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顶凹槽形态对动叶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高杰 郑群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应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GE-E3发动机第1级动叶片顶部凹槽、凹槽内布置流向肋条以及凹槽内布置横向肋条3种不同的涡轮叶顶结构对动叶顶部泄漏流动以及动叶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 应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GE-E3发动机第1级动叶片顶部凹槽、凹槽内布置流向肋条以及凹槽内布置横向肋条3种不同的涡轮叶顶结构对动叶顶部泄漏流动以及动叶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详细分析了不同叶顶结构间隙内泄漏流场以及损失分布,接着研究了不同间隙下不同叶顶结构对动叶总体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凹槽内布置横向肋条叶顶结构的变工况特性也进行了分析。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叶顶凹槽内布置肋条增加了间隙泄漏流动阻力,减小了间隙泄漏流量,其中,凹槽内布置正对着泄漏流方向的横向肋条显著降低了叶顶间隙泄漏流量,从而获得最好的气动性能,尤其在大间隙时更为明显;凹槽内布置横向肋条也具有较好的变工况性能;适当的叶顶结构可以在不影响转子叶片做功能力的前提下使得泄漏流利用凹槽和肋条的侧壁向叶片额外输出有用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凹槽 间隙高度 叶顶泄漏流 肋条 攻角
原文传递
涡轮叶尖间隙泄漏流动主动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2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铃 孙大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0-1265,共6页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采用叶尖间隙射流主动控制对泄漏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涡轮叶尖表面选择合适射流孔位置进行射流可以提高涡轮转子效率,其中大...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采用叶尖间隙射流主动控制对泄漏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涡轮叶尖表面选择合适射流孔位置进行射流可以提高涡轮转子效率,其中大间隙下通过射流孔组合射流可以提高涡轮效率0.35%,小间隙下可以提高0.3%;在射流孔区域靠近叶片表面处流场结构中鞍点数和结点数相等,满足奇点总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叶尖间隙高度 射流 叶尖泄漏涡
下载PDF
涡轮叶尖泄漏流被动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1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597,共7页
结合基于密度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在叶尖吸力面表面加肋条的被动控制方法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带来的损失,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的被动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详细... 结合基于密度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在叶尖吸力面表面加肋条的被动控制方法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带来的损失,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的被动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肋条高度下泄漏流场细节,最后计算了涡轮效率。结果表明,在涡轮叶尖表面沿吸力面边缘镶肋条对泄漏流动进行被动控制,相对于与其相对叶尖间隙高度相等的基本间隙流场,涡轮效率增大;肋条高度对涡轮效率有较大影响,相对等绝对叶尖间隙高度的基本流场,增大肋条高度可以提高涡轮效率。在叶尖间隙区域前半部,肋条对泄漏流动的阻挡作用使得在叶尖表面出现回流区,阻碍泄漏流动;在叶尖间隙区域后半部,回流区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叶尖泄漏涡+ 被动控制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涡轮间隙泄漏涡破碎对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杰 郑群 +1 位作者 许天帮 张正一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7-1264,共8页
采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不同间隙高度下GEE3(Energy Efficient Engine)涡轮第一级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涡(TLV)的破碎特性及其对泄漏损失的影响。首先描述了泄漏涡的破碎现象,并对... 采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不同间隙高度下GEE3(Energy Efficient Engine)涡轮第一级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涡(TLV)的破碎特性及其对泄漏损失的影响。首先描述了泄漏涡的破碎现象,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研究了间隙高度对泄漏涡结构及破碎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泄漏涡破碎与损失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涡具有不稳定特性,当泄漏涡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克服通道涡卷吸形成完整涡结构时,在叶片后半部分逆压区发生了涡破碎现象,带来了额外的涡破碎损失;间隙高度对泄漏涡破碎位置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大间隙下泄漏涡趋于相对稳定;叶顶泄漏流产生的掺混损失以泄漏涡的破碎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大量的掺混损失发生在泄漏涡破碎之后,这也是叶顶泄漏流产生损失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叶顶泄漏流 旋涡破碎 间隙高度 气动损失
原文传递
变几何涡轮的损失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超 宋华芬 《燃气轮机技术》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变几何涡轮与定几何涡轮相比,在静叶顶部多了一个端部间隙,端部间隙大小的选取十分重要,既要保证间隙损失不至于过大,又要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不至于受热而被卡死。所以,在保证静叶能够转动的前提下,静叶的端部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以某... 变几何涡轮与定几何涡轮相比,在静叶顶部多了一个端部间隙,端部间隙大小的选取十分重要,既要保证间隙损失不至于过大,又要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不至于受热而被卡死。所以,在保证静叶能够转动的前提下,静叶的端部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以某一四级动力涡轮为例,分析了第一级静叶的端部间隙大小以及第一级静叶转角给涡轮损失带来的影响,建议变几何动力涡轮的静叶端部间隙选取为静叶叶高的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部间隙 变几何涡轮 损失
下载PDF
涡轮叶尖镶嵌肋条对泄漏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1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3-1529,共7页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沿着叶尖表面加肋条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损失,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表面镶嵌肋条对泄漏流场细节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不同肋条高度和肋...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沿着叶尖表面加肋条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损失,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表面镶嵌肋条对泄漏流场细节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不同肋条高度和肋条宽度对泄漏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肋条使得气流通过压力面肋条时出现分离形成回流区,阻碍泄漏流动,减小泄漏损失;肋条高度h对涡轮效率有较大影响,且有个最佳肋条高度值,在最佳肋条高度下涡轮效率提高0.13%;肋条宽度w对流场影响不大,但小肋条宽度形成较大的空腔,可以稍提高涡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涡 叶尖间隙高度 被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轮叶尖压力边小翼肋条对泄漏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生武 石秀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7-1530,1534,共5页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在叶尖压力面表面边缘加小翼肋条的被动控制方法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带来的损失,文章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的被动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在叶尖压力面表面边缘加小翼肋条的被动控制方法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带来的损失,文章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的被动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肋条宽度下泄漏流场细节,最后计算了涡轮效率;结果表明:涡轮叶尖单压力边小翼肋条总体上减小叶尖表面压差,使得吸力面后半部分泄漏流速度减小,从而减小泄漏流动损失,但会增大通道内流动损失,涡轮转子效率下降;小翼肋条宽度有一个最佳值,小间隙下增大肋条宽度使得效率减小,大间隙下肋条宽度增大却增大涡轮转子效率;压力边小翼肋条改变了叶尖压力边附近的流场,对吸力边附近泄漏流动结构没有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叶尖泄漏涡 被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轮叶尖间隙泄漏涡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许开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结合Rains间隙泄漏涡模型和长波不稳定性理论,应用高雷诺数k-ε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基于压力修正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对某一轴流涡轮平面叶栅叶尖间隙流场进行仿真,通过将叶尖间隙泄漏涡与其在机匣表面镜像形成的虚拟泄漏涡组合成... 结合Rains间隙泄漏涡模型和长波不稳定性理论,应用高雷诺数k-ε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基于压力修正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对某一轴流涡轮平面叶栅叶尖间隙流场进行仿真,通过将叶尖间隙泄漏涡与其在机匣表面镜像形成的虚拟泄漏涡组合成一对泄漏涡,对涡轮叶尖间隙泄漏涡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五个不同叶尖间隙高度下泄漏涡的最不稳定的波长及对应的频率。结果表明,利用长波不稳定性理论可以预测叶尖泄漏涡的不稳定性和最不稳定的波长及对应的频率,从而为采用合成射流控制方法去控制涡轮叶尖泄漏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叶尖间隙泄漏涡 不稳定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ctive Control on Tip Leakage Flow in Axial Turbine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1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铃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9-137,共9页
In an effort to reduce the blade tip clearance leakage in turbine designs, this article aims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tive jet-flow injected from the blade tip platform upon the blade tip clearance ... In an effort to reduce the blade tip clearance leakage in turbine designs, this article aims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tive jet-flow injected from the blade tip platform upon the blade tip clearance flow. A CFD code integrated with dense-correction-based 3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ogether with the well-proven 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 is adopted. The variation of specific heat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s of jet-flow on the tip clearance flow are simulate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 clearance height INJECTION tip leakage vortex active contro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Tip Clearance Flows in Turbine Cascades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孙大伟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3-199,共7页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tip clearance flow in axial linear turbine cascade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are made at the cascade outlets by using a five-ho...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tip clearance flow in axial linear turbine cascade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are made at the cascade outlets by using a five-hole probe at exit Mach numbers of 0.10, 0.14 and 0.19. At each exit Mach numbe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at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s of 1.0%, 1.5%, 2.0%, 2.5% and 3.0% of the blad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non-uniform tip clearance height of each blade in the pitchwise direction a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 given tip clearance height, generally, total pressure loss rises with exit Mach numbers proportionally. At a fixed exit Mach number,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augments nearly proportionally as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increases. The increased tip clearance heights in the tip regions of two adjacent blades are to be blame for the larger clearance loss of the center blade. Compared to the effects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exit Mach number and the pitchwise variation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on the cascade total pressure loss are so less significant to be omit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 clearance flow turbine cascade tip clearance height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下载PDF
间隙高度对自发射流抑制叶尖泄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建军 孔祥东 徐进良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0-1516,共7页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定常黏性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了单孔叶尖自发射流条件下不同叶顶间隙的叶栅流场,对比分析了间隙高度对自发射流与叶尖泄漏流相互作用特性、叶尖泄漏流量以及叶片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顶间隙高度为1mm(t/H=0.5%)时...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定常黏性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了单孔叶尖自发射流条件下不同叶顶间隙的叶栅流场,对比分析了间隙高度对自发射流与叶尖泄漏流相互作用特性、叶尖泄漏流量以及叶片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顶间隙高度为1mm(t/H=0.5%)时,自发射流对泄漏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泄漏流量比减少0.06%,同时叶片载荷增加1.39%.当叶顶间隙高度增大到4mm(t/H=2%)时,自发射流的阻挡作用及对叶片载荷的增加作用基本消失;减小间隙高度可以有效提高自发射流的控制效果,同时降低因分离造成的流动损失;自发射流的存在显著改变了间隙流场分布及叶尖吸力面附近静压系数分布,计算发现当泄漏流绕自发射流流过时,下游流场出现类似卡门涡街的涡分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流 自发射流 间隙高度 数值模拟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带小翼肋条的涡轮叶尖泄漏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晋 陈波 +2 位作者 闫雪 李伟 陶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9-925,共7页
对叶尖吸力面带小翼肋条的某一轴流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在不同肋条宽度下泄漏流场细节,并对涡轮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涡轮叶尖单吸力边小翼肋条总体上减小叶尖表面压差,使得吸力面后半部分泄漏流速度减小,从... 对叶尖吸力面带小翼肋条的某一轴流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在不同肋条宽度下泄漏流场细节,并对涡轮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涡轮叶尖单吸力边小翼肋条总体上减小叶尖表面压差,使得吸力面后半部分泄漏流速度减小,从而减小泄漏流动损失,但会增大通道内流动损失,使涡轮转子效率下降;小翼肋条宽度有一个最佳值,小间隙下增大肋条宽度使得涡轮转子效率降低,大间隙下增大肋条宽度却使得涡轮转子效率提高;吸力边小翼肋条改变了叶尖吸力边附近的流场,对压力边附近泄漏流动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泄漏涡 被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轮间隙流动结构及其损失产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杰 郑群 姜玉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应用数值方法和标准κ-ω两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轴流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流场以及端区损失产生机理,同时考虑了进口攻角以及大范围变化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内部的泄漏流动情况可以被细分为"攻角驱动型"和"压力驱动型&q... 应用数值方法和标准κ-ω两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轴流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流场以及端区损失产生机理,同时考虑了进口攻角以及大范围变化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内部的泄漏流动情况可以被细分为"攻角驱动型"和"压力驱动型"两种类型,而大多数的泄漏流动则是由叶顶后部的压力驱动型泄漏造成的。动叶通道中间隙泄漏涡和通道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只有在适当大小的间隙下,泄漏涡和通道涡的相互作用才可以被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叶顶泄漏流 间隙高度 攻角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压力面小翼对涡轮叶栅不同间隙下流场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兢军 魏曼 陆华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1,共8页
对某涡轮叶栅加装不同宽度的压力面小翼对叶栅间隙流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测量了间隙高度为0.5%h,1%h,1.5%h时叶栅出口流场和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情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随着间隙高度的增加,间隙泄漏流动加剧,泄漏涡增强,叶栅... 对某涡轮叶栅加装不同宽度的压力面小翼对叶栅间隙流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测量了间隙高度为0.5%h,1%h,1.5%h时叶栅出口流场和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情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随着间隙高度的增加,间隙泄漏流动加剧,泄漏涡增强,叶栅总损失增加,同时使上通道涡的强度减弱;压力面小翼在间隙高度为0.5%h时对间隙泄漏流动的控制效果较好,宽度为0.4倍当地叶片厚度的压力面小翼能使叶栅总损失降低18%.间隙高度为1%h时,0.3倍当地叶片厚度的压力面小翼效果最佳,使叶栅总损失降低10.37%.间隙高度为1.5%h时,压力面小翼对间隙泄漏流动基本没有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栅总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间隙高度 压力面小翼 间隙泄漏流动 实验测量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轴流涡轮叶尖对泄漏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伟 乔渭阳 +1 位作者 许开富 罗华玲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25-1132,共8页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改进涡轮叶尖表面结构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损失,即在传统叶尖边缘镶嵌肋条的基础上倾斜压力面肋条,对这种改进叶尖的某一轴流涡轮转子的泄漏流场进行了... 结合基于压力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改进涡轮叶尖表面结构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损失,即在传统叶尖边缘镶嵌肋条的基础上倾斜压力面肋条,对这种改进叶尖的某一轴流涡轮转子的泄漏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不同肋条高度和肋条深度对泄漏流场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涡轮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涡轮叶尖对泄漏流动进行被动控制,压力面斜肋条可以阻碍泄漏流动,同时叶尖区域回流区也减小泄漏流动,从而涡轮效率提高;肋条高度对涡轮效率有较大影响,且有个最佳肋条高度值,在最佳肋条高度下涡轮效率提高0.215%;肋条深度对流场影响不大,但小肋条深度可以稍微提高涡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叶尖泄漏涡 肋条叶尖 被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膜孔位置对突肩叶尖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锋娜 常海萍 +2 位作者 张镜洋 田兴江 杜治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44-1852,共9页
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气膜孔位置对突肩叶尖间隙泄漏流场、气膜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共模拟了3种气膜孔排布方式:中弧线气膜孔、吸力侧气膜孔、前缘气膜孔,考虑了间隙高度(t)和吹风比... 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气膜孔位置对突肩叶尖间隙泄漏流场、气膜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共模拟了3种气膜孔排布方式:中弧线气膜孔、吸力侧气膜孔、前缘气膜孔,考虑了间隙高度(t)和吹风比(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冷气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气膜孔位置对突肩叶尖气膜冷却效率影响很大,中弧线气膜冷却突肩叶尖在中弧线到压力侧突肩区域有较好的气膜覆盖;吸力侧气膜冷却突肩叶尖在中弦处的吸力侧突肩到中弧线区域和尾缘区域有较好的气膜覆盖;前缘气膜孔突肩叶尖在整个叶尖表面都有较好的气膜覆盖。间隙高度对不同突肩叶尖的影响不同。吹风比增大时前缘气膜孔突肩叶尖的气膜冷却效率增幅远大于其余两种排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肩叶尖 气膜孔位置 气膜冷效效率 间隙高度 吹风比
原文传递
突肩叶尖吸力侧开槽对叶尖间隙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锋娜 常海萍 +2 位作者 张镜洋 田兴江 杜治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43-1550,共8页
为了研究突肩叶尖吸力侧开槽对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k-omega两方程模型对不同突肩叶尖形式下的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叶顶形状包括全突肩和3种部分突肩叶尖。详细分析了不同叶尖结构在3种间隙高度下的间隙... 为了研究突肩叶尖吸力侧开槽对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k-omega两方程模型对不同突肩叶尖形式下的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叶顶形状包括全突肩和3种部分突肩叶尖。详细分析了不同叶尖结构在3种间隙高度下的间隙泄漏流场,机匣压比,泄漏流量,总压损失和叶尖表面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吸力侧前缘开槽可以改变前缘附近的间隙泄漏流路径,使得泄漏涡的形成位置后移,从而减小泄漏损失,但是效果微弱;吸力侧尾缘开槽可以改变开槽附近泄漏流体的流动路径,抑制其与主流的掺混,有效减小间隙泄漏损失,研究范围内最多减小8%。吸力侧前缘和尾缘开槽叶尖均会增加间隙泄漏流量,开槽长度越大泄漏流量越大,研究范围内最多增加32%。吸力侧前缘开槽会减小具有高换热系数的突肩表面积,增加凹槽表面换热系数;尾缘开槽会减小突肩表面积,增加凹槽底面的低换热系数区域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 叶尖间隙高度 叶尖泄漏流量 叶尖泄漏损失 换热系数
下载PDF
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叶顶间隙流动特征及间隙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小兰 张华良 +3 位作者 苏赫 高庆 陈海生 谭春青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44-1949,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叶顶间隙流动特征,详细分析了泄漏涡、叶顶分离涡、上通道涡等的流动细节,在此基础上分析间隙高度对流场特征和叶片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叶顶间隙区域存在多种形式的流动分离,...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叶顶间隙流动特征,详细分析了泄漏涡、叶顶分离涡、上通道涡等的流动细节,在此基础上分析间隙高度对流场特征和叶片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叶顶间隙区域存在多种形式的流动分离,泄漏流非常强烈,不仅直接影响上通道涡的形成与发展,使通道涡整体向叶根移动,而且部分泄漏流进入下通道涡;随着间隙高度增加,叶顶分离涡和泄漏涡均明显增强,叶片负荷尤其是叶顶负荷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负荷 叶顶间隙流动 间隙高度 泄漏涡 叶顶分离涡
原文传递
静叶叶顶部分间隙高度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文峰 孙鹏 钟兢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0,共8页
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近失速工况下跨音速压气机静叶叶顶前部开设不同高度间隙改型进行研究,分别讨论压气机静叶叶顶前部设置50%弦长,不同高度间隙对静叶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失速工况下,由叶顶间隙产生的泄漏流可吹离吸... 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近失速工况下跨音速压气机静叶叶顶前部开设不同高度间隙改型进行研究,分别讨论压气机静叶叶顶前部设置50%弦长,不同高度间隙对静叶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失速工况下,由叶顶间隙产生的泄漏流可吹离吸力面和角区内的低能流体,抑制吸力面分离,减轻流道堵塞,使静叶流道内通流能力增强,扩压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叶片的加载能力.但在设计工况下,泄露流增加了流动损失,导致效率降低.静叶叶顶前缘间隙高度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间隙的增加,泄漏流量增大,泄漏涡影响范围变大,损失增加;而间隙过小,产生的泄漏流对角区分离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因此,存在一个最佳间隙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顶间隙高度 泄漏涡 角区分离 失速
原文传递
叶栅通道内热斑迁移受动静干涉和叶顶间隙高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兆方 王志多 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44-2347,共4页
本文考虑在透平进口存在热斑时,对受动静干涉和叶顶间隙影响的热斑非定常迁移特性以及近壁面区域的热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斑在动叶通道中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并存在冷热流体分离现象;在通道涡、泄漏流以及密度梯度产生的... 本文考虑在透平进口存在热斑时,对受动静干涉和叶顶间隙影响的热斑非定常迁移特性以及近壁面区域的热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斑在动叶通道中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并存在冷热流体分离现象;在通道涡、泄漏流以及密度梯度产生的次流涡等涡系的联合作用下,压力面侧的热斑流体逐渐向上下端壁延伸,而吸力面侧逐渐向中叶展聚集;随着顶部间隙高度的增大,泄漏涡与通道涡的干涉作用增强,流道中心流体受泄漏涡的挤压而向压力面侧偏移,引起压力面附近温度梯度的增大,同时由于泄漏量的增加,使叶顶附近壁面两侧的传热环境均趋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斑 非定常流动 热负荷 动静干涉 叶顶间隙高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