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04年西南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陈启智 黄奕武 +1 位作者 王其伟 谈哲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3-642,共10页
利用15年(1990年—2004年)的逐日天气图资料对西南低涡的产生和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5年共统计出1038次西南低涡,其中生命史维持1d以上的西南低涡共有262次,春、夏两季出现的频数比较多,... 利用15年(1990年—2004年)的逐日天气图资料对西南低涡的产生和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5年共统计出1038次西南低涡,其中生命史维持1d以上的西南低涡共有262次,春、夏两季出现的频数比较多,其中春季一共发生77次占29.4%,夏季一共发生92次占35.1%;而秋、冬两季比较少,秋季一共发生55例占21.0%,冬季一共发生38例占14.5%.西南低涡存在两个主要的生成区,高原东南缘生成区和四川盆地生成区,其中,高原东南缘生成区是最主要的生成区.大多数西南低涡的维持时间较短,生命史在1d以内的共776例占74.8%,生命史在1~3d之间的有239例占23.0%,生命史在3~6d之间的有21例占2.0%,只有2例生命史达到6~7d.移动性低涡占西南低涡总数的极少部分,15年仅统计出60例,约占全部西南低涡总数的6%,其中,按移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四种,分别为东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33.3%)、偏东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0%)、东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和少动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11.7%).西南低涡的强度分布从南至北明显递增,在东西方向上也略有变化,为先增强再减弱.从南往北移动有利于西南低涡的维持和发展,从东往西移动,西南低涡将先有所增强,然后再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 季节变化 生成区 移动路径
下载PDF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被引量:36
2
作者 陈泽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地区,2013年播种面积为9083.8万亩,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按玉米种植地区的热、水、土等农业自然状况,适当考虑行政... 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地区,2013年播种面积为9083.8万亩,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按玉米种植地区的热、水、土等农业自然状况,适当考虑行政区划和国家玉米区试点的布局,西南玉米生态区划分为5个大区,22个亚区。本文根据各个亚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特点及种植情况等特点,确定各自对玉米品种类型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玉米 生态区域 划分 品种需求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遥感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维 王文杰 +4 位作者 李俊生 吴昊 许超 刘孝富 刘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7-1455,共9页
以年际同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旱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及应采取的管理和科研措施.结果表明:2009年8月—2010年3... 以年际同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旱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及应采取的管理和科研措施.结果表明:2009年8月—2010年3月,西南地区的生态系统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显著,威胁程度呈上升趋势;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自治区)受干旱影响的生态系统面积先后超过各省份生态系统总面积的80%,生态系统强度变差区集中在云南的中东部、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等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农作物大面积枯死或绝收;大量水库、池塘干涸,河流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河流断流,危及水生生物生存;自然植被影响明显,植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干热河谷地带和岩溶地形区域植被大面积退化,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计(MODIS) NDVI 极端干旱气象 西南地区 生态系统影响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及常用监测方法 被引量:30
4
作者 季伟峰 胡时友 宋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S1期38-41,共4页
我国西南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地质灾害尤为突出,发生频繁。主要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目前的滑坡、泥石流监测工作主要有以工程减灾为目的的专业监测,城镇居民点的综合减灾监测,而广大农村则以群测群防为主监测。国土资源部... 我国西南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地质灾害尤为突出,发生频繁。主要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目前的滑坡、泥石流监测工作主要有以工程减灾为目的的专业监测,城镇居民点的综合减灾监测,而广大农村则以群测群防为主监测。国土资源部建立了全国性的内容包括滑坡、泥石流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特别是在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由中央主管部门统一指挥、专业技术人员配以相关监测方法及仪器进行。目前使用的主要监测方法有地表位移监测、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滑坡体应力应变监测、地下水监测、3S技术综合应用I、nSar技术应用、基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实时自动化监测等。通过这些监测,对三峡水库区的移民迁建、经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 监测 方法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肖谋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西南少数民族在民俗、礼仪、节庆活动中,结合地域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共性所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性、群体性、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西南少数民族在民俗、礼仪、节庆活动中,结合地域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共性所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性、群体性、独特性、传承性和民族性特征。把保护和发展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同学校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同发展地方经济和促进文化交流结合起来,是保护和发展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南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不同地形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维杰 王建力 王家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2-1142,共11页
为阐明西南地区不同地形对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各个水汽团在地理上的分界线,选取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3个地区共10个研究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西南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初步... 为阐明西南地区不同地形对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各个水汽团在地理上的分界线,选取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3个地区共10个研究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西南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初步建立了3个地区大气降水线,探讨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HYSPLIT4.9模型分析追踪冬夏半年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运移路径。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显著的高程效应;δ^(18)O=-0.0028H-3.93,R=0.89,降水中δ^(18)O和δD值表现出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与横断山脉地区逐渐贫化的趋势,季节变化规律特征为冬半年整体偏重,而夏半年整体偏轻。同时西南地区除昆明与成都地区外,d值整体上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征,符合我国季风降水影响区域的特点。3处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相比,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地区斜率与截距明显偏小,而云贵高原斜率与截距偏大,其主要与水汽凝结时温度、蒸发条件、水汽来源以及输送方式有关。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在不同地区主导性存在差异,四川盆地地区、云贵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横断山脉地区整体上不存在温度效应,存在显著降水量效应。西南各地区主导型水汽团也存在差异性,通过对不同地区冬夏季风期间主导型水汽团初步分析,受单一性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与东北部,而受多种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北部与东南部;贵阳-安顺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孟加拉湾水汽团交界处,成都-卧龙-黄龙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西风带水汽团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不同地形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特征与分布 被引量:22
7
作者 吕海涛 丁文龙 +1 位作者 云露 刘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岩溶-裂缝是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依据岩心观察、显微镜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钻井、深浅侧向和FMI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识别了中—下奥陶统储层裂缝和孔洞发育段,认为该区储层缝... 岩溶-裂缝是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依据岩心观察、显微镜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钻井、深浅侧向和FMI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识别了中—下奥陶统储层裂缝和孔洞发育段,认为该区储层缝洞发育特征与塔河油田主体区有较大的不同,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半充填—未充填的构造缝和溶蚀扩大缝,且以高角度斜裂缝和垂直裂缝为主,低角度裂缝较少;微裂缝和中缝发育,大裂缝和孔洞总体不发育,利用储层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指出了研究区内裂缝和孔洞发育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西南部地区 中—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储层 缝洞发育特征
下载PDF
2001-2017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运林 郭妍 胡海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6,共8页
根据中国林业信息网提供的2001-2017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计算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灾面积、受害森林面积、人员伤亡和火源类型等森林火灾指标的年际和空间变化,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西南5省市森林火灾特点和规律,并根据火源... 根据中国林业信息网提供的2001-2017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计算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灾面积、受害森林面积、人员伤亡和火源类型等森林火灾指标的年际和空间变化,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西南5省市森林火灾特点和规律,并根据火源引起森林火灾次数和方差分析,确定西南地区主要火源和不同省市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1-2017年,西南地区年均森林火灾次数1977次,年均过火面积2.43万hm^2,年均过火森林面积0.50万hm^2,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5.68万m^3,年均人员伤亡29人,年均投入扑火车辆2.24万辆,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火灾次数、火灾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等在不同省市和空间差异显著,火灾面积对伤亡人数、扑火经费、出动车辆和飞机数量等都有显著影响;3)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96%以上,其中烧荒烧炭(38.98%)和上坟烧纸(15.39%)分别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4)近几年,烧荒烧炭、炼山造林、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和电线引火是西南地区主要火源,不同省市间人为火起因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绝大多数都是人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建议在掌握研究区各省市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和火源特征基础上,加强基层防火宣传与教育,加大烧荒烧炭及上坟烧纸等火源的管控力度,是减少该地区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研究能够为西南地区各省市林火预测和林火管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年际变化 火源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选惠 郭永东 +1 位作者 唐小英 李传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7,共4页
  对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探讨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西南玉米新品种应具备的特征特性及区域主推品种的选择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克诚 向葵 +1 位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西南山地玉米区的生态、生产特点及其对玉米新品种(杂交种)主要特征特性的要求。根据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原理及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西南区域玉米主推品种选择原则及应克服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特征特性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西南区自然区划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汝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市)是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地域分异最明显的地区.山地、高原占了绝对优势,这一特点在西南区地域分异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貌这一非地带性因素对其它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着深刻...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市)是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地域分异最明显的地区.山地、高原占了绝对优势,这一特点在西南区地域分异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貌这一非地带性因素对其它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以致地貌类型的界线常常就是各级自然综合体的界线.本文以地貌为分区的主要依据和指标,将西南区分为6个区、21个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区划 非地带性因素 地貌 西南地区 自然环境
下载PDF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2001—2018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 被引量:19
12
作者 洪辛茜 黄勇 孙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836-9846,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定量评价NPP的变化规律是碳循环机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覆盖和NPP产品分析了2001—2018年西南地区NPP的时空变化特...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定量评价NPP的变化规律是碳循环机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覆盖和NPP产品分析了2001—2018年西南地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和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导致的NPP变化量,对NPP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8年,西南地区NPP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2)NPP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南高北低,NPP呈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四川的中东部、重庆、贵州西部和云南东部;NPP呈减少趋势出现在云南、四川中西部和贵州东部。(3)森林、草地和耕地转灌丛以及灌丛转森林是对NPP变化量影响较大的土地覆盖类型转变,土地类型转变导致的NPP净增量为20.643 TgC。(4)降水与NPP相关性低,气温与NPP有一定相关性,植被叶面积指数与NPP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因子对NPP的影响较小,植被生长密度对NPP有显著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实施,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和森林面积大量增加,是西南地区NPP上升的主导因素,因此生态工程的实施是西南地区NPP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生态工程实施背景下NPP的变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西南地区 喀斯特 生态工程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对比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云虹 张彦淑 杨明婕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51,共16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变化对比,及其内部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差距分析,全方位梳理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变化对比,及其内部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差距分析,全方位梳理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质量、开放水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因此,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生态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拓展区际互动合作,重视西北、西南地区联动发展,加快形成西部地区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西南地区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1 位作者 游明鸿 陈永霞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67%和0.33%~86.67%,变异系数分别为57.97%,101.39%和89.20%;感病1~7级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2.41%,12.06%.8.62%.17.24%,13.79%,20.68%和5.17%;高抗(HR)、抗病(R)、中抗(MR)、中感(MS)、感病(S)、高感(HS)型分别占22.41%,12.06%,8.62%,17.24%,13.79%和25.85%;抗锈病能力与材料来源地的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植株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与植株生殖枝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当加强病原菌及致病机理、侵染循环、病害流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的研究。西南地区为扁穗牛鞭草抗病性状、抗病基因的选取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扁穗牛鞭草 种质资源 锈病 抗病性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山岳型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瑾 明庆忠 刘安乐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60,共11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172个山岳型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其空间分布格局,探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南地区山岳型景区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梯形变化特征,存在典型的集... 以我国西南地区172个山岳型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其空间分布格局,探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南地区山岳型景区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梯形变化特征,存在典型的集聚型分布特征;(2)西南地区山岳型景区形成了"江津-綦江-巴南"、"成都-雅安"、"宜宾"、"南充-广安"、"贵阳-黔南"五大聚集核;(3)山岳型景区在州市范围分布集中度一般,同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高等级景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雅安-成都"区域、重庆市"南川-武隆"地区、重庆市"巫山"区域;(4)交通保障是影响山岳型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区域内政策支持、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分布。研究有利于厘清山地旅游的空间分布规律,辨识其影响因素,探索其发展机理,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旅游景区 山地旅游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岩溶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潜力、问题和支撑体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黔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4-18,共5页
中国工程院关注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扶贫开发,部署了西南草地畜牧业咨询项目。本文是该项目专题调研组在任继周院士带领下赴渝、桂、粤、黔、滇、湘6省的考察报告。调研组发现岩溶地区存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可解... 中国工程院关注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扶贫开发,部署了西南草地畜牧业咨询项目。本文是该项目专题调研组在任继周院士带领下赴渝、桂、粤、黔、滇、湘6省的考察报告。调研组发现岩溶地区存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可解决生态修复和脱贫致富方面的难题,还分析了岩溶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建立的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草地畜牧业 生态修复 扶贫开发
下载PDF
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霍红 蒲鸿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8,共3页
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政策支持促使体育旅游得以蓬勃开展。发展体育旅游,必须要重视其人才培养。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目前所处的困境,... 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政策支持促使体育旅游得以蓬勃开展。发展体育旅游,必须要重视其人才培养。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目前所处的困境,结合西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体育旅游 人才培养 对策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动态特征与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晓霖 潘玉君 李晓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8-67,共10页
为保证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开展水源地保护,以实现西南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西南地区2003—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自回归移动... 为保证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开展水源地保护,以实现西南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西南地区2003—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2025年西南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负载指数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2003—2018年,西南地区总水资源生态足迹有较大的区域差异,贵州、四川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9—2025年,西南地区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②从水资源承载力来看,四川水资源承载力最高,云南较高,贵州第3,重庆相对较低,西藏最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水资源承压指数的趋势相反;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西藏水资源承载力最低,四川水资源承载力最高.③2003—2018年,西南地区水资源负载指数整体在Ⅱ级以下水平.研究显示,西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如不加以保护规范,必然会抑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协调好水资源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生态足迹 承载力 水资源 ARIMA模型
下载PDF
从西南边缘看中国社会的整合:问题意识、研究范式的梳理与述评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晓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66-74,共9页
通过梳理大一统中国秩序在西南地区推广与中国社会整合的相关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指出西南地区作为传统时期中原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最为成功的典范,需要进一步突破单一中原中心的历史书写,在研究其整合入大一统中国社会模式的同时,... 通过梳理大一统中国秩序在西南地区推广与中国社会整合的相关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指出西南地区作为传统时期中原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最为成功的典范,需要进一步突破单一中原中心的历史书写,在研究其整合入大一统中国社会模式的同时,关注其延续边缘性所蕴涵的机理与机制。对此,打破民族国家的框架,从更广义的“区域”与跨区域联系出发,去重新审视“西南传统”,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整合 边疆 西南地区 “西南传统”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金颖 刘长滨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了解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及投融资现状,分析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特点和西南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公... 本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了解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及投融资现状,分析西南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特点和西南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公共建筑类型,设计了政府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 投融资机制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