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纵重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框架逻辑思考 被引量:18
1
作者 郐艳丽 王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2,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为维护国土空间秩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治理行为。自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成立国家自然资源部之后,建立央地各级政府行政管理分工明确、权责一致、传导有序的空间规划体系也越来越迫切。在“横纵”双重视角下,梳理... 国土空间规划是为维护国土空间秩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治理行为。自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成立国家自然资源部之后,建立央地各级政府行政管理分工明确、权责一致、传导有序的空间规划体系也越来越迫切。在“横纵”双重视角下,梳理我国传统国土空间管理的基本逻辑,总结基于部门架构的平行分工与制衡分工,以及基于层级架构下的分级审批与纵向督察的空间管理特征,针对当下我国从地方到中央空间规划管理的创新举措,解析其变革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和背后释因。在借鉴国外空间规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中国空间规划管理框架的重构思路和制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纵重构 国土空间规划 自然资源部 空间规划法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论实现共同富裕的法律途径--以国家所有权制度为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94,共16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公有制经济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国家所有权制度的设计初衷。为落实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应当运用法治方式完善和落实国家所有权制度。为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法律不宜将气候资源设定为国家所有权... 实现共同富裕是公有制经济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国家所有权制度的设计初衷。为落实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应当运用法治方式完善和落实国家所有权制度。为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法律不宜将气候资源设定为国家所有权。为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建议规定先占制度。为体现物尽其用、机会公平的理念,国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透明化改革方向。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等领域,一律采取公开招投标的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为确保民众从国有财产中获得直接收益,建议建立国有企业的全民分红制度,优化轻徭薄赋的减税降费法治体系。为完善国家所有权的司法保护制度,建议允许国资管理部门或人民检察院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建议确立人民代表诉讼制度,完善人民群众有奖举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国家所有权 自然资源 先占 全民分红 公益诉讼
下载PDF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宪法限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泽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1-47,共7页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缺乏公法限制的结果必然是谁控制、谁所有,消灭剥削的目的便不能实现。美国自然资源公共信托理论对代议机关和政府行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施加了实体和程序上的限制,很好地维护了公共利益。我国《宪法》既包含了对政...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缺乏公法限制的结果必然是谁控制、谁所有,消灭剥削的目的便不能实现。美国自然资源公共信托理论对代议机关和政府行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施加了实体和程序上的限制,很好地维护了公共利益。我国《宪法》既包含了对政体、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基本人权保障等方面的规定,也包含了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限制。这些限制要求国家将自然资源区分为国有公物和国有私物分别进行管理,必须分离自然资源的行政管理权和"剩余"所有权并交由两个独立的机构分别行使,必须将自然资源运用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并应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人征收影响费,以维护代际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宪法限制 公共利益
下载PDF
经济法的可诉性与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廷元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98-100,共3页
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其在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方面起着其它法律部门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由于经济法可诉性的缺失,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难以得到完全发挥。基于此,... 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其在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方面起着其它法律部门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由于经济法可诉性的缺失,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难以得到完全发挥。基于此,实现经济法的可诉性,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就成为解决和平衡经济纠纷、经济冲突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可诉性 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
下载PDF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兴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3,共14页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上不能完全适用民事规则。应构建农村内部的自然资源监督机制,集体经济组织为所有权行使主体,赋予村民委员会对集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职责,例如对自然资源损害的发现与及时报告职责。应建立集体成员的派生诉讼制度,当集体经济组织怠于履行职责时,符合一定条件的集体成员可以作为原告,直接向行为人主张集体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在司法救济上,形成“自然资源所有权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三阶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集体所有 生态环境损害 公益诉讼
下载PDF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标准明确与告知同意原则之完善
6
作者 张路 王立颖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在个人信息保护强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环节仍然存在信息主体、信息与信用关联、信息性质公共与非公共区分、信息敏感性与评估等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应确定为自然人,且不应... 在个人信息保护强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环节仍然存在信息主体、信息与信用关联、信息性质公共与非公共区分、信息敏感性与评估等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应确定为自然人,且不应以民事行为能力作为条件限制;在个人信息与信用的关联识别上应采法定与约定义务;以公共利益对信息的公共与非公共性进行区分;敏感性代表了人格利益侵害风险,可结合场景进行综合判断。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过程还存在告知同意原则无视不同类型信息性质、敏感性差异而统一适用、单一的明示方式过于刚性、告知同意流于形式等问题,可针对公共与非公共、信息的敏感度等因素进行分类适用,并有条件地引入默示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自然人 公共利益 敏感信息 默示同意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中的听证制度及其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登辉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4期63-73,共11页
自然资源具有主体上的全民性和客体上的公共性特点,在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中引入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听证作为公众参与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承载着民主功能以及行政决定合法化、科学化的任务。充分发挥听证功效,能够促使自然资源的科学合... 自然资源具有主体上的全民性和客体上的公共性特点,在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中引入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听证作为公众参与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承载着民主功能以及行政决定合法化、科学化的任务。充分发挥听证功效,能够促使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践中,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中的听证制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究其原因,在于行政权封闭行使的惯性使然,公众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现有听证制度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行政机关需要植入行政民主理念,制定有关激励措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听证,完善听证程序,明确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中听证的适用范围,并探索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充分发挥听证制度在资源出让领域的应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使用权出让 听证 公众参与 公益诉讼
下载PDF
制度立国与道德僭越——卢梭政治逻辑剖析
8
作者 周少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3-58,共6页
卢梭认为每个人交出全部自由而能和以往一样地自由 ,赋予主权者统领一切的绝对权力并依“公意”而统治。但主权者的落地实现必然呼唤奇理斯玛式人物 ,由此道德理想国因制度缺位而反转成为道德独裁国 。
关键词 自由 自然状态 契约 政治逻辑 主权者 公意 道德 制度安排 制度立国 卢梭 社会公约
下载PDF
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产业对产业安全和公共利益影响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曙光 唐绍祥 许文学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23,36,共10页
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产业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给我国的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收益和风险。因此,应当全面考量和正确评估民营企业准入行为给我国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在改革途径与路径选择... 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产业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给我国的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收益和风险。因此,应当全面考量和正确评估民营企业准入行为给我国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在改革途径与路径选择上应强化产业安全责任与社会责任,以防范风险,达到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自然垄断产业 产业安全 公共利益 风险对策
下载PDF
浅谈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孝劲 肖常先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中存在如下问题: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法制不够健全,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 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中存在如下问题: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法制不够健全,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管理效率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应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确立自然资源保护司法审查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刑事制裁等来健全我国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补偿 司法审查 公益诉讼
下载PDF
关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正当性的探讨——以“北京旅游景点门票上涨”为中心析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小翼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37-41,共5页
以北京旅游景点门票上涨的决定为中心,对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景观门票价位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借鉴和比较国外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营方法,分析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门票 自然文化遗产 公益性 政府管制
下载PDF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权利保护
12
作者 曾庆学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各种社会主体的应急行为及其与权利保护之间的协调很重要,主张保护权利和维护公共利益同样重要。应急处置中的各种措施和各种社会主体在实施处置行为时都应充分考虑对权利的保护,也应关注职责在身时保护自身权利的限度。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处置 公共利益 权利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类型重塑——以所有权与监管权的区分为视角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兴宇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52,共19页
诉讼基础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影响着诉讼性质界定与诉讼规则建构。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基础,主要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公益保护职责"以及"诉讼基础二元化"三类观... 诉讼基础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影响着诉讼性质界定与诉讼规则建构。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基础,主要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公益保护职责"以及"诉讼基础二元化"三类观点。诉讼基础认定不能仅考虑救济对象或损害类型,还应遵循法权设计基本逻辑,并考量不同诉讼规则下的权责分配、制度成本以及法律实效。建议以所有权与监管权相区分为前提,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限定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诉讼,诉讼主体为自然资源部及其委托部门,同时为避免权利主体逃避宪法义务,还须对权利处分增加公法约束;将难以纳入国家所有范畴的自然资源或纯生态功能损害等归入行政救济范围,行政措施无法救济时,方可纳入环境公益诉讼保护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诉讼基础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环境公益 行政救济
原文传递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完善 被引量:18
14
作者 程玉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1期75-90,共16页
十多年法律实践史表明我国立法者在选择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方面的思路发生了三重转向:制度所依托的法律框架从公法转向私法;法律实施模式从私人实施回归公共实施;具体实施手段从依赖传统行政执法机制转向对行政机关的"赋权"... 十多年法律实践史表明我国立法者在选择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方面的思路发生了三重转向:制度所依托的法律框架从公法转向私法;法律实施模式从私人实施回归公共实施;具体实施手段从依赖传统行政执法机制转向对行政机关的"赋权""增能"。但这种转向是不彻底的。由于错误定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主流学说在纯粹私法框架内解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种做法不仅干扰法律体系,还会损害依法行政原则、环境程序正义价值以及法律事务在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区分原则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应当是"生态环境公共利益——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这决定了其制度完善应从两方面着力。其一,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为核心范畴、通过宪法体系解释为我国多元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体系奠定一以贯之的理论基础。其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宜定性为纯粹私法制度,未来立法者应从公法角度对其规则进行适度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生态环境公共利益
原文传递
论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二元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武 孙哲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8-29,共12页
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特殊环境诉讼类型,存在权源不清、内涵不明以及专项立法阙如等问题。探究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实质,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是完善海洋环境诉讼的逻辑前提。对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特殊环境诉讼类型,存在权源不清、内涵不明以及专项立法阙如等问题。探究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实质,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是完善海洋环境诉讼的逻辑前提。对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进行二元建构,分别从海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和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两个方面展开,是完善未来我国海洋环境诉讼制度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将二元建构的海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和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分别结构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是我国环境诉讼类型整合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资源损害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所有权 监管权 海洋民事公益诉讼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当遭遇重大自然资源损害时,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可能兼而有之。然而,在规范和实践层面,自然资源损害陷入“碎片化”救济之泥淖,规范维度表现为救济程序设计的“杂乱无序”与“叠床架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司法场域表现为民刑救济由于“... 当遭遇重大自然资源损害时,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可能兼而有之。然而,在规范和实践层面,自然资源损害陷入“碎片化”救济之泥淖,规范维度表现为救济程序设计的“杂乱无序”与“叠床架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司法场域表现为民刑救济由于“因循守旧”的僵化思维而“顾此失彼”,无法统筹民刑责任。为此,有必要运用一体化之思路,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引,融贯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于一体,确保学理层面的合法、正当;实践中亦应在一体化机制的运行下实现自然资源损害问题的一次性解决。在畅通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之法治路径层面,应以“便捷高效、全面合理地救济自然资源损害”统领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之构建,将救济主体明确统一为人民检察院,最终确定中级人民法院统一管辖同时涉及民事与刑事领域的自然资源损害案件,构建证明标准民刑区分对待,赔偿与罚金刑统筹适用等机制一体化的内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损害 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 统一管辖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制度
17
作者 聂莉斌 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然资源享有主权,主权当然应包括所有权的内容。因自然资源种类差异,在其国家所有权受损时赔偿救济规范和结果不尽相同。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传统行政、民事、刑事等救济方面均存在不足,环境公益诉讼又不足以涵盖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救济的范围。需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的角度,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兼具公私属性予以认识,并进行相关利益衡平考量。对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已有规定,并出现了一批相关司法案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和公权和私权的结合,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损害公益诉讼奠定了基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可直接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程序时可与环境公益诉讼合并审理,有利于节约立法、执法和司法成本,是最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环境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利益衡平
下载PDF
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制度探析
18
作者 荣真真 《贸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81-91,共11页
公共信托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普通法系的自然资源保护范畴内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公共利益,国民是自然资源的天然主人,国家只能为了公共作用对其进行管理、开发。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应用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制度,保... 公共信托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普通法系的自然资源保护范畴内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公共利益,国民是自然资源的天然主人,国家只能为了公共作用对其进行管理、开发。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应用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制度,保护公众对自然生态景观的权利,明确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的抗辩与救济,扩张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力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托 自然资源 环境公益诉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