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脉冲参量影响金属表面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晓昌 王清月 梁建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约化后的双温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飞秒激光与金属铜相互作用时,脉冲形状对烧蚀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能量确定时,脉冲形状对烧蚀结果影响不大;多脉冲作用时,脉冲重复频率只有在一定范围内(随材料属性改变)...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约化后的双温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飞秒激光与金属铜相互作用时,脉冲形状对烧蚀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能量确定时,脉冲形状对烧蚀结果影响不大;多脉冲作用时,脉冲重复频率只有在一定范围内(随材料属性改变),脉冲间的热累积效应才存在;对传导性好的金属材料,热累积效应不明显·并实验证实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有限差分 双温方程 热累积效应
下载PDF
负荷分布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延顺 马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为研究地源热泵系统(GSHPs)在不同负荷分布下的长周期运行特性,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传热模型,并对北京、哈尔滨、上海三典型负荷分布地区某宾馆建筑地源热泵系统连续10年的长周期运行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地源热泵系统(GSHPs)在不同负荷分布下的长周期运行特性,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传热模型,并对北京、哈尔滨、上海三典型负荷分布地区某宾馆建筑地源热泵系统连续10年的长周期运行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负荷平衡地区热累积效应较小,而在哈尔滨(负荷比6.6∶1)地区盘管最高及最低出水温度10年降低了3.8℃,年均降幅为0.38℃/a;上海(负荷比1∶3.6)地区,盘管最高与最低出水温度上升了约5.6℃,年均升幅0.5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负荷分布 热累积效应 长周期运行特性
下载PDF
人工地下水流场提高地埋管换热性能分析与模拟:以福建某地区为例
3
作者 宁晖 胡成 +1 位作者 陈刚 龙焘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9-245,共7页
我国南部的气候冬暖夏热,地埋管式群管换热器夏季和冬季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无法达到均衡,运行期间造成的累热效应对地温场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这个问题,在得出地埋管系统最优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提出在换热管附近施加人工流场的优化方案... 我国南部的气候冬暖夏热,地埋管式群管换热器夏季和冬季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无法达到均衡,运行期间造成的累热效应对地温场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这个问题,在得出地埋管系统最优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提出在换热管附近施加人工流场的优化方案。结合实际工况,利用数值法对优化前后地埋管周围地温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水热耦合模拟,对累热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人工流场的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前,地埋管运行20a后岩土体的平均温度相对初始地温上升了22.05%,地埋管对地温的影响范围有扩大趋势,受地下水流向的作用存在热迁移现象;优化后,地埋管附近平均地温的上升幅度较优化前降低了46%,温度羽也被人工流场束缚于抽水井附近相对较小的区域,没有引起大面积的地温抬升现象。因此这种设置人工流场以缓解累热效应的方法可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群 累热效应 水热耦合模拟 设计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