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与构建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苏锐 赵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命运共同体”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发展体现,这一理念蕴含着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从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命运共同体”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发展体现,这一理念蕴含着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从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上看,这一理念生成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逻辑下;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史逻辑下;生成于探索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环境对人类发展桎梏的实践逻辑中。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共同体”系列重要论述的发展完善,为新时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理论传承 历史脉络 构建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域中的统筹城乡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自贵 王普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发展的核心要义,而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读它,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发展的核心要义,而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读它,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思想渊源、本质内涵、理论传承、动力机制、价值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本质内涵 理论传承 动力机制 价值关怀
下载PDF
共享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传承与实践探索
3
作者 李贤利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6-6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协作和共同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有计划的组织调节社会资源、共同自愿自由劳动、共同享受社会福利、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处处充盈着"共享发展"的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协作和共同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有计划的组织调节社会资源、共同自愿自由劳动、共同享受社会福利、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处处充盈着"共享发展"的思想火花。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弘扬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宏伟设想,思辨扬弃了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发展理论遗产,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共同富裕思想,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理念传承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孔巴略的音乐社会学思想浅释 被引量:2
4
作者 缪天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对孔巴略所著《音乐的法则和进化》一书中的音乐社会学思想进行了介绍,就原著者所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爱情和劳动三者分别与音乐的关系所展示的事例、观点等,择其要点加以阐释而写成本文。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调式 达尔文 进化论 遗传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5
作者 宋艳萍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45-46,共2页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邓小平 发展理论 继承 创新 中国共产党 党建理论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中继承理论的分类和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东立 姚天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着重介绍继承的概念、分类及其在自然语言中的应用.继承理论是一个可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实用理论,在语法和语义方面同时使用继承理论可以将自然语言合理地分类,将无限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转换成有限的类别处理.
关键词 继承理论 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7
作者 赵颖 《行政与法》 2015年第11期58-64,共7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本文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仁政"思想、小康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思想进行了梳理,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传承、理论转化、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本文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仁政"思想、小康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思想进行了梳理,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传承、理论转化、理论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理论传承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四重论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把握,为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对英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列深入全面的论述,蕴含着“时势造英雄”“英雄来自人民”“斗争铸...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把握,为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对英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列深入全面的论述,蕴含着“时势造英雄”“英雄来自人民”“斗争铸就英雄”的英雄生成论;英雄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定位论;“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格论;“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英雄传承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生成论 英雄定位论 英雄品格论 英雄传承论
下载PDF
扬雄的因革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1-55,共5页
扬雄的因革论强调客观、真实、自然和时代现实性,坚持儒学正宗地位,以儒融通道、墨诸家,在丰富发展儒学思想中为王充、葛洪、刘勰等文论家之因革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
关键词 扬雄 因革论 儒学 文论
下载PDF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属性定位及分配规则之构建
10
作者 巩寿兵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55-58,共4页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属性如何定位决定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相较于继承利益丧失说下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继承人之可继承利益所遭受损害之赔偿,继承说将之定性为遗产更有其合理性。根据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确定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属性如何定位决定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相较于继承利益丧失说下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继承人之可继承利益所遭受损害之赔偿,继承说将之定性为遗产更有其合理性。根据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确定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的范围和顺位,并在确立扶养费优先分配原则的前提下,依照遗产分配的规则解决赔偿权利人间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是当下一个较为可欲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继承说 继承利益丧失说 被扶养人 遗产分配规划
下载PDF
死亡赔偿金制度之再审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巩寿兵 安调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3-47,共5页
死亡赔偿金是我国民法为了解决由于人身伤残赔偿额与死亡赔偿额之间严重不均衡而导致的"撞伤不如撞死"的现实问题而创设的一项制度,但它却并非这一问题唯一的"正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于死... 死亡赔偿金是我国民法为了解决由于人身伤残赔偿额与死亡赔偿额之间严重不均衡而导致的"撞伤不如撞死"的现实问题而创设的一项制度,但它却并非这一问题唯一的"正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于死亡赔偿制度的态度暧昧,做法不一。作为死亡赔偿金制度理论基础的继承丧失说存在诸多逻辑缺陷。在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综合考量的视角下,死亡赔偿金的公平性值得商榷。死亡赔偿金制度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立法者忽视了民法的界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赔偿金 继承丧失说 公平性 民法的界限
下载PDF
企业管理传承性创新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视角
12
作者 唐晓华 赵丰义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 CSSCI 2010年第3期110-121,共12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忽视历史传承的问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进行分析表明,以充分利用和传承现有资源为基础的传承性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最优创新路径;由于企业长期发展形成的组织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线性管理...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忽视历史传承的问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进行分析表明,以充分利用和传承现有资源为基础的传承性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最优创新路径;由于企业长期发展形成的组织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线性管理过程不能胜任偏离原有线性轨迹的根本性创新活动,使得传承性创新陷入困境,而动态能力理论为管理传承性创新困境提供了方案;进而创新困境管理的研究成果从实证角度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管理传承性创新的困境,传承性创新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基础理论 动态能力 传承性创新 创新困境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