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4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交通流量实时预测模型 被引量:76
1
作者 杨兆升 朱中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7,共5页
用卡尔曼滤波理论建立了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用两种方法对基本模型进行改进;利用线圈检测器提供的实测交通流量,预测了路段未来时段的交通流量。
关键词 交通流量 卡尔曼滤波 预测模型 公路交通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志强 宫镇 蔡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介绍了事故多发点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事故多发点判别模型 ,并给出了其算法 ,根据中国交通流的特点 ,开发了事故多发点数据库 ,使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能够快速进行。
关键词 道路 事故多发点 交通量 鉴别
下载PDF
公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生昌 白韶波 张慧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5,98,共4页
科学准确地预测公路客运量,超前掌握公路客运量发展的趋势、特点、规律和数量,是制定公路客运发展和站场配置规划的基础.运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预测模型对某城市2003~2015年公路客运量进行了分析预... 科学准确地预测公路客运量,超前掌握公路客运量发展的趋势、特点、规律和数量,是制定公路客运发展和站场配置规划的基础.运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预测模型对某城市2003~2015年公路客运量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残差分析和绝对百分误差(MAPE)进行择优,提高了预测精确度.最后采用组合预测确定终值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组合预测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够提高公路客运量预测精度,为公路客运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路运输 客运量 预测方法 模型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络合理等级级配探讨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建军 王吉平 彭志群 《城市交通》 2005年第1期37-42,共6页
提出道路功能不分、路网级配不合理是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以中、美两国为典型,比较了国内外道路分级方法的异同,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路网级配失衡的现状。对影响道路网络级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方位... 提出道路功能不分、路网级配不合理是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以中、美两国为典型,比较了国内外道路分级方法的异同,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路网级配失衡的现状。对影响道路网络级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方位将其分为4类,分别对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道路的功能特点,提出了调整规范推荐级配的定性方法和基于车流合理分担率计算级配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等级级配 车流 分担率 路网级配
下载PDF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进 罗庆 +2 位作者 毛嘉川 赵军 吴国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7,共11页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通过对Re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获得了曲线转角影响模型和通道宽度影响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条件下交通量对行驶速度的影响,通过求出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差值ΔV,建立了ΔV与R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3条公路运行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运行速度曲线能够同时反映出弯道半径、转角、通道宽度的影响,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这3个要素的协同控制;根据速度曲线还可以获得不同交通量水平下的旅行时间,进而预测出所设计公路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平曲线 回归分析 运行速度 交通量 车道宽度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近期公交客流量预测 被引量:28
6
作者 沈家军 王炜 陈峻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0-123,共4页
为了科学准确地预测近期公交客流量,提出了应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通过确定系数可获得公交客流量的时间响应序列及还原值的表达式,从而可获得未来年公交客流量的发展序列值,结合马尔可... 为了科学准确地预测近期公交客流量,提出了应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通过确定系数可获得公交客流量的时间响应序列及还原值的表达式,从而可获得未来年公交客流量的发展序列值,结合马尔可夫链过程将随机序列状态划分为3类,通过确定状态转移矩阵可获得序列处于各状态的概率值及与各状态对应的预测中值,最终求得各序列的修正值。通过铜陵市公交客流的历史数据,预测了近3年的公交客流。实例证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指导公交经营管理者近期的决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客流预测 灰色马尔可夫 公交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城市公交客运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琦 杨云峰 +1 位作者 冯忠祥 赵现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为保证城市公交客运相关政策及运力配置的科学性,分析了影响城市公交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并应用灰色理论对2004~2009年西安市的城市公交客运量进行了分析,构建序列累加生成数列,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残差检验。以-15%,-3%,0... 为保证城市公交客运相关政策及运力配置的科学性,分析了影响城市公交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并应用灰色理论对2004~2009年西安市的城市公交客运量进行了分析,构建序列累加生成数列,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残差检验。以-15%,-3%,0,3%为划分阈值,将灰色理论模型的相对误差划分为3个状态区间,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灰色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指数平滑法,西安市2010,2011年的城市公交客运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62278万、169867万人,预测误差分别为-3.5112%,-3.0740%;应用模糊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为163976万、171898万人,预测误差分别为~2.5003%,-1.9149%;应用灰色理论,预测结果分别为164314万、172458万人,预测误差分别为-2.2990%,-1.5954%。应用提出的方法,预测结果分别为166933万、176349万人,预测误差分别为0.7432%,0.6219%。可见,提出的方法精度较高,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公交 灰色理论 客运量 预测方法 马尔科夫模型
原文传递
公路交通量预测的模型及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霍娅敏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4,22,共5页
笔者着重研究了公路交通量预测中诱增经济预测模型和弹性系数及转移率的标定方法.在诱增经济预测模型中除讨论了常用时间距离模型外,还提出了当项目缩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不明显时,采用相似模型更为合理;在转移率标定中提出了正向和... 笔者着重研究了公路交通量预测中诱增经济预测模型和弹性系数及转移率的标定方法.在诱增经济预测模型中除讨论了常用时间距离模型外,还提出了当项目缩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不明显时,采用相似模型更为合理;在转移率标定中提出了正向和逆向的二次转移曲线;探讨了确定弹性系数的指标的选用,从而为正确推算公路交通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量 预测模型 参数 公路交通
下载PDF
机动车左弯待转区设置的临界条件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殿海 李丽丽 陈永恒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为寻求左弯待转区的设置依据,分析了交叉口的几何形状,给出了设置左弯待转区的几何临界条件;利用累计曲线和交通波理论建立了左转车排队位置模型,如果交叉口的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保持不变,应用排队位置模型可以得出在排队长度约束... 为寻求左弯待转区的设置依据,分析了交叉口的几何形状,给出了设置左弯待转区的几何临界条件;利用累计曲线和交通波理论建立了左转车排队位置模型,如果交叉口的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保持不变,应用排队位置模型可以得出在排队长度约束下的临界流量和极限流量;如果左转车的到达率一定时间段是稳定不变的,可以得到设置左弯待转区的左转相位最短绿灯时间和最长红灯时间。研究成果可为左弯待转区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左弯待转区 流量 阈值 最短绿灯时间 最长红灯时间
下载PDF
基于眼动参数的驾驶员标志视认行为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博华 孙立山 荣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22-27,共6页
通过驾驶员佩戴眼动仪在模拟舱中进行动态标志视认仿真实验,获得不同车速下驾驶员视认交通标志时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采用动态聚类方法将驾驶员的视野平面划分成3个区域,并统计分析各区域的眼动参数规律:驾驶员的注视点分布与车速及... 通过驾驶员佩戴眼动仪在模拟舱中进行动态标志视认仿真实验,获得不同车速下驾驶员视认交通标志时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采用动态聚类方法将驾驶员的视野平面划分成3个区域,并统计分析各区域的眼动参数规律:驾驶员的注视点分布与车速及信息量的变化呈现高度的相关性,随着车速的提高以及信息量的增多,落在标志区域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占总数的百分比呈递增趋势,驾驶员对于前方道路的注视则相应减少;信息量大于5个时,驾驶员的眼动参数出现突变,视认有效性显著降低,建议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信息量以不超过5个为宜;同等情况下,驾驶员需要对非指路标志更多的注视,且视认过程也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视认行为 动态仿真 信息量 眼动仪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季节ARIMA模型的公路交通量预测 被引量:27
11
作者 童明荣 薛恒新 林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量季节性预测的精度,在介绍一般ARIMA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具有周期的季节ARI-MA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使用这种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报的一般过程。在实证分析中,先用傅立叶周期分析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并求出周期长...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量季节性预测的精度,在介绍一般ARIMA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具有周期的季节ARI-MA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使用这种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报的一般过程。在实证分析中,先用傅立叶周期分析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并求出周期长度,然后用Eviews软件对时间序列作平稳性检验以及实现模型的识别、建立、选择与预测过程。与三个常用季节预测模型:分组回归模型、可变季节指数预测模型和季节周期回归模型相比,季节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研究结果对于更为科学准确地预测公路交通量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量 季节ARIMA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锡岭 陈立道 《中国市政工程》 2003年第6期5-7,共3页
从驾驶员、车辆、道路和交通量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以此为基础,对上海延安东路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隧道的水泥路面防滑措施提出了建议,如养护中清除沉积物、采用高压水冲洗和除雪作业等。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隧道 交通事故 水泥路面 交通量 防滑维护
下载PDF
长平高速公路最优收费标准制定方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兆升 杨志宏 赵丹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 ,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 ,确定办法主要来自于经验 ,基本上为一种政府行为。以长平高速公路为例 ,分析了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 ,根据收费标准和交通量的关系 ,提出了建立...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 ,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 ,确定办法主要来自于经验 ,基本上为一种政府行为。以长平高速公路为例 ,分析了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 ,根据收费标准和交通量的关系 ,提出了建立科学收费标准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1在不超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前提下 ,尽量吸收更多的车辆使用高速公路 ,满足社会效益最大化 ;2在收费还贷期间内 ,支付各种税金和贷款本息后 ,通行费收入能保证养护费、管理费和大修费支出 ;3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经济承受力 ,保证道路使用者交纳通行费后 ,仍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长春至四平高速公路和对应平行的 1 0 2国道交通量调查 ,该收费标准和现行收费标准比较 ,方法更科学 ,收费更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最优收费标准 交通量 制定方法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流量对入口加速车道设计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硕 张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1,126,共5页
提出了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合流等待理论为基础的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和以排队论为基础的入口匝道交通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忽视主线交通量的情况 ,特别是在主线较为拥挤的条件下加速车道上排队的情况 ,对正确地设计加速... 提出了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合流等待理论为基础的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和以排队论为基础的入口匝道交通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忽视主线交通量的情况 ,特别是在主线较为拥挤的条件下加速车道上排队的情况 ,对正确地设计加速车道长度 ,避免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入口匝道 加速车道 主线 交通量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亚萍 张和生 +3 位作者 周卓楠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杨军 潘成 贾利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7,136,共5页
城市交通流具有复杂性、时变性和随机性,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诱导及控制的前提.综合分析交通流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路段的交通流量预测研究,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流量预测改进模型,并应用平安大... 城市交通流具有复杂性、时变性和随机性,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诱导及控制的前提.综合分析交通流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路段的交通流量预测研究,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流量预测改进模型,并应用平安大街的流量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跟踪性能好及泛化能力强等优点,在交通流预测中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交通流量 实时预测 多路段
下载PDF
路段上短时间区段内交通量预测ARIMA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顺应 王红 李关寿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6-77,95,共3页
探讨了用于路段上小时间间隔里交通量预测ARIMA模型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标定、检验、预测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它的应用.
关键词 交通量 短时间间隔 预测 ARIMA模型 交通工程
下载PDF
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永勤 刘小明 +1 位作者 于泉 褚世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3个基本参数,本文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3个基本参数,本文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文章明确指出了格林希尔茨模型缺陷的本质所在,同时对交通流三段模式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流密度 行车速度 交通流量
下载PDF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智永锋 张骏 史忠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115,共6页
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 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础,优化了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获得了入口匝道交通流控制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控制入口匝道交通流,在高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入口匝道车流量比传统方法增加了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加速车道 可接受间隙理论 高速公路 车流量 交通控制
原文传递
旋转压实次数对Superpave混合料设计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延庆 潘友强 谭忆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研究旋转压实次数对Superpave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的影响,对Superpave20和Super-pave25两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旋转压实次数(75、100和125)下进行了设计,对得到的各类混合料进行了车辙、低温小梁弯曲、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等试验,... 为研究旋转压实次数对Superpave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的影响,对Superpave20和Super-pave25两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旋转压实次数(75、100和125)下进行了设计,对得到的各类混合料进行了车辙、低温小梁弯曲、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等试验,计算了沥青膜厚度,并铺筑了相应的试验段。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发现:增加旋转压实次数并不一定会降低设计沥青用量;当设计旋转压实次数增加25次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可以增加15%~30%;增加旋转压实次数对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影响很小,沥青膜厚度随旋转压实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当集料的性能和现场施工工艺满足要求时,可适当的增加设计旋转压实次数,以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SUPERPAVE混合料 旋转压实次数 交通量 沥青用量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江晓霞 袁宏伟 《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实现立交线形指标与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及司乘人员自然舒适感受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立交安全性设计的3大评价指标。以广州市北三环高速公路石滩立交的设计为例,研究分析了立交安全性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立交安全性设计 立交线形指标 交通流量 车辆行驶速度 司乘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