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法对不同施肥、生长年限秦艽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牛晓雪 董学会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
采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用ICP-AES对秦艽中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与不同生长年限处理对植株内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及生长年限处理秦艽所含宏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不同,不同施肥处理与C... 采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用ICP-AES对秦艽中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与不同生长年限处理对植株内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及生长年限处理秦艽所含宏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不同,不同施肥处理与CK相比,施NPK混合肥最好,能够增加Fe、Mn、Zn、Na、Mg的含量,分别为18.5%、11.7%、10.5%、21.4%、11.7%,施P肥的效果最差,均降低了Fe、Mn、Cu、Zn、K、Ca、Na、Mg、P 9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7.6%、29.7%、12.5%、6.2%、28.2%、14.1%、16.4%、16.6%、2.2%;其他施肥措施差异不大。三年生相对两年生的秦艽来说,Zn、Cu、Ca、Na含量都有增加,分别为23.1%、24.5%、2.1%、7.7%;Fe、Mn、K、Mg含量都有减少,分别为6.8%、21.3%、16.2%、2.9%;P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施肥及不同生长年限处理对秦艽宏量和微量元素有影响,为栽培因子对元素含量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秦艽 施肥 生长年限 宏量和微量元素
下载PDF
3种微生物菌剂在云烟99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光祥 董丽红 +5 位作者 马斌 金文华 子昭然 和旭芳 白羽祥 张锦韬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5-49,54,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云烟99使用的微生物菌剂,以微生物菌剂1(T1)、微生物菌剂2(T2)和微生物菌剂3(T3)为材料,考察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云烟99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及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 为筛选出适宜云烟99使用的微生物菌剂,以微生物菌剂1(T1)、微生物菌剂2(T2)和微生物菌剂3(T3)为材料,考察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云烟99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及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的现蕾期和中心花开放时间比CK、T1提前了1~3 d,脚叶成熟期比CK晚了3 d;在试验条件下,增施微生物菌剂能显著增加烟株的茎围、最大叶长和叶宽,增强烤烟农艺性状,从而增强烟株的抗病性;各处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以T2处理表现最好,分别比对照高4 801.28元/hm^(2)、1.64元/kg、3.68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烟叶化学成分方面,T2处理烟叶除总糖、还原糖、总氮外其他化学成分均符合优质烟叶标准,与对照相比更为协调;与对照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土壤水解性氮、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全磷含量以及pH值有所降低。综合来看,施用微生物菌剂2(T2)后,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抗病性强,烟叶品质较好,能显著提高烤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微生物菌剂 追肥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混水稻专用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明选 高汉清 +4 位作者 刘大锷 覃立群 欧阳江南 刘洋 彭林权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了研究有机无机复混水稻专用肥效果,2015年在晚稻上小区试验以不同用量处理基施,农民习惯用肥作对照;2016年在一季稻上小区试验以不同用量处理,按照处理750 kg/hm^2与等N量复合肥作对照,以基施和追施两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有机无机复混水稻专用肥效果,2015年在晚稻上小区试验以不同用量处理基施,农民习惯用肥作对照;2016年在一季稻上小区试验以不同用量处理,按照处理750 kg/hm^2与等N量复合肥作对照,以基施和追施两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基施效果最好,施用量为750 kg/hm^2产量最高;追施效果较差,低于750 kg/hm^2用量会造成减产。施用复混专用肥后,土壤pH值提高,有机质增多,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量增加,缓效钾量减少。试验表明:施用复混专用肥能够满足水稻一生所需养分供求,养分释放平衡,生长稳健,落色好,能够起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混 基肥 追肥 效果 桃源
下载PDF
试论汉代的肥料科学技术
4
作者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26-2727,共2页
对汉代肥料种类、施肥技术等进行了分析,指出肥料科学技术对当时农业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汉代 种肥 底肥 追肥 肥料科学
下载PDF
不同基肥和追肥对金铁锁药材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戚淑威 周国华 +3 位作者 赵文林 程远辉 和根强 陈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97-102,共6页
为确定金铁锁优质高产栽培适宜的基肥和追肥施用量,采用正交设计L_(16)(4^(5)),研究了3个基肥因素机肥A、磷肥B、复合肥C和2个追肥因素磷酸二氢钾D、硼肥E不同水平配施后对金铁锁药材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肥和追肥的类型和... 为确定金铁锁优质高产栽培适宜的基肥和追肥施用量,采用正交设计L_(16)(4^(5)),研究了3个基肥因素机肥A、磷肥B、复合肥C和2个追肥因素磷酸二氢钾D、硼肥E不同水平配施后对金铁锁药材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肥和追肥的类型和施用量对金铁锁药材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不同,5个因素对金铁锁根产量影响依次为A、B、C、D、E;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生产金铁锁药材基肥和追肥适宜配比施用量分别为:有机肥7500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磷酸二氢钾0.3%、硼肥0.05%;对金铁锁种子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A、B、D、C、E,生产种子基肥和追肥适宜配比施用量分别为有机肥7500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磷酸二氢钾0.3%、复合肥450 kg/hm^(2)、硼肥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正交试验 基肥 追肥 施肥量 最优组合
下载PDF
甘蔗最佳优化施肥田间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饶世刚 丁春华 +1 位作者 孙祥厚 杨翠芝 《中国糖料》 2014年第4期19-20,23,共3页
在龙陵县甘蔗主产区,以有机肥、磷钾肥作为底肥,氮肥作追肥:设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6个处理,探讨优化甘蔗追肥不同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B(氮肥总量1/4分别作苗肥和壮尾肥,2/4作拔节肥)的甘蔗产量为109.02 t/... 在龙陵县甘蔗主产区,以有机肥、磷钾肥作为底肥,氮肥作追肥:设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6个处理,探讨优化甘蔗追肥不同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B(氮肥总量1/4分别作苗肥和壮尾肥,2/4作拔节肥)的甘蔗产量为109.02 t/hm2,比常规施肥(氮肥全部作拔节肥)的90.94 t/hm2增18.08 t/hm2,增幅19.88%;处理B的产糖量为13.55 t/hm2,比处理A的10.91 t/hm2增2.64 t/hm2,增幅24.2%。处理B增产增糖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最佳施肥 追肥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延晖 《东南园艺》 2022年第5期338-342,共5页
以一年一植的‘福建百香果3号’百香果为试材,采用垂帘式栽培模式,比较不同留果数和追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垂帘式栽培中,控制二级蔓的留果数量、末梢打顶并辅助追肥,有利于提高百香果的... 以一年一植的‘福建百香果3号’百香果为试材,采用垂帘式栽培模式,比较不同留果数和追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垂帘式栽培中,控制二级蔓的留果数量、末梢打顶并辅助追肥,有利于提高百香果的纵横径、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处理1(留果1个+追肥1次)的单果重提高20.57%、可食率提高16.42%、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都有显著增加;关联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百香果果实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0.2623(留果1个+追肥1次)、0.2311(留果2个+追肥2次)、0.2099(对照)。综上所述,处理1(留果1个+追肥1次)的管理方式效果优于处理2(留果2个+追肥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垂帘式 留果 追肥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58
8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延奇 王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3个处理。【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cm和180~200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结论】在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15N 小麦 产量 肥料氮去向
下载PDF
施用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石惠恩 陈天房 茹德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89-93,共5页
1985—1987年在新乡的试验表明,栽培环境明显地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用氮肥能明显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在豫北越冬和拔节期施用氮肥对小麦的籽粒产量效果很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施氮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拔节以前追... 1985—1987年在新乡的试验表明,栽培环境明显地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用氮肥能明显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在豫北越冬和拔节期施用氮肥对小麦的籽粒产量效果很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施氮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拔节以前追施氮肥能使小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孕穗期施氮肥只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而不能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施肥时期 籽粒产量 蛋白含量
下载PDF
氮肥不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蒋家慧 韩伟 +2 位作者 衣先众 林文彬 赵美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研究了氮肥不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拔节期追施氮肥的比例能够显著提高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增大拔节期追施氮肥的比例也能够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性状,综合产量... 研究了氮肥不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拔节期追施氮肥的比例能够显著提高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增大拔节期追施氮肥的比例也能够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性状,综合产量和品质认为以总氮量的1/2作基肥1/2作追肥或总氮量的1/3作基肥2/3作追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籽粒品质 籽粒产量 氮肥 底肥 追肥 施用比例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祥 刘纪宏 +3 位作者 欧珍贵 班秀文 李志方 周明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2-13,19,共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设置了追肥水平、窝行距、窝苗数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追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设置了追肥水平、窝行距、窝苗数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追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产量反而下降;(2)不同窝行距、不同窝苗数差异极显著;(3)A3B2C4处理的表现最好,即行窝距80 cm×80 cm、窝苗数6苗、追尿素20 kg/667 m2,需打1042窝/667 m2,基本苗数6252苗/667 m2。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的产量影响明显,因此,应合理密植,适量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种植密度 追肥水平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1 位作者 王允青 张平治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1027,共7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氮肥施1月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氮肥施1月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氮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氮肥基追比例 氮素吸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魏凤珍 李金才 +1 位作者 王成雨 屈会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烟农19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0-100 cm土体内的全氮含量。在小麦越冬...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烟农19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0-100 cm土体内的全氮含量。在小麦越冬前,0-40 cm土层中NO3--N含量随氮肥用量和基肥比例的增加显著增加;起身期到拔节期,施氮量为180和24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处理的0-40 cm土层内NO3--N含量下降,而施氮量为24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为7∶3和5∶5的处理及施氮量为300 kg.hm^-2且基肥∶拔节肥为7∶3的处理则显著增加;拔节期到成熟期,随施氮量的增加,0-60 cm土层速效氮增加幅度有所提高。孕穗肥可明显提高灌浆期的植株全氮含量。因此,在240 kg.hm^-2施氮水平、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条件下,施氮既能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又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追肥比例 土壤氮素累积 氮素吸收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艳华 常旭虹 +4 位作者 王德梅 陶志强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以津强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研究。试验设黑土(A1)、潮土(A2)、红土(A3)3种土壤和不追肥(B1,对照)、拔节期追锌肥(B2)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条件下... 为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以津强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研究。试验设黑土(A1)、潮土(A2)、红土(A3)3种土壤和不追肥(B1,对照)、拔节期追锌肥(B2)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条件下,子粒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土壤处理间差异显著。追施锌肥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穗长、穗粒数、千粒重。黑土结合追锌处理,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小麦子粒蛋白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土壤处理间差异显著。追施锌肥的小麦子粒蛋白产量显著高于不追施锌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小麦 追锌肥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基追比例对湖泊流域烟田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毓蓉 欧阳铖人 +5 位作者 于良君 王德勋 杨德海 张锦韬 徐照丽 赵正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6-172,共7页
[目的]降低烟田氮、磷养分流失,保护湖泊流域水质的同时保障烟叶的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田间原位实时收集水样方法,在弥渡(洱海流域)和澄江(抚仙湖流域)研究不同基追比例(100∶0;70∶30和30∶70)对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目的]降低烟田氮、磷养分流失,保护湖泊流域水质的同时保障烟叶的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田间原位实时收集水样方法,在弥渡(洱海流域)和澄江(抚仙湖流域)研究不同基追比例(100∶0;70∶30和30∶70)对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追比例的径流水流失总量和渗漏水流失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基追比30∶70处理的径流水和渗漏水氮流失量以及磷流失量低于基追比100∶0和70∶30处理,径流水中氮流失量分别减少9.16%~66.44%和3.90%~67.77%,磷流失量分别减少6.16%~9.36%和2.25%~17.45%;渗漏水中氮流失量分别减少0.56%~67.54%和21.59%~26.89%,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20%~33.33%和10.08%~20.00%。基追比30∶70处理的产量和产值高于基追比100∶0处理和70∶30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4.08%~24.18%和1.44~2.26%,产值分别增加8.81%~39.04%和2.56~5.55%。[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流域采用基追比30∶70的施用方式在降低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能保障湖泊流域烟叶的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流域 肥料基追比例 氮、磷养分流失 烤烟
下载PDF
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及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靳志丽 罗井清 +2 位作者 张双双 蒋尊龙 周向平 《作物研究》 2016年第6期709-713,共5页
为研究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对烤烟生理活性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对象,于2015年在湖南永州进行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模式使烟株各时期维持适宜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烟株碳氮代谢协调平衡,烟叶化学成... 为研究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对烤烟生理活性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对象,于2015年在湖南永州进行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模式使烟株各时期维持适宜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烟株碳氮代谢协调平衡,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内在品质较高。而采用基追肥分开、多次施肥模式,烟株供肥时期后移,烟叶硝酸还原酶和淀粉酶活性相应改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内在品质下降,施肥量减少相应降低酶活性和碳氮代谢水平。烤烟生长前期一次性大穴环施基追一体肥模式有利于碳氮代谢协调平衡和内在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基追一体肥 大穴环施 碳氮代谢
下载PDF
滴灌下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甜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兰生 陈卓森 +3 位作者 涂攀峰 龚林 张承林 李中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6-461,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甜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甜玉米的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追肥比例为1∶1时甜玉米的产量和百粒质量最高,显著...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甜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甜玉米的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追肥比例为1∶1时甜玉米的产量和百粒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增幅分别达到11.37%~39.38%和9.68%~30.18%。在品质方面,当所有肥料做基肥施用时不利于品质形成,甜玉米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余各处理。在肥料利用效率方面,以基追肥比例为1∶1处理综合表现较好,显著提高氮、钾和镁利用效率,与全部肥料做基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60.84%、65.83%和61.92%。总体而言,以基追肥比例为1∶1处理的效果最好,在甜玉米的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基追肥比例 甜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营养供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徐丰 张海之 +1 位作者 王生军 万磊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5期3-4,3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营养供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以不同方式供给营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底施基肥的基础上,分别以种肥拌种、根外追肥、加施菌肥的方式给玉米供养,玉米长势强壮,玉米... [目的]探究不同营养供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以不同方式供给营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底施基肥的基础上,分别以种肥拌种、根外追肥、加施菌肥的方式给玉米供养,玉米长势强壮,玉米地面茎节数不变、茎节变粗、穗位降低,穗长增长,穗行数、行粒数略有增加,凸尖减少,果穗变粗,穗重、穗粒重、出米率、百粒重比对照提高显著,增产效果明显,尤以种肥、根外追肥、增施菌肥并用增产更为突出。[结论]在底施基肥基础上,菌肥、拌种肥、液体肥料的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肥料 种肥 菌肥 根外追肥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郭志平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7,20,共4页
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省克山县 ,通过二年试验 ,研究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证明 ,追施钾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 ,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延缓生育后期的衰... 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省克山县 ,通过二年试验 ,研究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证明 ,追施钾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 ,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延缓生育后期的衰老 ,延长生育期。不同时期追施钾肥的效果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期 马铃薯 增产效果 钾肥 追肥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抗虫杂交棉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2 位作者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2-2066,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高;但在盛铃期之后,其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相对较高,MDA含量较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皮棉产量分别比1∶1和2∶1处理显著增加3.66%和7.33%。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适的氮肥基追比(1∶2)能保持生育后期棉花叶片活性氧代谢相对协调,延缓棉花叶片的衰老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基追比 抗虫杂交棉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