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的季节分布与演变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宝鉴 黄玉霞 +1 位作者 王劲松 陶健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48-955,共8页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云量春季最多,夏季次之,低云量夏季最多,春季次之。近45年中的春季和夏季,总云量在减少,低云量在增加,对应降水也在增加;秋季三者都为减少趋势;冬季总云量和降水在增加,但低云却呈减少...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云量春季最多,夏季次之,低云量夏季最多,春季次之。近45年中的春季和夏季,总云量在减少,低云量在增加,对应降水也在增加;秋季三者都为减少趋势;冬季总云量和降水在增加,但低云却呈减少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总云和降水在夏季、秋季呈显著正相关,低云和降水在春季、夏季及秋季呈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低云和降水在祁连山的中东段呈负相关,但通不过信度检验。空中水汽主要沿两条路径输送到祁连山,平均状况下祁连山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且东段辐合(-0.1^-0.05 kg/(m2.s))强于中西段(-0.05~0 kg/(m2.s))。地中海、黑海、里海、咸海、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是祁连山的水汽输送源地,但各个季节又有所不同。祁连山区域的水汽收支表明,春季净水汽通量在1979年以后一直为正且呈增加趋势,夏季整个区域基本上是个“水汽汇”,秋季和冬季则一直为负。分析认为祁连山春、夏两季空中云水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总云 低云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通量 水汽源地
下载PDF
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良 王式功 +1 位作者 尚可政 杨德保 《干旱气象》 2007年第1期14-20,47,共8页
利用祁连山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2.5°×2.5°格距),分析了祁连山地区的空中水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水汽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之后又逐渐减少,对应... 利用祁连山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2.5°×2.5°格距),分析了祁连山地区的空中水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水汽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之后又逐渐减少,对应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86.8%;从1987年西北地区气候转型前后2个时期的比较来看,1987年后比1987年之前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了22.7 mm(约8.1%),而且主要是春、夏季降水增加了,这将有益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空间分布来看,祁连山地区中部的年降水量大,东部和西部降水较少,其中西部最少。祁连山地区平均每年水汽输入量约为885.4亿m3,水汽输入主要在600 hPa以下层,高层全年多数时间整体表现为辐散,且水汽主要来源于经向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水汽含量 水汽通量 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收支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态系统齐穗期水碳通量日变化的非对称响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建林 温学发 +1 位作者 孙晓敏 王玉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9-163,共5页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控制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水碳耦合循环过程和模型开发的基础。农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特征的研究对把握作物生产力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平原冬...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控制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水碳耦合循环过程和模型开发的基础。农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特征的研究对把握作物生产力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齐穗期水碳通量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C3作物冬小麦构成的农田生态系统晴天CO2通量、水汽通量和冠层导度均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午休"的原因是晴天强光造成的"光抑制";CO2通量对光合有效辐射呈米氏响应,其表观量子效率为0.002997 mg/μmol,潜在最大碳通量为3.3494 mg/(m2.s);水汽通量和冠层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但在相同光合有效辐射下,下午的冠层导度明显小于上午,其原因在于同化产物的反馈抑制;下午的水汽通量明显大于上午,则主要受控于温度和VPD的变化。由于下午的水汽通量大于上午,而CO2通量在上午和下午无明显差异,使得农田生态系统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通量 水汽通量 冠层导度 日变化 冬小麦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与大气之间的动量和水热交换系数——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肖薇 刘寿东 +6 位作者 李旭辉 王伟 胡凝 江晓东 李永秀 徐向华 张雪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2-942,共11页
湖泊水面与大气之间垂直方向的动量、水汽和热量通量与风速、湿度和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湖泊水-气相互作用研究中,这比例系数(交换系数)是关键因子.在以往的研究中,交换系数通常直接采用水面梯度观测法或海洋大气近地层的... 湖泊水面与大气之间垂直方向的动量、水汽和热量通量与风速、湿度和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湖泊水-气相互作用研究中,这比例系数(交换系数)是关键因子.在以往的研究中,交换系数通常直接采用水面梯度观测法或海洋大气近地层的参数化方案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系统仪器在太湖平台上直接观测的通量和气象要素,对上述交换系数(最小均方差原则)进行优化,结果为:动量交换系数CD10N=1.52×10-3、水汽交换系数CE10N=0.82×10-3、热量交换系数CH10N=1.02×10-3,与其他内陆湖泊涡度相关观测数据的推导结果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海洋参数化方案相比,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湖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比海洋高,这可能是由于受到水深的影响;如果采用海洋参数化方案,会导致湖泊年蒸发量的估算值偏大40%.太湖的动量、水汽和热量交换系数可以视为常数,可以不考虑稳定度和风速的影响.这是因为本文中83%的数据为近中性条件.敏感性分析表明:如果考虑稳定度的影响,LE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5 W/m2,H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4 W/m2,u*的计算值没有变化;如果考虑风速的影响,u*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004 m/s,LE的平均误差升高了1.3 W/m2,H的模拟结果几乎不受影响.这一结果能为湖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换系数 动量通量 热量通量 水汽通量 水面蒸发 太湖
下载PDF
草地异戊二烯排放通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白建辉 Brad Baker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3-794,共12页
20 0 2年夏季对中国内蒙古草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通量进行的首次测量结果表明 ,其主要成分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采样箱对太阳辐射有非常明显的衰减作用 ,其衰减率为 1 7%~ 35 %。为准确估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 ,... 20 0 2年夏季对中国内蒙古草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通量进行的首次测量结果表明 ,其主要成分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采样箱对太阳辐射有非常明显的衰减作用 ,其衰减率为 1 7%~ 35 %。为准确估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 ,建立其排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可见光辐射传输与守恒的观点 ,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 ,对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日总量的模拟值与测量值比较一致。在使用箱方法时 ,应该考虑箱内外辐射、温湿度、水汽含量之差引起的排放通量的差别 ,特别是箱内外辐射之差所引起排放通量的差别。同时也说明 ,可见光辐射是影响异戊二烯排放的最主要因子。利用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日总量与 1 1 :0 0通量之比和可见光辐射日总量与 1 1 :0 0时累计值之比的定量关系 ,可以由某日 1 1 :0 0的排放通量来推算该日的日总量 ,其平均相对偏差小于 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排放通量 可见光辐射 水汽含量 日总量
下载PDF
川渝地区空中水资源分布及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建西 龙美希 +1 位作者 杜远林 王维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利用NCEP/NCAR全球1948~2003年共56年月平均再分析网格点(2.5°×2.5°)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川渝地区(100~110°E,25~35°N)空中水资源的逐年变化特征、时空分布、水汽输送特征、水汽收支状况以及大气可降水能力... 利用NCEP/NCAR全球1948~2003年共56年月平均再分析网格点(2.5°×2.5°)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川渝地区(100~110°E,25~35°N)空中水资源的逐年变化特征、时空分布、水汽输送特征、水汽收支状况以及大气可降水能力。结果表明:近56年来,川渝地区整层水汽含量总体是略呈下降趋势,但夏冬两季水汽呈上升态势;区域内水汽含量的水平分布表现为以四川盆地东南部至重庆涪陵为湿中心,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水汽输送以西南和东南方向为主;全年水汽收支呈现净输入的状态;秋、夏、春三季皆有较大的可降水量,空中潜在水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水资源 水汽收支 水汽通量 水汽输送
下载PDF
江淮梅雨丰、枯梅年水汽输送差异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毛文书 王谦谦 +1 位作者 李国平 朱克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 1954—2001年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网格距2.5°×2.5°,采用模糊聚类、合成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江淮梅雨丰、枯梅年垂直积分的整层纬向、经向...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 1954—2001年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网格距2.5°×2.5°,采用模糊聚类、合成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江淮梅雨丰、枯梅年垂直积分的整层纬向、经向和水汽通量输送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梅雨量指数能很好地揭示出江淮流域梅雨量的丰枯;丰梅年西太平洋副高南侧的偏南气流和其北侧的偏北气流水汽输送显著增强,越赤道气流抵达北半球后,集中在10°N附近,40~130°E范围内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向北偏东方向伸展,与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相汇合,在我国的江淮流域-日本列岛南部形成一条水汽通量距平≥55 kg/(m.s)的强水汽输送带;丰梅年水汽通量散度距平表明:整层水汽通量辐合比枯梅年明显加强,为江淮梅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有利于江淮梅雨的异常偏多;枯梅年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区域梅雨量指数 模糊聚类 水汽通量 水汽输送
下载PDF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变异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气异常关联性初探 被引量:13
8
作者 齐庆华 蔡榕硕 张启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观测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1958-2008年间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以及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模态显示,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观测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1958-2008年间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西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以及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模态显示,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呈同相变化,并以2~5年的年际变化最为显著。特别是近50年来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趋势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存在明显转折,即在1989年之前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呈减少趋势,之后表现为增多趋势。结果表明,西北部太平洋同期海气异常与我国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显著关联的关键区主要位于南海海域及其邻近的西太平洋暖池区。该海域的海表温度、潜热通量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影响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而南海北部水汽经向输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引起华南夏季极端降水变异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可为我国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变异规律、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海表温度 潜热通量 水汽输送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水汽输送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及降水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苗长明 丁一汇 +2 位作者 郭品文 沈杭锋 樊高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3,共12页
基于1961—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初夏水汽输送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国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关系。结果显示,初夏水汽输送总体上随夏季风前沿自南向北加强,有3次水汽通量突... 基于1961—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初夏水汽输送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国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关系。结果显示,初夏水汽输送总体上随夏季风前沿自南向北加强,有3次水汽通量突然增大的涌先后从中国南海北传到25°N及其以南、25°—30°N、30°N及其以北地区,水汽涌和相应峰的发生时间分别对应华南前汛期、江南南部初夏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江南南部在初夏雨季处在水汽通量高值区的北缘、水汽辐合区内。青藏高原南侧水汽辐散区是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直接水汽源,澳大利亚北部到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地区的大面积水汽辐散区则是间接水汽源。经向水汽输送演变对雨季起(讫)具有标志性意义,纬向水汽输送也不容忽视。雨季开始(结束)时江南南部地区的南界(北界)中低层水汽流入(流出)显著增大,但北界(南界)水汽通量并未同步发生显著变化;雨季期间的纬向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水汽通量大于经向水汽输送。雨季强、弱具有年代际变化,且与纬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比经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更显著。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两条,北支是从孟加拉湾北部经缅甸和云南、贵州的水汽输送,南支是经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南海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汇合的水汽输送。强雨季年孟加拉湾北部的东北向水汽输送和中国南海的北向水汽输送都增强,弱雨季年则相反。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南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是显著的水汽辐合区,是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通道而不是水汽源,水汽辐合越弱(强)越有利于(不利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降水,其影响机制可能在于通道上的对流活动对江南南部初夏雨季水汽输送具有拦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夏雨季 江南南部 降水 水汽通量 水汽通道
下载PDF
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农田的陆气相互作用——CO_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雯 王东勇 +2 位作者 张苏 孔俊松 汪腊宝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100,共9页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2通量、能量分配受地表农作物长势影响明显,其中,水稻灌浆、成熟期,被稻田吸收的CO2通量最大可超过2mg·m^-2·s^-1,潜热通量达到正的极大值。稻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吸收的CO2通量和释放的潜热通量均大于小麦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的对应量。较大土壤热通量对应于较低的土壤水含量。试验观测期的下垫面平均反射率为0.14。作物生长期,稻田表面潜热是下垫面吸收能量的主要消费者,小麦田表面潜热和感热相当。能量闭合率ε的变化范围为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CO2通量 能量交换 水汽输送
下载PDF
山东夏季空中水汽分布和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娜 顾伟宗 +2 位作者 邱粲 孟祥新 周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利用山东省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和JRA-5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2-2016年山东夏季整层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水汽通量及输送路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夏季降水与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相关性和多雨年的水汽来源。结果... 利用山东省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和JRA-5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2-2016年山东夏季整层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水汽通量及输送路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夏季降水与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相关性和多雨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从常年值来看,山东平均夏季降水量为401.2 mm,大气可降水量为3478.8 mm,降水转化率为11.5%。降水转化率和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更加一致,经向水汽输送和局地水汽通量散度与地面有效降水的关系更加密切,当大气可降水量充沛、外部水汽输送充足并出现局地水汽辐合时,更加有利于山东南部地区降水的发生发展,从而形成夏季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气候特征表现出东南地区大于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型态。西北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和鄂霍茨克海至日本海是造成山东夏季降水异常偏多的重要水汽源地,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是重要的冷空气输送区域;当山东上游盛行偏西风时,自新疆和青藏高原至内蒙古的狭长带出现异常水汽扰动并发展,是由水汽异常引起的水汽通量异常对山东局地降水异常贡献的主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水汽通量 水汽路径
下载PDF
Water, heat fluxe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above a farmlan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5
12
作者 QIN Zhong, YU Qiang, XU Shouhua, HU Bingmin, SUN Xiaomin, LIU Enmin, WANG Jishun, YU Guirui & ZHU Zhilin Ecology academ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China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College of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z1期207-217,共11页
Net radiation (Rn), water vapor flux (LE), sensible heat flux (Hs) and soil heat flux (G)were measured above a summer maize field with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heat fluxes and c... Net radiation (Rn), water vapor flux (LE), sensible heat flux (Hs) and soil heat flux (G)were measured above a summer maize field with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heat fluxes and crop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made with the RZ-SHAW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water vapor flux for summer maize. Most part of Rn was consumed by the evapotranspiration of the summer maize.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vapor flux to net radiation ((LE/Rn) increased with the crop development and peaked around milk-filling stage with a value of 60%, a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the RZ-SHAW model. Daily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ed by the model agreed with the results measured with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indices of agreement (IA) for hourly water vapor fluxes simulated and measured were above 0.75,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RMSE) were no more than 1.0. Diurnal patterns of Hs showed the shape of inverted "U" shifted to the forenoon with a maximum value around 11:30 (Beijing time), while LE exhibited an inverted "V" with a maximum value at around 13:00, about an hour later than Hs. Diurnal change of CO2showed an asymmetrical "V" curve and its maximal rates occurred at about 11:30. Variation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during the phonological stages of the summer maize showed a rapid increase with the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 after sunrise, a state of equilibrium around 10:00 followed a decrease. Maximum value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24.3, and its average value ranged from 7.6 to 10.3 g 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vapor flux CO2 flux water use efficiency RZ-SHAW model maize North China Plain.
原文传递
Monitoring and simulation of water,heat,and CO_2 flux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APEIS-FLUX system 被引量:4
13
作者 WATANABEMasataka WANGQinxue +6 位作者 HAYASHISeiji MURAKAMIShogo LIUJiyuan OUYANGZhu LIYan LIYingnian WANGKel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EM) project, part of the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PEIS) project,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mo...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EM) project, part of the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PEIS) project,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monitor, and assess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degradation, and their impac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ystem primarily employs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 sensor on th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EOS-) Terra/Aqua satellite, as well as those from ground observations at five site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systems in China. From the preliminary data analysis on both annual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water, heat and CO2 fluxes, we can confirm that this system basically has been working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latent flux and CO2 flux are much greater in the crop field than those in the grassland and the saline desert, whereas the sensible heat flux shows the opposite trend. Different data products from MODIS have very different correspondence, e.g. MODIS-derive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measured ones, but LAI and NPP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ground measuremen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lgorithms used to process MODIS data need to be revised by using the local dataset. We are now using the APEIS-FLUX data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which can simulate the regional water, heat, and carbon fluxes. Finally, we are expected to use this model to develop more precise high-order MODIS produc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IS-flux system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PEIS) CO2 flux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EM) MODIS water vapor flux
下载PDF
Polar WRF模式海冰密集度方案对北极海雾模拟效果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姝彤 衣立 +3 位作者 张苏平 王晓宇 刘一林 陈显尧 《海洋气象学报》 2019年第2期34-42,共9页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航线的常规通航甚至商业运营有望实现,而海雾会严重影响航道上船只的航行安全。海冰的存在使海气之间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是研究北极海雾不可忽略的因素。船载观测发现,与中纬度常见平流冷却雾形成时气温下降速...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航线的常规通航甚至商业运营有望实现,而海雾会严重影响航道上船只的航行安全。海冰的存在使海气之间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是研究北极海雾不可忽略的因素。船载观测发现,与中纬度常见平流冷却雾形成时气温下降速度往往超过海水降温速度不同,北极海雾发生时海冰的存在还会使海水降温速度超过空气降温速度。然而目前海冰分布是否会影响模式模拟海雾的准确性还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利用Polar WRF(Polar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了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中观测到的一次海雾过程,并进行海冰密集度敏感性试验。通过与船载观测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比对发现,在低浮冰区内(海冰密集度小于50%)考虑海冰分布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潜热通量与水汽通量,模拟出与观测事实相符的表层空气降温与增湿过程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好地刻画海雾的三维结构及其生消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雾 海冰密集度 PolarWRF模式 潜热通量 水汽通量
下载PDF
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方涛 曹生奎 +3 位作者 曹广超 汉光昭 林阳阳 成淑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15年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青海湖高寒藏嵩草和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日平均水汽通量分别为1.74,0.99mm,年水汽通量分别为633.3,362.1mm。(2)青海湖2种...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15年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青海湖高寒藏嵩草和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日平均水汽通量分别为1.74,0.99mm,年水汽通量分别为633.3,362.1mm。(2)青海湖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潜热和净辐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感热和潜热月平均日变化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均晚于净辐射。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月均日变化最大值最大为179.06W/m^2,最小为46.02W/m^2;潜热最大为312.55W/m^2,最小为30.58 W/m^2;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感热月均日变化最大值最大为161.86 W/m^2,最小为31.60 W/m^2;潜热最大为215.44 W/m^2;最小为14.08 W/m^2。(3)通过波文比分析发现,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能量分配以潜热为主,非生长季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能量分配以感热为主,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则较为复杂。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全年能量平衡率为0.82,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为0.89,增加土壤热通量项能改善能量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水汽通量 能量平衡
下载PDF
东海黑潮区潜热变化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影响过程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广昌 陈文 +1 位作者 徐霈强 马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0-610,共11页
本文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来(Hadley)中心海温数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观测站降水和客观分析海气通量(OAFlux)潜热感热通量资料,研究了1960-2010年春季黑潮区潜热输送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影响过程。本文以黑潮流经... 本文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来(Hadley)中心海温数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观测站降水和客观分析海气通量(OAFlux)潜热感热通量资料,研究了1960-2010年春季黑潮区潜热输送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影响过程。本文以黑潮流经的中国东部海域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该区域是黑潮的主体区域,在文中简称为东海黑潮区。对中国东海以及邻近海域海温与降水的分析表明,在夏季该区域可能以大气强迫海洋为主,而在春冬两季可能主要为海洋强迫大气为主,秋季则可能为不明显的海气相互作用。在春季西北太平洋区域中感热和潜热都对黑潮流经的区域有比较好的敏感性,黑潮流经区域感热和潜热的气候平均值分别约为30 W m^-2与120 W m^-2;春季的感热通量标准差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日本以西区域,潜热通量标准差主要集中在中国东海区域与日本东南区域(即东海黑潮区域)。春季潜热EOF第一模态的主要变化就集中在东海黑潮流域。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当黑潮潜热指数为正时,华南地区春季降水偏多,长江以北地区偏少,反之亦然。在物理过程分析中,黑潮潜热指数大于0.8时,长江以南的中国大陆有比较强盛的异常北风,使得水汽无法输送到更北的地区,导致在华南地区水汽的积累,并且在海面出现有利于降水的垂直运动异常延伸到大陆上,使华南地区降水增多,而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由于水汽输送偏弱,导致水汽积累偏少,从而降水减少。当黑潮指数小于-0.8时,有较强盛的异常南风,有利于水汽输送到北方地区,水汽在华北地区积累,导致长江以北出现降水正异常,而华南地区由于南风偏强,水汽输送加强,导致水汽无法在此区域积累,并且出现不利于降水的垂直运动异常,从而导致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潜热输送 中国春季降水 大气环流异常 水汽输送
下载PDF
THE NORTH-SOUTH ANTI-PHASE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N MEIYU PERIOD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志聪 祝丽娟 袁东敏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4年第2期154-162,共9页
Based on the daily rainfall datasets from 740 stations in China from 1954 to 2005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south anti-phase distribution(APD) of rainfall during Meiyu perio... Based on the daily rainfall datasets from 740 stations in China from 1954 to 2005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south anti-phase distribution(APD) of rainfall during Meiyu periods and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 in the atmosphere was analyzed. Diagnostic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re was significant north-south oscillation of Meiyu rainfall during the 16 years from 1954 to 2005. Since the 1990 s, the APD enhanced significantly and showed 2- and 4-6-year period. In the region with more rainfall, the QBWO was always more active.(2) The APD of Meiyu and north-south movements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belong to the same phase.(3) The 10-25 day filtered water vapor flux could spread to the area north of 30°N in 1991. The divergence of the water vapor flux which propagated from middle- and higher- latitudes to the of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s(YHRB) was significant in 1991, but the latitudes that the water vapor flux could reach were further southward and there was no southward propagation of divergence in 1993.(4) The locations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and 10-25 day anti-cyclone, which modulated WPSH's advancement in and ou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relatively northward in 1991. Furthermore,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showed north-south deviation between 1991 and 1993, just as other elements of the circulation d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YU anti-phase distribution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water vapor flux
下载PDF
1997~1999年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卫国 左群杰 +1 位作者 王颢樾 梁俊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利用ECMWF的水汽和风场资料,对东亚、东南亚和印度季风区1997—1999年各年夏季(6~8月)300~1000hPa气层问的水汽输送及其差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水汽输送的经向通量,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部-日本南部为向北(正)的通量,... 利用ECMWF的水汽和风场资料,对东亚、东南亚和印度季风区1997—1999年各年夏季(6~8月)300~1000hPa气层问的水汽输送及其差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水汽输送的经向通量,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部-日本南部为向北(正)的通量,从1997年到1999年夏季经向通量是由弱变强再变弱,而在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则是由强变弱再变强;②水汽输送的纬向通量,1997年夏季正输送的东西范围比1998年和1999年夏季要广,但南北范围较窄;③中国东南部、南海到日本东部海域的负水汽平流在1998年夏季最大;④风场散度引起的水汽通量散度,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1998年夏季最小,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这3年变化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通量 通量散度 水汽平流 风场散度
原文传递
亚热带森林BVOCs排放和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建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897,共9页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为水平面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在0.0-1.0区间以0.05间隔分区,同时将BVOCs排放通量、其他参数一同分区,计算了所有参数在每个分区的平均值。进一步研究了对应于所有S/Q分区的BVOCs排放通量与其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异戊二烯、单萜烯、BVOCs排放通量,(1)在PAR<1180μmol·m^(−2)·s^(−1)的条件下,均随PAR增加线性增加,单萜烯排放比异戊二烯排放对于PAR的响应更加敏感。(2)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达到26℃时达到峰值;然后随气温的升高而下降。(3)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水汽含量为24 hPa时达到峰值,之后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下降。(4)当S/Q≤0.55之时,随S/Q的增加而增加;当S/Q≥0.55后,随S/Q的增加而下降。PAR、气温、水汽含量、S/Q共同影响着BVOCs的排放,其中大气中的物质含量S/Q是一个关键参数,它控制着BVOCs随其主要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变化的正负作用及其转折点。将大气中物质含量分区,研究各个分区内BVOCs排放通量和其他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与BVOCs排放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化学和光化学机制。建议将这一方法用于未来研究。BVOCs排放模型揭示出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在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方面存在竞争或相互抑制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经验模式 影响因子 二次有机气溶胶 水汽含量 散射因子
下载PDF
2021年盛夏黄河三花区间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20
作者 刘珂 董舞 王春青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234-240,共7页
2021年盛夏黄河中游三花区间降水量553.3 mm,位列1961年以来第一位。持续的强降水过程造成了流域罕见特大洪水。本文针对2021年7月—8月三花间4次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水汽通量、湿位涡分析了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和强降水期间的对流... 2021年盛夏黄河中游三花区间降水量553.3 mm,位列1961年以来第一位。持续的强降水过程造成了流域罕见特大洪水。本文针对2021年7月—8月三花间4次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水汽通量、湿位涡分析了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和强降水期间的对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021年三花区间盛夏暴雨过程的主要水汽通道有四条,分别是中国南海的东南水汽流输送、源于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水汽流输送、来自副热带太平洋的偏东风水汽流输送以及来自西风带的水汽输送;过程强降水时段暖湿水汽在河南西部山区及华北地区汇聚后进入三花区间。四次暴雨过程均对应经向(纬向)水汽通量辐合和纬向(经向)水汽通量辐散,东风波内部纬向水汽通量辐合造成的强降水具有明显极端性(局地小时降水量连续5 h超过40 mm/h)。2021年盛夏三花区间暴雨期间对流层低层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同时存在,降水过程强降水时段发生在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交汇附近,低层湿位涡大值中心与过程强降水时段具有较好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水汽通量 水汽源 湿位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