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3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 被引量:201
1
作者 顾立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胫骨平台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Hohl修正后分类(1991)、Schatzker分类(1979)及AO分类(1990)。AO分类内容详尽,共分为两型(41-B和41-C)6组18个亚组,对资料积累极为有利,2000年已被美国JBJS杂志推... 胫骨平台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Hohl修正后分类(1991)、Schatzker分类(1979)及AO分类(1990)。AO分类内容详尽,共分为两型(41-B和41-C)6组18个亚组,对资料积累极为有利,2000年已被美国JBJS杂志推荐使用,并作为美国创伤骨科学会(OTA)会议与JOrthopTrauma杂志论文的标准骨折分类。Schatzker分类分为6型,临床实用性很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后的功能评价,多选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放射学评价早期多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远期可参考Resnick-Niwoyama退行性关节疾病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内骨折 临床分型 功能评价 X线平片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12
2
作者 汤旭日 王秋根 +13 位作者 张秋林 沈洪兴 纪方 禹宝庆 许硕贵 唐昊 张春才 王家林 陆晴友 王万宗 吴剑宏 汪方 方大标 杨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进行X线...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进行X线片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约有28.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关节面塌陷>3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总结出6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①年龄>60岁,②严重骨质疏松,③复杂性、粉碎性骨折,④拉力螺钉、T或L型钢板抗剪应力较差,⑤植骨不充分,⑥过早负重。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足量植骨、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及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减少平台高度丢失、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关键。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及术后康复锻炼中,如能充分考虑上述六种造成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将可能避免或延缓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并发症 骨丢失 解剖复位 关节内骨折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92
3
作者 齐斌 张满江 +1 位作者 王亚军 于龙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4期214-217,共4页
通过动物实验、光镜、电镜宏观微观影像学及组织切片等观察证明,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关节面修复为正常透明软骨修复。胫骨平台塌陷压缩和劈裂移位骨折,要及早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并早期功能锻炼,以避免持重后畸形和骨性关节炎发生。从198... 通过动物实验、光镜、电镜宏观微观影像学及组织切片等观察证明,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关节面修复为正常透明软骨修复。胫骨平台塌陷压缩和劈裂移位骨折,要及早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并早期功能锻炼,以避免持重后畸形和骨性关节炎发生。从1987年1月~1994年12月治疗胫骨平台劈裂移位和塌陷缺损骨折34例,经追踪随访6年结果除1例感染未愈,关节功能挛缩强直外,其余均一期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内固定 胫骨骨折 解剖
下载PDF
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2
4
作者 高雅杰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确诊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多元化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确诊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多元化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多元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自制《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及其康复知识问卷》评估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多元化组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干预后1、3、6个月V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干预后1、3、6个月的Lysholm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干预后1、3、6个月ADL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是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其独立影响因素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康复模式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疾病康复知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87
5
作者 黄华军 张国栋 +5 位作者 欧阳汉斌 杨洋 吴章林 许靖 谢普生 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以及常用胫骨平台钢板的CT数据,在Mimics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内固定方案...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以及常用胫骨平台钢板的CT数据,在Mimics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内固定方案的数字化设计。3D打印出骨折复位模型以及钢板模型,在3D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内固定方案进行模拟手术。比较数字化虚拟手术与3D模型模拟手术的内固定植入效果。结果 3D模型模拟手术的手术效果与内固定数字化设计方案的手术效果一致,二者螺钉长度无明显差异(t=-1.594;v=12;P=0.137)。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手术 3D打印 数字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 术前规划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68
6
作者 顾龙殿 王永安 瞿卫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2期806-808,共3页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及单纯螺钉、克氏针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作内固定疗效。同时分析伤后手术时机、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及单纯螺钉、克氏针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作内固定疗效。同时分析伤后手术时机、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本组共 186例随访 6个月~ 6年 ,总优良率为 85 5 %。伤后第一阶段 (1~ 5d)手术 ,伤口一期愈合率为 86 92 % ,伤后第二阶段 (6~ 10d)手术 ,伤口一期愈合率为 96 5 %。术后 2周内作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 90 %以上恢复 ,外固定 6周后再作屈膝功能锻炼者 2 7 5 %病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减小。结论 单侧钢板适用于按Schectzker分类Ⅰ~Ⅳ型骨折 ,双侧钢板适用于Ⅴ~Ⅵ型骨折 ,单纯螺钉克氏针 ,可用于Ⅰ~Ⅲ型骨折 ,但稳定性差。手术时机在受伤 1周以后局部水肿消退 ,皮肤出现皱纹时为最佳。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 ,并能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 ,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功能锻炼 术后 内固定 双侧 单侧 一期愈合 促进骨折愈合 螺钉 钢板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7
7
作者 梁军 刘安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150-152,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的7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拍摄膝关节正侧位DR(数字X线摄影)平片,已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的7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拍摄膝关节正侧位DR(数字X线摄影)平片,已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价值。结果 CT对Ⅰ型、Ⅱ型、Ⅳ型、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准确率均略高于DR检查,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整体准确率为94.4%,高于DR的77.5%(P<0.05);CT骨折检出率为95.8%,高于DR的8 5.9%(P<0.05);DR对髁间隆突骨折检出率为70.4%,低于CT的96.3%(P<0.05),DR对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为65.0%,同样低于CT的95.0%(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配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检出率高,分型符合度高,对合并腓骨小头骨折与髁间隆突骨折诊断敏感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X线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59
8
作者 校佰平 王晓峰 +3 位作者 吴志军 毛为民 周龙 朱文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9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 0 7例 (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 ) ,男 12 9例 ,女 78例 ,共 2 12个胫骨平台骨折 (5例为双侧骨折 )。闭合性损伤 16 ...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9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 0 7例 (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 ) ,男 12 9例 ,女 78例 ,共 2 12个胫骨平台骨折 (5例为双侧骨折 )。闭合性损伤 16 5侧 ,开放性损伤 4 7侧。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 19例、单髁空心螺钉固定 2 4例、单侧植骨并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116例、切开复位植骨双侧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 37例、经皮间接复位钢板内固定 11例。结果 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平分法进行综合平分 :优 14 9例 ,良 2 9例 ,可 2 0例 ,差 16例。结论 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在首先保护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 ,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 ,以及手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训练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60
9
作者 魏尧森 张立岩 +4 位作者 刘斌 徐成 王济纬 陈日勇 徐建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1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90%。结论胫骨平台骨...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1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90%。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固定牢靠,创口无感染,愈合率高,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锁定钢板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9
10
作者 张永萍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究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模块式康复训练联... 目的:探究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8周,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H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HHS的变化情况及出院时HHS评分等级。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结果:HHS评分干预后4、8周与干预前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与干预后4周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期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HHS评分等级优良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及HAMD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式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膝关节功能 精神状态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8
11
作者 夏江 俞光荣 +3 位作者 周家钤 袁锋 张世民 张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福尔马林浸泡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例,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1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外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2)新鲜冷藏下... 目的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福尔马林浸泡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例,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1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外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2)新鲜冷藏下肢标本4例,按照设计的入路进行模拟手术,评估该入路的可行性。(3)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12例,观察该入路的临床效果。结果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手术切口全长均不经过腓总神经主干;深层经腓肠肌外侧头外侧和比目鱼肌肌间隙分离,保护了内侧的血管神经束;胫前血管在腓骨头下方(4.15±0.36)cm处自腘动脉发出,影响了远端的显露,但足够复位固定简单的后外侧骨折。临床应用1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简单的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具有安全,损伤小,暴露充分,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后外侧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8
12
作者 费晨 魏巍 +6 位作者 张斌飞 屈霜威 王晨 孙健平 李嘉浩 庄岩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0例,女58例;年龄为19~83岁...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0例,女58例;年龄为19~83岁,平均(47.2±13.1)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24例,Ⅱ型17例,Ⅲ型25例,Ⅳ型29例,Ⅴ型34例,Ⅵ型19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判断DVT的发生情况,并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DVT发生率为43.92%(65/148),术后DVT发生率为52.70%(78/148),均以远端血栓为主。年龄(OR=1.043,95%CI1.015~1.072,P=0.002)和入院D-二聚体(OR=1.219,95%CI1.009~1.473,P=0.040)是术前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75,95%CI1.042~1.110,P=0.000)、手术时间(OR=0.994,95%CI0.989~0.999,P=0.016)、术后1dD-二聚体(OR=1.135,95%CI1.025~1.258,P=0.015)和术后3dD-二聚体(OR=1.366,95%CI1.008~1.853,P=0.044)是术后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但以远端血栓为主。对于骨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通过D-二聚体动态监测结合下肢静脉超声早期诊断有无DVT的发生,对于存在下肢DVT的患者在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酌情加快手术进度,以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 D-二聚体 胫骨平台骨折
原文传递
3D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3
作者 左睿 孙永建 +4 位作者 吴毅 陈辉文 周正震 李伟成 白伟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4-12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性分为A组(应用3D打印虚拟手术)和B组(应用常规手术)。A组术前采用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4-12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性分为A组(应用3D打印虚拟手术)和B组(应用常规手术)。A组术前采用三维重建、虚拟复位、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钢板一次性放置率、复位满意度、膝关节功能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6.8个月。2组切开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上低于B组,2组钢板一次性放置率(χ^2=7.238,P=0.007)、复位满意度(χ^2=4.499,P=0.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91%,高于B组优良率7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P=0.194)。结论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内固定可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整体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计算机辅助 3D打印 术前规划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9
14
作者 沈楚龙 陈志维 马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总结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结本科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治疗13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男79例,女59例,年龄15.76岁,平均43.5岁,合并膝关节韧... [目的]总结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结本科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治疗13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男79例,女59例,年龄15.76岁,平均43.5岁,合并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95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拔复位、植骨后螺丝钉内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结果]138例胫骨平台骨折1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KDLMERT标准,B1、B2、B3型优良率为100%,C1型骨折优良14例,可2例;C2型骨折优良10例,可8例;C型骨折优良6例,可3例,差2例。膝关节功能优良者118例(88.7%),可、差者15例(11.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重点。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AO分型
下载PDF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1
15
作者 刘宗超 蒋燕 +4 位作者 杨家福 石厚银 郝琦 黄程川 马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9~54岁,平均(42.7±8.9)岁,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7例,V型31例,Ⅵ10...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9~54岁,平均(42.7±8.9)岁,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7例,V型31例,Ⅵ10例,其中外支架组31例,钢板内固定组27例,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4.1个月。[结果]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57.4±1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1.3±17.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5)周,切口感染率为6%,针道感染率为9%,Lysholm评分:优21例,占67%,良8例,占25%,差2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05.4±2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2.4±28.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5±2.5)周,切口感染率为4%,Lyshol评分:优16例,占60%,良10例,占37%,差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切口感染率、Lysholm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功能恢复佳,疗效满意,外固定架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与缺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外支架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2
16
作者 许岩 段德宇 +3 位作者 刘国辉 王俊文 贺磊 欧阳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男58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47岁。左侧4...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男58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47岁。左侧42例,右侧33例。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23例,Ⅱ型49例,Ⅲ型3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ARIF组(采用ARIF治疗40例),ORIF组(采用ORIF治疗3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7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ARIF组的手术时间[(58.3±4.2)min]较ORIF组[(48.4±5.2)min]长,ARIF组的切口长度[(4.3±0.9)cm]较ORIF组[(6.2±0.8)cm]短,ARIF组术中失血量[(60.8±4.5)mL]较ORIF组[(72.8±6.5)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1±0.6)、(5.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分别有15例和5例患者合并软组织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00%(40/40)和85%(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IF和ORIF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均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ARIF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胫骨平台骨折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52
17
作者 张峻玮 孙磊 +1 位作者 毕宏政 杨茂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胫骨平台是膝关节负荷结构,在人体功能中占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涉及关节面,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手术风险大,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的深入,各种新的治疗理念、手术入路、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 [目的]胫骨平台是膝关节负荷结构,在人体功能中占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涉及关节面,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手术风险大,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的深入,各种新的治疗理念、手术入路、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提出,使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冬尧 张会久 胡雅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共8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方...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3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30例(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及治疗优良率上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比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上获得了更加满意的手术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微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金武 高洪 +3 位作者 王赤宇 章■ 罗从风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月收治23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采用小切口,术中先利用跨关节外固... 目的研究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月收治23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采用小切口,术中先利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牵引和点状复位钳间接复位技术恢复膝关节的力学轴线,待恢复关节面平整后植骨,采用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进行可靠的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32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临床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2.6周,X线片检查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膝关节屈曲125°~135°(平均128.5°)。膝关节功能采用I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对于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进行内固定,既能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又能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和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是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固定术 双钢板 微创
原文传递
三维CT重建及MRI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20
作者 王彩红 唐旦华 王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比较分析MRI结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比较分析MRI结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均优于X线平片,并且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胫骨平台骨折 三维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