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吴承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84,共13页
《古文关键》是现存最早的古文评点选本,是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评点与评点理论反映出南宋文学批评的新风气,从《古文关键》可以看出评点形态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色。《古文关键》的编选与评点在唐宋八大家的形成以及唐宋古... 《古文关键》是现存最早的古文评点选本,是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评点与评点理论反映出南宋文学批评的新风气,从《古文关键》可以看出评点形态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色。《古文关键》的编选与评点在唐宋八大家的形成以及唐宋古文经典化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古文关键》 编选 评点方式 《丛书集成初编》 《四库全书》 训诂注释
原文传递
从文道到意法:吕祖谦与散文学史的重要转折——兼说《古文关键》之“关键”的含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书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6,97,共6页
吕祖谦《古文关键》的"关键"并非单指文章结构方面的起承转合,它包含四层含义:从历史角度看,八大家的议论文是古文的"关键";从作文角度看",意"和"立意"是古文的"关键";从篇章的角度... 吕祖谦《古文关键》的"关键"并非单指文章结构方面的起承转合,它包含四层含义:从历史角度看,八大家的议论文是古文的"关键";从作文角度看",意"和"立意"是古文的"关键";从篇章的角度看,文章的体法、篇法、句法,特别是在结构连接、起承转合方面的"变化"是文章的"关键";从审美角度看,"有力"是古文的"关键"。这些不同角度与层次的揭示,不仅为古文发展树立了标杆,而且使得散文学史开始了由道向意,由文到法,由本体论向创作论,由空廓玄简向具体实在的重要转移,将散文学史带进了新的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古文关键》 古文标准 文意 文法 文道 有力
下载PDF
中国散文评点“三宗”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书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7,共6页
在吕祖谦《古文关键》之后,南宋后期陆续出现了多种性质相近的古文选评本,其中,楼的《崇古文诀》、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与谢枋得的《文章轨范》最具代表性。本文以为,《古文关键》和《崇古文诀》、《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可谓中国... 在吕祖谦《古文关键》之后,南宋后期陆续出现了多种性质相近的古文选评本,其中,楼的《崇古文诀》、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与谢枋得的《文章轨范》最具代表性。本文以为,《古文关键》和《崇古文诀》、《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可谓中国散文评点的"一祖三宗"。三宗继一祖而起,各有继承和发展。《崇古文诀》以文法为中心,是文章家的评点;《文章正宗》以义理为中心,是理学家的评点;《文章轨范》则文法与义理并重,是传统文士的评点,它们三足鼎立,代表了古文评点的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评点 一祖三宗 古文关键 崇古文诀 文章正宗 文章轨范 散文学结构
下载PDF
开放性的《皇朝文鉴》及其背后的学术之争——兼与《古文关键》编选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文举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45,共14页
吕祖谦所编选的《皇朝文鉴》在选文方式上是开放的,故而其选文呈现出多层次性与包容性的特点。《皇朝文鉴》的编选在同时代的理学家中产生了学术之争,反映了吕氏婺学思想的兼容性。与《古文关键》相比,《皇朝文鉴》在编选的性质、目的... 吕祖谦所编选的《皇朝文鉴》在选文方式上是开放的,故而其选文呈现出多层次性与包容性的特点。《皇朝文鉴》的编选在同时代的理学家中产生了学术之争,反映了吕氏婺学思想的兼容性。与《古文关键》相比,《皇朝文鉴》在编选的性质、目的、宗旨上都与前者有差异性。不过,在《皇朝文鉴》编选文章的取舍方式上仍然有商榷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朝文鉴》 吕祖谦 《古文关键》 文学 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