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异质性、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243
1
作者 易靖韬 张修平 王化成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本文选用科技部数据库中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在企业研发支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管过度自信仍旧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创... 本文选用科技部数据库中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在企业研发支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管过度自信仍旧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产出,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高管过度自信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规模与负债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验证了熊彼特效应和投资扭曲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重新认识高管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偏差对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过度自信 企业创新 企业规模 企业负债 高新技术企业
下载PDF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合作需求与多元化战略 被引量:56
2
作者 鲁海帆 《管理科学》 CSSCI 2007年第4期30-37,共8页
利用2001年~2005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多元化战略通过合作需求对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及其激励作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的加大和业务种类数量的增加在提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的同时... 利用2001年~2005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多元化战略通过合作需求对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及其激励作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的加大和业务种类数量的增加在提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的同时会降低薪酬差距对业绩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薪酬主要由董事会与CEO设定,在高度合作需求下,薪酬差距的大小主要反映了他们希望以内部竞争来克服代理问题的意愿;另一方面,薪酬差距对业绩的激励作用不仅仅取决于董事会与CEO设定薪酬时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CEO高管人员在接受薪酬后的反应。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薪酬差距 合作需求 多元化
原文传递
高管报酬隐性激励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鸣 陈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3,共8页
文章运用虚拟变量改变业绩评价指标斜率的方法,考察了成长性不同的两类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报酬与会计收益和市场股价这两个业绩指标的关系。研究后发现,年度报酬包含着隐性长期激励的报酬形式。与稳定成长公司相比,高成长公司会在市场... 文章运用虚拟变量改变业绩评价指标斜率的方法,考察了成长性不同的两类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报酬与会计收益和市场股价这两个业绩指标的关系。研究后发现,年度报酬包含着隐性长期激励的报酬形式。与稳定成长公司相比,高成长公司会在市场股价指标上赋予较大权重,在会计收益指标上赋予较小权重;同时,高成长公司会给予高管较大的保底报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人员 年度报酬 会计指标 股价指标 隐性激励
下载PDF
高管人力资本、高管报酬和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26
4
作者 汪金龙 李创霏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3-38,共6页
高管人力资本、高管报酬和公司绩效三者之间体现何种关系特征,是企业配置高管人员有效实施高管报酬激励的重要依据,是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保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任期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负相关关系;高管... 高管人力资本、高管报酬和公司绩效三者之间体现何种关系特征,是企业配置高管人员有效实施高管报酬激励的重要依据,是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保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任期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负相关关系;高管年龄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管的教育背景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治理因素尤其是股权因素对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公司绩效、高管报酬的相关性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高管人员 人力资本特征 公司绩效 高管报酬
原文传递
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金龙 李创霏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高管人员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绩效
下载PDF
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基于关键高管突然去世事件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罗进辉 李雪 黄泽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143,共17页
科学评估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是公司董事会制定激励相容的高管薪酬契约的前提条件。然而,现有研究提出的相关评估方法多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而缺乏可操作性,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本理论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本文突破财务会计资产计价模型... 科学评估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是公司董事会制定激励相容的高管薪酬契约的前提条件。然而,现有研究提出的相关评估方法多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而缺乏可操作性,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本理论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本文突破财务会计资产计价模型的长期束缚,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突然去世事件为契机,利用投资者的市场反应来评估涉事公司丧失关键高管的机会成本即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并进一步检验了关键高管人力资本价值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关键高管突然去世公告事件的[-1,3]窗口下,涉事公司的股价平均降低1.32%,相当于市值平均损失约1.1762亿元,突显了关键高管人力资本的重要价值。2关键高管权力越大,其突然去世事件引致的市场负面反应越强,涉事公司的市值损失也就越大,说明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因其掌握的权力大小而存在差异。3区分涉事公司的产权性质后,关键高管突然去世事件的市场反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意味着关键高管的人力资本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重要。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高管人力资本价值的认识,而且对高管薪酬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高管 人力资本价值 关键高管突然去世 高管权力 产权性质
原文传递
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晶晶 杜晶晶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671-677,共7页
通过对212位高管团队成员的实地访谈和有效问卷,揭示了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心理契约与集体创新、团队绩效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团队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是通过集体创新这... 通过对212位高管团队成员的实地访谈和有效问卷,揭示了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心理契约与集体创新、团队绩效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团队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是通过集体创新这一中介变量表现出来的。集体创新在高管团队交易型心理契约与团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关系型心理契约与团队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心理契约 集体创新 团队绩效
下载PDF
高管特征、激励机制与行为选择:基于并购企业价值创造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昭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87,共14页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高管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同性质企业的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不同。本文选取了2009-2014年期间的并购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特征、激励...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高管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同性质企业的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不同。本文选取了2009-2014年期间的并购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特征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任职时间越长并购后企业的价值提升越大,学历和年龄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分别受另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形成倒U型关系,且这一特征仅显著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或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才与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正相关关系,且只有当高管有股权激励时,高管的行为选择才会引发市场反应。鉴于此,建议完善国有企业的高管选拔和股权激励的制度建设,改善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国企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 并购 激励机制 企业属性 市值管理
原文传递
高管可雇佣性、薪酬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金龙 朱贞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9-57,共9页
个体的可雇佣性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拥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质与累积的经验等可雇佣性决定了当他们不再适应当前工作时,在本企业内其他岗位或其他企业仍可以维持就业的可能性。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一有着... 个体的可雇佣性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拥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质与累积的经验等可雇佣性决定了当他们不再适应当前工作时,在本企业内其他岗位或其他企业仍可以维持就业的可能性。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一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群同样存在可雇佣性水平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带来了高管们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自我提升空间的差异。当高管有着较高的工作绩效而可感知的自我提升空间狭小、满意度低时,也可能导致其离职倾向的产生。本文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方式,构建高管可雇佣性模型,验证薪酬满意度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并探索企业高管可雇佣性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同时考察高管的薪酬满意度是否会给两者的关系带来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可雇佣性 可雇佣性技能 薪酬满意度 离职倾向
下载PDF
Top Executive Succession in Chinese Corporations
10
作者 冯天丽 井润田 王国锋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Top executive succ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vents in the life of any firm. 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Chinese Entrepreneur Survey System, this research firstly reports new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ikelihood ... Top executive succ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vents in the life of any firm. 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Chinese Entrepreneur Survey System, this research firstly reports new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ion in Chinese corporations, which may not exist in western companies, then tests previous western research result in Chine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The results are hopefully to enlighten the reform of corpor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China transitional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 executives succession pattern IT industry
下载PDF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蕙馨 王胡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97,F0003,共17页
在回顾国内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2002年1月1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只发行A股的344家国有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不同的企业规模、所在地区、所属行业、资产负债率,先采用描述性方法考察了高层管理... 在回顾国内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2002年1月1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只发行A股的344家国有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不同的企业规模、所在地区、所属行业、资产负债率,先采用描述性方法考察了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现状,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弄清楚对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层管理人员激励 年度报酬 企业绩效 持股比例
下载PDF
财务困境中CEO权力、高管层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 被引量:21
12
作者 鲁海帆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4,共9页
以2005—2009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设定财务困境公司与财务健康公司两个对比组,分析CEO权力对高管层薪酬差距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CEO权力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强权在财务困境公司中不会导致高管层薪... 以2005—2009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设定财务困境公司与财务健康公司两个对比组,分析CEO权力对高管层薪酬差距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CEO权力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强权在财务困境公司中不会导致高管层薪酬差距显著扩大,而在财务健康公司则会;财务困境公司中较大的高管层薪酬差距和CEO强权均能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且比财务健康公司更显著;CEO权力与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财务困境公司中呈互补关系,而在财务健康公司中呈替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困境 CEO权力 薪酬差距 公司业绩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腐败——基于政府审计调节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瑾 谢丽娜 林斌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诱发腐败以及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关系进行调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政府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国企高管腐败越严... 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诱发腐败以及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关系进行调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政府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国企高管腐败越严重;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由管理层权力诱发的腐败,即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腐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审计作用于腐败治理的渠道机制,对国有企业腐败治理和进一步发挥政府审计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政府审计 国有企业 高管腐败 国家治理 审计全覆盖 审计问责
下载PDF
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董事会治理行为的非线性中介效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美芬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243,共11页
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高管政治联系不是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而是借助于董事会治理行为。本文构建了"高管政治联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创新绩效"的作用... 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高管政治联系不是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而是借助于董事会治理行为。本文构建了"高管政治联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对2009-2013年我国深市民营上市公司3065个有效观测值采用非线性检验方法验证董事会治理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治联系和董事会治理行为呈非线性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和创新绩效呈现非线性对数关系;在高管政治联系和创新绩效间董事会治理行为具有非线性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民营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效率以及政府制定监控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政治联系 创新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行为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国企高管激励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红英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3-62,共10页
中国国企高管的激励体系一直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出台"限薪令",对国企高管无疑是一种积极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国家也亟需要国企高管发挥其企业领导力,带领国企走出经营不善、发展疲软的困境。因此,国企高管的激励体系... 中国国企高管的激励体系一直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出台"限薪令",对国企高管无疑是一种积极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国家也亟需要国企高管发挥其企业领导力,带领国企走出经营不善、发展疲软的困境。因此,国企高管的激励体系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研究中多从内部激励、外部激励,或者正激励、负激励等方面入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不足以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激励体系。本文试图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胜任力模型作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国企高管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客户服务能力、业务知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五个方面的素质能力,通过引入胜任力模型,建立绩效激励、薪酬激励、培训激励和晋升激励四位一体的国企高管激励体系,以期对国企高管自身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高管 胜任力模型 激励体系
原文传递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文哲 郝项超 石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132,共16页
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有助于改善国内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机制?本文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银行股权结构、改变董事会结构以及与银行签署公司治理合作协议三个途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基于国内65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 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有助于改善国内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机制?本文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银行股权结构、改变董事会结构以及与银行签署公司治理合作协议三个途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基于国内65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提高了银行高管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而且还有效抑制了银行高管过度支付的现象。因此,境外战略投资者缓解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了其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高管 境外战略投资者 薪酬激励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高管变更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共荣 王慧 谢珊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1,共6页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能有效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高管变更当年存在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能有效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高管变更当年存在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监督效率越高、监事会越勤勉,以及大股东制衡度越大,该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越能得到抑制。鉴此,宜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 高管变更 盈余管理
下载PDF
国际化董事会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时俱进”还是“制度陷阱”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代彬 王敬远 刘星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8,共14页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更强的董责险购买意愿,并且能够强化董责险购买与高管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董事会对董责险购买决策的助推效应不仅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还会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相应增强。研究揭示,董责险可能具有诱发高管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的潜在隐忧,而国际化董事会在“与时俱进”地接纳董责险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需重点关注和警惕其可能蕴含的“制度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董事会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高管自利行为 治理环境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费用粘性吗?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飞梅 万寿义 叶松勤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8,共6页
本文基于股权制衡和高层委派两个维度来评价国企混改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国企混改影响费用粘性的客观表现。研究发现:仅当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制衡效果较明显,混改国企的费用粘性较低;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高管积极参与国企治理,... 本文基于股权制衡和高层委派两个维度来评价国企混改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国企混改影响费用粘性的客观表现。研究发现:仅当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制衡效果较明显,混改国企的费用粘性较低;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高管积极参与国企治理,能够有效降低费用粘性;且上述抑制作用仅存在于地方国企和竞争性国企。因此,国企混改不应仅仅只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混合,更应在实质上保障非国有股东参与高层治理的权利;同时,应充分发挥国有和非国有资本各自的优势和互补性,促使不同性质的资本产生协同效应;还应结合企业属性分类分阶段推进国企混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混改 费用粘性 股权制衡 高层委派
原文传递
Does top executives' US experience matter? Evidence from US-listed Chinese firms 被引量:5
20
作者 Jingjing Li Minghai Wei Bingxuan L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年第4期267-282,共16页
Foreign firms face enormous obstacles in attracting investors and analysts when issuing secu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We use US-listed Chinese firms as our research sample and find that firms that hire top executive... Foreign firms face enormous obstacles in attracting investors and analysts when issuing secu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We use US-listed Chinese firms as our research sample and find that firms that hire top executives(i.e.,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or 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 with work experience in the US or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om the US attract more U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analysts.Further,we find that CFOs' US experience dominates the results.Corroborating our results,we further find that firms with US-experienced CFOs are more likely to hold conference calls and voluntarily issue management forecasts,which suggests that CFOs with a US background are better at communicating with US investors and analysts and acting in alignment with US norms compared with Chinese CFOs.Collectively,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iring a CFO with a US background could facilitate cross-listed foreign firms to lower US investors' and analysts' information disadvan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listed Chinese firms top executives US experience Analysts following Institutional holding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