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综合治疗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34
1
作者 孙备 周昊昕 +7 位作者 李军 王刚 刘杰武 林枫 李泮泉 赵鸣雁 杨幼林 姜洪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SAP患者506例,男性270例,女性236例;年龄16~89岁,平均43岁.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12.8±4.6)分.SAP患者的治疗由胰腺专科医师与...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SAP患者506例,男性270例,女性236例;年龄16~89岁,平均43岁.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12.8±4.6)分.SAP患者的治疗由胰腺专科医师与多学科组成的SAP治疗小组完成.非手术治疗234例(46.2%),外科干预治疗272例(53.8%).结果 506例SAP患者中,445例治愈,52例死亡(早期死亡31例、后期死亡21例),9例自动出院.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49/506),病死率为10.3%(52/506),治愈率为87.9%(445/506).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为27.8%(65/234),外科干预组为30.9%(84/272)(P>0.05);病死率:非手术组为9.4%(22/234),外科干预组为11.0%(30/272)(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为90.6%(212/234),外科干预组为85.7%(233/272)(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10分的患者应入ICU治疗;建立胰腺专科队伍与多学科合作的SAP治疗模式、正确把握外科干预的时机与指征及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重视引流细节,对于SAP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治疗 手术时机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长泼 岳嘉宁 符伟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凶险。按治疗方式的不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可分为复杂性夹层和非复杂性夹层。对于复杂性夹层,推荐早期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非复杂性夹层,既往的治疗方案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凶险。按治疗方式的不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可分为复杂性夹层和非复杂性夹层。对于复杂性夹层,推荐早期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非复杂性夹层,既往的治疗方案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非复杂性夹层亦应早期行TEVAR治疗。可明显提高主动脉重塑率和远期生存率。对于手术时机选择,从主动脉可塑性时间窗和减少严重并发症两方面考虑,目前推荐在亚急性期(14-90 d)行TEVAR。非复杂性夹层治疗的另一关键点是发现需早期手术干预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可通过重点评估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主动脉和假腔直径、真假腔状态、破口大小和数目等),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筛选出需要早期TEVAR干预的高危非复杂性夹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假体和植入物 治疗时机 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东晨 李昂 段美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88,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重症患者严重的常见合并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肾脏替代治疗(RRT)已成为AKI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何时为开始进行RRT的最佳时机国内外尚无一致结论。通过回顾危重症医学及肾脏病学领... 急性肾损伤(AKI)是重症患者严重的常见合并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肾脏替代治疗(RRT)已成为AKI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何时为开始进行RRT的最佳时机国内外尚无一致结论。通过回顾危重症医学及肾脏病学领域学者进行的多项临床研究,总结分析除以往公认的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过负荷等经典RRT始动因素外的最佳开始治疗时机相关指标,探讨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量、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点,以及AKI分期等标准的可行性指标作为RRT最佳始动时机,以期找到特定指标对患者预后意义最大的截点值,为AKI患者进行RRT的最佳时机判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时机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失眠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晨 郑詠耀 +3 位作者 李金金 高晓林 杨文佳 陈云飞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7期55-58,共4页
通过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及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研究探讨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失眠的现状,展望其发展,以期为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失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眠 时间医学 子午流注 针刺疗法 择时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凯(综述) 闫军(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7期1902-1907,共6页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胆道结石和胆道梗阻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在明确...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胆道结石和胆道梗阻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及外科干预是治疗关键。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AOSC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着重对内镜治疗的发展及手术时机进行论述,以便于服务于临床,为AOSC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 内镜治疗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乳腺癌临床治疗与生殖保护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依寒 赵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4-867,共4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乳腺癌病人的年轻化以及现代人生育年龄的推迟,育龄妇女在乳腺癌病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与其后续生活质量相关的生育力保护问题则逐渐成为焦点。年轻乳腺癌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乳腺癌病人的年轻化以及现代人生育年龄的推迟,育龄妇女在乳腺癌病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与其后续生活质量相关的生育力保护问题则逐渐成为焦点。年轻乳腺癌病人由于治疗费用、乳房缺损及婚姻生育等问题,普遍存在显著的紧张、焦虑、易怒等负面情绪。大多数年轻乳腺癌病人有生育计划,但对生育力保护的知识知之甚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卵巢损伤 生育保护 怀孕时机
原文传递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刚 刘彤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6-900,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科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全结直肠切除十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已成为标准手术方式。急性重度UC是治疗的难点,常用策略为激素治疗观察后再决定是否行转化治疗。而其中重症UC(CUC)由于病情危重,常合并凶险性大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科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全结直肠切除十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已成为标准手术方式。急性重度UC是治疗的难点,常用策略为激素治疗观察后再决定是否行转化治疗。而其中重症UC(CUC)由于病情危重,常合并凶险性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或结肠穿孔等,其处理更加紧迫和复杂,因此对于外科手术和围术期管理要求更高。目前外科医师在面对CUC时,应采用何种外科策略尚缺乏统一规范,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体会,笔者对CUC的外科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探讨外科治疗改善CUC患者预后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外科 治疗 手术时机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
原文传递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9
8
作者 熊进文 刘忠民 +1 位作者 黄海球 郭卫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急诊手术治疗18例,死亡3例,发生并发症3例;延期手术10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17例,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急诊手术治疗18例,死亡3例,发生并发症3例;延期手术10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17例,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胆道无梗阻或梗阻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待症状缓解后再行延期手术或择期手术治疗;胆总管梗阻较重者或胆囊颈管结石嵌顿者应行急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胆石病 个体化治疗 手术时机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慧敏 罗勇 +1 位作者 康永清 罗昊坤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4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其分为早期干预组(20例)与晚期干预组(20例),观察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4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其分为早期干预组(20例)与晚期干预组(20例),观察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干预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BI评分、F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BI评分、F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早期干预组升高水平明显优于晚期干预组(P<0.05)。结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干预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治疗 干预时机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脐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东利 王学乾 +1 位作者 王蕊 郝有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脐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脐疗组和其他时间脐疗组,每组30例。子午流注脐疗组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于申时(15:00-17:00)行脐疗,...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脐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脐疗组和其他时间脐疗组,每组30例。子午流注脐疗组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于申时(15:00-17:00)行脐疗,其他时间脐疗组避开申时,于其他时间行脐疗,均每次贴敷4 h,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残余尿量(RUV)]、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泌尿症状困扰量表(U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Pdet-max、日均单次排尿量、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RUV、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NBSS及U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子午流注脐疗组患者Qmax、Pdet-max、日均单次排尿量、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其他时间脐疗组(P<0.05),RUV、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NBSS及USDS评分均低于其他时间脐疗组(P<0.05)。子午流注脐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其他时间脐疗组的76.7%(23/30,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脐疗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脐疗 子午流注理论 治疗时机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艳 王海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1-766,共6页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方案之一,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发,新辅助治疗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切除...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方案之一,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发,新辅助治疗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切除率和保乳率,但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仅在三阴性乳腺癌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中pCR率的提高似可转化为有限的生存获益。因此,新辅助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就该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手术 时机
下载PDF
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春艳 李淑艳 +2 位作者 阎莉 张建梅 王凯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9期1775-1779,共5页
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多数患者预后差,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的关键。外科治疗是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手段。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 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多数患者预后差,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的关键。外科治疗是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手段。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对于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各项治疗手段也不断成熟,但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时机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究,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适应证 治疗时机 介入方案
下载PDF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达承 乔安意 +3 位作者 杨星 胡扬喜 王翀 杨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0年76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治疗36例,两周内手术20例,延期手术16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无... 目的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0年76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治疗36例,两周内手术20例,延期手术16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无复发。内镜治疗15例,其中ERCP/EST11例,ERCP/ENBD1例,ERCP3例,均获痊愈,随访1例复发。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1例,随访6例复发。结论外科手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在经短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早期手术或内镜治疗解除胆道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手术时机 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英俊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时间介入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超早期介入康复。比较两组效果;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其他时间指标...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时间介入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超早期介入康复。比较两组效果;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其他时间指标;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BI指数、FMA评分;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100.00%高于对照组80.00%(χ^2=6.023,P<0.05)。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BI指数、FMA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BI指数、FMA评分分别是(7.24±1.21)分、(78.24±3.96)分、(90.25±2.31)分,观察组各项评分指数变化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其他时间指标分别是(25.21±2.25)d和(16.11±2.62)d、(20.11±2.66)d,观察组各指标更好(t=6.981,11.023,P<0.05),观察组有3例后遗症,对照组有8例后遗症,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922,P<0.05)。结论超早期介入康复脑卒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介入时机 脑卒中患者 预后 影响 神经功能
下载PDF
PTGBD序贯择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洪 甘雪梅 +6 位作者 孙建明 张代忠 赵宇 杨中秋 柳凤玲 熊杰 张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序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择期LC手术难度,将患者分为非困难组(...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序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择期LC手术难度,将患者分为非困难组(n=62)和困难组(n=52),比较两组相关临床及生化指标情况。通过PTGBD-LC间隔时间预测手术难度绘制ROC曲线,得出截断值。以该值为节点分为短间隔组(n=58)和长间隔组(n=56)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情况。以PTGBD-LC间隔时间为自变量、困难LC比例为因变量,进一步绘制拟合曲线,研究PTGBD-LC间隔时间与LC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4例患者,非困难组患者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上腹部手术史比例、生化指标(NLR、PLR、ALT和γ-GT)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困难组(均P<0.05),而PTGBD-LC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困难组(P<0.05)。以PTGBD-LC间隔时间预测手术难度绘制ROC曲线,得出AUC为0.778,截断值为53.5 d,当PTGBD-LC间隔时间>53.5 d时,困难LC比例、胆囊壁厚度、胆囊颈周围重度粘连率、胆囊坏疽或周围脓肿形成率、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和(或)胆囊黏膜毁损术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曲线分析显示,在PTGBD-LC间隔时间为20.7 d时困难LC比例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当PTGBD-LC间隔时间为84.7 d时困难LC比例最低,随后困难LC比例又再次上升。结论PTGBD-LC间隔时间与择期LC手术难度紧密相关,结合手术难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考虑,PTGBD后择期LC最佳间隔时间为53.5~84.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序贯治疗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早期与延迟介入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和DCI发生率的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传玉 黄海能 +9 位作者 黄华东 符黄德 罗起胜 罗琨祥 覃成箭 栗学玉 郑传华 蓝川琉 贺献贵 王向宇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导致术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98...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导致术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手术的时机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早期组(n=57)和延迟组(n=41)。其中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其中早期组介入时间在发病后72h内,而延迟组介入时间超过发病后72h。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导致患者术后DC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7±2.19vs5.76±1.94,P>0.05),早期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延迟组(91.23%vs73.17%,P<0.05),2组患者术后DCI、CVS、再破裂出血、脑水肿及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随访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及巴塞尔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延迟组[80.70%vs70.73%,(63.51±13.42)vs(52.78±12.65),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后DCI发生率为12.44%,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5.48、8.074,P<0.05)。结论早期介入能提升栓塞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治疗时机 迟发性脑缺血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海鹏 吕杰 安友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AKI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资料提示,每年约1300万人发生AKI,其中死于AKI及其并发症的占13.1%。Meta分析显示我国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为0.99%~11.6%... 急性肾损伤(AKI)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AKI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资料提示,每年约1300万人发生AKI,其中死于AKI及其并发症的占13.1%。Meta分析显示我国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为0.99%~11.6%。目前,虽然肾替代治疗(RRT)应用较为广泛,但启动RRT的最佳时机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结合国外最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研究结果,对RRT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时机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重度狭窄血栓清除术中髂静脉支架置入时机的选择
18
作者 周文杰 杨超 +3 位作者 王孝运 朱晓黎 吕朋华 段鹏飞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重度狭窄患者血栓清除术中髂静脉支架置入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下肢DVT伴髂静脉重度狭窄患者68例,其中男24例、女44例,年龄...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重度狭窄患者血栓清除术中髂静脉支架置入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下肢DVT伴髂静脉重度狭窄患者68例,其中男24例、女44例,年龄27~87(62.6±11.6)岁,均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术+髂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按照置入支架时期不同分为2组:同期组35例,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术,同期髂静脉支架置入后行置管溶栓治疗,分期组33例,一期行AngioJet血栓清除术+置管溶栓治疗,二期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肢侧别、合并肺栓塞情况、血栓分型、病程、术前肢体周径差、近期手术/外伤、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治疗期间溶栓剂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血栓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2组术后12个月时的支架累积通畅率、肢体周径差、下肢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情况。结果(1)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6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同期组患者治疗期间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5.7±32.0)万U、(3.3±1.6)d、(6.7±1.7)d,分期组分别为(117.6±19.8)万U、(4.9±1.0)d、(8.6±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4.95、-4.03,P值均<0.001),2组AngioJet抽吸时间、血栓清除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7%(16/35)和51.5%(1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2),均未发生出血、症状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3)6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17.3±3.5)个月。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支架累积通畅率、肢体周径差、PTS发生率及V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合并髂静脉重度狭窄的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重度狭窄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 溶栓治疗 髂静脉支架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舒冏 王曼曼 曾龙驿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长期随诊的21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日一次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者一日两次预混胰... 目的:观察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长期随诊的21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日一次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者一日两次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对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C肽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C肽升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时机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与手术时机 被引量:4
20
作者 毕钊 王永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0-1225,共6页
新辅助治疗(NAT)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应用日益广泛。在临床实践中应依据肿瘤生物学、疗效与肿瘤负荷,采用适应性研究设计,优化病人NAT策略,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NAT期间动态监测疗效,重视早... 新辅助治疗(NAT)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应用日益广泛。在临床实践中应依据肿瘤生物学、疗效与肿瘤负荷,采用适应性研究设计,优化病人NAT策略,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NAT期间动态监测疗效,重视早期疗效评估和预测,推荐以疗效为导向制定后续治疗的决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逐渐受到关注。NAT有效的病人手术应于NAT结束后的21 d内完成,对于NAT无效病人鼓励其在NAT平台上积极寻找有效的无交叉耐药方案。临床淋巴结阴性病人推荐NAT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临床淋巴结分期cN1病人可通过NAT后SLNB降期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