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山核桃‘马汉’中锌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瑞敏 李健 +5 位作者 袁紫倩 沈超 孙志超 王红红 沈潇 王正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0-577,共8页
【目的】揭示长山核桃‘马汉’品种不同发育阶段锌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元素间的相关性。【方法】以12 a生长山核桃‘马汉’为试材,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元素,研究锌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0~20cm土层全锌和有... 【目的】揭示长山核桃‘马汉’品种不同发育阶段锌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元素间的相关性。【方法】以12 a生长山核桃‘马汉’为试材,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元素,研究锌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0~20cm土层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04.81 mg·kg^(-1)、2.72 mg·kg^(-1),20~40 cm土层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12.94 mg·kg^(-1)、1.42 mg·kg^(-1),土壤全锌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有效锌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0~20cm土层的p H和土层中全锌含量、20~40 cm土层的pH和土壤有效锌均呈显著正相关。从芽萌动期到雄花序脱落期,锌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平均值高低顺序为:雄花序>叶片>雌花序>细根;从果实硬核末期到果实成熟期,锌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平均值高低顺序为:外果皮>种仁>叶片>果壳>细根。果实发育期,果壳和外果皮中的锌向种仁中运输。【结论】长山核桃不同器官锌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不同物候期各器官锌元素与其他必需矿质元素处于拮抗和协同的动态平衡。此研究能为指导长山核桃平衡配方施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核桃 微量元素 有效锌 全锌 植物器官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铜、锌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
作者 赵秋芳 王成艳 +3 位作者 冼皑敏 魏长宾 马智玲 汤昕明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3期85-88,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土壤标准物质(GSS-38)中的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整个检测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发现检测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样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工作曲线拟合、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土壤标准物质(GSS-38)中的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整个检测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发现检测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样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仪器误差及实验室重复性等分量,并计算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研究发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定溶液定容、标准曲线稀释配制、测量重复性等。采用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为(176.9±4.8)mg/kg,锌含量的测定结果为(507.8±10.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不确定度评定 土壤 全铜 全锌
下载PDF
污染水稻土中的Zn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伟玲 林芬芳 +1 位作者 刘青付 王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75-5076,共2页
[目的]研究污染土壤中重金属Zn的形态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将污染水稻土中Zn的形态分别与土壤pH、有机质、CEC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壤全Zn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16 4**,n=... [目的]研究污染土壤中重金属Zn的形态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将污染水稻土中Zn的形态分别与土壤pH、有机质、CEC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壤全Zn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16 4**,n=39),与土壤粘粒(<0.002 mm)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435 8**,n=39),与土壤有机质、CEC、pH值等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有效Zn量与土壤全Zn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2=0.412 5*,n=20),土壤Zn的有效度与土壤全Zn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2=0.357 1**,n=39),土壤Zn的有效度与土壤有效Zn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63 6**,n=39)。[结论]该研究对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稻土 全Zn 有效态Zn 有机质 CEC 粘粒 游离氧化铁
下载PDF
小微企业镀锌废水排放污染与环境风险分析
4
作者 章恒 王元 +1 位作者 马浩奇 孙慧群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
以安徽省某市五个镀锌加工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排放废水中TZn浓度及其排污沿线土壤中TCr、TZn浓度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超标分析,评价了TCr、TZn的污染强度及其造成的土壤环境质量改变... 以安徽省某市五个镀锌加工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排放废水中TZn浓度及其排污沿线土壤中TCr、TZn浓度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超标分析,评价了TCr、TZn的污染强度及其造成的土壤环境质量改变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1)五个厂排污沿线附近土壤TCr、TZn浓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积累,有部分Cr和Zn发生了迁移;(2)五个厂TCr中强度~极严重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呈重度污染,五个厂TZn强~极严重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呈重度污染,其它强度下土壤境质量改变很小;(3)厂1的厂外排污口附近土壤Cr和Zn的单因子生态风险较重,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呈中度,厂3河床边底泥Cr具有中度生态风险,其它区段单因子生态风险和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研究表明,镀锌企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会造成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一定改变,并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废水 总铬 六价铬 总锌 单项污染指数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喷漆喷粉线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5
作者 周岗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4期75-77,共3页
喷漆喷粉线废水中有机物、石油类、总磷、总锌含量高,生化降解性差等特点。通过对喷漆喷粉线废水水质情况的实际考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酸化反应+芬顿池+混凝沉淀+兼氧+好氧反应+二沉池技术。该工艺可实现对废水中难... 喷漆喷粉线废水中有机物、石油类、总磷、总锌含量高,生化降解性差等特点。通过对喷漆喷粉线废水水质情况的实际考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酸化反应+芬顿池+混凝沉淀+兼氧+好氧反应+二沉池技术。该工艺可实现对废水中难降解、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石油类及特征污染物有效去除,满足废水的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漆喷粉线废水 总磷 总锌 生化降解性差 达标
下载PDF
土壤—植物体系中锌的缺乏和锌肥的施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卓亚 毛达如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3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讨论了土壤中锌的含量变化及土壤有效态锌的浸提方法、临界值,植物对锌的敏感性,锌肥的种类和发挥锌肥肥效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锌肥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湿法炼锌中浸工艺优化试验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律 朱军 +2 位作者 蒋翔 张磊 张庭亮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25-30,共6页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焙...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焙砂粒度≤96μm;4个考察因素均对中浸渣含锌有极显著性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焙砂粒度>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某公司结合试验结果,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锌精矿焙烧出料系统增加风选球磨装置,锌焙砂粒度降低至≤120μm;在中浸双沸腾浸出槽后以串联方式增加2个100 m 3搅拌反应罐,同时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经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对比,中浸渣锌质量分数从28%~35%降低到22%~25%,中上清液质量持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焙砂 中性浸出 渣锌质量分数 工艺优化 风选球磨 双沸腾冲矿 流程再造
下载PDF
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胞内有机锌与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玉梅 谢鑫 +1 位作者 赵楠 郭立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9-83,共5页
为探究酵母不同传代次数和外源添加锌离子对酵母胞内有机锌的影响,并明确酵母胞内有机锌与发酵过程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对不同发酵车间、不同代数以及外源添加锌离子发酵的酵母菌株YJ02进行胞内有机锌追踪检测,同时测定其发酵过程中... 为探究酵母不同传代次数和外源添加锌离子对酵母胞内有机锌的影响,并明确酵母胞内有机锌与发酵过程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对不同发酵车间、不同代数以及外源添加锌离子发酵的酵母菌株YJ02进行胞内有机锌追踪检测,同时测定其发酵过程中风味代谢物质。结果表明:随着酵母菌株YJ02传代次数和发酵液外源锌离子含量的增加,酵母胞内有机锌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外加锌离子含量保持在0.4~1.4 mg/L范围内,对酵母菌株YJ02生长最有利;同时酵母胞内有机锌含量与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呈现显著正相关,与醛类和醇类物质呈现显著负相关。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株YJ02利用锌离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且胞内有机锌含量与发酵过程中风味代谢物质密切相关,可为后续啤酒酿造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酵母总锌 酵母胞内有机锌 风味代谢物质
下载PDF
天津市黄庄洼土壤缺锌原因及施锌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淑萍 冯鑫 周艺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4-38,共5页
回归分析表明,天津市土壤全锌、阳离子代换总量和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重要元素。其中,全锌与有效锌呈正相关,pH值和阳离子代换总量与有效锌呈负相关。黄庄洼土壤富含铁氧化物,阳离子代换总量相对较高,对锌形成束缚。另外,土壤pH... 回归分析表明,天津市土壤全锌、阳离子代换总量和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重要元素。其中,全锌与有效锌呈正相关,pH值和阳离子代换总量与有效锌呈负相关。黄庄洼土壤富含铁氧化物,阳离子代换总量相对较高,对锌形成束缚。另外,土壤pH值偏高,降低了锌的有效性,因而土壤有效锌常常呈现亏缺状态。在该区进行的水稻补锌试验表明,补锌可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锌 有效锌 阳离子代换总量 水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防晒霜中总锌(以氧化锌计)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瑞 潘煜辰 李清清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微波消解技术联用测定防晒霜中总锌(以氧化锌计)含量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用HNO3-HF-HCl混合酸溶解样品,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500 mg/L,...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微波消解技术联用测定防晒霜中总锌(以氧化锌计)含量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用HNO3-HF-HCl混合酸溶解样品,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5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03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5%~112.8%。测试结果表明,该法测定防晒霜中总锌(以氧化锌计)简单、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技术 总锌(以氧化锌计) 防晒霜
下载PDF
驱铅治疗患者尿中总锌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忠科 宋为丽 张莉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8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研究驱铅治疗患者尿中总锌的含量及变化,为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驱铅治疗的3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24 h空白尿及不同治疗阶段的试排尿进行尿铅和尿锌含量的分析。结果比较24 h空白尿,男女... 目的研究驱铅治疗患者尿中总锌的含量及变化,为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驱铅治疗的3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24 h空白尿及不同治疗阶段的试排尿进行尿铅和尿锌含量的分析。结果比较24 h空白尿,男女尿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尿锌含量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铅中毒的患者与铅吸收观察对象的空白尿锌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锌含量与年龄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与尿铅含量存在不密切的正相关(r=0.429,P<0.05);第1疗程第1、第2、第3针后的尿锌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第2针排出的尿铅与尿锌不存在相关性(P>0.05),而第3针后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67,P<0.01)。空白尿锌与试排各个阶段的尿锌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使用依地酸二钠钙进行驱铅治疗的患者尿中排出大量的锌,疗程后期尿锌会随铅排出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疗程后期要特别注意微量元素丢失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中总锌 驱铅治疗
原文传递
ICP-OES法测定富锌底漆中溶剂不溶物的全锌含量
12
作者 张苯 张丹丹 +1 位作者 关冬冬 邱月梅 《上海涂料》 CAS 2022年第3期55-57,共3页
采用ICP-OES测定富锌底漆溶剂不溶物中全锌含量是一种新的测定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离心分离得到富锌底漆中溶剂不溶物,以体积比2∶1的盐酸/硝酸混合液消解不溶物,将消解液引入ICP-OES进行光谱检测,选择干扰小、强度高的谱线Zn 203.80 ... 采用ICP-OES测定富锌底漆溶剂不溶物中全锌含量是一种新的测定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离心分离得到富锌底漆中溶剂不溶物,以体积比2∶1的盐酸/硝酸混合液消解不溶物,将消解液引入ICP-OES进行光谱检测,选择干扰小、强度高的谱线Zn 203.80 nm,绘制校准曲线,测得富锌底漆中的锌含量。该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化学方法相比,具有分析速度快、易于操作、成本低和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 富锌底漆 全锌含量
下载PDF
19~25月龄幼儿锌的摄入与吸收 被引量:3
13
作者 盛晓阳 朱锡翔 +3 位作者 倪俊学 沈晓明 雷嗣安 K.Michael Hambidge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3-385,390,共4页
目的:了解2岁幼儿锌的吸收率(fractionalzincabsorption,FAZ)以及实际吸收的锌总量(totalabsorbedzinc,TAZ)。方法:运用双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口服并静脉注射两种稳定同位素,由尿液中同位素的丰度得到膳食锌的吸收率;测定食物中的锌含量... 目的:了解2岁幼儿锌的吸收率(fractionalzincabsorption,FAZ)以及实际吸收的锌总量(totalabsorbedzinc,TAZ)。方法:运用双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口服并静脉注射两种稳定同位素,由尿液中同位素的丰度得到膳食锌的吸收率;测定食物中的锌含量并计算实际吸收的锌总量。共有43名19~25月龄的健康幼儿参加实验。其中21名幼儿(女12,男9)来自贫困乡村地区;另22名幼儿(女12,男10)来自相邻的城镇,两组幼儿的膳食均以米饭和蔬菜为主,城镇组幼儿包括部分动物性食物。结果:乡村组和城镇组幼儿膳食锌的摄入量分别为1.91±0.59和1.81±0.52mg/d;锌的吸收率为0.33±0.10和0.37±0.14mg/d;两组幼儿实际的锌吸收量为0.63±0.28和0.64±0.20mg/d。两组间以及男、女幼儿间均无任何差异。结论:参加实验幼儿每天从膳食中实际吸收的锌总量低于美国FNB(FoodandNutritionBoard);IDM(InstituteofMedicine)2001年公布的1~3岁幼儿锌的生理需要量0.744mg/d,实验地区幼儿身高不足比较普遍,两组幼儿血浆锌水平偏低,分别为10.08±0.13,10.02±0.13μmol/L,提示受试幼儿的锌营养状况处于边缘缺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率 吸收量 幼儿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全湿法炼锌系统中氟氯的影响及脱除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池 《有色金属设计》 2020年第4期65-67,共3页
在锌生产中,全湿法炼锌工艺比较常用,由于生产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氟、氯,进而会对全湿法炼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有效脱出氟离子、氯离子,消除其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了湿法炼锌中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影响,分析了氯的控制与脱除方法... 在锌生产中,全湿法炼锌工艺比较常用,由于生产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氟、氯,进而会对全湿法炼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有效脱出氟离子、氯离子,消除其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了湿法炼锌中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影响,分析了氯的控制与脱除方法以及氟的控制及脱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湿法炼锌系统 氟离子 氯离子 脱除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粪中基本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报告
15
作者 关红民 王佳 +3 位作者 李和国 杨孝列 张登辉 田宗祥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4期22-24,28,共4页
[目的]为了监测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基本参数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 [目的]为了监测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基本参数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鲜粪中含水率两类牛群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风干粪样中,除产奶牛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互换外,产奶牛和育成牛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为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结论]两类牛群全磷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有机质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铜和锌含量夏季均最低;产奶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铜含量春季最高,锌含量冬季最高;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铜含量秋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