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的惶惑? 战争的惶惑!——论蒂姆·奥布莱恩的《追寻卡西艾托》 被引量:3
1
作者 胡亚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4,共4页
蒂姆·奥布莱恩的小说《追寻卡西艾托》是美国越战文学中的上乘佳作,小说讲述了美军士兵伯林在想象中追寻逃兵卡西艾托的故事。小说的时间安排极其混乱,令读者无比困惑。这种叙述上的混乱源自于叙述者伯林记忆的极度混乱,从侧面反... 蒂姆·奥布莱恩的小说《追寻卡西艾托》是美国越战文学中的上乘佳作,小说讲述了美军士兵伯林在想象中追寻逃兵卡西艾托的故事。小说的时间安排极其混乱,令读者无比困惑。这种叙述上的混乱源自于叙述者伯林记忆的极度混乱,从侧面反映了越南战争给士兵带来的思维上的困惑和感情上的创伤。小说的叙事手法充分体现了热奈特叙述学的时间理论,作者通过运用时序和时频两方面的叙事技巧来揭示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从而把叙述技巧与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姆·奥布莱恩 追寻卡西艾托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文学
下载PDF
面向创伤的叙事与疗愈——关于《追寻卡西亚托》中的积极想象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姗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于1979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追寻卡西亚托》是当代美国小说家蒂姆·奥布莱恩的扛鼎之作。在文本叙事中,奥布莱恩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积极想象作为媒介,不仅完成了对创伤记忆的替代性陈述,而且构建了对待创伤的叙事策略,以... 于1979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追寻卡西亚托》是当代美国小说家蒂姆·奥布莱恩的扛鼎之作。在文本叙事中,奥布莱恩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积极想象作为媒介,不仅完成了对创伤记忆的替代性陈述,而且构建了对待创伤的叙事策略,以此作为叙事文本中创伤疗愈的核心并充满了救赎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布莱恩 《追寻卡西亚托》 积极想象 创伤记忆 创伤叙事 无意识
原文传递
后9·11时代越战小说中的创伤与叙事——《七月,七月》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柳晓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8,共7页
在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七月,七月》中,源自于越战的创伤以一种不同于其前期作品的叙事模式呈现。这表明作者力图消除经历战争创伤和未经历战争创伤的人这二者的区分,也由此对经典创伤理论构成了挑战。奥布莱恩通过该作品探讨从... 在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七月,七月》中,源自于越战的创伤以一种不同于其前期作品的叙事模式呈现。这表明作者力图消除经历战争创伤和未经历战争创伤的人这二者的区分,也由此对经典创伤理论构成了挑战。奥布莱恩通过该作品探讨从越战到9.11事件发生这一历史阶段,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究竟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人们对于创伤的体验和理解。与此同时,他的这一创作也说明文学叙事作品的创作实践与创伤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姆·奥布莱恩 《七月 七月》 越战小说 9·11
原文传递
文化冲突中的牛仔之旅——解读奥布赖恩的《追寻卡奇亚托》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小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奥布赖恩在小说《追寻卡奇亚托》中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手法戏拟美国早期西部开发的冒险,描述美国大兵从越南战场逃往巴黎的西行之旅。之前许多评论强调该书的反战主题,但在重读这一越战小说经典时不难看出,该小说所揭示的霸权意识和文... 奥布赖恩在小说《追寻卡奇亚托》中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手法戏拟美国早期西部开发的冒险,描述美国大兵从越南战场逃往巴黎的西行之旅。之前许多评论强调该书的反战主题,但在重读这一越战小说经典时不难看出,该小说所揭示的霸权意识和文化渗透,以及将西部概念扩大到亚洲乃至全球的策略同样值得人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姆·奥布赖恩 越南战争 牛仔意识 文化冲突
下载PDF
第二人称叙述交流情境中的读者定位——《如何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晓 屈静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当代美国著名越战作家梯姆·奥布莱恩的《如何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中,隐含作者通过第二人称叙述交流情境中受述者和叙事读者的定位,在对创伤化的人物叙述者起到救赎作用的同时,使得叙述者与其男性人物和理想的男性叙事读者之间建... 当代美国著名越战作家梯姆·奥布莱恩的《如何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中,隐含作者通过第二人称叙述交流情境中受述者和叙事读者的定位,在对创伤化的人物叙述者起到救赎作用的同时,使得叙述者与其男性人物和理想的男性叙事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共通的联系纽带,也由此实现隐含作者更大的讲述目的:通过人物叙述者对于女性人物的贬损、将女性排除出话语交流圈子,来表达对女性的憎恶、排斥,以此加强男性之间的团结,进而重振美国男性气概,以改变因越战失败所造成的老兵边缘化和男性叙述权威之瓦解等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何讲述一个真实的战争故事” 梯姆·奥布莱恩 第二人称叙述
下载PDF
人物叙述中的多重讲述目的——重读梯姆·奥布莱恩的《恋爱中的汤姆卡特》 被引量:1
6
作者 柳晓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梯姆·奥布莱恩的《恋爱中的汤姆卡特》出版后,国外批评界褒贬不一,其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托马斯·齐柏林。持肯定意见的人主要关注的是其滑稽、幽默性,将该作品当成了纯粹的娱乐性小说;而...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梯姆·奥布莱恩的《恋爱中的汤姆卡特》出版后,国外批评界褒贬不一,其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托马斯·齐柏林。持肯定意见的人主要关注的是其滑稽、幽默性,将该作品当成了纯粹的娱乐性小说;而持批评态度的人则因奥布莱恩赋予小说中令人厌恶、病态的人物叙述者一个快乐圆满的结局而深表不满。运用叙事批评方法,结合真实作者的创作语境对该作品的解读表明,上述两种批评方法都有失偏颇,因为运用创伤化的人物叙述者实则是隐含作者的一种控制策略,它与作者力图通过人物叙述实现多重讲述目是密切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姆·奥布莱恩 《恋爱中的汤姆卡特》 人物叙述
下载PDF
论《士兵的重负》中的战争与“存在级”爱情 被引量:1
7
作者 康雅丽 梁超群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士兵的重负》是一部当代战争小说,却已经在美国取得文学经典地位,其重要的主题创新是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小说重写了爱情与战争的关系,颠覆了两者之间传统的悲剧性关系,而是暗示战争能催生“存在级”爱情,能让人直面人之必死性的触及... 《士兵的重负》是一部当代战争小说,却已经在美国取得文学经典地位,其重要的主题创新是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小说重写了爱情与战争的关系,颠覆了两者之间传统的悲剧性关系,而是暗示战争能催生“存在级”爱情,能让人直面人之必死性的触及灵魂的爱情,战争让人可能成为存在级爱情的对象。书中开篇与终篇的爱情故事表明,战争以及与战争互为隐喻的疾病让人近距离面对死亡,唤醒了对存在级爱情的心理需求,让人的灵魂升华。书中的“中心故事”让玛丽抛弃田园般的爱情,投入战争,从而得以从存在的麻木中挣脱出来。这种对于爱情与战争关系的重新界定,是对传统反战叙事的隐秘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战争 《士兵的重负》 蒂姆·奥布莱恩
原文传递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问题——论奥布莱恩的小说《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8
作者 凌海衡 《文化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40-60,共21页
"越战"是美国叙事作品的热门题材,然而,这些作品常常因其真实的模仿和娴熟的处理所带来的审美快感而遭到人们的质疑。显然,对这类事件的再现背负着沉重的伦理意义。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家提姆·奥布莱恩的《他们背负着的东西》为... "越战"是美国叙事作品的热门题材,然而,这些作品常常因其真实的模仿和娴熟的处理所带来的审美快感而遭到人们的质疑。显然,对这类事件的再现背负着沉重的伦理意义。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家提姆·奥布莱恩的《他们背负着的东西》为切入口,深入探讨"越战"小说的再现手段与伦理意义之间的关系。通过诉诸创伤理论,本文认为,奥布莱恩通过运用各种后现代叙事手段深刻刻画了"越战"对参战士兵造成的创伤。但与其说奥布莱恩是在告诉读者"越战"的真相,或者是在向读者诉说痛苦的创伤体验,毋宁说他是在通过反复讨论如何讲述战争故事的方式竭力将书写创伤体验的困难传递给读者,要求读者聆听叙述者内心的苦痛,聆听他们是如何竭力摆脱战争创伤阴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姆·奥布莱恩 《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创伤体验再现
下载PDF
历史创伤——论梯姆·奥布莱恩《林中之湖》的互文性
9
作者 张丽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4期224-227,共4页
《林中之湖》是美国著名越战作家梯姆·奥布莱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描写的是美国越南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尤以揭示臭名昭著的"美莱村大屠杀"的真实性著称。互文性是当代文学中颇受青睐的一种写作技巧。在《林中之湖》... 《林中之湖》是美国著名越战作家梯姆·奥布莱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描写的是美国越南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尤以揭示臭名昭著的"美莱村大屠杀"的真实性著称。互文性是当代文学中颇受青睐的一种写作技巧。在《林中之湖》中处处可见互文文本,奥布莱恩多处引用历史事实、其他著名作家的小说、军事法庭的证词、采访和新闻报道来揭示美莱村屠杀案的残酷以及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该文即运用互文性理论,分别从小说文本与真实历史、大众传媒和军事法庭之间的互文来揭示战争的本质、影响及"美莱村大屠杀"不可抹杀的历史真实性,推进了文学与历史进一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姆·奥布莱恩 美莱村大屠杀 互文性 创伤 历史真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