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家的徐光启
1
作者 邱瑞中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3-77,共5页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后,徐光启提出八道奏章,主述训练新兵,教授使用枪炮,保卫国家。其中一折建议“监护”朝鲜,加强与朝鲜的联合,牵制满洲;因忽视朝鲜主权,遭到明廷多数人抵制和朝鲜的反对,朝鲜派使团辩诬。
关键词 徐光启 监护朝鲜 练新军 救国思想
下载PDF
杨杏佛救国思想综论
2
作者 方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杏佛 救国思想 近代中国
下载PDF
洋务运动与“实业救国”思想关系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双全 王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参与洋务运动的阵营虽然庞杂,但大体可分为洋务派官僚和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洋务派官僚并不是真正的"实业救国"论者,因为他们所兴办的各种新式企业不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他们所要挽救的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只是... 参与洋务运动的阵营虽然庞杂,但大体可分为洋务派官僚和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洋务派官僚并不是真正的"实业救国"论者,因为他们所兴办的各种新式企业不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他们所要挽救的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只是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不仅在经济上要求自由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倡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而且还在政治上推崇西方的民主制度,他们才是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想的真正首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救国”思想 民族国家 自由 “商战”
下载PDF
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历程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景林 牛德昌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教育救国论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涨时期、回落时... 教育救国论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涨时期、回落时期。教育救国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具有无可争辩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当然,教育救国论作为一种思潮又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思潮 发展历程 进步性 局限性
下载PDF
毛泽东早期救国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磊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12,共3页
救国,是毛泽东早期行动的核心。在探求救国真理和道路的艰难征途中,毛泽东表现出了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奋斗的精神、勇于在求学中求索的精神和矢志不渝地坚持真理的精神等良好思想品质。这些思想品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 救国,是毛泽东早期行动的核心。在探求救国真理和道路的艰难征途中,毛泽东表现出了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奋斗的精神、勇于在求学中求索的精神和矢志不渝地坚持真理的精神等良好思想品质。这些思想品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早期 救国思想 大学生 成长成才 启示
下载PDF
从创新创业视角论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内在逻辑
6
作者 陈卫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7-102,共6页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和370多所学校,影响深远,南通因此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美誉。身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张謇能够开风气之先,下海经商,紧密筹划,勤奋坚韧,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终成实业大家,反哺滨江临海南通大地,成为南通对外响...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和370多所学校,影响深远,南通因此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美誉。身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张謇能够开风气之先,下海经商,紧密筹划,勤奋坚韧,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终成实业大家,反哺滨江临海南通大地,成为南通对外响亮之名片。其“实业救国”思想与实践为21世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范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实业救国思想 棉铁主义 产学研融合 创新创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