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被引量:415
1
作者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201,共16页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程,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从3.48%增加到3.91%;按照省区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优化、重点、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结合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民生质量等相关分析,给出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划方案校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划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空间规划 区域战略 区域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被引量:164
2
作者 奉婷 张凤荣 +2 位作者 李灿 曲衍波 朱凤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0-210,F0003,共12页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农田划定内在要求,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与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于GIS平台实现各指标定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大相似性原理将北京平谷区现有5 916块耕地地块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调控和缩减退出4大类型,通过分析各类型耕地综合质量特征,整理得到平谷区基本农田划定时空配置方案。该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区域耕地资源综合质量状况,为县域范围耕地资源功能分区与差别化管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基本农田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平谷区
下载PDF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被引量:108
3
作者 张行南 罗健 +1 位作者 陈雷 李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共7页
洪灾的含义包括洪水和灾害两个方面.本文从气象、径流和地形三因素考虑,采用成因分析的方法,制成了洪水危险程度区划图.以耕地和人口为经济因素指标,考虑洪水造成的灾害,制作成洪灾危险程度区划图.本文制作的区划图是客观的,已得到了一... 洪灾的含义包括洪水和灾害两个方面.本文从气象、径流和地形三因素考虑,采用成因分析的方法,制成了洪水危险程度区划图.以耕地和人口为经济因素指标,考虑洪水造成的灾害,制作成洪灾危险程度区划图.本文制作的区划图是客观的,已得到了一些领域专家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洪灾 区划图 天气因素 径流因素 地形因素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被引量:116
4
作者 李纪宏 刘雪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维持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功能分区的环套模式反映了生物保护的一种分级措施,而最小费用距离反映了物种的被保护程度和景观对物种的干扰程度等阻力特性,因此,功能分区阈值是联系这种阻力变化和分...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维持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功能分区的环套模式反映了生物保护的一种分级措施,而最小费用距离反映了物种的被保护程度和景观对物种的干扰程度等阻力特性,因此,功能分区阈值是联系这种阻力变化和分级保护措施的一个纽带。以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的方法。阻力层的确定、阻力值的赋予、功能分区阈值的确定等问题构成了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的基本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进一步丰富了功能分区的研究方法;最小费用距离应用于功能分区的关键点在于功能分区阈值的确定;利用标准方差分类方法可以设计不同安全水平的功能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费用距离 功能分区 自然保护区 阈值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 被引量:115
5
作者 王新盼 姜广辉 +2 位作者 张瑞娟 赵婷婷 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250,共10页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基础上,修正得到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结合基本农田质量现状及其限制因子可改造程度,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和经整治后可建成2个层次上划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区适宜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农田有6036.98hm2,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54%。其中1026.70hm2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集中分布在马昌营镇和大兴庄镇等西南平原乡镇,其他5010.28hm2为经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和半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立足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已具备建设条件的西南部平原区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平原区需要重点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半山区应在提升农田质量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区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逐级修正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平谷区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 被引量:111
6
作者 韦仕川 熊昌盛 +1 位作者 栾乔林 胡月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49-256,共8页
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采用Moran散点图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探讨广宁县耕地质量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和聚集性规律,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分... 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采用Moran散点图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探讨广宁县耕地质量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和聚集性规律,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广宁县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规律,正相关类型(高-高和低-低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负相关类型(高-低和低-高型)无明显集中区域,零星分布。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耕地保护分区,既综合考虑了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条件和经济条件,同时将耕地质量的空间属性作为第4维,纳入到耕地保护分区研究中,为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思路。最后,提出了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为研究区域耕地保护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等级 耕地质量指数 局部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空间尺度 广宁县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 被引量:103
7
作者 薛剑 韩娟 +2 位作者 张凤荣 郧文聚 刘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3-203,共11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既要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也要考虑建成后的稳定性。该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质量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建设用地扩张动力等方面构建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评价...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既要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也要考虑建成后的稳定性。该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质量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建设用地扩张动力等方面构建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运用理想解逼近法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最后用四象限法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富锦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度可行区域面积为13.18万hm2,中度可行区域面积22.72万hm2,低度可行区域面积22.18万hm2;高度稳定区域面积为7.58万hm2,中度稳定面积为27.73万hm2,低度稳定区域面积为22.77万hm2。基于空间稳定性优先的目标导向,分别确定国营农场辖区和地方政府辖区的建设时序。其中,国营农场辖区优先建设区域面积为6.75万hm2,主要分布在七星农场、创业农场、红卫农场、前进农场和青龙山农场;地方政府辖区优先建设区域面积为4.41万hm2,主要分布在二龙山镇、锦山镇、头林镇和宏胜镇。该研究结果可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稳定性 区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可行性 建设时序 富锦市
下载PDF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被引量:101
8
作者 冯锐 吴克宁 王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43-251,共9页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等要求,以中江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工程施工条件、社会与经济可接受性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理想解逼近法和限制因素组合法,对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等要求,以中江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工程施工条件、社会与经济可接受性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理想解逼近法和限制因素组合法,对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出时序安排与模式分区。结果表明,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上近、中、远期整治区的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9.28%、37.86%、43.86%;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划分为3个模式区,即坡度限制因素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区和农田道路重点建设区,各区所占比例分别为41.34%、31.53%和27.13%。研究方法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整治 高标准基本农田 时序安排 模式 中江县
下载PDF
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被引量:97
9
作者 陈怀亮 邓伟 +1 位作者 张雪芬 邹春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43,共9页
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在辨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麦播旱涝、晚... 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在辨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麦播旱涝、晚霜冻、干热风与青枯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子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区划,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探讨了一条新的定量分析及区划技术体系。分析发现,干热风与青枯雨是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晚霜冻危害,第三是麦播时旱涝灾害,但总体上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并不算太高,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业气象灾害 灾度函数 风险 区划
下载PDF
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 被引量:96
10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1-636,共16页
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1 200... 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1 2000-201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年均增加1.3个百分点,32%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2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和"低快高慢"的收敛性,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城镇化率年均分别增加1.4、0.5、1.4和1.3个百分点;3 60%的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集中在低城镇化率—高增长率、低城镇化率—中高增长率和低城镇化率—中增长率三种类型,且以中、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密集;4中国县域城镇化格局基本未变,仍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的城镇化发展较为突出,东部地区及内陆省会城市周边的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5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状况、人口集聚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地理区位特征对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影响;6中国城镇化格局可分为具有明显区类一致性和区外异质性的5大类、20个区域。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应凸显地域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强调节约集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类型区域 人口普查数据 县域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 被引量:87
11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1 位作者 刘玉 任艳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38-246,F0003,共10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的基本条件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适宜性。为了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该文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首先对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的基本条件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适宜性。为了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该文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首先对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其中,耕地质量从立地条件、耕地物理性状、耕地化学性状及利用条件4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从农田基础条件、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条件及群众意愿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据评价结果分析了五华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的不同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程度的差距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四象限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区域进行了划分,其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15 460.51 hm2,占到五华县耕地总面积的37.65%,"高质量低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8 771.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36%,"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7 508.7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71%。在对3个区域的耕地限制性因素、基本农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农田的空间调整措施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模式及建设方向。研究结果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建设 高标准基本农田 布局 模式 五华县
下载PDF
“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 被引量:87
12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甄延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9,68,共9页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评价”为科学基点,是整合空间类规划分区的核心举措,是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2)“三线”与“三区”的区别在于,“三线”兼具“功能区”和“管制区”的双重属性,而“三区”则侧重于“功能区”,因此需要在“三区”基础上,结合“三线”,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体系。(3)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首先,需要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的“双评价”范式;其次,构建“适宜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三区”格局优化模型;最后,依据“划管结合”原则,综合考虑功能和管控的双重要求,提出功能区与管制区融合的分区思路。(4)分区管制策略重点回答“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等问题。研究结论:划定“三区三线”是为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时空秩序,规范人类对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行为。今后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可落地、易管理的空间用途管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线” “双评价” 分区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75
13
作者 杜国明 刘彦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4-560,共7页
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益、粮食的产量、农民的收入和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SR"框架构建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①全省各县市的耕地利... 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益、粮食的产量、农民的收入和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SR"框架构建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①全省各县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属正偏态分布,集约利用状况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县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②耕地集约利用因素——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亦存在互不相同的区域差异;③引起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的原因主要有区位状况、自然特征和经济条件等;④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可以划分为三江平原区、松嫩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和大中型城市周边区域,并应分别采取规模经营模式、联合-服务经营模式、特色经营模式和复合经营模式,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利用 耕地 模式 分区 黑龙江
原文传递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 被引量:75
14
作者 熊昌盛 谭荣 岳文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6-284,共9页
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合理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该文以广宁县为例,在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的基础上,引入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进行... 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合理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该文以广宁县为例,在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的基础上,引入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广宁县耕地质量整体平均水平较高;村级耕地质量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可将全县分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优化区域、重点区域、后备区域和一般区域。在未来整治与建设过程中,可结合不同自相关类型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建设区域采取差别化开发整治措施和有序性建设时序安排。该研究综合考虑了耕地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以及空间属性的差异,体现出耕地规模、质量与空间聚集"三位一体"的分区保护思路,能够为耕地保护和农田整治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相关分析 耕地质量 高标准基本农田 局部空间自相关 广宁县
下载PDF
一个改良的染色体C带技术 被引量:53
15
作者 任正隆 张怀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作者改良的C带技术。这一改良的技术的特点是:1.利用自制的一套种子发芽装置和改良的发芽程序,制备健壮的富含分裂相的根尖材料;2.改良的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压片技术;3.控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处理强度;4.使...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作者改良的C带技术。这一改良的技术的特点是:1.利用自制的一套种子发芽装置和改良的发芽程序,制备健壮的富含分裂相的根尖材料;2.改良的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压片技术;3.控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处理强度;4.使用Giemsa和Leishman染色剂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使用这一改良的技术,可以达到鉴定分离群体中单个植株C带核型的水平,从而为细胞遗传学和染色体工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在分带研究中完全使用国产试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带技术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工程 分带
下载PDF
试论促进产权明晰的规划管制改革——兼论“城中村”的改造 被引量:48
16
作者 姜崇洲 王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3-40,共8页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强调产权明晰与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化发展为主导 ,但同时需要强化与完善城市规划的法律管制地位。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区划使土地使用外部效果的内在化方法 ,指出有效实施区划的基础是产权明晰与公...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强调产权明晰与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化发展为主导 ,但同时需要强化与完善城市规划的法律管制地位。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区划使土地使用外部效果的内在化方法 ,指出有效实施区划的基础是产权明晰与公众参与。而中国城市土地具有产权界定不清楚、缺乏明确的人格化代表、产权边界模糊、可转让性上残缺等产权残缺特点。残缺产权产生寻租 ,增大了产权市场化的阻力。因此 ,土地产权改革是城市规划有效的根本。促进产权明晰的规划管制改革首先必须明确经济发展、产权明晰与规划管制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我国的城市规划要牢牢树立产权地块的法律意识、保护产权、正视赔偿、配合城乡土地产权与物权的改革。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界广泛推崇的法定图则具有很好的促进产权明晰的作用。“产权明晰、区划控制、加强法治、经营城市”是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前提。已经成为的社会热点的“城中村”问题 ,也有赖于通过产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明晰 规划管制改革 “城中村” 改造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64
17
作者 倪深海 顾颖 王会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09,共5页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个,严重脆弱区104个,一般脆弱区175个,轻度脆弱区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业干旱脆弱性 指标体系 分区 中国
下载PDF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被引量:65
18
作者 朱传民 郝晋珉 +2 位作者 陈丽 双文元 刘平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242,共10页
识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环境适宜性及诊断具体建设内容,对于提高建设时序区域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建设内容的针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县域耕地差别化管控、土地整治等提供参考。该文在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本底适宜性的基础上... 识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环境适宜性及诊断具体建设内容,对于提高建设时序区域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建设内容的针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县域耕地差别化管控、土地整治等提供参考。该文在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本底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具体建设目标要求的耕地综合质量测度指标体系以及适宜质量识别模型。通过探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外部环境适宜性,提出了外部环境适宜性修正模型与"综合质量-综合意愿"综合建设区划定方法。根据构建的限制类、限制型诊断方法及其组合设计确定建设时序区域综合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并以曲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曲周县耕地综合质量呈现出较明显的"整体集聚-局域均质"特点,适宜建设的高质量地涉及1 298个单元,22 472.84 hm2,占总面积的47.87%。其主要分布在安寨、第四疃、白寨等乡镇;2)通过农户建设综合意愿度CWI对耕地综合质量修正,得到高质量-低意愿(HQ-LW)、低质量-高意愿(LQ-HW)中质量-中意愿(MQ-MW)3种组合类型;3)形成的3个综合适宜时序区域区中,一级适宜区面积13 714.22 hm2,主要分布在安寨、槐桥、曲周等乡镇,其中约占研究区总面积46.44%的5大片区成为近期集中建设的区域,主导限制类为平整工程,地块调整归并为研究区今后重点建设内容。二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里岳乡、侯村镇,该区主导限制类为自然质量,限制型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三级适宜区分布较广,涉及7个乡镇,主导限制类为田间设施、自然质量,为建设空间布局的最后选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划分 农村地区 高标准基本农田 综合质量 限制类型 农户综合意愿 曲周县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61
19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2 位作者 赵婷婷 方磊 朱泰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128,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围绕中心城区构建了城乡交错区、远郊平原区和生态山区3个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根据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区、分模式的整理方案,该方案对于加快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农村居民点整理 模式 分区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 被引量:61
20
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李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25-232,共8页
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永久稳定是在土地整治战略背景下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以美国重要农地保护的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体系思想为指导,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分析体系... 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永久稳定是在土地整治战略背景下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以美国重要农地保护的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体系思想为指导,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分析体系,采取多因素综合对比分析法,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和非适宜性评价,该研究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建设区的面积为11 212.42 hm2,该建设区基本农田质量较优,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小;划定有条件建设区的面积为18 714.36 hm2,该建设区有良好的基本农田质量条件,但需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采取一定的整治技术和措施;划定限制建设区的面积为7 491.30 hm2,该建设区耕地质量及立地条件差异显著,城区周边受立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远离城区基本农田质量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划定 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