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耳屏切口应用于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谢逸瑞 郑洁华 +2 位作者 陈树彬 谢红洁 李晓燕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神经完整地推向前方,不必专门解剖面神经。直视下觅得两骨折段,按原位置和方向复位,以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半年复诊。结果 16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3.0 cm,半个月及半年后X线片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骨折部位不愈或延迟愈合表现,无内固定物松脱,愈合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中,由于其切口隐蔽安全,利于保护面神经及重要血管,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耳屏切口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刘森 张林 +2 位作者 郭梁影 孟献斌 吴志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2-1358,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45侧)颞下颌关节AD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45侧)颞下颌关节AD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23侧)接受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全开放组),15例(22侧)接受关节镜辅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关节镜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Wilkes-Bronstein分期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开口度(maximal interincisal opening,MIO)、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D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肌肉压痛指数(palpation index,P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记录患者疼痛VAS评分、MIO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PI、DI、CMI),计算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变化值)进行组间比较。术后1周行MRI检查,与术前图像比较评价关节盘复位情况,分为优、良、差,其中优及良判定为有效复位;术后3个月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查观察髁突骨质修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2个月。全开放组3例、关节镜组1例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均经理疗及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术后3个月MIO、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PI、DI、CM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MIO变化值、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变化值高于全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变化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术后MRI复查示全开放组关节盘有效复位率95.65%(22/23)、关节镜组为95.45%(21/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检查示早期及时有效复位关节盘有利于髁突修复重建。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复位缝合术 关节镜 耳屏切口
原文传递
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入路介绍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焦子先 王翔宇 +1 位作者 张晓虎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并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6例(7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Ⅳ~Ⅴ期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并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6例(7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Ⅳ~Ⅴ期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结果:术中术区视野显露充分,术后MRI显示全部7侧关节盘复位良好,面神经功能保存良好。结论: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中暴露关节区充分,术后短期疗效可靠,且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创伤小,面神经受损程度轻等优点。可作为颞下颌关节手术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耳屏切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耳内切口行髁突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戴丽 朱顶贵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调查经耳内切口行髁突骨折手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W-QOL),比较经耳内切口及耳屏前切口行髁突骨折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状况。结果接受耳内切口手术... 目的调查经耳内切口行髁突骨折手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W-QOL),比较经耳内切口及耳屏前切口行髁突骨折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状况。结果接受耳内切口手术患者创面愈合后,面部两侧对称,瘢痕不明显,咬关系、张口度恢复正常,面神经无损伤,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结论经耳内切口入路行髁突骨折手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生活质量 耳内切口 耳屏前切口
原文传递
应用小切口隧道式入路行髁突颈部骨折复位内固定
5
作者 朱亮 邢乐君 +9 位作者 赵睿 孟凡皓 乔波 胡随馨 周正 田晓光 贾婷婷 郑斌芬 于秋华 张海钟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测量张口度、CT检查骨折断端对位情况及钛板有无变形、移位。结果①30例患者术中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术后复查无一例出现咬合紊乱;②张口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复查,患者平均张口度分别为(5.43±2.012)mm,(14.83±2.135)mm,(19.67±2.123)mm,(32.20±2.140)mm,(32.23±1.633)mm,(32.40±1.653)mm,患者术后张口度逐渐改善;③术后1、3、6、12个月复查CT显示骨折断端对位愈合,钛钉钛板无松动、变形、移位;④瘢痕位于耳内及颌下,位置隐蔽。⑤1例患者术后出现口角轻度歪斜症状,予以神经营养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结论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隧道式入路治疗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显露充分,复位精确,实现早期张口功能训练及咬合关系恢复的同时,可做到瘢痕隐蔽,有效保护了面神经、颞浅动静脉、翼外肌等重要解剖结构,为临床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髁突颈部骨折 髁突基部骨折 小切口 耳屏内切口
下载PDF
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仕生 姚小武 +1 位作者 卢子正 林敏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对20例腮腺上极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 20例患者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均被顺利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常规... 目的探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对20例腮腺上极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 20例患者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均被顺利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常规病理报告均为良性。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耳垂麻木,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颧支麻痹,1例发生术后涎瘘;所有病例无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术后出血、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24~48月,未见复发,手术切口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腮腺上极良性肿物切除术应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术式安全、可行,切口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 腮腺良性肿瘤 面神经 耳大神经
下载PDF
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在髁突中高位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科 后军 +1 位作者 胡玉坤 张令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共29侧)下颌骨中高位髁突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4例(15侧)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13例(14侧)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共29侧)下颌骨中高位髁突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4例(15侧)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13例(14侧)采用传统切口即拐杖型切口入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开口度、咬合关系、有无面神经损伤、有无涎瘘、有无颞下颌关节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口腔曲面断层片和颌面部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端段的复位情况,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在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骨折复位术中的临床效果。结果采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入路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手术时间少,开口度、咬合关系明显改善,无涎瘘和面瘫发生。采用拐杖型切口入路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开口度、咬合关系改善良好,3例有面神经不同程度损伤,无涎瘘发生,1例术后3个月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及张口末闭口初弹响。结论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骨折,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耳屏前直线型切口 拐杖形切口 穿腮腺入路
下载PDF
改良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辉 王浪 +4 位作者 王雷 饶鹏程 罗道文 付光新 肖金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7例)采用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患者腮腺涎瘘、面神经功能、张口度、咬合关系、...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7例)采用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患者腮腺涎瘘、面神经功能、张口度、咬合关系、面部瘢痕等临床指标评价髁突重建后的功能,通过曲面体层片、CT及三维CT重建影像学检查评估移植肋骨肋软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面形恢复好,切口瘢痕隐蔽,无腮腺涎瘘,张口度和咬合关系良好,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经治疗后痊愈。影像学结果显示,所有移植肋骨肋软骨存活,处于正常解剖位置。结论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可降低涎瘘和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野清晰,且切口瘢痕隐蔽,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耳屏缘切口 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 肋骨肋软骨移植 髁突重建 面神经损伤 腮腺涎瘘 切口瘢痕
下载PDF
耳屏后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入路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国林 董静博 +2 位作者 石雨 郭钰 闫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面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5例(5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Ⅲ-Ⅴ期患者,采用耳屏后切口行颞下... 目的 探讨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面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5例(5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Ⅲ-Ⅴ期患者,采用耳屏后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并于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临床症状及MRI评价。结果 术中术区视野显露充分,4例(4侧)关节术后24 h面神经功能均无障碍,1例患者面神经出现轻度颞支损伤症状,术后1个月好转,随访至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良好,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与术前张口度和疼痛VAS相比,术后1、3个月张口度及疼痛VAS评分,均有明显得到改善,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术后MRI显示恢复正常盘突关系。结论 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于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肯定。术中暴露关节区充分,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手术创伤小、面神经受损程度轻等优点,可作为颞下颌关节手术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前移位 耳屏后切口
下载PDF
改良耳屏切口治疗髁突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航宇 孙黎波 张磊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对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5例20侧髁突骨折通过改良的耳屏切口入路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有无涎瘘、影像学检查面部瘢痕进...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对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5例20侧髁突骨折通过改良的耳屏切口入路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有无涎瘘、影像学检查面部瘢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5例患者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其中5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2月恢复正常)。术后CT提示髁突均完全解剖复位,无涎瘘,患者对切口瘢痕隐蔽性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入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可暴露空间大,面神经损伤机率小,可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改良耳屏切口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