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创伤、病理及异常形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东 曾雯 +1 位作者 常喜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本文是对出土于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古代人骨的病理、创伤及异常形态的综合研究。通过检查,笔者发现齿科疾病、关节疾病、创伤等病理现象在该人群中都有一定频率的出现。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病理现象出现的原因... 本文是对出土于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古代人骨的病理、创伤及异常形态的综合研究。通过检查,笔者发现齿科疾病、关节疾病、创伤等病理现象在该人群中都有一定频率的出现。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病理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反映出该批人群的生活状况做出推论。文中同时对骨骼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做了尝试性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沟梁墓地 人骨 创伤 病理 功能压力
下载PDF
基于ZigBee MAC层的多信道接入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庄爱云 《山东通信技术》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1],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在该协议的MAC层中,规定每个PAN(Personal AreaN etwork,个人区域网络)内所有节点均工作在一个单一的信道上,而该协议的PHY层以及多种Zigbee芯片在2....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1],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在该协议的MAC层中,规定每个PAN(Personal AreaN etwork,个人区域网络)内所有节点均工作在一个单一的信道上,而该协议的PHY层以及多种Zigbee芯片在2.4GHz频段内都可以支持多达16个信道。基于此,本文为ZigBee网络提出了一种多信道分配的MAC机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ZigBee多信道ARCH MMSN trama
下载PDF
Molecular phylogeny, morphology, pigment chemistry and ecology in Hygrophoraceae (Agaricales) 被引量:2
3
作者 D.Jean Lodge Mahajabeen Padamsee +32 位作者 P.Brandon Matheny M.Catherine Aime Sharon A.Cantrell David Boertmann Alexander Kovalenko Alfredo Vizzini Bryn T.M.Dentinger Paul M.Kirk A.Martyn Ainsworth Jean-Marc Moncalvo Rytas Vilgalys Ellen Larsson Robert Lücking Gareth W.Griffith Matthew E.Smith Lorelei L.Norvell Dennis E.Desjardin Scott A.Redhead Clark L.Ovrebo Edgar B.Lickey Enrico Ercole Karen W.Hughes Régis Courtecuisse Anthony Young Manfred Binder Andrew M.Minnis Daniel L.Lindner Beatriz Ortiz-Santana John Haight Thomas Læssøe Timothy J.Baroni József Geml Tsutomu Hattori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4年第1期1-99,共99页
Molecular phylogenies using 1–4 gene regions and information on ecology,morphology and pigment chemistry were used in a partial revision of the agaric family Hygrophoraceae.The phylogenetically supported genera we re... Molecular phylogenies using 1–4 gene regions and information on ecology,morphology and pigment chemistry were used in a partial revision of the agaric family Hygrophoraceae.The phylogenetically supported genera we recognize here in the Hygrophoraceae based on these and previous analyses are:Acantholichen,Ampulloclitocybe,Arrhenia,Cantharellula,Cantharocybe,Chromosera,Chrysomphalina,Cora,Corella,Cuphophyllus,Cyphellostereum,Dictyonema,Eonema,Gliophorus,Haasiella,Humidicutis,Hygroaster,Hygrocybe,Hygrophorus,Lichenomphalia,Neohygrocybe,Porpolomopsis and Pseudoarmillariella.A new genus that is sister to Chromosera is described as Gloioxanthomyces.Revisions were made at the ranks of subfamily,tribe,genus,subgenus,section and subsection.We present three new subfamilies,eight tribes(five new),eight subgenera(one new,one new combination and one stat.nov.),26 sections(five new and three new combinations and two stat.nov.)and 14 subsections(two new,two stat.nov.).Species of Chromosera,Gliophorus,Humidicutis,and Neohygrocybe are often treated within the genus Hygrocybe;we therefore provide valid names in both classification systems.We used a minimalist approach in transferring genera and creating new names and combinations.Consequently,we retain in the Hygrophoraceae the basal cuphophylloid grade comprising the genera Cuphophyllus,Ampulloclitocybe andCantharocybe,despite weak phylogenetic support.We include Aeruginospora and Semiomphalina in Hygrophoraceae based on morphology though molecular data are lacking.The lower hygrophoroid clade is basal to Hygrophoraceae s.s.,comprising the genera Aphroditeola,Macrotyphula,Phyllotopsis,Pleurocybella,Sarcomyxa,Tricholomopsis and Typh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grophoraceae Fungi Revisionary systematics Nomenclatural revision PHYLOGENETICS Pigment chemistry Lamellar trama construction Hymenial morphology ECOLOGY
原文传递
右旋酮洛芬肠溶片治疗闭合性创伤的临床评价
4
作者 吴笑春 张学才 +1 位作者 余爱荣 李罄 《中国药师》 CAS 2002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评价右旋酮洛芬肠溶片治疗闭合性创伤和扭伤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以酮洛芬片作为对照药。结果:右旋酮洛芬肠溶片组治疗闭合性创伤和四肢扭伤疼痛的有效率为90%,酮洛芬... 目的:评价右旋酮洛芬肠溶片治疗闭合性创伤和扭伤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以酮洛芬片作为对照药。结果:右旋酮洛芬肠溶片组治疗闭合性创伤和四肢扭伤疼痛的有效率为90%,酮洛芬片组的有效率为85%,两组药物的疗效、起效时间与最佳缓解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右旋酮洛芬肠溶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低于酮洛芬片组(35%)。结论:右旋酮洛芬肠溶片治疗闭合性创伤和扭伤引起的疼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溶片 右旋酮洛芬 闭合性创伤 随机临床试验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Panus conchatus(Polyporaceae,Polyporales)from Yunnan Province,China
5
作者 Luangharn T Karunarathna SC +2 位作者 Mortimer PE Hyde KD Xu J 《Studies in Fungi》 2019年第1期253-262,共10页
Panus conchatus is a species of lentinoid fungi in the family Polyporaceae.This spe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oncave,smooth,deeply decurrent gills,with distinctive purple grey to greyish magenta basidiocarps.This f... Panus conchatus is a species of lentinoid fungi in the family Polyporaceae.This spe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oncave,smooth,deeply decurrent gills,with distinctive purple grey to greyish magenta basidiocarps.This fungu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both 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Here,we report a specimen of P.conchatus collected from a temperate region in Yunnan Province,China.The specimen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based on macro-and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logenetic analyses were done based on the sequence data of ITS and LSU,and the placement of the taxon was confirmed.This is the first time P.conchatus has been reported with molecular phylogenetic data from China.Full description,illustrations,color photographs,and a phylogenetic tree to show the placement of P.conchatus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ricoid form hymenophoral trama lentinoid mushroom POLYPORALES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5
6
作者 崔君霞 金奕 于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肺通气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气管切开早...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肺通气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气管切开早期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法,对照组35例在气管切开早期采取常规吸痰法。分析两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早期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早期血气分析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试验组动脉血压分压、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7例(20.00%)发生黏膜出血,对照组31例(88.57%)发生黏膜出血;试验组11例(31.42%)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23例(65.71%)发生肺部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常规吸痰方法相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结合浅部吸痰的优化吸痰方式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维持肺部正常通气功能,提高气道管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吸痰 气管切开术 护理
原文传递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彦 田首元 张秀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6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组38例,咪达唑仑组38例,分析两组患者ICU镇静全程低血压和心动...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6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组38例,咪达唑仑组38例,分析两组患者ICU镇静全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ICU内治疗时间、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数、神经功能评估时间、从进入ICU至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脱机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差异。结果丙泊酚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15.8%(6/38)、13.2%(5/38),高于咪达唑仑组患者2.6%(1/38)、0.0%(0/38)(X2=3.93,P=0.047;X2=5.35,P=0.021)。丙泊酚组患者ICU内治疗时问(105.2±16.9)h、脱机时间(3.5±0.3)h、拔管时间(1.06±O.03)h和神经功能评估时间(1.12±0.03)h,均短于咪达唑仑组(112.2±30.5)h、(5.5±0.4)h、(1.34±0.03)h和(1.41±0.06)h(t=6.35、12.45、20.01、13.43,均P〈0.05)。丙泊酚组患者从进入ICU至开始脱离呼吸机的时间(74.6±16.5)h和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97.6±1.3)%,与咪达唑仑组(75.3±12.5)h和(97.2士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57,均P〉0.05)。结论对ICU内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是安全和有效的,咪达唑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丙泊酚,但在脱机和拔管时间方面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清醒镇静 重症监护
原文传递
大量输血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玲玲 朱凯 +1 位作者 陈剑 凤婧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大量输血方案(MTP)是指以标准流程的形式指导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涉及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的输注及重组凝血因子的使用时间、剂量和时间等方面.该过程需要急诊科、外科、检验科、血库等多部门的积极协作.MTP... 大量输血方案(MTP)是指以标准流程的形式指导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涉及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的输注及重组凝血因子的使用时间、剂量和时间等方面.该过程需要急诊科、外科、检验科、血库等多部门的积极协作.MTP可优化血液制品的输注流程,避免在危急和快速运作情况下发生错误,可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总量,提高输血效率,减轻创伤性凝血病的严重程度,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现就MTP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多处创伤 血液成分输血
原文传递
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兴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手外伤伤口感染的常见分离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298株细菌中G-杆菌占62.75%,G+球菌占33.9%,从药敏结果发现:G+球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奇霉... 目的:了解引起手外伤伤口感染的常见分离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298株细菌中G-杆菌占62.75%,G+球菌占33.9%,从药敏结果发现:G+球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达47.17%-94.44%,而肠球菌耐药率多数超过50%;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耐药率>50%,不动杆菌耐药率多数>50%,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的常见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洛菲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而且分离出的细菌存在严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细菌 耐药率
下载PDF
气管切开临床分析177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玲 张宇 +2 位作者 汤玮 李少辉 葛荣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意义、适应症、并发症、气管插管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等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我院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气管切开后,原发疾病治愈或好转124例(70.06%),因原发疾病死亡52例(29.38%),因气管切开...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意义、适应症、并发症、气管插管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等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我院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气管切开后,原发疾病治愈或好转124例(70.06%),因原发疾病死亡52例(29.38%),因气管切开并发症(术后2周大出血)死亡1例(0.56%)。结论气管切开术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要的急诊手术和技能之一,予重危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对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窒息,改善通气,防止加重脑缺氧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术前需对患者有一全面的评估,在考虑是否符合气管切开术指征的同时,需结合患者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GCS评分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气管插管的可行性等,从而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把握好手术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脑外伤 脑出血 格拉斯昏迷评分
下载PDF
急性脑外伤术后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关系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覃军 徐道妙 艾宇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术后顽固性呃逆与血钙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综合ICU病房2003年急性脑外伤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病人23例(呃逆组),随机抽取同年无顽固性呃逆相似病种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病人血钙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呃逆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术后顽固性呃逆与血钙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综合ICU病房2003年急性脑外伤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病人23例(呃逆组),随机抽取同年无顽固性呃逆相似病种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病人血钙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呃逆组病人血钙值(0.96±0.23)mmol/L与对照组血钙值(1.21±0.31)mmol/L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外伤术后病人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与血钙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呃逆 低钙血症
下载PDF
大连地区眼外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10年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媛媛 李文佳 +2 位作者 吴晓璇 李胜 张立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急诊眼外伤患者的流行病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诊眼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眼外伤分类、就诊时间、初始...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急诊眼外伤患者的流行病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诊眼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眼外伤分类、就诊时间、初始视力及终末视力等。结果:共纳入患眼2350眼,男女患眼比例为3.92︰1,平均年龄(43.27±4.22)岁,青年组及中年组主要致伤原因为工作生产,而老年组主要致伤原因为家庭生活(包括跌倒、家务劳动等)。患者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其中农民756眼(32.2%),工人1186眼(50.5%),学生111眼(4.7%),学龄前儿童55眼(2.3%),无业及其他职业242例(10.3%)。73.3%患者为开放性眼外伤。眼外伤中,闭合性眼外伤的入院视力及出院视力均好于开放性眼外伤(P<0.01),伤后的出院视力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到就诊时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入院视力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712,P=0.000)。结论:眼外伤以男性常见,以开放性眼外伤最多。大部分眼外伤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部分恢复有用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住院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重型颅脑损伤52例死亡原因分析
13
作者 俞祥海 刘玉琴 张永刚 《西藏医药》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52例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典型病例,指出了应吸取的教训。
关键词 高原 颅脑损伤 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