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永兰 黎毛毛 +5 位作者 芦明 万建林 龙起樟 王会民 唐秀英 范志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80 kg/hm22个水平下,对45份水稻种质的氮吸收与利用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参试品种在2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将其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等4种类型,重点研究不同氮效率水稻产量、吸氮量... 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80 kg/hm22个水平下,对45份水稻种质的氮吸收与利用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参试品种在2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将其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等4种类型,重点研究不同氮效率水稻产量、吸氮量以及氮素利用率等性状的相关性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子粒重、单株秸秆重、植株吸氮量和氮生理利用率变幅分别为4.50-29.65 g、6.35-18.70 g、4.80-21.28 g/m2和19.88-62.05 g/g。无论是在低氮还是高氮水平下,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量、子粒吸氮量、吸氮量和氮生理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子粒和秸秆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4种氮效率类型品种间的产量与生物量、吸氮量和氮生理利用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双高效型和高氮高效型水稻受氮肥的影响最大,低氮高效型水稻受氮肥的影响最小。研究认为,青马早和陆财早不论是在低氮还是高氮水平下均表现出氮高效利用特性,为典型氮高效型;广陆矮4号在低氮水平下表现出氮高效利用特性,适于低氮条件种植,为典型耐低氮型;早89-01和早籼152在高氮水平下表现出氮高效利用特性,适于高氮条件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氮 氮高效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作物耐低氮的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梁 黄剑华 +4 位作者 陈志伟 杜志钊 高润红 邹磊 何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作物低氮胁迫下氮效率和筛选指标、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耐低氮改良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作物 耐低氮 遗传改良 筛选 分子标记技术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兴华 薛吉全 +2 位作者 刘万锋 李凤艳 张仁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68,共4页
选用30个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以耐低氮胁迫指数为玉米表型性状的相对值,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相关性状的变化,探讨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鉴定指标,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相对单穗质量(低氮胁迫指数)在所有调查性状的相对值中... 选用30个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以耐低氮胁迫指数为玉米表型性状的相对值,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相关性状的变化,探讨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鉴定指标,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相对单穗质量(低氮胁迫指数)在所有调查性状的相对值中变异幅度最大;相对单穗质量与相对千粒质量、相对穗长和相对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相对单穗质量作为鉴定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的核心指标,千粒质量、穗长和穗粒数作为间接筛选指标,初步筛选出了郑单958、陕单8815、京科28等具有较强耐低氮能力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低氮胁迫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耐低氮糜子品种的筛选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凌 王君杰 +5 位作者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辰 田翔 秦慧彬 乔治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214-3224,共11页
【目的】探明耐低氮糜子品种的评价方法,筛选耐低氮糜子基因型材料及鉴定指标,为耐低氮品种的选育和耐低氮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来自国内外100份糜子品种为材料,在低氮胁迫(0纯氮)和正常施氮(150 kg... 【目的】探明耐低氮糜子品种的评价方法,筛选耐低氮糜子基因型材料及鉴定指标,为耐低氮品种的选育和耐低氮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来自国内外100份糜子品种为材料,在低氮胁迫(0纯氮)和正常施氮(150 kg·hm-2纯氮)处理下,连续2年进行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叶面积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氮含量、氮素吸收共11个指标的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耐低氮胁迫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聚类分析评价各糜子品种的综合耐低氮能力。【结果】供试品种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叶面积、氮含量、氮素吸收均存在显著差异;低氮胁迫下,糜子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氮素吸收受到抑制,各性状指标明显下降,变化范围幅度降低,各农艺指标降低幅度排序依次为叶面积>草重>单株粒重>单株穗重>茎粗>主茎节数>穗长>千粒重>株高,不同糜子品种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素吸收均降低,降低幅度为氮素吸收>氮含量;低氮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正常施氮水平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不同氮水平下,不同糜子籽粒氮素吸收的变异系数高于氮含量的变异系数,且低氮胁迫的氮素吸收的变异系数高于正常施氮处理。对11个指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了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5.83%;株高、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氮吸收量的耐低氮胁迫指数与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株穗重、单株粒重、氮吸收量的相关性较高,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812和0.812;根据耐低氮综合评价D值,通过聚类分析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耐低氮胁迫 筛选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烤烟品种(基因型)氮效率及耐低氮能力的差异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元炯 张生杰 +1 位作者 马永建 杨铁钊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7,共7页
以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7号、中烟100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基因型)氮效率及耐低氮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间氮效率及耐低氮能力差异显著,且低氮水平下表现出的差异最大。豫烟5号品种单株叶质量、氮素反应指... 以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7号、中烟100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基因型)氮效率及耐低氮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间氮效率及耐低氮能力差异显著,且低氮水平下表现出的差异最大。豫烟5号品种单株叶质量、氮素反应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效率均最高,中烟100品种均最低,说明豫烟5号品种具有较强的氮素吸收与积累能力,是氮高效品种,耐低氮能力强,属耐低氮的种质;中烟100为氮低效品种,耐低氮能力弱,属于不耐低氮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氮效率 氮素反应指数 耐氮能力
下载PDF
耐低氮茄子基因型的筛选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付江 申书兴 +5 位作者 李青云 陈雪平 王彦华 李晓峰 罗双霞 轩淑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75-377,380,共4页
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0个茄子不同基因型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供氮相比,在低氮胁迫条件下,供试基因型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均有下降,但不同基因型下降幅度... 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0个茄子不同基因型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供氮相比,在低氮胁迫条件下,供试基因型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均有下降,但不同基因型下降幅度不同。在低氮胁迫条件下,06-991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的相对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是一个理想的耐低氮茄子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氮 茄子 基因型 筛选
下载PDF
耐低氮胁迫黄瓜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姜爽 吴凤芝 +1 位作者 关颂娜 于敏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X期51-56,共6页
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8个黄瓜品种的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及果实氮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所有供试黄瓜品种的产量和果实氮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津优2号和津优31号下降幅... 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8个黄瓜品种的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及果实氮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所有供试黄瓜品种的产量和果实氮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津优2号和津优31号下降幅度较小,津绿30号和美好下降幅度较大;津优2号和津优31号的地上部生物量、津优31号的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有所升高,其余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津绿30号和美好下降幅度较大;综合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果实氮积累量来看,津优2号和津优31号耐低氮能力较强,津绿30号和美好的耐低氮能力较弱。②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低氮胁迫和正常供氮条件下,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和果实氮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果实氮积累量均可作为耐低氮胁迫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耐低氮 筛选
下载PDF
利用叶绿素仪SPAD值筛选耐低氮水稻种质 被引量:44
8
作者 徐福荣 汤翠凤 +6 位作者 余藤琼 严红梅 周海 李俊 蒋会兵 叶昌荣 戴陆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95-700,共6页
在低氮限制条件下,对低氮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SPAD值来很好地反映。本文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151余份国内外代表性种质为供体亲本、云南省育成的优质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 在低氮限制条件下,对低氮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SPAD值来很好地反映。本文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151余份国内外代表性种质为供体亲本、云南省育成的优质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形成的5500个株行为材料,在田间自然缺氮条件下,以水稻植株叶绿素计SPAD值作为耐低氮能力评价指标,以不同试验地点SPAD值的相对值为参考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Madhukar、UPR191-66为耐低氮基因型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 耐低氮 种质筛选 水稻 SPAD值 水稻种质 叶绿素仪 筛选 基因型差异 轮回亲本
下载PDF
滇粳优1号背景导入系耐低氮的初步评价
9
作者 汤翠凤 徐福荣 +6 位作者 余腾琼 阿新祥 董超 张恩来 杨雅云 张斐斐 戴陆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66-1171,共6页
耐低氮种质的发掘及其在高原粳稻中应用,有利于提升高原稻区的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在云南高原稻区两种土壤氮素水平下,种植以育成的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DJY1)为轮回亲本所形成的2064份导入系,以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为指标,评... 耐低氮种质的发掘及其在高原粳稻中应用,有利于提升高原稻区的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在云南高原稻区两种土壤氮素水平下,种植以育成的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DJY1)为轮回亲本所形成的2064份导入系,以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为指标,评价导入系的耐低氮特性。结果显示:供试导入系的SPAD平均值在两种不同土壤氮素水平下均呈正态分布,且与有效穗和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以超出95%右尾概率值为标准,初步筛选出供体亲本为Khazar(BC3F3)和Chhomrong(BC3F4)2个导入系为低氮钝感材料,即耐低氮材料;以小于5%左尾概率值为标准,则推论出供体亲本为Basmati370(BC3F3)、Type3(BC3F3)、Khole-Mavshi(BC3F3)、Ajaya(BC3F3)、Doddi(BC3F3)和鱼秋谷(BC4F3)的6个导入系为低氮敏感材料。这些材料可用于高原稻区耐低氮及氮高效育种及遗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值 耐低氮 低氮敏感型 种质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