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2个月;对照组12~22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8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1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1年,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2个月;对照组12~22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8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1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1年,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