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路单相自动重合闸中电压判据的修正 被引量:56
1
作者 范越 施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47,共4页
分析了区分输电线路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的电压判据、补偿电压判据及组合补偿判据成立的条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正电压判据。该判据区分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正确率高,且有简单、易行的特点,不仅适用于短线,而且适用于重负荷... 分析了区分输电线路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的电压判据、补偿电压判据及组合补偿判据成立的条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正电压判据。该判据区分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正确率高,且有简单、易行的特点,不仅适用于短线,而且适用于重负荷长线和带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已有的试验数据表明,该判据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 故障 输电线路 自动重合闸 电压判据
下载PDF
处理器容错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6
2
作者 傅忠传 陈红松 +1 位作者 崔刚 杨孝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60,共7页
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和硅形体尺寸的缩小,计算机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瞬态故障影响,可信计算已经成为桌面级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热点,其中以处理器的可信设计为核心.首先,从容错技术角度对处理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比较全面的分类方... 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和硅形体尺寸的缩小,计算机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瞬态故障影响,可信计算已经成为桌面级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热点,其中以处理器的可信设计为核心.首先,从容错技术角度对处理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比较全面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处理器容错技术发展趋势为线索,对目前流行的处理器结构、微结构的容错机制和容错技术以及不同层次上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对处理器容错技术研究新趋势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处理器容错 高性能 低功耗 瞬态故障 容错行为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保护通道信号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永丽 李斌 +2 位作者 黄强 翟永昌 冯崇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7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分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的新方法:利用高频通道及其信号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而实现三相自适应重合闸。通过使用高频通道等传播常数模式理论,对高频电流信号在三相电力线载波通道上的传输特性进行... 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分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的新方法:利用高频通道及其信号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而实现三相自适应重合闸。通过使用高频通道等传播常数模式理论,对高频电流信号在三相电力线载波通道上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后得知:高频电流在多导线系统中传播时,虽然高频设备只加工于一相,但实际上高频信号是沿着多相导线的相间传播的。对于高频信号在多导线系统中的传播特性,可采用等传播常数模分量法分解为与导线数相等的n组模分量进行分析,且可利用网络关联矩阵的原理对各种故障情况下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由此提出了利用超高压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信号传输特性来判别故障类型的新方案,该方案为解决三相自动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各种故障情况下接收高频电流信号的特征与基于模传输理论的高频通道计算结果十分吻合;短路故障点位置对高频接收信号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理论分析和大量的EMTP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频保护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通道信号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新判据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博通 李永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8-54,共7页
对带并联电抗器线路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的恢复电压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恢复电压中的各种暂态分量进行了定量求解,从原理上揭示了恢复电压中衰减周期分量的产生原因。通过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相端电... 对带并联电抗器线路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的恢复电压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恢复电压中的各种暂态分量进行了定量求解,从原理上揭示了恢复电压中衰减周期分量的产生原因。通过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相端电压波形的对比,提出了识别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的跳开相端电压衰减周期分量幅值判据,并给出一种从跳开相端电压中提取低频衰减周期分量幅值的实用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判定迅速准确,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可有效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性质的识别及重合时刻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电容耦合电压 电磁耦合电压 衰减周期分量 并联电抗器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判别原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商立群 白维祖 +3 位作者 程刚 曹小鹏 柳秦 李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4,共4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研究了故障后线路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的电压特性,发现在永久性故障时,无论是金属性接地还是经过渡电阻接地,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上电压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电压的比值总是大于瞬时性故障时两...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研究了故障后线路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的电压特性,发现在永久性故障时,无论是金属性接地还是经过渡电阻接地,断开相并联电抗器上电压与中性点小电抗上电压的比值总是大于瞬时性故障时两者的电压比值。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超高压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的电压判别方法。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表明,该判别方法简单、有效,能可靠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能量熵判别的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园园 龚庆武 +2 位作者 陈道君 郑秀玉 施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6,共6页
提出了利用小波包能量熵来判别故障性质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方法。介绍了小波包能量熵的概念,引入能量修正因子对能量熵定义进行了改进,以获得更高的判别灵敏度。分析对比了2种故障相电压的特点,从原理上揭示了在二次电弧能量较大的频... 提出了利用小波包能量熵来判别故障性质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方法。介绍了小波包能量熵的概念,引入能量修正因子对能量熵定义进行了改进,以获得更高的判别灵敏度。分析对比了2种故障相电压的特点,从原理上揭示了在二次电弧能量较大的频段,2种电压信号能量时间分布明显不同;计算表明2种故障情况下低频节点熵值M3.0比较接近,而在高频段节点处瞬时性故障的熵值要大得多。最后,提出利用高频节点特征频带的熵值均值作为判别指标。理论分析和基于EMTP/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故障判别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性质,且灵敏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过渡电阻、故障位置和振荡电压幅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二次电弧模型精度要求也不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能量熵 高压输电线路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测度分析及模糊集理论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成敬周 张举 +3 位作者 焦彦军 陈琛 张延冬 范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电力系统单相自适应重合闸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正确进行瞬时故障与永久故障的区分。当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在短路点电弧熄灭后的恢复电压阶段,断开相各电气量的关系与永久性故障将有本质的不同。在详细分析断...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电力系统单相自适应重合闸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正确进行瞬时故障与永久故障的区分。当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在短路点电弧熄灭后的恢复电压阶段,断开相各电气量的关系与永久性故障将有本质的不同。在详细分析断开相工频电气量的基础上,用滤波后的采样值对4种判据建立3种相似性测度及模糊隶属函数:用绝对值指数法确定幅值的隶属度,用相关系数测度建立2种相位判据的隶属度,用数量积法确定功率方向的隶属度,并进行模糊综合故障性质识别。给出了相应的模糊数学模型。经过大量仿真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合 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仿射最小路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熊小萍 杨露 +1 位作者 李宁 李正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50,共8页
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以分布式电源形式接入电力系统,提高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发电机多容量状态模型以模拟出力波动。在此基础上,为克服区间最小路法过于保守的不... 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以分布式电源形式接入电力系统,提高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发电机多容量状态模型以模拟出力波动。在此基础上,为克服区间最小路法过于保守的不足,提出了可以有效缩减区间范围的仿射最小路法,该算法既考虑了配电网元件及负荷的原始参数不确定性,也计及了不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IEEE-RBTS母线6配电系统为例,分析瞬时故障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并对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射最小路法相比于区间最小路法,在可靠性指标计算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并且在系统不确定性越大时区间缩减效果越明显,为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评估及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容量状态模型 仿射最小路法 瞬时故障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型相位判据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庆明 李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0-54,60,共6页
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新型相位判据。该判据通过对断开相端电压分别进行两种适当的补偿,获得用于比相的两个相量,保证在瞬时性故障时两者反向;而在永久性故障时,两者接近于同向。该... 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新型相位判据。该判据通过对断开相端电压分别进行两种适当的补偿,获得用于比相的两个相量,保证在瞬时性故障时两者反向;而在永久性故障时,两者接近于同向。该判据原理简单、可靠,不受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故障点位置的影响,仅利用线路的单端信息即可实现故障的判别,不需要故障测距装置,适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超高压线路。EMTDC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电压补偿 新型相位判据
下载PDF
带并补电抗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故障拍频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邵文权 南树功 +1 位作者 章霄微 李彦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8,共7页
以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产生拍频现象的机理和条件,探讨了瞬时故障低频自振分量的频率及幅值衰减特性,以及断开相电气量无显著拍频现象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故障电气量中产生明显拍频现... 以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产生拍频现象的机理和条件,探讨了瞬时故障低频自振分量的频率及幅值衰减特性,以及断开相电气量无显著拍频现象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故障电气量中产生明显拍频现象的条件为瞬时故障且电弧可靠熄灭,但部分瞬时故障由于工频和低频量幅值差过大、频差过小或低频自振分量幅值衰减过快,导致断开相电压与电抗器电流没有明显拍频现象,此时可采用非拍频特征判据实现故障性质识别。大量ATP仿真与物理实验模型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瞬时故障 拍频 特高压输电 超高压输电
下载PDF
基于PRONY法的超高压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识别原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亚平 吕飞鹏 +2 位作者 周鑫 焦征南 钟俊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6,42,共5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时断开相恢复电压中存在由于储能元件初始储能引起的自由分量,该自由分量幅值接近或高于其稳态基波分量的幅值,频率低于且接近于工频,分析了单相瞬时性故障恢复电压的拍频振荡特点,提出了基...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时断开相恢复电压中存在由于储能元件初始储能引起的自由分量,该自由分量幅值接近或高于其稳态基波分量的幅值,频率低于且接近于工频,分析了单相瞬时性故障恢复电压的拍频振荡特点,提出了基于PRONY法对恢复电压信号进行快速辩识,通过得到的各分量的振幅、频率等信息能判别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从而实现线路单相自适合重合闸。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普罗尼法 恢复电压 瞬时性故障
下载PDF
软件容错: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鹏 赵军锁 张文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8期88-93,共6页
本文主要给出现有主流软件容错技术的一个综述。首先从传统软件容错技术开始,介绍设计多样性和数据多样性;然后介绍主流的软件容错新技术,如重配置与重恢复、指令复制错误探测、SWIFT等,同时,站在软件容错用于处理嵌入式系统硬件暂态故... 本文主要给出现有主流软件容错技术的一个综述。首先从传统软件容错技术开始,介绍设计多样性和数据多样性;然后介绍主流的软件容错新技术,如重配置与重恢复、指令复制错误探测、SWIFT等,同时,站在软件容错用于处理嵌入式系统硬件暂态故障的角度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它们比较的基础上探讨软件容错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容错 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 故障
下载PDF
一种配电线路有源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珂 宋玉涛 +2 位作者 徐玉刚 栾悦祎 张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3-999,共7页
传统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由于无法实时判断线路故障性质而进行的盲目重合会对系统及断路器等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种配电线路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即当配电线路因相间故障跳闸且故障点断电去游离后,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将逆变... 传统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由于无法实时判断线路故障性质而进行的盲目重合会对系统及断路器等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种配电线路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即当配电线路因相间故障跳闸且故障点断电去游离后,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将逆变电源短时加到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在给可能存在的故障点施加瞬时高压的同时,基于产生的暂态电压、电流获得停电线路的频域特性,借助线路谐波阻抗对停电线路内部结构进行辨识,进而决定断路器投入与否。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停电配电线路自动故障检测技术,理论、仿真和模拟实验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重合闸 有源 瞬时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电压相位波动特征的单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斌 郭子煊 +2 位作者 姚斌 李博通 李宝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6,共8页
研究了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电压的自由振荡分量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电压的相位特征,揭示了恢复电压相位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并考虑了傅氏算法... 研究了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电压的自由振荡分量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跳开相电压的相位特征,揭示了恢复电压相位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并考虑了傅氏算法处理含非基频量信号时的误差对跳开相电压相位计算的影响。引入健全相电压相量和作为极化电压,以极化电压为基准区分发生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时的跳开相电压相位,提出了识别永久性故障的跳开相电压相位波动判据。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计算简单,判定准确,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可有效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单相故障性质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 特高压输电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恢复电压 自由振荡分量 并联电抗器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近区交流输电线路智能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虹 夏秋 +3 位作者 俞斌 王同文 邵庆祝 王兴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3,共8页
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近区交流输电线路智能重合闸策略,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带来的二次冲击,从而避免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和直流闭锁事故,提高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分析了现有基于电压特征的永久性故障判别算法的不足,提出... 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近区交流输电线路智能重合闸策略,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带来的二次冲击,从而避免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和直流闭锁事故,提高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分析了现有基于电压特征的永久性故障判别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故障测距结果的双参数故障判别算法。而后在计算交流侧安全裕度指标和直流侧安全裕度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重合闸投切与系统安全关联度指标以预判系统安全性。结合预判结果综合判别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构建智能重合闸策略。RTDS仿真结果验证了智能重合闸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智能重合闸策略为特高压直流近区交流输电线路重合闸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近区 智能重合闸 安全裕度指标 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电弧电流边际谱能量比的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博通 赵盛 +2 位作者 李斌 姚斌 李宝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1-67,共7页
为避免输电线路故障发生之后采用自动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后对系统造成危害,在系统故障跳闸后准确判别故障性质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三相交流输电系统,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弧的特性,利用故障发生后的双端电... 为避免输电线路故障发生之后采用自动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后对系统造成危害,在系统故障跳闸后准确判别故障性质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三相交流输电系统,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弧的特性,利用故障发生后的双端电气量推导出电弧电流的特征表达式。通过对该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序列进行边际谱能量分析,提出了基于电弧电流边际谱能量比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仿真验证表明,该故障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识别永久性故障与瞬时性故障,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电流特征表达式 故障电弧 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 边际谱能量比 故障识别
下载PDF
基于故障点电压特性的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博通 李永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54,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点电压特性的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同杆双回线中故障相跳闸后,故障点电压可通过线路端电压和测距结果计算得出;不同故障类型下故障性质分别为瞬时性和永久性时,故障点电压呈现不同特性。针对接地故障类型,提... 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点电压特性的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同杆双回线中故障相跳闸后,故障点电压可通过线路端电压和测距结果计算得出;不同故障类型下故障性质分别为瞬时性和永久性时,故障点电压呈现不同特性。针对接地故障类型,提出利用故障点电压幅值判断其故障性质的方法;针对跨线故障,提出利用不同回线跳开相故障点电压差判断其故障性质的方法。针对同杆双回线的所有故障类型提出了按时序重合的基本原则,并在重合过程中兼顾对相间故障性质进行判断。该方法考虑了同杆双回线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故障类型,且判据不受互感耦合电压、故障位置及过渡电阻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判据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自适应重合闸 故障点电压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重合时序
下载PDF
同杆双回线跨线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博通 李永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1,共5页
通过对同杆双回线各种跨线故障类型下跳开相恢复电压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回线跳开相端电压差的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同杆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后,由于健全相的电容耦合和电磁耦合作用,不同回线的故障跳开相端电压差在瞬时性和永... 通过对同杆双回线各种跨线故障类型下跳开相恢复电压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回线跳开相端电压差的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同杆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后,由于健全相的电容耦合和电磁耦合作用,不同回线的故障跳开相端电压差在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时会有显著不同。采用不同回线跳开相端电压差的幅值和相位的双重判断,可对不同负载情况下同杆双回线跨线永久性故障进行有效识别。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所述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跨线故障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电容耦合电压 电磁耦合电压
下载PDF
基于过渡电阻评估的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汤涛 周宇 +3 位作者 曾祥君 罗春辉 李晓涵 袁康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79,共9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后,并联小电阻的投入将导致故障稳态分量变小,同时各馈线零序电流稳态幅值变化量差异较小,存在选线难题。分析并联小电阻投入后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特征,得到馈线暂态零序电流与母线暂态零序电压及其...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后,并联小电阻的投入将导致故障稳态分量变小,同时各馈线零序电流稳态幅值变化量差异较小,存在选线难题。分析并联小电阻投入后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特征,得到馈线暂态零序电流与母线暂态零序电压及其导数的固有关系,分析小电阻投入时刻与暂态故障特征幅值的关系,从而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评估的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小电阻投入产生的低频暂态电压电流评估过渡电阻,进而实现故障选线,不受故障初相角影响,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对互感器精度要求低;同时,通过小电阻投入时刻的选择可实现暂态故障特征的最大化调控,可为灵活接地系统选线与保护方法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暂态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 高阻接地故障 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 故障选线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季赛 袁慎芳 +1 位作者 吴键 王水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故障节点会产生并传输错误数据,这将消耗节点的能量和带宽,同时会形成错误的决策。利用节点感知数据的空间相似性,提出了节点故障诊断的算法,通过对邻节点所感知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检测节点的状态,并将测试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故障节点会产生并传输错误数据,这将消耗节点的能量和带宽,同时会形成错误的决策。利用节点感知数据的空间相似性,提出了节点故障诊断的算法,通过对邻节点所感知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检测节点的状态,并将测试状态向网络中其他相邻节点进行扩散。对于网络中存在的节点瞬时故障,通过时间冗余的检测方法,降低故障诊断的虚警率。该算法对实现故障节点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故障诊断 故障检测 瞬时故障 空间相似性 时间冗余 平均节点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