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0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 被引量:379
1
作者 祝智庭 胡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共11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教育系统内生发展四个因素形成推拉合力驱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则可视为具有价值意图支配的行为选择,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的生成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原则、“系统进化+创新突破”的原则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的原则。目前,在构建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COVID-19外部压力催化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所期待的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研发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开展全国性的教育数字化就绪行动、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数字化转型 动因 实践逻辑 发展机遇
下载PDF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与路径 被引量:249
2
作者 吕铁 徐梦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3-19,共7页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和关键。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应把握强化价值创造、数据集成以及平台赋能的发展趋向。针...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和关键。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应把握强化价值创造、数据集成以及平台赋能的发展趋向。针对当前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应从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行业平台赋能和园区生态构建三条路径,积极务实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 数字化转型 发展趋向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数字政府即平台:英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76
3
作者 张晓 鲍静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共6页
英国基于"数字政府即平台"理念,持续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本文在分析英国《政府转型战略(2017-2020)》出台背景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该战略在推动跨政府部门业务转型,培养数字人才、技能和文化氛围,优化数字工具、流程... 英国基于"数字政府即平台"理念,持续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本文在分析英国《政府转型战略(2017-2020)》出台背景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该战略在推动跨政府部门业务转型,培养数字人才、技能和文化氛围,优化数字工具、流程和治理体系,统筹运用数据资源、确保数据安全,创建共享平台、组件和业务复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评述。进而,分析了英国数字政府转型建设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和基本经验,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转型 数字政府 数字服务 共享平台 集约化发展
原文传递
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 被引量:146
4
作者 王勋 Anders Johansson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7,共14页
结构转型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模型中,研究了金融抑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模型表明经济资源会随着经济增长从工业部门不断流入服务业部门,从而使得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政府可以采取金融抑制... 结构转型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模型中,研究了金融抑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模型表明经济资源会随着经济增长从工业部门不断流入服务业部门,从而使得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政府可以采取金融抑制政策阻碍结构转型过程。通过抑制服务业,保护和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从而造成服务业占比偏低,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抑制显著阻碍了结构转型。金融抑制程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比例会越低。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分组数据、不同的结构变量衡量以及不同的金融抑制指标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文章结果表明,在有政府干预和偏好工业部门发展的国家,金融抑制是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抑制 结构转型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被引量:136
5
作者 严金明 夏方舟 马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0,共8页
研究目的: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针对土地整治出现的突出问题,重新认知土地整治的本质和功能,进而探索土地整治转型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面临着新的转型背景和发展需求,亟需针对当前认... 研究目的: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针对土地整治出现的突出问题,重新认知土地整治的本质和功能,进而探索土地整治转型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面临着新的转型背景和发展需求,亟需针对当前认知偏于狭仄、定位整体偏低、理念创新不足、协调统筹有限、模式趋于同化、社会参与缺乏等问题,界定其本质为"对人地关系的再调适",分析其功能为"满足人的‘三生’提升诉求",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土地整治实现转型发展的"十大战略导向"。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的定位要从"土地本身"到"高位统筹",理念要从"注重数量"到"四位一体",阶段要从"粮食生产"到"永续发展",核心要从"以地为本"到"以人为本",目标要从"保护耕地"到"优化三生",对象要从"单项推进"到"要素综合",范畴要从"项目承载"到"全域协同",模式要从"同质同化"到"差别整治",路径要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资金要从"财政负担"到"多元共投"。只有如此,土地整治才能应时所需、切实成为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本质功能 战略导向 转型发展
下载PDF
地方政府企业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化研究 被引量:124
6
作者 张京祥 殷洁 罗小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的不断作用下,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全面的转型,其中政府角色与作用的变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与西方国家政府进行的“企业化管治”所不同的是,中国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行政资源直...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的不断作用下,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全面的转型,其中政府角色与作用的变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与西方国家政府进行的“企业化管治”所不同的是,中国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行政资源直接移植到新的城市竞争体系之中,即表现为强烈的“政府企业化”特征。在全球竞争时代,城市空间资源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可以直接干预、有效组织的重要竞争元素,也是“政府企业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的发展因而也表现出政府强烈主导、逐利色彩浓厚的特征。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化这个角度审视中国当前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的深刻机制,并且对其相应的衍生效应给予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管治 政府企业文化 空间发展
下载PDF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7
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2 位作者 窦银娣 曾灿 陈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6-1900,共15页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前瞻性地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分析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梳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前瞻性地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分析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梳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承、生态环境特征与适应以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总结、多学科融合、方法创新以及模式归纳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思路。未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应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加强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和方法创新,以构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建设模式为目标,综合集成三维数字化、遥感与GIS以及数理模型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规律、阶段判别、类型区分、动力机制等。结合经典案例研究,比较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人居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探索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转型发展 空间重构
原文传递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21
8
作者 胡姣 彭红超 祝智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1,共10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价值共同演化的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数字技术的内...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价值共同演化的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数字技术的内嵌与耦合、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双重意涵。在实践过程中,数字技术、教育组织、环境空间与行为实践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因素系统。这些因素系统的有序支配与互动会产生驱动作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实践障碍。当前,数字技术系统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管理问题、教育组织系统的战略保障缺乏和文化保障缺失、环境空间系统的政策支持不足和技术系统限制、行为实践系统的风险规避倾向和缺乏协同效应,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从增强“数字技术”的服务品质、夯实“教育组织”的数字规划、完善“环境空间”的支持服务、推动“行动实践”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数字化转型 发展脉络 现实困境 突破路径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110
9
作者 王者鹤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9,共7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协同共治。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协同共治。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观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分析各利益相关方的现实困境,探究转型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需要在民主、科学、务实的精神指引下,通过学校主动作为、政府积极支持、社会全面参与,从而实现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 被引量:92
10
作者 张应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这项政策将会产生巨大的政策效应,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大学教育理念以及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现有教师队伍向"双师型"...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这项政策将会产生巨大的政策效应,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大学教育理念以及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现有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教学体系由知识教学体系向实训教学体系转型,以及如何更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等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下载PDF
环境保护费改税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吗?——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88
11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税制的重要改革,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了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平稳过渡。文章借助《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基于2016—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税制的重要改革,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了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平稳过渡。文章借助《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基于2016—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环境保护费改税显著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换言之,当《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后,与非重污染企业相比,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水平明显提升。②环境保护费改税主要通过施加更强的环境合法性压力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可见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过多、强制性和规范性缺乏等问题,进而提高环境合法性压力来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③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委托代理成本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并不显著,说明当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会弱化。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政府应当继续完善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实施细则,建立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征管协作机制,切实保障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和缴纳,提高企业环境合法性压力。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企业绿色转型的融资机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的价值取向,出台企业绿色转型的内控指引,与环境保护税制度一起共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 环境税 环境保护税 绿色转型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环境合法性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83
12
作者 李迎生 方舒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差序格局"、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模式,因在社会快速转型期遭遇严峻挑战而开始了自身的转型进程。这种转型适应了社会变迁的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业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实际... 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差序格局"、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模式,因在社会快速转型期遭遇严峻挑战而开始了自身的转型进程。这种转型适应了社会变迁的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业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实际社会工作的制度惯性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尚存在着两种模式并存、过渡性、不平衡性和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等问题。中国社会工作模式必须在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通则、克服自身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工作模式 转型 发展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83
13
作者 曹智 李裕瑞 陈玉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60-2571,共12页
探究乡村转型发展规律对于系统认识乡村发展阶段、研判乡村发展趋势、明确乡村可持续路径、促进乡村转型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演绎乡村转型发展阶段,然后结合典型乡... 探究乡村转型发展规律对于系统认识乡村发展阶段、研判乡村发展趋势、明确乡村可持续路径、促进乡村转型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演绎乡村转型发展阶段,然后结合典型乡村发展历程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讨对于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1)乡村转型发展在理论上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生产力均匀分布下以实现温饱需求为目标的土地整治促增产阶段,二是城乡联系增强下以改善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促增收阶段,三是区域联系增强下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致富阶段,四是城乡互动融合下以城乡等值为目标的公服设施建设促均等阶段。(2)典型发达乡村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乡村转型发展阶段特征。(3)因资源基础、区位条件、市场规模、发展主动性等因素的差异,乡村实际发展过程可能存在阶段的跃迁或并行的现象。根据发展过程中不同主体发挥作用的变化,每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4)基于乡村转型发展规律分析,城乡融合背景下不同类型地区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可分为土地整治集聚路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平台集散路径和社区功能集约路径等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转型 乡村发展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81
14
作者 黄永林 纪明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0,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技术、传承人和品牌优势,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开发,努力创建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品牌;其次,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元素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用现代审美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为大众喜爱的产品;其三,大力开展文化科技融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原创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与科技融合
下载PDF
体教融合: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与创新 被引量:80
15
作者 杨桦 刘志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促进机制创新,整体协同实现模式创新,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打通资源供给堵点,破除体教制度藩篱,提出了院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三大路径下队校、双高、校企、校场、校协、校地、校家七种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并指出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模式是对体教结合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 中国特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 被引量:76
16
作者 金成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197,共15页
结构转型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经济体与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中心问题,而该问题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而重要的内涵之一即城乡融合发展。本文意在说明,讨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为现实政策提供参考,亦可能为当代发展经济学诸... 结构转型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经济体与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中心问题,而该问题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而重要的内涵之一即城乡融合发展。本文意在说明,讨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为现实政策提供参考,亦可能为当代发展经济学诸理论的批判借鉴及融合发展提供线索。本文在批判借鉴的意义上,先从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现实出发反思当代发展经济学诸理论的局限,同时讨论诸理论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从而进一步探寻融合发展诸理论的可能线索。本文认为,当代发展经济学诸理论的不同的侧重点,在现实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中,是相互紧密关联的,这种关联可以为诸理论的融合发展提供基础线索,亦可以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综合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型 可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6
17
作者 王玉丰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60,共8页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校方阵的重要群体。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在蓬勃兴起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障碍性难题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使其羁绊于内外纠葛的现实困境中。面对中...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校方阵的重要群体。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在蓬勃兴起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障碍性难题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使其羁绊于内外纠葛的现实困境中。面对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摆脱当下困境,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应对未来的理性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原文传递
世界乡村转型历程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被引量:75
18
作者 李玉恒 阎佳玉 +1 位作者 武文豪 刘彦随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7-635,共9页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乡村人口、就业、粮食产量、公共服务角度,系统解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乡村转型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世界发展由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发展效率与公共服...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乡村人口、就业、粮食产量、公共服务角度,系统解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乡村转型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世界发展由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发展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的演化特征。研究指出,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区人口持续、快速减少,加剧了乡村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乡村衰退,严重影响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强调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亟需高度重视乡村衰退问题,要积极推进村镇化,形成村镇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城乡地域发展格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来指导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实施异地搬迁,鼓励和引导民众"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乡村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科学把控乡村转型发展过程,识别并培育打造乡村振兴极,不断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与挑战的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乡村振兴 乡村弹性 乡村重构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的虚拟转型 被引量:71
19
作者 陈小勇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94,共17页
互联网经济下,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超越了地理空间的边界束缚,进入其中的企业遍布全球,而其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再有极限约束。虚拟产业集群先天性的全球化属性及其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化分布,直接颠覆了传统理论基... 互联网经济下,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超越了地理空间的边界束缚,进入其中的企业遍布全球,而其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再有极限约束。虚拟产业集群先天性的全球化属性及其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化分布,直接颠覆了传统理论基于地理空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传统理论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直接带来的优势。根据分工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指出直接带来该优势的不是产业集群,而是分工。产业集群的根本优势在于其能有效缩短分工之间的"距离",并以此降低分工之间的协作成本,从而促进分工的深化发展,这种距离包含"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两层涵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各企业间互动的距离缩短至零;并能通过社区化运作,利用社区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融合优势来有效缩短各行为主体间的心理距离。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平台主导—社区化运作—无边界发展"的虚拟产业集群演化路径替代了"数量集中—质量提升—研发和品牌创新主导"的传统产业集群演化路径。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成了"企业",成了"社区",成了发现有效"组织制度"的实验基地,其组织形态、运作机制、规模和能力都实现了无边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虚拟转型 无边界发展 专业化和分工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 被引量:70
20
作者 邓祥征 钟海玥 +3 位作者 白雪梅 赵涛 李勇 王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0,共7页
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调研,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与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需求,阐析了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压力与阻力,提出了促进中国西部城... 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调研,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与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需求,阐析了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压力与阻力,提出了促进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滞后,各省(区)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镇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区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同时西部地区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正相关期,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西部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存在进一步遭受损失与破坏的威胁。这些将会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转而成为其城市化的严重制约,给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据此,文中提出建议,未来西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推行"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进一步完善西部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以各级政府支持管理为先导和主导,尝试采用"公私营合作"(PPP)融资模式,重点推进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构建长期稳定的绿色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城市绿色文化、建设绿色城市,筹措西部地区绿色城镇发展基金、发展城市绿色产业;立足功能分区并结合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城镇化发展,依托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结合"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推进城市群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工业转型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