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旅行”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1
作者 付有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8-43,共6页
旅行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清楚地揭示了众多现代旅游现象的起源。作为欧洲旅游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之一,"大旅行"在20世纪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早期的"大旅行"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和旅行二者... 旅行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清楚地揭示了众多现代旅游现象的起源。作为欧洲旅游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之一,"大旅行"在20世纪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早期的"大旅行"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和旅行二者关系的角度出发,重构其过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早期的一些研究得到了重新评价和诠释。同时,由于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入,"大旅行"逐渐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课题。学者们也更加注意挖掘运用各类新资料,并有意识地对有关手稿和档案资料进行编撰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史 大旅行 文化史
下载PDF
清朝“大一统”观的历史书写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金飞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所建,入关后尤为重视文治。在帝王的亲自干预和朝廷主导下,开设了大量史馆,形成了连续不间断的修史系统。史书文本的建构是“大一统”观指导下的文化实践活动,又从不同视角立体书写着清朝孜孜追求的“大一统”观。...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所建,入关后尤为重视文治。在帝王的亲自干预和朝廷主导下,开设了大量史馆,形成了连续不间断的修史系统。史书文本的建构是“大一统”观指导下的文化实践活动,又从不同视角立体书写着清朝孜孜追求的“大一统”观。清朝通过“明清易代”的史学表达传递出对“正统”地位的追求;开创方略体记录王朝战争史昭示帝王“武功”,刻画了清帝天下共主的形象;以一统志为核心的系列志书编纂,则是为着重书写清朝远迈前代的“大一统”疆域规模。清朝如何利用史书文本来书写“大一统”观念,是一个应当给予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大一统” 历史书写 史馆 修史
下载PDF
论大运河对江苏民俗文化的影响
3
作者 刘彦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89-92,共4页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流动的历史,是流动的资源。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创新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江苏作为大运河的起源地,其地域文化、民情风俗的形成与运河息息相关。该文探讨大...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流动的历史,是流动的资源。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创新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江苏作为大运河的起源地,其地域文化、民情风俗的形成与运河息息相关。该文探讨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变迁对沿岸民俗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民间曲艺、民居建筑、信仰习俗等民俗文化形态,地方名物、节日习俗、口彩禁忌、民间传说等方言文化,西方传教士等对大运河沿岸民情的记载,总结出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具有南北交融、包容统一和开放创新三大特征,以期推动大运河江苏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江苏段 民俗 方言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历史人类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三重交合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康隆 唐晓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由于民族学西方范式的影响,近代以来,历史学与人类学从割裂走向互相借鉴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学者们在促进两者协同演化的路径上作了不少思考,历史人类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便诞生了。中国历史时期的史学和人类学有着很深的、不同于别国的... 由于民族学西方范式的影响,近代以来,历史学与人类学从割裂走向互相借鉴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学者们在促进两者协同演化的路径上作了不少思考,历史人类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便诞生了。中国历史时期的史学和人类学有着很深的、不同于别国的文化特色与历史积淀。从历史人类学中的文化脉络与历史逻辑、有文字与无文字、共时态与历时态三对交合关系入手,对历史人类学的优势、特色和跨学科方法互鉴的必然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学 人类学 民间历史 大历史 整体观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近现代中国两次变局的时代嬗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世浩 王英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20-24,共5页
变局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等义语。近现代中国经历的两次变局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当千年封建制度行将就木之时,“两半”封建境遇下的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陵谷沧桑之间,中华民族文明依旧,新时代已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变局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等义语。近现代中国经历的两次变局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当千年封建制度行将就木之时,“两半”封建境遇下的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陵谷沧桑之间,中华民族文明依旧,新时代已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话语之变,是在现实发展阶段的时代之变,是文明兴微继绝的历史之变。置身大历史观视域下,能够更好地从古今硕变的历史渊源、文明局势的中外纵观、动力变革的人民力量等逻辑去理解两次变局的时代嬗变,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百年变局的多元整体性、相对稳定性、历史主动性和复兴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近现代史 大历史观 新时代
下载PDF
习凿齿及其相关问题再考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习凿齿曾任过荥阳太守,亦曾任过衡阳太守。公元363年4月之前拜见过司马昱,"相王"不是去见丞相司马昱,而是桓温授意他去"观察"会稽王司马昱。但因他称颂了可望为帝的司马昱而忤桓温之旨,故不被觊觎晋廷的桓温所用,... 习凿齿曾任过荥阳太守,亦曾任过衡阳太守。公元363年4月之前拜见过司马昱,"相王"不是去见丞相司马昱,而是桓温授意他去"观察"会稽王司马昱。但因他称颂了可望为帝的司马昱而忤桓温之旨,故不被觊觎晋廷的桓温所用,不久罢归襄阳。为避苻坚逼用,他于公元379年沿湘江二州入赣,并在江西万载书堂山及新余白梅生活了33年,且最终在此地将巨著《汉晋春秋》54卷完稿。该著的内容并非终于愍帝,而实达东晋元帝、明帝、康帝乃至孝武帝时的人和事。习凿齿的德行与节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和习氏子孙。在这1600余年来,据习氏族谱所载,其子嗣中人才济济,而尤以习嘉言、习仲勋等,其功业彪炳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凿齿 桓温 苻坚 衡阳 荥阳 太守 《晋书》
下载PDF
Streaming History
7
作者 Tao Zihui 《Beijing Review》 2023年第43期38-39,共2页
If you look at the map of China,you will see that almost all major rivers in the country flow from west to east.There is only one long river that flows from south to north.And this is not a natural stream,but an artif... If you look at the map of China,you will see that almost all major rivers in the country flow from west to east.There is only one long river that flows from south to north.And this is not a natural stream,but an artificial one that stretches along nearly 1,800 km.It's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 history STREAMING
原文传递
绅士、自治与近代湖南:大历史视野下的齐白石
8
作者 张涛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6,共9页
齐白石以清末社会底层身份写入近现代艺术史,其身份进阶路径看似传奇,实际与近代湖南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晚清湘军崛起,使得之前在帝国行政疆域之中尚处边缘的湖南,一举成为国家权力话语的中心省份之一,并由此导致湖南绅士阶层的数量激... 齐白石以清末社会底层身份写入近现代艺术史,其身份进阶路径看似传奇,实际与近代湖南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晚清湘军崛起,使得之前在帝国行政疆域之中尚处边缘的湖南,一举成为国家权力话语的中心省份之一,并由此导致湖南绅士阶层的数量激增,齐白石正是依托湘潭绅士阶层完成了自我社会身份的第一次重要“进化”。“绅权”进一步扩张与民初共和制度的难产,使得湖南本省自治浪潮高涨,最终导致1920年湖南率先宣布独立并颁布省级“宪法”。齐白石却在南北势力胶着的夹缝之中,不得不于花甲之年北漂谋生。近代湖南的大历史,可谓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齐白石,又裹挟了齐白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绅士阶层 湖南自治 大历史
原文传递
通惠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9
作者 秦隆 刘洪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作为重要的漕运河道,通惠河不仅在交通运输上发挥了贯通南北大动脉的功能,而且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运河 通惠河 历史文化 传承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建议
10
作者 肉孜·吾斯曼 孟飞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历史观”的概念,它是研究历史趋势、认识历史规律的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研究提供逻辑支撑。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是大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相互碰撞、相互作用而进入学术视野的新概念。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历史观”的概念,它是研究历史趋势、认识历史规律的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研究提供逻辑支撑。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是大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相互碰撞、相互作用而进入学术视野的新概念。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概念如何普及、以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历史观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逻辑关系等。为此,学术界要以宏观视野塑造中华民族大发展史观,以整体思维解读中华民族大历史,以系统观念建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方面入手研究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作用、内涵、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大历史观 大历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大问题、大滴定、大历史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钝 《科学文化评论》 2015年第5期5-20,共16页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启发式的主题论纲,借助它不仅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宏大叙事,还能引导人们对科学革命、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普适性间的张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约瑟1964年出版的《文明...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启发式的主题论纲,借助它不仅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宏大叙事,还能引导人们对科学革命、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普适性间的张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约瑟1964年出版的《文明的滴定》已经为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之结论做了铺垫,并藉此奠立了他作为国际跨文化研究先驱的地位。2014年,两位美国历史学家通过互联网发布《历史宣言》,由此在西方掀起一场有关历史学之功用的大辩论,我国史学界对此尚无积极的参与,而李约瑟的大问题和他的中国叙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 “李约瑟问题” 《文明的滴定》 《历史宣言》 “大历史”
下载PDF
亚历山大与西方古代的“大一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14,共14页
亚历山大的帝国虽然昙花一现,这位西方的第一位天下帝王既没有实现"一统"政制,也没有提出过"一统"观念,亚历山大大帝却在罗马帝国时期成为一个"政治神话"。当时为罗马帝国打造"一统"观念的主... 亚历山大的帝国虽然昙花一现,这位西方的第一位天下帝王既没有实现"一统"政制,也没有提出过"一统"观念,亚历山大大帝却在罗马帝国时期成为一个"政治神话"。当时为罗马帝国打造"一统"观念的主要并非是拉丁语作家,而是希腊语作家,他们通过打造历史的甚或哲学的亚历山大形象为罗马帝国提供"意识形态",似乎想要借罗马帝国实现希腊人未能实现的"天下"政治理想。泛希腊一直处于分离式政治状态,仅仅因为没有哪个城邦具有引领这个文明民族走向"一统"的能力。从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力统一希腊以及亚历山大的扩张到罗马帝国崛起的两百年间,西方古代的"普遍历史"观念和视野都在发生重大转变。新视野的"普遍历史"纪事的出现既与腓力统一泛希腊有关,也与罗马帝国的崛起有关。两个帝国的先后崛起及其更替,扩大了希腊语纪事家的地缘政治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大帝 天下 帝国 “大一统” 普遍历史
下载PDF
大运河古镇的空间形态演进——基于徐州市窑湾镇“城-河”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昱西 周梦茹 吴晓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以徐州新沂运河古镇窑湾为例,通过将“城镇空间-运河水系”相关联,分析大运河古镇的空间演进特征,并挖掘空间演进背后的城河作用机制。采用实地勘测、史书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收集自秦代以来窑湾地区的运河水系、城镇聚落形态、产业... 以徐州新沂运河古镇窑湾为例,通过将“城镇空间-运河水系”相关联,分析大运河古镇的空间演进特征,并挖掘空间演进背后的城河作用机制。采用实地勘测、史书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收集自秦代以来窑湾地区的运河水系、城镇聚落形态、产业经济发展信息,叠合对比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历史要素的衍生与演进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城-河”关系演进背后的3层动力驱动机制,其中基础层保障机制的健康运作;驱动层直接作用于城河的变迁,推动城河空间的共同演进;结果层则呈现出运河古镇的发展与运河同命运、共兴衰的共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河”关系 大运河 历史文化 空间演进
下载PDF
总体历史观:赋魅的困境——詹姆逊叙事政治学主符码评析之六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开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总体性历史"是詹姆逊包括叙事政治阐释在内的文化政治阐释学的主符码之一,这个主符码带给他许多犀利的洞见,但也存在赋魅(神秘化)倾向。詹姆逊认为个体感性经验对于总体历史而言都是不真实的,后者无法被任何个体所感知把握,... "总体性历史"是詹姆逊包括叙事政治阐释在内的文化政治阐释学的主符码之一,这个主符码带给他许多犀利的洞见,但也存在赋魅(神秘化)倾向。詹姆逊认为个体感性经验对于总体历史而言都是不真实的,后者无法被任何个体所感知把握,这就使他的理论存在明显的神秘化倾向和内在的悖论。同时,在后现代语境中,詹姆逊的总体历史观也遇到严峻的质疑和挑战。解决詹姆逊面临的困境,不是彻底否定历史总体性的存在,而是吸纳中西哲人有关智慧,确认历史总体性的存在,但同时更重视个体(此在)当下历史经验和认知的价值。确认所有个体对历史的认知("此在之历史")都指向和属于这个总体性历史,但都不是这个总体性历史的全部而是部分构成,都既有存在理由又有必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总体历史观 赋魅 后现代 困境 宏大历史 小型历史
下载PDF
双重视域下的现代性历史演义——对《走西口》的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衍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电视剧《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该剧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 电视剧《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该剧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对儿女情的叙述颠覆了传统婚恋观,试图建构具有革命意义的现代性男女关系;对小人物的阐释更加理性,认为其不仅创造了英雄,而且创造了历史。《走西口》在传奇中塑造英雄形象,在儿女情长中叙述历史,在小人物的生存中体验命运,在走贾行商中讲述革命,提供了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性解读文本,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大叙事” “小叙事” 历史 现代性
下载PDF
宏大叙事中的情感表达——21世纪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创排的方法与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宇 杨一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4,共9页
21世纪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宏大叙事”仍然以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演绎为主,先后出现了多部以纪念革命历史、重温革命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为题旨的舞台精品剧目。剧作者/导演普遍以“情感表达”作为切入革命历史题材的方法... 21世纪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宏大叙事”仍然以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演绎为主,先后出现了多部以纪念革命历史、重温革命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为题旨的舞台精品剧目。剧作者/导演普遍以“情感表达”作为切入革命历史题材的方法与策略,凭借对革命历史的“在场性”叙述与革命英雄的“人性化”塑造,完成了对先前剧目题旨内容趋同现象与排演模式固化问题的突破。这些基于“人文立场”与“微观视角”的创新对今后同类题材话剧的创排提供了以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话剧创作 宏大叙事 革命历史 情感表达
下载PDF
无锡运河码头遗存的历史追溯与活化利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设玲 杨双 梁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0-83,共4页
运河码头是大运河文化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标志性空间。无锡运河码头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古运河的开凿,发展于隋唐至明清时期漕运的盛行,兴盛于民国初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官码头、公码头、私码头等丰富多彩的遗存。要... 运河码头是大运河文化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标志性空间。无锡运河码头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古运河的开凿,发展于隋唐至明清时期漕运的盛行,兴盛于民国初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官码头、公码头、私码头等丰富多彩的遗存。要保护好、传承好运河码头遗存及文化,就需要以展现、活化、弘扬的姿态,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深化对运河码头文化的内涵认知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码头 历史 活化 无锡
下载PDF
第一人称讲述重构“小历史”——对莫言《生死疲劳》历史叙事的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自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
《生死疲劳》通过蓝千岁、蓝解放、"莫言"三个叙述者的第一人称讲述填补宏大叙事语焉不详的历史空隙,重构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善人地主西门闹、全国唯一单干户蓝脸等普通个体生存状态的"小历史",悬置历史的真相,解... 《生死疲劳》通过蓝千岁、蓝解放、"莫言"三个叙述者的第一人称讲述填补宏大叙事语焉不详的历史空隙,重构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善人地主西门闹、全国唯一单干户蓝脸等普通个体生存状态的"小历史",悬置历史的真相,解构宏大叙事关于地主、党支部书记、贫农的身份界定等。第一人称讲述的"小历史"主要围绕历史大潮中普通个体的贪欲展开,凸显普通个体"生死疲劳":蓝脸"生"之苦、西门闹"死"之苦、蓝解放"疲"之苦,洪泰岳"劳"之苦。西门闹通过六道轮回,经历生之苦痛、死之惨烈,最后放弃贪欲,进入平和的境界;《生死疲劳》借助佛教说法,警示贪欲者祛欲随性,从"生死疲劳"中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讲述 解构 宏大叙事 重构 “小历史” “生死疲劳”
下载PDF
文化异变与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重评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
19
作者 安裴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6-40,共5页
《废都》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是一部世纪末的心灵史。作者描写了特定的历史转型期,西京古都这一象征性、隐喻性社会环境里,人文知识分子找不到精神出路、理想家园破灭,普遍萌生的一种颓废、浮躁的生存心态。"... 《废都》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是一部世纪末的心灵史。作者描写了特定的历史转型期,西京古都这一象征性、隐喻性社会环境里,人文知识分子找不到精神出路、理想家园破灭,普遍萌生的一种颓废、浮躁的生存心态。"废都文化心态"主要从文化的异变与人生的颓废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生命的价值不是创造与奋进,而是在文化、知识、声名、荣誉等彩衫遮掩下的沉沦与消费。《废都》昭示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体现出贾平凹宝贵的创作勇气与胆识,却不能据此而将它视作一部世纪之交的文学巨著。作者有意布设一个"大寓言",却不甚看重文体艺术的突破,导致《废都》缺乏一种创造性思维。从风格、手法、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看,《废都》都体现出摹仿《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痕迹。《废都》的创作成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呈现为文本艺术的浮躁与思想意义的严肃、深刻之间的二律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都》 知识分子 大寓言 心灵史 文化异变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中国古代壮游活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20
作者 杜伟利 丁晓蕾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15,共6页
中国壮游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在清中后期思想封闭和近代以来战难频发,中国壮游活动逐渐衰落。反而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开始兴盛一种西式壮游并对世界产生影响,但是西式壮游... 中国壮游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在清中后期思想封闭和近代以来战难频发,中国壮游活动逐渐衰落。反而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开始兴盛一种西式壮游并对世界产生影响,但是西式壮游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与中国壮游有很大差异,更不能完全替代中国壮游的影响。中国壮游包含人文壮游、科学壮游、宗教壮游和政治性的大规模壮游。弘扬中国壮游文化不但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壮游史,对弘扬中华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游 文化 旅游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