新和多样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稀缺性 专用权建构 法律之外的创新 范式转换
下载PDF
论图书馆学范式的形成与转换 被引量:15
9
作者 熊伟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4,55,共5页
从范式的角度看,图书馆学近200年的历史主要是“客体—中介”综合范式形成与转换的历史。目前图书馆学范式全面转换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可能形成的新范式是“本体—客体—中介—主体”综合范式。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科范式 范式形成 范式转换 综合范式
原文传递
从“物上负担”到“担保物权”的范式转换——以船员工资优先权之产生为视角的解释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恒斯 单红军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2-28,共7页
依英美法"物上负担"的理论,船员工资优先权产生于"为船舶提供服务"的事实,而依大陆法系"担保物权"的理论,这一权利产生的依据则在于其所担保的工资债权。对此,应从比较法学中的"功能主义"立场... 依英美法"物上负担"的理论,船员工资优先权产生于"为船舶提供服务"的事实,而依大陆法系"担保物权"的理论,这一权利产生的依据则在于其所担保的工资债权。对此,应从比较法学中的"功能主义"立场出发,界定船员劳动之事实行为的性质,并由此提出补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0条以确立船员工资优先权产生的法律效果,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船员工资优先权从"物上负担"到"担保物权"的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上负担 担保物权 船舶优先权 船员工资 范式转移
下载PDF
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 被引量:90
11
作者 王凤彬 张雪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12,共22页
不论是以因素理论化为主导的定量研究,还是Eisenhardt推崇的多案例研究,或者诠释主义导向的扎根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动态变化现象所蕴涵的时间性。这为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创新的机会。近来国... 不论是以因素理论化为主导的定量研究,还是Eisenhardt推崇的多案例研究,或者诠释主义导向的扎根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动态变化现象所蕴涵的时间性。这为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创新的机会。近来国外的过程研究已快速发展并成型化,形成了包括本体论假设、理论化内核、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在内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纵向案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研究范式。国内的过程研究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在本体论立场、理论化深度、过程模型构建和方法适配性等方面尚存一些问题,总体呈现研究成果体系化不足和未能充分根植于本土厚实的过程思维传统等局限。为促进过程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范式内核、发展历程和动力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从本体论、时间嵌入性、理论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述评,在总结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啟古纳今路径的同时阐明中西对话前景。本文力图通过文献述评和范式总结提升研究者对过程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敏感性和反思力,为增扩过程理论化的深度和想象空间提供启迪,助力研究者更好地以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研究 理论化 过程本体论 时间性 研究范式转型
原文传递
技术生态位与技术范式变迁 被引量:30
12
作者 叶芬斌 许为民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生态位概念及其思想,也适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范式研究。生态位理论在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技术分析研究领域,基于技术生态位概念建立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是结合案例归纳出的独特的思想方法,作为技术... 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生态位概念及其思想,也适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范式研究。生态位理论在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技术分析研究领域,基于技术生态位概念建立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是结合案例归纳出的独特的思想方法,作为技术范式演化的分析模型,在生态学、演化经济学和技术研究之间架构了现实的桥梁,为技术变迁研究提供了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态位 战略生态位管理 技术政体 技术范式变迁
原文传递
人类文明:从反自然到尊重自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谋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12,共7页
人类文化的本性是反自然。人类文化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应对挑战,需要"文化范式"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发展,开启人类文明的... 人类文化的本性是反自然。人类文化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应对挑战,需要"文化范式"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发展,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时代。一种成熟的伦理学也要实现类似的范式转型:一种冲突的伦理,人作为掠夺自然资源的征服者的伦理,转变为一种人与自然互补、和谐共生的伦理,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反自然 化范式转型 伦理范式转型
下载PDF
技术的社会文化史:论印刷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兼及对近代印刷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平兴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7年第2期41-57,共17页
西方机械印刷技术的引进是中国印刷业和出版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研究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及与传统技术的差异,能深化对近代中国印刷业的认识。结合中国近代印刷史、书籍史的历史事实,既重视印刷过程中技术含量的因素... 西方机械印刷技术的引进是中国印刷业和出版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研究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及与传统技术的差异,能深化对近代中国印刷业的认识。结合中国近代印刷史、书籍史的历史事实,既重视印刷过程中技术含量的因素,也重视印刷术背后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意义,或是近代印刷史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文化 社会变迁 书籍史 出版史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基于SNM理论的技术范式变迁实证研究——以数码化图像显示技术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芬斌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828,共11页
SNM理论是基于演化经济学和技术系统论基础上建立的有关技术生态位和技术演化的分析方法,通过从微观到宏观进路的经验描述,初步建立了技术演化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典型的数码化图像显示LCD和CCD技术的不同演化进路,论证SNM理论分析方... SNM理论是基于演化经济学和技术系统论基础上建立的有关技术生态位和技术演化的分析方法,通过从微观到宏观进路的经验描述,初步建立了技术演化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典型的数码化图像显示LCD和CCD技术的不同演化进路,论证SNM理论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该理论在技术论或STS领域,尤其是在讨论技术范式变迁和技术进化问题中,需要明确其讨论的取向和内容。同时,作为经验描述的分析方法,SNM理论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并拓展其理论运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态位 SNM理论 LCD和CCD技术 技术范式变迁
原文传递
数智文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科教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伟 《大学与学科》 2022年第4期51-65,共15页
随着数智文明时代展现日益清晰的图景,文科教育“软件”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人才培养理念、科学思维范式、知识形态与理论话语的创新变革:克服文理科专业人才培养各自为政的弊端,推动通用水平迭代的文理融合,培养具备数字、科技、人文等综... 随着数智文明时代展现日益清晰的图景,文科教育“软件”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人才培养理念、科学思维范式、知识形态与理论话语的创新变革:克服文理科专业人才培养各自为政的弊端,推动通用水平迭代的文理融合,培养具备数字、科技、人文等综合素养的创新型人才;适应并反映数智世界特征,推动从线性、因果性、人类中心的主体性传统思维范式向复杂性、相关性、命运共同体的思维范式跨越;应对数智技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发展,回应文科自身危机与人类社会发展危机,构建体现数智文明合法性新秩序的新知识、新话语,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是数智文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文明 文科教育 创新型人才 思维范式转型 知识话语建构
原文传递
论政府管制研究从公共利益论到租金分析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昌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2,共8页
政府干预的公共利益理论存在将应然命题先验地当做实然命题处理的缺陷。政府"应该是",但不必然"是"公共利益最大化者。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公共利益理论的学理困境、新政治经济学租金分析范式对政府微观干预研究的意义... 政府干预的公共利益理论存在将应然命题先验地当做实然命题处理的缺陷。政府"应该是",但不必然"是"公共利益最大化者。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公共利益理论的学理困境、新政治经济学租金分析范式对政府微观干预研究的意义,应予以分析与讨论。对政府管制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回答规范性问题,而最有说服力的回答不在于讨论价值观,而是分析管制可能导致的变化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租金分析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规避争论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制 研究范式转换 租金分析
原文传递
论现代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信息化社会具有信息交互性强、开放性、选择性好、非权威化、个性化与社会性突出等特点,这使得用户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平等性得到保障。在信息化背景下,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不同学习方式之间必须具有... 信息化社会具有信息交互性强、开放性、选择性好、非权威化、个性化与社会性突出等特点,这使得用户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平等性得到保障。在信息化背景下,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不同学习方式之间必须具有衔接性,学习方式应该可以在群体之间进行顺畅交互,形成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增强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依据信息化环境布置设计学习任务以及建立周到的信息化学习支持体系等方式来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 高职学生 学习方式变革
下载PDF
用PROLOG模拟Lyusia语言中状态转移编程体裁
19
作者 江明德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41-447,共7页
新人工智能语言 Lyusia 是一种多体裁多层次的新型编程语言。它在语法上和在语义上有机地协调地统一了五种编程体栽:泛函的,逻辑的,集合论的,状态转移(过程的与法则的相结合)的及数据流的。本文通过一些例子,用 PROLOG 来模拟 Lyusia ... 新人工智能语言 Lyusia 是一种多体裁多层次的新型编程语言。它在语法上和在语义上有机地协调地统一了五种编程体栽:泛函的,逻辑的,集合论的,状态转移(过程的与法则的相结合)的及数据流的。本文通过一些例子,用 PROLOG 来模拟 Lyusia 语言中状态转移编程体裁,以达到:(1)阐明状态转移编程体裁的逻辑本质。(2)显示“状态转移编程体裁既蕴含着过程性,又蕴含着说明性(declarative)”。(3)显示“状态转移编程体裁是过程编程体裁与基于法则编程体裁的结合”。(4)表明状态转移编程体裁在表达能力方面的简洁、灵活、善变。(5)说明状态转移编程体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OG编程 Lyusia语言 编程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