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美贸易摩擦 被引量:214
1
作者 余振 周冰惠 +1 位作者 谢旭斌 王梓楠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42,共19页
本文通过三国模型从行业收益角度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参与度的提升对贸易摩擦的影响,发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其自身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催化剂效应"和"润滑剂效应"。基于2000—2014年TTBD与WIOD匹配的制... 本文通过三国模型从行业收益角度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参与度的提升对贸易摩擦的影响,发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其自身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催化剂效应"和"润滑剂效应"。基于2000—2014年TTBD与WIOD匹配的制造业数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在某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越接近,中国与该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越高,体现在相关行业的贸易摩擦数量越多;中国某行业的相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越高,该行业的相关贸易摩擦越容易得到解决,体现在贸易摩擦的持续时间越短。将以上结论放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中也同样适用。因此,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加剧有着内在的必然性,并且这个摩擦将呈现常态化、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冷静对待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催化剂效应",并重视参与价值链重构的"润滑剂效应",保持自身的改革与开放战略定力,借助外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应对机制,构建国际贸易摩擦的企业应对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贸易摩擦 全球价值链地位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原文传递
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政策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35
2
作者 李春顶 何传添 林创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155,共19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经济影响 应对政策 可计算一般均衡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与中美贸易摩擦 被引量:105
3
作者 黄鹏 汪建新 孟雪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6-174,共19页
随着以全球价值链深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收益不平衡的积累,美国以税改为起点启动了"再平衡"战略,并与中国发生大规模贸易摩擦。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再平衡"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和基于全球价值链评估... 随着以全球价值链深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收益不平衡的积累,美国以税改为起点启动了"再平衡"战略,并与中国发生大规模贸易摩擦。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再平衡"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和基于全球价值链评估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视角出发,选取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并将其数据库加以更新,在中美两国已公布实际产品清单的基础上,详细分解了美国税改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乃至主要贸易伙伴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影响效应,最终将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落脚在对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中长期应对上。本文发现,全球价值链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起到了缓冲作用,但随着摩擦规模的扩大,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将会叠加。而作为美国"再平衡"的基石,税改是可能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且美国的后续措施将是一个系统的"一揽子"方案。因此,本文建议中国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加强自贸区建设以寻求新的价值链闭合,并在继续深化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好中美经贸关系调整的长期准备。针对上述建议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新的自贸区构建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平衡 美国税改 贸易摩擦 全球价值链 可计算一般均衡
原文传递
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经济影响评估 被引量:74
4
作者 崔连标 朱磊 +1 位作者 宋马林 郑海涛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7,共14页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即中美之间的"威胁-反制"角力逐步升级,那么这些新的举动会对中美两国及国际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章采用多区域CGE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经济影响展开量化评估,根据贸易摩擦的严重...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即中美之间的"威胁-反制"角力逐步升级,那么这些新的举动会对中美两国及国际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章采用多区域CGE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经济影响展开量化评估,根据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六种情景,模拟了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1)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贸易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等视角看,贸易摩擦均是双输的结果,但中国受损程度更高;(2)中国的贸易报复措施虽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但中国自身的经济也可能因此遭受二次伤害;(3)贸易摩擦会带来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中美两国间的直接贸易会大幅减少,但间接贸易会明显增加;(4)美国的贸易制裁不能有效解决其贸易失衡问题,虽然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大幅缩减,但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有所增加。文章从定量层面揭示了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潜在影响,认为贸易战不是两国的最优选择,由此建议中美两国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1调查” 贸易摩擦 贸易转移 CGE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贸易摩擦下企业出口韧性提升: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张鹏杨 刘维刚 唐宜红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73,共19页
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仍能保持出口稳定是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体现。本文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应对贸易摩擦、提升出口韧性中的作用。本文借助企业多工厂出口模型并引入数字化参数,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应对效果和... 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仍能保持出口稳定是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体现。本文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应对贸易摩擦、提升出口韧性中的作用。本文借助企业多工厂出口模型并引入数字化参数,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应对效果和作用渠道。进一步地,利用2001—2015年的整合微观企业数据,将反倾销作为冲击展开“准自然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命题。研究发现:以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了明显冲击,造成涉案企业出口平均下降5.9%,并提高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反倾销对非数字化转型企业出口冲击明显而对数字化转型企业影响不显著,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缓解涉案企业遭受的负面冲击,相比非转型涉案企业,将促进出口平均提升15.8%;数字化转型缓解了反倾销对涉案产品的直接出口抑制,同时又促进了涉案产品的跨国转移和向非涉案产品出口转换,这是应对反倾销冲击的主要渠道;数字化转型具有企业出口的成本跨越效应,降低了既有产品的出口成本和拓展新市场、新产品的出口成本,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出口促进效应,这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出口韧性的根源。本文的研究从数字化转型视角为提高经济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贸易摩擦 出口韧性 反倾销 准自然实验
原文传递
跨国投入产出网络中的贸易摩擦——兼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就业和福利效应 被引量:26
6
作者 齐鹰飞 LI Yuanfei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5,共13页
本文以2018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网络模型刻画了关税冲击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关税冲击导致本国出口下降,同时加征的关税作为转移支付会提高外国的家庭收入并扩大本国消费品出口,此一负一正两种初始效应沿... 本文以2018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网络模型刻画了关税冲击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关税冲击导致本国出口下降,同时加征的关税作为转移支付会提高外国的家庭收入并扩大本国消费品出口,此一负一正两种初始效应沿跨国投入产出网络向上游传导,最终形成负向的直接需求侧效应和正向的间接需求侧效应;关税冲击还通过影响相对价格增加下游行业的成本,这种效应沿跨国投入产出网络向下游传导,最终形成负向的供给侧资源再配置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四轮关税加征对中美两国就业和福利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在投入产出网络中的传导使得各行业关税升幅与就业损失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同时,虽然两国的总就业和福利均有所下降,但二者降幅在两国间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的福利损失高于美国,而美国就业下降的百分比高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网络 贸易摩擦 关税冲击 福利分析
原文传递
自由贸易协定如何缓解贸易摩擦中的规则之争 被引量:24
7
作者 冯帆 何萍 韩剑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136,共19页
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采取何种模式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其不断升级,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2002—2016年WTO贸易摩擦数据进行了整理,对角色... 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采取何种模式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其不断升级,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2002—2016年WTO贸易摩擦数据进行了整理,对角色变化、行业特征、贸易摩擦对象、贸易摩擦形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回归模型,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核心解释变量,对贸易摩擦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使得中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但并不能完全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和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数量存在着负向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更显著地体现在伙伴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的减少;对于出口贸易份额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本文建议加快与重点贸易伙伴国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适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摩擦 贸易效应 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挑战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曹淼孙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广,全球数字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速已经超过传统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发展新动能。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深,贸易服务性更强,因此我国数字贸...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广,全球数字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速已经超过传统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发展新动能。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深,贸易服务性更强,因此我国数字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经营模式以及国际间的冲突摩擦,又致使其面临诸多发展挑战,由此提出从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同时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而推动我国数字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贸易摩擦 贸易壁垒 数字经济 贸易创新 跨境电子商务 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化转型 信息化 数据安全 信息基础设施 贸易监管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海外高铁“政治化”问题研究——以印尼雅万高铁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潘玥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32,共26页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与对象国发生经贸摩擦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存在"经贸问题政治化"的现象。文章以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为例,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雅万高铁项目"政治化"问题的表...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与对象国发生经贸摩擦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存在"经贸问题政治化"的现象。文章以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为例,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雅万高铁项目"政治化"问题的表现,包括项目的目的、性质和建设。文章认为,雅万高铁项目的 "政治化"甚至"国际化"问题,是印尼经济发展疲软背景下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而非中印尼两国国家利益与战略冲突所致。因此,在"国家—市场—社会"的分析框架下,中印尼两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将成为深化中印尼两国双边关系的基础。虽然"政治化"问题的主要根源在印尼国内,但经贸摩擦的"去政治化"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中国高铁顺利地"走出去"。因而中方应采取措施以缓解中国海外高铁"政治化"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尼关系 中国高铁 雅万高铁 贸易摩擦 政治化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贸易变化的新特征、新挑战与新思维——兼论“一带一路”的粮食贸易战略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钢 赵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持续开放和国内外粮食市场的持续融合,中国对外粮食贸易呈现出贸易方向单向性以及贸易地区集中化的新特征。中国对外粮食贸易也面临着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的新挑战。中国对...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持续开放和国内外粮食市场的持续融合,中国对外粮食贸易呈现出贸易方向单向性以及贸易地区集中化的新特征。中国对外粮食贸易也面临着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的新挑战。中国对外粮食贸易呈现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挑战正在持续削弱国家的粮食贸易安全,唯有增强自身粮食综合产能,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粮食贸易战略,加强海外粮食产业链的投资和布局,才能保障中国的粮食贸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粮食安全 贸易争端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入世以来中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罗双临 曹秋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三年多来,与WTO主要成员国之间频频发生贸易摩擦,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在数量和金额、国别、形式上呈现出一些特点,给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三年多来,与WTO主要成员国之间频频发生贸易摩擦,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在数量和金额、国别、形式上呈现出一些特点,给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指出应对贸易摩擦,政府是关键,企业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新贸易保护主义 特点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FTA能缓解成员国对华贸易摩擦吗?——基于GTA国家—产品层面的证据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吕建兴 王艺 张少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34,共21页
研究目标:系统考察FTA战略在缓解中国遭受贸易摩擦中的有效性、发生机制以及异质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GTA数据库全面梳理2008~2018年中国与145个国家产品层面数据,并基于DID思想和高维固定效应OLS,实证分析FTA缓解贸易摩擦的影响和作... 研究目标:系统考察FTA战略在缓解中国遭受贸易摩擦中的有效性、发生机制以及异质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GTA数据库全面梳理2008~2018年中国与145个国家产品层面数据,并基于DID思想和高维固定效应OLS,实证分析FTA缓解贸易摩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控制、国家援助和补贴以及反倾销分别位居前三位,而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机械、电气等设备及附件等产品。FTA生效后显著缓解了FTA伙伴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摩擦,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强化双边经贸关系缓解各种贸易摩擦。研究创新:从年份、产品、国家和贸易摩擦类型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特征,实证分析FTA对贸易摩擦的异质性影响,检验FTA缓解贸易摩擦的机制。研究价值:中国应继续推行FTA战略以缓解贸易摩擦,将FTA的短期缓解贸易摩擦功能和中长期促进贸易增长、优化出口结构以及提升竞争力有效结合起来,为FTA国家战略赋予更丰富的战略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A 贸易摩擦 进口控制 国家援助和补贴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新“里昂惕夫之谜”:贸易失衡的超边际分析——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根源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华民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2,27,共10页
贸易失衡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刻意追求贸易平衡对于贸易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当前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不够公平且产生了很多外部性问题。面对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与其选择贸易平衡,不如选择贸易公平... 贸易失衡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刻意追求贸易平衡对于贸易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当前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不够公平且产生了很多外部性问题。面对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与其选择贸易平衡,不如选择贸易公平,并通过合适的公共经济政策来解决贸易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的原因与过度消费无关,而是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下的超边际分工有关。全球产业链分工造成了国际贸易的端点解,使得美国成为一个超资本要素密集工序的国际分工参与者。其后果是,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项顺差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经常项逆差国。面对不断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最优的应对是贸易自由化,现实的选择是帕累托改进,合适的方法是调整最优关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最终的途径是通过深化国内体制改革,从帕累托改进渐趋帕累托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失衡 贸易摩擦 贸易公平 超边际分工 新“里昂惕夫之谜” 帕累托改进 贸易自由化
原文传递
美日贸易摩擦的演进过程、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倩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2,共11页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错综复杂,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持续显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类似,且中美贸易摩擦也与上世纪美日贸易摩擦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美日贸易摩擦演进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日...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错综复杂,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持续显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类似,且中美贸易摩擦也与上世纪美日贸易摩擦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美日贸易摩擦演进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日本在美日贸易摩擦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当前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贸易冲突 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顺差 资本项目可兑换 贸易政策 产业结构转型 金融开放
下载PDF
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厚双 付煜 《日本研究》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日美贸易摩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摩擦。正因为如此,本文在探究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了日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及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本国经... 日美贸易摩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摩擦。正因为如此,本文在探究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了日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及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且深入总结了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中国在应对中外贸易摩擦过程中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产业结构 非关税壁垒 多元化战略
下载PDF
贸易摩擦视角下中俄经贸发展障碍解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弛 刘向丽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0,共4页
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进入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其发展也交织着不和谐的音符。中俄贸易摩擦多起因于转型中的灰色清关,其内因在于中俄贸易基础的不对等,诱因则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说明,中俄经贸发展目标的实... 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进入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其发展也交织着不和谐的音符。中俄贸易摩擦多起因于转型中的灰色清关,其内因在于中俄贸易基础的不对等,诱因则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说明,中俄经贸发展目标的实现还面临一定的障碍。就此,我们应通过制度、观念、贸易方式、营销手段、预警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加以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中俄经贸 障碍
下载PDF
沉疴与新患:日韩关系恶化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荣荣 王珊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8,66,共8页
近年来,日韩关系紧张持续发酵,并升级为贸易摩擦,双边关系堕入历史低点。日韩纷争呈现出长期化、纷争领域不断扩展、攻守转换频繁等特征。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奏,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历史问题"旧患新疾"同频共... 近年来,日韩关系紧张持续发酵,并升级为贸易摩擦,双边关系堕入历史低点。日韩纷争呈现出长期化、纷争领域不断扩展、攻守转换频繁等特征。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奏,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历史问题"旧患新疾"同频共振、日韩外交布局调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美国调整亚太同盟政策、地区格局中的结构性竞争等因素。由于日韩双方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消除,双边关系紧张长期化的可能性加大,对于地区秩序将产生新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韩关系 贸易摩擦 慰安妇 强制征用劳工 历史问题
原文传递
运用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陶为群 《管理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11-21,共11页
建立消费品主导出口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确定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求解方式,廓清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消费品主导出口的进出口和社会再生产的机理。中美贸易摩擦会改变我国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通过我国自产消费资料平衡条件、自产... 建立消费品主导出口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确定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求解方式,廓清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消费品主导出口的进出口和社会再生产的机理。中美贸易摩擦会改变我国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通过我国自产消费资料平衡条件、自产生产资料平衡条件、进口生产资料平衡条件的作用,导致当年贸易顺差相对减少和下一年经济增长率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 消费品主导 贸易摩擦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研究--基于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颛孙书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中美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频频发生,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且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共23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 中美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频频发生,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且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共23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通过细分专利类别,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影响创新质量更高的发明专利,从而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但长期来看将会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现象在高技术企业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企业创新 制造业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论“金砖四国”的贸易关系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玲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应在构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扩大"金砖四国"间的贸易规模并努力消...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应在构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扩大"金砖四国"间的贸易规模并努力消除四国间的贸易摩擦,力求维护并巩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的稳健性,有效提高四国贸易关系中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四国” 贸易关系 贸易摩擦 贸易救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