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应对之策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远方 崔兆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危害大,且二者常合并存在,值得临床人员重视。目前的共识及指南推荐积极控制尿酸和血压水平,但是对于高血压与高尿酸合并存在的患者,如何规范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合并症的不良影响,目前的指南和共识有原则...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危害大,且二者常合并存在,值得临床人员重视。目前的共识及指南推荐积极控制尿酸和血压水平,但是对于高血压与高尿酸合并存在的患者,如何规范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合并症的不良影响,目前的指南和共识有原则性的推荐,但缺乏细则。本文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危害、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标值、治疗措施中的共识和争议等进行了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噻嗪类利尿剂 血管转化酶受体抑制剂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强 沈丽霞 +1 位作者 李明春 刘旭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介绍抗高血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的应用新进展。方法以“噻嗪类”“利尿剂”“高血压”“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氯噻酮”为中文关键词,以“thiazide”“diuretic”“hypertension”“hydrochlorothiazide”“indapamide”“chlorth... 目的介绍抗高血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的应用新进展。方法以“噻嗪类”“利尿剂”“高血压”“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氯噻酮”为中文关键词,以“thiazide”“diuretic”“hypertension”“hydrochlorothiazide”“indapamide”“chlorthalidone”为英文关键词,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及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利尿剂在抗高血压中的作用地位、噻嗪类利尿剂作用特点、低剂量利尿剂的应用,比较常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对收缩压的影响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氯噻酮和吲达帕胺对舒张压影响小,且某些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都存在剂量依赖性。噻嗪类利尿剂不同药物间存在差异性,多数文献支持噻嗪样利尿剂取代噻嗪型利尿剂,但噻嗪型利尿剂中的氢氯噻嗪在临床最常用。低剂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在保留大部分有效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噻嗪类利尿剂存在诸多临床应用问题未解决,不同噻嗪类利尿剂药物间的直接对比研究尚需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类利尿剂 抗高血压 氢氯噻嗪 氯噻酮 吲达帕胺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噻嗪类利尿剂的相对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利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研究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0种上述化合物的连接性指数(~mX_t^v)。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对活性(Ra)的二参数(~4X_c^v、~4X_(pc^v))QSAR模型,传统相关系数(R)与... 为了研究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0种上述化合物的连接性指数(~mX_t^v)。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对活性(Ra)的二参数(~4X_c^v、~4X_(pc^v))QSAR模型,传统相关系数(R)与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2))分别为0.853、0.452。经R、R_(cv^2)、V_(IF)、F诊断,显示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的2个变量可知,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大小、折叠性与柔韧度。将~4X_c^v、~4X_(pc^v)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结点,采用2∶2∶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Ra模型,其R^2和标准偏差S_D分别为0.974和0.061,表明Ra与~4X_c^v、~4X_(pc^v)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 噻嗪类利尿剂 相对活性 连接性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构效关系
下载PDF
KIM-1在心肾综合征不同利尿剂合用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莲 李志樑 傅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402-1405,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分子1(KIM-1)在指导心肾综合征患者袢利尿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是否有利于增强利尿效果和保护肾功能。方法将7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依据体重+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用药,实验组40例依据尿液KIM-1水平...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分子1(KIM-1)在指导心肾综合征患者袢利尿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是否有利于增强利尿效果和保护肾功能。方法将7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依据体重+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用药,实验组40例依据尿液KIM-1水平指导用药,测量连续最低药量维持1个月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液KIM-1的变化,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使用利尿剂前至开始使用最低药量维持时,两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NGAL和尿液KIM-1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最低药量维持1个月后,指导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NGAL和尿液KIM-1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钾和脱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KIM-1水平调整袢利尿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剂量有利于增强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利尿效果,更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损伤分子1 心肾综合征 袢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普萘洛尔与双氢氯噻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结构重塑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津自 陈松苍 +4 位作者 吴可贵 陈达光 芮红兵 王向宇 王华军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普萘洛尔与双氢氯噻嗪对SHR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16周龄的雄性SHR分别接受培哚普利(5mg·kg^(-1)·d^(-1)),普萘洛尔(40mg·kg^(-1)·d^(-1)),与双氢氯噻嗪(100mg·kg^(-1)·d^(-1))...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普萘洛尔与双氢氯噻嗪对SHR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16周龄的雄性SHR分别接受培哚普利(5mg·kg^(-1)·d^(-1)),普萘洛尔(40mg·kg^(-1)·d^(-1)),与双氢氯噻嗪(100mg·kg^(-1)·d^(-1))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测收缩压,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天狼星红染色分析心肌胶原形态与含量;形态计量法分析血管肥厚程度。结果:各治疗组动物的血压治疗后均接近正常水平,3种降压药均可逆转左心室和动脉壁肥厚,培哚普利和普萘洛尔能防止心肌纤维化,双氢氯噻嗪则促进心肌纤维化的进展。结论:培哚普利,普萘洛尔能有效逆转心肌纤维化,双氢氯噻嗪对心肌纤维化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普萘洛尔 噻嗪利尿药 药理 治疗
原文传递
常用心血管药物的新发糖尿病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高频 李旭楠 姜东炬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3期2589-2593,共5页
糖尿病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子。他汀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为常用心血管药物,它们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然而也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尽管存在不同假说,药物相关的新发糖尿病发生机制仍不明确。... 糖尿病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子。他汀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为常用心血管药物,它们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然而也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尽管存在不同假说,药物相关的新发糖尿病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对于有新发糖尿病高风险患者,应充分评估药物的心血管获益和新发糖尿病风险。膳食管理和运动组成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联合用药也可能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糖尿病 心血管药 他汀类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降压药物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佳 朱筠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2031-2033,共3页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如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抗高血压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作为...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如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抗高血压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作为一线用药。而噻嗪类利尿剂、常规β受体阻滞剂则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QSAR研究噻嗪类利尿剂的相对活性
8
作者 朱利兰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0期36-37,40,共3页
为了研究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0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D)。通过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对活性(Ra)的三参数(M2、M17、M29)QSAR模型,传统相关系数(R2)与逐一... 为了研究兴奋剂中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Ra)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0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D)。通过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对活性(Ra)的三参数(M2、M17、M29)QSAR模型,传统相关系数(R2)与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2)为分别为0.935、0.719。经Rcv^2、VIF、F诊断,显示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的3个变量可知,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相对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H3、-CH2-、-CH<、-NH2和-NH-等结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 噻嗪类利尿剂 相对活性 电性距离矢量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高血压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后RAAS活性与血糖变化的内在关联 被引量:2
9
作者 巫晓芳 吴雅莉 《西部医学》 2012年第2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服用氢氯噻嗪(HCTZ)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GLU)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线RAAS活性和GLU水平等指标后,给予HCTZ 12.5mg,每天1次,1年后测定RAAS活性和...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服用氢氯噻嗪(HCTZ)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GLU)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线RAAS活性和GLU水平等指标后,给予HCTZ 12.5mg,每天1次,1年后测定RAAS活性和GLU水平,分析服用HCTZ 1年后RAAS活性变化与GLU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服用HCTZ 1年后,血清肾素活性(PRA)水平升高组与不升高组患者GLU水平下降幅度分别是(-0.26±0.26)mmol/L、(-1.36±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组与不升高组患者GLU水平下降幅度分别是(-0.17±0.18)mmol/L、(-1.07±0.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AngⅡ水平升高的患者中,GLU水平同时也升高的人数比例(40.5%)明显高于AngⅡ水平不升高患者中的相应患者比例(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HCTZ 1年后的RAAS活性变化与GLU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噻嗪类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Ⅱ 血糖
下载PDF
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后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变化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鹏 李云 +6 位作者 吴寿岭 王丽晔 刘秀荣 赵丹丹 武英 陈锐 李发飞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氢氯噻嗪(HCTZ)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GLU)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线RAAS活性和GLU水平等指标后,给予HCTZ12.5mg,qd,1年后测定RAAS活性和GLU水平,分析服用HCTZ...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氢氯噻嗪(HCTZ)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GLU)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线RAAS活性和GLU水平等指标后,给予HCTZ12.5mg,qd,1年后测定RAAS活性和GLU水平,分析服用HCTZ1年后RAAS活性变化与GLU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服用HCTZ1年后,血清肾素活性(PRA)水平升高组与不升高组患者GLU水平下降幅度分别是(-0.26±0.26)mmol·L-1、(-1.36±0.23)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组与不升高组患者GLU水平下降幅度分别是(-0.17±0.18)mmol·L-1、(-1.07±0.21)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AngⅡ水平升高的患者中,GLU水平同时也升高的人数比例(40.5%)明显高于AngⅡ水平不升高患者中的相应患者比例(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基线GLU水平等其他因素影响后,服用HCTZ1年后的血清AngⅡ水平变化与GLU水平变化独立相关。结论:服用HCTZ1年后的RAAS活性变化与GLU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噻嗪类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Ⅱ 血糖
原文传递
噻嗪利尿剂联合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大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9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噻嗪利尿剂与ARB类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服用噻嗪利尿剂(氢氯噻嗪)和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对照... 目的:观察噻嗪利尿剂与ARB类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服用噻嗪利尿剂(氢氯噻嗪)和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对照组36例单独服用ARB类药物(厄贝沙坦),两组治疗4周后,如果坐位舒张压≥12kPa或收缩压≥18.7kPa,剂量加倍,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降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及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噻嗪利尿剂与ARB类药物联合使用不仅具有降压效果,还能更有效地改善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是临床可取的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嗪利尿剂 ARB类药物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大健康”教育模式在高血压病患者安全使用利尿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敏 龚艳春 吴蓓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1期2494-2497,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大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安全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效果。方法将23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成对照组123例与干预组10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吲哒帕胺片剂2.5mg/日口服和实施高血压内科常规护... 目的探讨运用“大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安全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效果。方法将23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成对照组123例与干预组10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吲哒帕胺片剂2.5mg/日口服和实施高血压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将健康教育、日常保健、生活环境、心理健康教育、营养与饮食等都纳入到健康教育的范畴之中,并重点加强噻嗪类利尿剂安全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两组均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生化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129.63±10.06)mmHg、舒张压(77.71±7.01)mmHg、血钾(3.73±0.28)mmol/L、血尿酸(425.21±61.77)μmol/L与治疗前收缩压(140.17±11.67)mmHg、舒张压(87.12±9.08)mmHg、血钾(4.23±0.41)mmol/L、血尿酸(331.37±71.26)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3,3.17,3.12,3.84;P〈0.05),其余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13人发生低血钾症,占10.57%。干预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130.42±10.14)nqmHg、舒张压(78.43±8.14)mmHg与治疗前收缩压(142.46±12.77)mmHg、舒张压(88.21±9.04)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1,2.91;P〈0.05),其余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仅1例发生低血钾症,占0.9%。结论“大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安全使用利尿剂的意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噻嗪类(利尿剂) “大健康”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Hypokalemia Havoc: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Unexplained Potassium Depletion
13
作者 Justin David Tse Maryam Shams +1 位作者 Mushgan Nassiri Jackson Wang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4年第8期292-296,共5页
Hypokalemia, defined as serum potassium below 3.5 mEq/L, can lead to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arrhythmias and muscle paralysis,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rhabdomyolysis. The etiology of hypokalemia is often multifa... Hypokalemia, defined as serum potassium below 3.5 mEq/L, can lead to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arrhythmias and muscle paralysis,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rhabdomyolysis. The etiology of hypokalemia is often multifactorial, involving but not limited to gastrointestinal losses, renal losses, medication effects, and inadequate dietary intake. Chronic heavy alcohol us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and the use of diuretics such as hydrochlorothiazide (HCTZ) are also significant contributing factors. Effective management requires thorough evalu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o effectively treat a patient. This case report aims to illustrate the diagnostic challenge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pproach required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comorbidities and severe hypokalemia,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address all underlying ca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Hypokalemia Electrolyte Derangements thiazide diuretic Complications Potassium Repletion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慷 寻知庆 +5 位作者 何霜 汪晨霞 郭燕华 吴楚森 黄金凤 郭新东 《肉类研究》 2021年第9期38-4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氯噻嗪、氢氯噻嗪、环戊噻嗪、环噻嗪、氯噻酮、苄氟噻嗪)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30∶70,V/V)提取,PRiME HLB固相色谱柱净化,反相...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氯噻嗪、氢氯噻嗪、环戊噻嗪、环噻嗪、氯噻酮、苄氟噻嗪)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30∶70,V/V)提取,PRiME HLB固相色谱柱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6种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的定量限为1.0μg/kg;阴性样品三水平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6种噻嗪类利尿剂加标回收率为82.1%~97.2%,6次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3.8%~9.0%。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定量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适用于肌肉组织中噻嗪类利尿剂的检测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噻嗪类利尿剂 肌肉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