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细胞模型实验探讨钠钾氯同向转运体对血脑屏障渗透性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泽瀚 陶丙岩 +1 位作者 张鼎 张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594,共9页
背景钠钾氯同向转运体与血脑屏障的损伤密切相关,具体调节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利用体外模型探讨钠钾氯同向转运体对血脑屏障渗透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BV2小鼠小胶质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建立血脑屏障模... 背景钠钾氯同向转运体与血脑屏障的损伤密切相关,具体调节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利用体外模型探讨钠钾氯同向转运体对血脑屏障渗透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BV2小鼠小胶质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建立血脑屏障模型。通过跨内皮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um electrical resistant,TEER)和荧光素钠渗透实验检测血脑屏障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小体NLRP3蛋白含量,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水平,免疫荧光评估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完整性。结果炎症环境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会破坏血脑屏障模型的完整性,降低TEER值,增加血脑屏障模型的通透性(P<0.05)。在共培养模型中,钠钾氯同向转运体特异性抑制剂显著改善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脑屏障损伤(P<0.05),而在内皮细胞单培养构建的血脑屏障模型中未观察到此现象。钠钾氯同向转运体特异性抑制剂还降低了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NLRP3的表达,抑制了小胶质细胞IL-1β和MMP-9的分泌(P<0.05),在共培养模型中,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了LPS诱导的血脑屏障损伤,增加了TEER值,降低了屏障的渗透系数(P<0.05)。结论钠钾氯同向转运体对血脑屏障渗透性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小胶质细胞来源的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钠钾氯同向转运体抑制剂 钠钾氯同向转运体 跨内皮电阻 炎症小体
下载PDF
偶联因子6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增加跨内皮细胞电阻
2
作者 李晓鲁 尤淑玲 +3 位作者 张静 何涛 徐文伟 戴红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偶联因子6(CF6)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LMVEC)跨内皮细胞电阻(TE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MVEC,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高剂量:10^(-6) mol/L,低剂量10^(-6) mol/L)的CF6刺激,通过细胞电阻测定仪(ECIS)及Western blot观察其对TE... 目的探讨偶联因子6(CF6)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LMVEC)跨内皮细胞电阻(TE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MVEC,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高剂量:10^(-6) mol/L,低剂量10^(-6) mol/L)的CF6刺激,通过细胞电阻测定仪(ECIS)及Western blot观察其对TER及相关活化信号分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F6刺激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但TER值显著增加,随着CF6孵育时间的增加,TER值明显增加,TER(ohm)峰值出现在15h后(1.39±0.02 vs 1.00±0.02,P<0.01),增加观察时间至24h发现TER维持在高水平(1.350±0.018 vs 1.000±0.023,P<0.01)。用10^(-6)和10^(-7)mol/L的CF6孵育,TER虽剂量增加,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0.02 vs 1.37±0.01)。CF6刺激组明显抑制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水平,但是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TER测定结果相似,CF6抗体能够中和CF6刺激引起的p-MLC水平降低。结论 CF6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骨架运动调节蛋白p-MLC水平,增加TER,参与内皮细胞渗透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因子6 跨内皮细胞电阻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跨内皮细胞电阻及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魏运军 张学渊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84-686,共3页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的动态变化及峰值大小 ,以及细胞单层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方法 :①用小池技术建立起该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体外模型 ;②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的动态变化及峰值大小 ,以及细胞单层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方法 :①用小池技术建立起该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体外模型 ;②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 :①耳蜗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 ,以 5×10 4/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 ,7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 ,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 (118.9± 18.5 )Ω/cm2 ;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后 ,贝克 时间变化图呈抛物线型上升曲线 ,90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 :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变化曲线反映了体外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血管内皮 耳蜗 跨细胞电阻 细胞膜渗透性
原文传递
豚鼠内耳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运军 张学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 研究豚鼠内耳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的动态变化及峰值大小。方法 ①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豚鼠内耳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 ;②建立起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体外模型 ,研究该模型下内耳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 ,并与... 目的 研究豚鼠内耳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的动态变化及峰值大小。方法 ①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豚鼠内耳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 ;②建立起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体外模型 ,研究该模型下内耳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 ,并与脑及肺内皮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①培养细胞致密融合时具有内皮细胞培养时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 ,与肺内皮细胞株的形态一致 ,经免疫组化检测其内皮细胞标志性抗原Ⅷ因子 ,95 %以上的培养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阳性反应 ;②三种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值呈动态变化过程 ,以 5× 10 4 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 ,7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 ,内耳、脑及肺三种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分别为 (118 9± 18 5 )Ω cm2 ,(2 44 7± 46 9)Ω cm2 ,(4 6 6± 5 9)Ω cm( n =6) ,三者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内耳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峰值小于脑内皮而大于肺内皮细胞 ,证明了三者通透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内耳 微血管 内皮细胞 通透性 跨内皮细胞电阻
下载PDF
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构建、形态与功能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剑鸿 张玉琪 卞修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构建并观测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形态与功能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跨血脑和(或)血瘤屏障研究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将分离的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MEC)在铺有明胶的微孔膜上单层培养或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双室共培养,... 目的构建并观测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形态与功能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跨血脑和(或)血瘤屏障研究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将分离的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MEC)在铺有明胶的微孔膜上单层培养或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双室共培养,分别建立血脑屏障 (BBB)和血瘤屏障(BTB)模型,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BMEC形态,采用Millicell-ERS系统检测屏障中的跨内皮电阻(TEERs),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糖蛋白(P-gp)表达,并比较BBB和BTB中 BMEC的形态和功能特征。结果两组模型中的BMEC均形成单层生长和良好的细胞间紧密连接, 产生较高的TEERs值,并检测到P-gp表达。瘤细胞诱导使BMEC间出现间隙,同时相点TEERs值降低,P-gp表达减弱。结论两种体外模型可用于研究药物跨血脑和(或)血瘤屏障特性,其中BTB 模型可能更适合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胶质瘤 跨内皮电阻 P-糖蛋白(P-gp)
原文传递
CXCR4/SDF-1轴调节人肺腺癌PC-9细胞对Bends细胞血脑屏障模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鸿茹 涂洵崴 +2 位作者 陈正伟 陈愉生 韩莉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模型,探讨人肺腺癌PC-9细胞在CXCR4/SDF-1轴作用下对BBB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永生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s进行单层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通过跨内皮细胞电阻(transe...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模型,探讨人肺腺癌PC-9细胞在CXCR4/SDF-1轴作用下对BBB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永生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s进行单层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通过跨内皮细胞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测定及荧光素钠通透性实验判定体外BBB模型的功能状态以及观察PC-9细胞对体外BBB模型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C-9细胞在CXCR4抑制剂AMD3100、SDF-1单独或联合(1μg/ml AMD3100,100 ng/ml SDF-1,AMD3100+SDF-1)作用下对BBB模型功能和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CXCR4/SDF-1轴对PC-9细胞跨BBB模型细胞层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Bends细胞单层培养可形成紧密连接的"屏障"并产生较高的TEER,第96 h达到(182.13±5.19)Ω·cm^2;同时行荧光色钠通透性实验结果显示,BBB具有良好屏障性能,其通透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C-9细胞作用后,BBB模型TEER逐渐降低,第24 h降至(46.7±4.35)Ω·cm^2;同时BBB通透率较作用前显著提高(P<0.05)。PC-9细胞在AMD3100作用下能够上调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P<0.05);AMD3100处理组的PC-9细胞穿过BBB的细胞数较空白组明显减少[(43±2)vs(81±2)个,P<0.05]。结论:AMD3100能够减弱PC-9细胞对Bends细胞建立的体外BBB模型紧密连接的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C-9细胞 血脑屏障 Bends细胞 紧密连接 跨内皮细胞电阻 迁移 CXCR4/SDF-1轴
下载PDF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运军 张学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通透性特征。方法 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 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通透性特征。方法 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 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 ,以 5× 10 4/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 ,7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 ,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 (118 9± 18 5 )Ω/cm2 ;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后 ,其通透性呈上升期抛物线型曲线 ,90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 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耳蜗 微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通透性 研究
下载PDF
胶质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系血脑屏障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一招 徐如祥 +2 位作者 徐宗俊 杨志林 姜晓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2-64,69,共4页
目的探索胶质细胞在血脑屏障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可靠、简便的血脑屏障体外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内皮细胞系ECV304与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接触共培养的方法,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对内皮细胞系多种血脑屏障特点的诱导作用。结果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索胶质细胞在血脑屏障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可靠、简便的血脑屏障体外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内皮细胞系ECV304与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接触共培养的方法,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对内皮细胞系多种血脑屏障特点的诱导作用。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诱导内皮细胞系形成紧密连接并产生较高的跨内皮阻抗(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resistance, TER),同时,内皮细胞系的血脑屏障特征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GT)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 ALP)活性明显增强。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诱导ECV304细胞产生紧密连接等血脑屏障特点,ECV304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共培养可以作为研究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一种可靠而简便的体外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跨内皮阻抗
原文传递
木犀草素对Aβ_(25-35)损伤大鼠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睿 蓝希 +1 位作者 应剑 杜冠华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Aβ25-35损伤大鼠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周龄Wistar大鼠制备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经过纯化,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25-35损伤组、0.1、1.0及10μmol·L-1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实验组。采用MTS法...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Aβ25-35损伤大鼠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周龄Wistar大鼠制备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经过纯化,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25-35损伤组、0.1、1.0及10μmol·L-1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实验组。采用MTS法、DCFH-DA染色法、SOD抑制率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及SOD活力。通过测定跨内皮细胞电阻抗、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TXA2及PGI2稳定代谢产物含量,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屏障特性。结果:木犀草素在0.1、1.0及10μmol·L-1浓度时,可显著提高Aβ25-35作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并抑制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提高细胞内SOD活性。木犀草素亦可改善Aβ25-35作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屏障特性,表现为提高跨内皮细胞电阻抗,增加特征性酶含量,缓解TXA2及PGI2分泌失衡。结论:木犀草素对Aβ25-35损伤大鼠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微血管内皮细胞 跨内皮细胞电阻抗 淀粉样蛋白
原文传递
利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结合高压液相-质谱技术筛选传统中药——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英文)
10
作者 包宇 孙润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中枢系统环境间的一层生理保护屏障.凡是作用于CNS的药物,必须先通过BBB.为了寻找能够进入CNS的药物,通过细胞培养时间优化和跨膜电阻测定等,建立了...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中枢系统环境间的一层生理保护屏障.凡是作用于CNS的药物,必须先通过BBB.为了寻找能够进入CNS的药物,通过细胞培养时间优化和跨膜电阻测定等,建立了ECV304/C6共培养通过BBB药物筛选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从传统中药淫羊藿的提取物中,筛选可能作用于CNS的活性成分,结合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提取物中至少有13种成分能够穿越BBB模型,其中2种成分被确认为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为CNS药物开发的早期快速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体外模型 跨膜电子 朝鲜淫羊藿 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建立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方法学研究
11
作者 张海威 张丹参 +3 位作者 苏晓梅 赵凯燕 武春阳 张力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采用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建立相对简单可靠、重复性好、接近在体状态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 目的:采用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建立相对简单可靠、重复性好、接近在体状态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和培养BMECs和As,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原代培养的细胞;通过培养在具有特殊质材和孔径的Transwell小室上建立体外血脑脊液屏障实验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经跨内皮电阻值(trans endothelial electricalresistance,TEER)、4h液面试漏实验、两种特征性酶检测、荧光素钠通透性(sodiumfluorescent,NaFLU)评价模型的屏障功能。结果:原代培养的BMECs具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Ⅷ因子鉴定细胞纯度在95%以上;As有细长突触,胞质较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鉴定细胞纯度在95%以上。通过测定TEER值共培养模型组显示高电阻值(378.97±11.38)Ω·cm2;4 h液面试漏试验阳性;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分别为(30.88±2.87)μmol·min-1·mL-1和(2.51±0.88)金氏单位·100 mL-1;Na-FLU跨膜渗透系数(2.228±0.85)×106 cm·s-1。结论:建立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在形态学、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血脑脊液屏障的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脊液屏障 体外模型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跨内皮细胞电阻值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不同氧供条件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跨内皮电阻及MMP-9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鲁向辉 迟路湘 刘恺鸣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2-35,41,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在常氧、短暂缺氧、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BMECs,随机分为常氧组、短暂缺氧组、持续缺氧组、复氧组... 目的:观察在常氧、短暂缺氧、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BMECs,随机分为常氧组、短暂缺氧组、持续缺氧组、复氧组,各组均实施辛伐他汀0.1μmol/L、1.0μmol/L、10μmol/L3种浓度预处理。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及增殖活性变化;采用TEER评估各组通透性;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法测定MMP-9蛋白表达。结果:短暂缺氧、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大鼠BMECs细胞受损逐渐加重,MMP-9表达逐渐增加,TEER及细胞增殖活性逐渐下降。辛伐他汀干预能不同程度提高TEER并抑制MMP-9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增殖活性提高。但这种抑制MMP-9的作用对短暂缺氧大鼠BMECs的TEER值及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改善。结论:辛伐他汀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的表达来提高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大鼠BMECs的TEER,而对短暂缺氧后TEER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MMP-9 辛伐他汀 基质金属蛋白酶 电阻 氧供 Cells BRA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