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建议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宝筏 杨文革 +4 位作者 王勇 邱立春 吴仕宏 王瑞丽 林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实现旱区农业四保(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辽宁西部农业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所进行的耕作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为基础,提出应该将高留茬秸秆覆盖耕播作为主流模式研究与推... 为了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实现旱区农业四保(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辽宁西部农业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所进行的耕作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为基础,提出应该将高留茬秸秆覆盖耕播作为主流模式研究与推广;通过辽宁省免耕播种机研制实践,讨论了机器的生产考核以及消化吸收国外同类机型先进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保护性耕作 可持续发展 技术模式 高留茬秸秆覆盖耕播 免耕播种机
下载PDF
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大伟 刘建 +2 位作者 王波 曹杨 卞新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53-56,共4页
为了改善秸秆大面积焚烧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连续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连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也... 为了改善秸秆大面积焚烧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连续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连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也有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0-7cm土层速效磷含量,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著,但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直播稻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耕作方式转变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韩宾 孔凡磊 +1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与生产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以及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免耕秸秆还田(NTS)方式0~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比传统耕作(CTA... 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与生产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以及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免耕秸秆还田(NTS)方式0~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比传统耕作(CTA)方式高18.0%,旋耕秸秆还田(RTS)0~5和5~10cm土层比CTA分别高17.6%和25.0%,而翻耕秸秆还田(CTS)方式10~3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累积量比CTA高31.8%;CTA转变为NTS后,源于农田投入的碳排放减少了54.3kg.hm-2.a-1,而转变为CTS、RTS后,分别增加了46.9kg.hm-2.a-1和34.4kg.hm-2.a-1;综合土壤碳累积与农田投入碳排放可知,传统耕作转变为保护性耕作方式后可实现由"碳源"向"碳汇"的转变,而CTS、RTS、NTS3种耕作方式中以RTS的固碳能力最强,达1011.1kg.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麦/玉两熟 农田生态系统 固碳能力
原文传递
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韩宝文 王激清 +1 位作者 李春杰 刘社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4,共7页
针对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 针对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0~209 kg/hm2,免耕2(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2~212 kg/hm2,常规耕作(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3~216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最高,施氮量超过225 kg/hm2则显著降低。免耕1、免耕2、常规耕作适宜施氮水平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8.3~70.2、48.0~70.4和49.0~68.5 kg/kg,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5.2~20.5、15.2~21.1和16.4~18.6 kg/kg,氮肥回收利用率分别为32.5%~44.0%、32.5%~45.2%和35.1%~39.0%。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增加,春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没有同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耕作方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耕作方式与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建军 王勇 +5 位作者 樊廷录 郭天文 赵刚 党翼 王磊 李尚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1008,共8页
以陇东黄土旱塬已进行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5个施肥处理冬小麦收获期土壤水分、土壤容重(2011年)及土壤养分和产量(2005—2011年)变化,探讨了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 以陇东黄土旱塬已进行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5个施肥处理冬小麦收获期土壤水分、土壤容重(2011年)及土壤养分和产量(2005—2011年)变化,探讨了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免耕条件下0~20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容重及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相同耕作条件下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处理下速效钾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传统翻耕处理的产量高于免耕,相同耕作条件下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不施肥对照产量最低.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肥力效应以免耕优于传统翻耕,产量以传统翻耕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水分动态 土壤肥力 产量
原文传递
北方旱作农业区蓄水保墒耕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贾洪雷 马成林 +3 位作者 刘昭辰 杨青 李广宇 刘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194,207,共6页
分析了北方旱作农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东北垄作区的三年轮耕法和西北黄土高原区的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东北耕法:秸秆还田使土壤含水率提高10%,土壤有机质3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土壤容积密度降低0.09g/cm^3,深松使0-... 分析了北方旱作农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东北垄作区的三年轮耕法和西北黄土高原区的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东北耕法:秸秆还田使土壤含水率提高10%,土壤有机质3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土壤容积密度降低0.09g/cm^3,深松使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6.2%,少耕精播土壤含水率提高3个百分点;西北新耕法:冬小麦蓄水率提高18.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5.6%;春玉米在0-10cm土层,含水率提高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7.6%。2年连续秸秆还田试验,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0.05%-0.1%,全氮质量比增加0.1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区 耕作模式 节水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有机碳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段华平 牛永志 卞新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研究了直播稻田在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SOC)和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SOC含量,耕作方式可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SOC含量与水稻籽粒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12 9**,n=6),SOC含... 研究了直播稻田在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SOC)和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SOC含量,耕作方式可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SOC含量与水稻籽粒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12 9**,n=6),SOC含量与土壤全氮(TSN)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2=0.860 9**,n=43)。秸秆还田能够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稳定直播稻田系统的生产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水稻产量
下载PDF
辽宁省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17
8
作者 辛艳 王瑄 +2 位作者 邱野 李德利 赵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传统耕作、免耕、免耕秸秆覆盖、横垄4种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其他3种耕作方式均能减少水土流失,产流量分别较之减少19.3%,27.1%,31.8%,泥沙量对应减少12.4%,2...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传统耕作、免耕、免耕秸秆覆盖、横垄4种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其他3种耕作方式均能减少水土流失,产流量分别较之减少19.3%,27.1%,31.8%,泥沙量对应减少12.4%,21.5%,57.8%;各耕作小区径流中养分流失量差异显著;泥沙中全磷流失特征为T1>T3>T2>T4,其他耕作小区比传统耕作小区减少流失依次为8.6%,5.1%,12.1%;泥沙中的全氮流失特征为T1>T2>T3>T4,其他耕作小区比传统耕作小区减少流失依次为6.4%,10.3%,34.3%。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降雨 坡耕地 耕作模式 水土流失 养分流失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战丽莉 许艳丽 +3 位作者 张兴义 潘凤娟 裴希超 刘振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71-2377,共7页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定位试验的5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平翻耕作、组合耕作和旋耕为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分离0~15cm...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定位试验的5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平翻耕作、组合耕作和旋耕为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分离0~15cm土层中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存在差异;高壳甲螨科和小甲螨科为5种耕作方式中共有的优势类群,传统耕作的旋耕和平翻耕作之间,保护性耕作的免耕和少耕之间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相似度高;组合耕作很好地保持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少耕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耕作方式可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少耕和组合耕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且保持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相似度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四伟 张武益 +4 位作者 王梁 朱利群 顾克军 章红运 卞新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9,共4页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下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旋耕+连续3季稻麦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7.19%,翻...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下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旋耕+连续3季稻麦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7.19%,翻耕+连续3季稻麦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62.88%;翻耕处理的15~25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旋耕处理的0~7 cm和7~15 cm土层的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翻耕处理,而15~25 cm土层的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小麦 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兰州百合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雨华 黄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在2003~2004年进行了坡耕地田间试验,研究了平播、垄作和渗水膜覆盖3种种植模式下兰州百合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渗水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兰州百合的生物学产量;覆膜条件下,鳞茎所占百分比达最大,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86.75%和89.5... 在2003~2004年进行了坡耕地田间试验,研究了平播、垄作和渗水膜覆盖3种种植模式下兰州百合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渗水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兰州百合的生物学产量;覆膜条件下,鳞茎所占百分比达最大,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86.75%和89.58%;同样,子鳞茎产量在覆膜下也最高,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4 701.70kg/hm^2和7 292.14kg/hm^2,由此可见覆膜可有效提高百合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百合 坡耕地 种植模式 生长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祥东 赵铭钦 +2 位作者 李元实 孙国伟 韩富根 《作物研究》 2009年第3期172-176,180,共6页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明显,与对照(传统耕作)相比,深耕+地膜覆盖、垄下深松+地膜覆盖两处理的蓄水能...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明显,与对照(传统耕作)相比,深耕+地膜覆盖、垄下深松+地膜覆盖两处理的蓄水能力分别提高8.50%和6.96%;随着烟叶的生长,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深耕、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是十分显见的。(2)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烟叶钾、氯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明显提高了香气物质的总量。(3)综合分析表明,以深耕+地膜覆盖对保墒蓄水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效应最好,值得在我国大部分烟区推广使用。耕作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烤烟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根系特性及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展文洁 刘剑钊 +5 位作者 梁尧 袁静超 张洪喜 刘松涛 蔡红光 任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7-825,共9页
【目的】耕作方式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比较东北中部雨养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2012年,在吉林省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种... 【目的】耕作方式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比较东北中部雨养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2012年,在吉林省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种耕作方式:浅灭茬后直接播种(对照,T1),苗带深松后镇压(T2),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T3),苗带行间全部深松(T4)。在6展叶期、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取0-60 cm土层的植株根系样品,分析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结果】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产量差异显著(P <0.05),两年平均值表现为T3> T2> T1> T4,T2处理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8.1%和10.2%。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吐丝后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吐丝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P <0.05)。T2和T3处理下的氮、磷、钾累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0.4%~3.6%、16.9%~33.8%、70.5%~82.1%,T3处理增幅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期的总根干重、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P <0.05),其中,6展叶期至成熟期,总根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的增幅分别为9.8%~22.8%、16.1%~33.1%、19.9%~38.2%。T2和T3处理在各土壤剖面的根系形态均优于T1处理,其中以T2处理最佳,且在20-40 cm土层间差异最为显著(P <0.05)。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下各生育时期在20-40 cm土层的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平均增幅为34.1%、48.3%、47.8%,根直径平均增幅为22.1%。【结论】与浅灭茬后直接播种相比,苗带行间全部深松不利于根系发育,而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方式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纵向延伸,尤其是在20-40 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明显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深层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玉米花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玉米 根系形态 养分吸收与转运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内蒙古旱作农田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建 刘苗 +2 位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KENNETH Dean Sayre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5-302,共8页
2005—2008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营养指标、作物产量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2007和2008年不同耕作方式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均表现为... 2005—2008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营养指标、作物产量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2007和2008年不同耕作方式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作;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2007和2008年不同耕作方式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作,实施免耕的前3年,玉米产量不稳定,甚至造成玉米减产,第4年免耕增产效应有所显现;不同保护性方式下土壤指标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相关度较好,通径分析得知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及微生物量碳对玉米产量起直接作用,其中尤以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作用最大;免耕有利于改善内蒙古农田旱作区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性状 作物产量 旱作农田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萍萍 李录久 +1 位作者 耿言安 姚文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248,共6页
针对连续旋耕白土田耕层浅薄、下层土壤黏重紧实、养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探索适合于白土稻田的耕作与施肥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江淮地区白土生产力和水稻产量水平。设置2种耕作方式(旋耕和翻耕)及3种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有机肥、化肥... 针对连续旋耕白土田耕层浅薄、下层土壤黏重紧实、养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探索适合于白土稻田的耕作与施肥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江淮地区白土生产力和水稻产量水平。设置2种耕作方式(旋耕和翻耕)及3种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与施肥措施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旋耕,翻耕降低0—1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而使1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2%~8.8%,4.5%~9.2%,5.2%~8.2%和8.3%~17.7%。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3%~8.6%和4.1%~21.1%。翻耕方式下10—20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降低14.4%~19.5%,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在0—10,10—20cm土层则较旋耕分别降低3.0%~5.4%和3.5%~9.7%;在翻耕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土壤容重较单施化肥降低2.1%~6.6%,大团聚体比例则提高2.8%~8.4%。翻耕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较旋耕的增产幅度在11.7%~18.0%,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水稻产量提高1.7%~7.5%。因此,江淮地区连续多年旋耕的白土田进行适宜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可改善0—2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 稻田 耕作方式 施肥措施 理化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山西旱塬区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史丽娟 白文斌 +1 位作者 李光 张建华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旨在探讨耕作方式对山西旱塬区土壤水分、高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旱作高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免耕、秋旋耕、秋深松、秋深耕+旋耕和春深耕+旋耕6种耕作模式,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高粱产量... 旨在探讨耕作方式对山西旱塬区土壤水分、高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旱作高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免耕、秋旋耕、秋深松、秋深耕+旋耕和春深耕+旋耕6种耕作模式,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高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播前土壤蓄水量和耗水量均以秋深耕+旋耕模式最高。与传统耕作和免耕模式相比,秋深耕+旋耕模式显著提高高粱产量,增产幅度分别47%和36.7%;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幅度分别达36.8%和25.5%;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加幅度分别达16.5%和14.0%;显著增加枝梗数,增加幅度分别达22.2%和28.2%;显著增长高粱穗长,增长幅度分别达19.0%和21.2%。秋深耕+旋耕模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耕作模式,可作为山西旱塬区高粱生产适宜的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耕作模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华南赤红壤地区4种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波 高云华 +4 位作者 张池 陈旭飞 任宗玲 李进 戴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315-319,共5页
以地处典型赤红壤区域的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范围,对4种不同耕作模式下12种土壤肥力属性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模式首先影响全量氮、磷、钾、碱解氮、电导率等,其次综合影响粘粒、有机质以及其他理化性状。... 以地处典型赤红壤区域的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范围,对4种不同耕作模式下12种土壤肥力属性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模式首先影响全量氮、磷、钾、碱解氮、电导率等,其次综合影响粘粒、有机质以及其他理化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田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全钾、有效磷和孔隙度,水旱轮作模式对pH值的影响最大,旱地模式主要造成了容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改变,菜地模式主要影响了电导率以及粘粒、全磷和碱解氮,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属性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 耕作模式 土壤肥力属性
下载PDF
小麦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腐解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祥 柯希恒 +4 位作者 王树星 曹山朝 张养利 曾桥 王永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明秸秆腐解及土壤性质对还田模式的响应,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比较辅助剂添加模式、耕作模式、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及微生物菌剂活化模式4种秸秆还田模式下秸秆的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在辅助剂添加... 【目的】探明秸秆腐解及土壤性质对还田模式的响应,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比较辅助剂添加模式、耕作模式、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及微生物菌剂活化模式4种秸秆还田模式下秸秆的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在辅助剂添加模式中,秸秆还田+尿素+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模式明显优于其他还田模式,还田12个月其秸秆腐解率达100%,并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耕作模式中,深翻播种与深松免耕在还田12个月时秸秆腐解率均为100%;机械收获及微生物菌剂活化模式中,自带营养的活化微生物菌剂与洋马联合收获机处理可提高秸秆腐解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小麦成熟期采用洋马联合收获机收获,采用小麦秸秆+尿素+自制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的模式还田,下茬耕作采用深耕播种、深松免耕交替进行,微生物菌剂施用时进行活化并带足营养,在上述技术措施条件下,还田10个月小麦秸秆腐解率达100%,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模式 秸秆腐解率 土壤性质 耕作模式 菌剂处理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内蒙古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和作物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建 刘苗 +2 位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KENNETH Dean Sayre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9-2285,共7页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土壤指标与作物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微生物量均表现为:...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土壤指标与作物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微生物量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翻;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除传统耕翻微生物量碳在10~20cm土层深度含量提高外,其他处理微生物量碳、氮、磷均表现为0~10cm>10~20cm>20~30cm>30~40cm土层深度;土壤生物量碳、氮、磷随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含量均为7月份含量最高、6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呈S曲线变化。不同处理之间作物指标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翻;土壤微生物量与作物指标之间的相关度较高,特别是微生物量磷,土壤微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揭示在黄河流域内蒙古农田旱作区实施免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内蒙古 旱作农田 土壤微生物量 作物指标
原文传递
秋季深耕分层施肥对辽北地区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萍 徐国发 +2 位作者 李增玺 王瑞丽 于天阔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针对旱地土壤肥力不足、板结严重、肥料利用率低、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探索秋季深耕分层施肥技术的效果及其在辽北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法库地区(东经123.69°,北纬42.54°),以传统春季旋耕播种施肥、中耕追肥(传统模式... 针对旱地土壤肥力不足、板结严重、肥料利用率低、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探索秋季深耕分层施肥技术的效果及其在辽北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法库地区(东经123.69°,北纬42.54°),以传统春季旋耕播种施肥、中耕追肥(传统模式)为对照,研究秋季深耕分层施肥(试验模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含水率、容重、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模式对玉米增产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产11.99%。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及收获期0~30cm的土壤含水率显著(p<0.05)高于传统模式,拔节期最为显著,含水率数值增加3%。试验模式在玉米苗期、拔节期0~30cm土层及收获期10~30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p<0.05)低于对照;但收获期0~1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不显著(p>0.05)。试验模式在0~30cm土层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综合分析,增幅排序为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说明秋季深耕分层施肥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较好的作用;符合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需肥规律,增产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秋季深耕 分层施肥 土壤理化特性 辽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