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及驱动力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帆 张丽雪 石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952-9966,共15页
探究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生态合理规划的基础,对有效提升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海防林工程区为研究区,多角度探究区域内固碳、土壤保持、产水... 探究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生态合理规划的基础,对有效提升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海防林工程区为研究区,多角度探究区域内固碳、土壤保持、产水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特征、驱动机制,从而为沿海地区制定合理生态建设规划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在2000—2020年期间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生态建设效果第二期最佳。(2)2000—2020年区域内各生态系统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土壤保持和产水量协同显著。(3)建设分区、建设分亚区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尺度效应主要存在于土壤保持和产水量。(4)权衡协同关系北方主要受气象因子影响,南方受植被、地形地貌因子影响,人类活动对权衡协同关系的影响以负效应为主,驱动因子存在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驱动机制
下载PDF
连云港沙质海岸防护林地的土壤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艾鹏 胡海波 +4 位作者 鲁小珍 杨均科 赵育鹏 王丽 王定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9,73,共6页
测定了连云港沙质海岸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美国白蜡×桑混交林、苦楝×桑混交林5种模式防护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附近未造林的草地为对照,分析了各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对5种模式防护林地的土壤理化特... 测定了连云港沙质海岸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美国白蜡×桑混交林、苦楝×桑混交林5种模式防护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附近未造林的草地为对照,分析了各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对5种模式防护林地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聚类分类。结果表明:防护林能减少土壤密度,增大孔隙,改善土壤颗粒组成,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降低pH值;不同林龄和树种改土能力不同;表层(0<d≤10 cm)土壤有机质与速效N、速效P、速效K、pH值之间呈显著相关性;表层(0<d≤10 cm)土壤密度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之间也呈显著相关性;5种防护林地经聚类后,分为4类,其改土能力大小依次为刺槐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杨树纯林>新造林和对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海岸 防护林 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近30年来山东半岛东部沿海防护林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逸洁 李国庆 +2 位作者 周越 王蒙蒙 杨慧 《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
以山东半岛东部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15年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沿海防护林的总体变化趋势和主要变化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5年期间,研究区的海防林面积以902.97 hm^2/年的速度递减30年间共减少了27 089.39 h... 以山东半岛东部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15年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沿海防护林的总体变化趋势和主要变化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5年期间,研究区的海防林面积以902.97 hm^2/年的速度递减30年间共减少了27 089.39 hm^2。面积减少的区域集中在威海市环翠区、烟台市芝罘区和海阳市,主要转化为耕地、果园和建筑交通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沿海防护林 动态变化 监测
下载PDF
海南热带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倩 李意德 +6 位作者 康文星 周铁峰 刘俊 罗金环 何书奋 符洁 卢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4-191,240,共9页
我国滨海城市森林建设中,景观效果往往重于其生态效果,特别是深受台风危害的热带和亚热带滨海城市,其防台风效益几乎被忽略。以我国海南热带滨海城市为研究案例,在调查滨海城市及其附近的乡土植物群落树种和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 我国滨海城市森林建设中,景观效果往往重于其生态效果,特别是深受台风危害的热带和亚热带滨海城市,其防台风效益几乎被忽略。以我国海南热带滨海城市为研究案例,在调查滨海城市及其附近的乡土植物群落树种和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试图遴选抗风性能和景观等特性均表现优良的树种,作为建设海南热带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林的主要植物材料,为构建热带多树种、多层次和多效能(特别是防台风防护性能)的近自然城市森林群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滨海城市 防台风防护林 树种选择 海南省
下载PDF
海岸带防护林4种树木的风压应力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国旗 安树青 +5 位作者 张纪林 吕跃凯 陈兴龙 程晓莉 季永华 沈邦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6-80,共5页
依据4种主要的海岸带防护林树种的调查数据,计算了各树种不同高度处和不同风压下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各树种遭受台风袭击时所受到的弯曲应力。结果发现树种的受害程度与其树冠形状密切相关。杨树和水杉的枝下高和树高之比(L/H)均... 依据4种主要的海岸带防护林树种的调查数据,计算了各树种不同高度处和不同风压下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各树种遭受台风袭击时所受到的弯曲应力。结果发现树种的受害程度与其树冠形状密切相关。杨树和水杉的枝下高和树高之比(L/H)均小于0.22,树冠宽度和树冠高度的比值(Wc/Hc)均小于0.36;刺槐和泡桐枝下高和树高的比值(L/H)均大于0.43,树冠宽度和树冠高度的比值(Wc/Hc)均大于0.54,这是形成杨树和水杉有两个受力点,而刺槐和泡桐只有一个受力点的根本原因。在相同的风压下,无论在树干的任何部位,杨树所受应力超过水杉、刺槐和泡桐2.3、5.0和5.3倍以上,因而杨树的受损程度也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防护林 台风 弯曲应力
下载PDF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万福绪 韩玉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6,共6页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生物量 林木生长规律 土壤理化性质 防护林模式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四个树种根系分布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洪刚 陈益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5-2372,共8页
研究盐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分布及生长特性对沿海防护林树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以8年生女贞(Ligustrum lucidum)、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木麻黄(Casuarina equiestifolia)和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等4个亚热带... 研究盐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分布及生长特性对沿海防护林树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以8年生女贞(Ligustrum lucidum)、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木麻黄(Casuarina equiestifolia)和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等4个亚热带沿海防护林树种为对象,对其根系生长特性与土壤盐度关系、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功能根的分布特征以及根系的比根长和根长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土壤盐分对植物根系垂直生长与分布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根系的水平伸展能力与树种根系垂直生长呈负相关;2)不同树种适应盐分胁迫能力不同,导致各自功能根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差异;3)根径级越小,其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越强;根径级越大,固定和支持植株的能力越强;4)墨西哥落羽杉盐分阈值>0.45%,根系垂直分布在0~95cm的土层中,具有良好的抗台风和耐盐土能力;木麻黄和洋白蜡2个树种的主根系长度分别为25cm和29cm,支撑根的比例分别为87.2%和56.3%,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抗台风能力,可以栽植在盐度<0.36%的沿海滩涂上;女贞盐分阈值<0.21%,垂直根系为20cm,支撑根比例51.0%,不适合栽植于高盐分的台风分布地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根系形态 根系生物量 比根长 根长密度 沿海防护林
原文传递
胶南沿海防护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景伟 李传荣 +5 位作者 李琪 王卫东 王月海 董治良 丁守和 康智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的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标对山东胶南沿海地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 :本地区的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与灌木的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 本文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的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标对山东胶南沿海地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 :本地区的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与灌木的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低于草本层 ,群落间变动幅度较小 ,乔木层则变动幅度很大 ;多样性指数多表现出草本层 >乔木层 >灌木层 ;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小气候有一定影响 ,但与其区域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沿海防护林 丰富度 多样性指数 小气候
下载PDF
论继续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罗细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7,149,共4页
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将于2015年完成,通过二期规划建设,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为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沿海防护林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将于2015年完成,通过二期规划建设,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为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沿海防护林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八个方面对继续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注,并尽早出台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后期有关建设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工程建设 必要性
下载PDF
海南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效益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发之 陈彧 +1 位作者 梁居红 符小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针对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发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为11个类别、1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具体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产生效益为平均年产生效益为367.37亿元,减少农作物受灾害面积209 027 hm2,占海南耕地面积... 针对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发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为11个类别、1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具体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产生效益为平均年产生效益为367.37亿元,减少农作物受灾害面积209 027 hm2,占海南耕地面积的28.4%,年增加农作物产量463 909 t,占2010年海南农作物产量总产量25.7%;林业总产值为17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为从2000年的8.1%上升到2010年的33.2%,林业经济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评估指标 成效评估 效益 海南岛
下载PDF
福建东南沿海滨海沙地4年生相思类树种生物量分配格局及树种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周坤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8,62,共5页
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国有林场的4年生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的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的总生物量最大,而卷荚相思的总生物量低于其他相思树种。5个相思树种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率:肯氏相... 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国有林场的4年生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的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的总生物量最大,而卷荚相思的总生物量低于其他相思树种。5个相思树种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率: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和卷荚相思的根部分配率较高,其中纹荚相思的根系生物量分配率最高,达46.69%,其次为肯氏相思,达44.59%;而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的枝叶鲜重和生物量分配率较高,其中厚荚相思枝叶生物量最高,达76.71%,大叶相思达75.05%。从构件生物量的角度来看,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更适宜作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种 生物量 分配率 沿海防护林
下载PDF
广西沿海防护林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春 陈秀庭 +1 位作者 吴国欣 袁胜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阐述广西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沿海防护林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广西 沿海防护林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结构优化配置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金环 谢明东 《热带林业》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地点,在调查乡土树种与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针对热带滨海城市海岸线自然条件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各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功能因地制宜地提出6种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地点,在调查乡土树种与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针对热带滨海城市海岸线自然条件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各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功能因地制宜地提出6种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方案,营造试验林,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选择出最佳配置模式。该研究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滨海城市 防护林 树种配置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法研究
14
作者 浦瑞良 曾小明 +3 位作者 王晓辉 丁应祥 张金池 胡家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7-14,共8页
应用新一代卫星遥感信息,结合计算机技术、森林生态学、地理学规律及遥感图像判读原理,对江苏东台粉砂淤泥质岸段、连云港基岩港湾岸段及福建长乐沙质岸段的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 应用新一代卫星遥感信息,结合计算机技术、森林生态学、地理学规律及遥感图像判读原理,对江苏东台粉砂淤泥质岸段、连云港基岩港湾岸段及福建长乐沙质岸段的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法,发展了空间信息综合分析立地自动分类技术,设计了微机立地信息管理系统,本研究成果经实地验证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遥感 立地分类 海岸带
下载PDF
滨海风沙地果园防护林农业气象生态与农业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羌维 黄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92,共5页
滨海风沙地防护林气象效应良好,林内相对湿度、雨量都比林外高,蒸发量降低,风速减弱.防护林具有"保温性"和"保冷性"的作用.风沙地夏秋季节土温高、持续时间久、温差变幅大,采取绿肥覆盖能有效降低地温.滨海风沙地... 滨海风沙地防护林气象效应良好,林内相对湿度、雨量都比林外高,蒸发量降低,风速减弱.防护林具有"保温性"和"保冷性"的作用.风沙地夏秋季节土温高、持续时间久、温差变幅大,采取绿肥覆盖能有效降低地温.滨海风沙地土壤含水量变幅大,切勿选择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处建园.滨海风沙地气候逐年变暖,冬季"温室效应"明显.根据滨海风沙地防护林的气象效应,提出了适应滨海风沙地的农业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风沙地 防护林 农业气象 农业技术
下载PDF
台州湾淤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适生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亮 林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通过对台州湾淤泥质海岸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等19个防护林树种的造林保存率、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生长适应性、耐盐性、抗风性等指标持续12 a的定位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对台州湾淤泥质海岸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等19个防护林树种的造林保存率、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生长适应性、耐盐性、抗风性等指标持续12 a的定位测试,结果表明,木麻黄、柽柳(Tamarix chinensis)、小蜡(Ligustrum sinense)、夹竹桃(Nerium indicum)、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等树种在围堤内含盐量0.8%以下淤泥质海岸可开沟筑墩推广;桧柏(Sabina chinensi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海桐(Pittosporum tobira)、中山杉(Taxodium distichum×T.mucronaturm)、湿地松、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重阳木等树种在围堤内含盐量0.3%左右淤泥质海岸适宜推广;桉树(Eucalyptus spp.)生长迅速,但抗强风性能较弱,不建议作为沿海防护林骨干树种,并提出在造林培育过程中采用开沟、筑土墩、容器苗造林等配套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沿海防护林 造林
下载PDF
广东潮阳沙荒地的改造与开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周厚诚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广东省潮阳市田心镇农林场自1959年起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沙荒地的改造及综合利用,在近海边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带,近陆面营造防护林网,网格内种植作物和水果。经多年的实践,筛选出了适生的防护林树种和果树品种。在... 广东省潮阳市田心镇农林场自1959年起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沙荒地的改造及综合利用,在近海边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带,近陆面营造防护林网,网格内种植作物和水果。经多年的实践,筛选出了适生的防护林树种和果树品种。在沙滩地上开展林、果综合利用可提高植物多样性,改变土壤结构和增加肥力,改善小气候,增强防风固沙能力,并伴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沙滩地 防护林 广东 潮阳市 沙荒地改造
下载PDF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骏 沈国存 +7 位作者 陈崇 焦洁洁 高洪娣 甘辉 吴初平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
利用沿海防护林评价体系,通过典型林带调查对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2012年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总计171.23亿元,其中保护基础设施效益88.80亿元、防灾减灾66.76亿元、涵养水源5.12... 利用沿海防护林评价体系,通过典型林带调查对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2012年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总计171.23亿元,其中保护基础设施效益88.80亿元、防灾减灾66.76亿元、涵养水源5.12亿元、固碳释氧4.80亿元、净化大气3.20亿元、红树林生态价值1.75亿元、保育土壤价值0.8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泥质海岸 海防林 浙江省
下载PDF
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森林承载能力
19
作者 徐德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3年第3期55-60,共6页
本文试图从森林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通过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个反映不同生活水平的指标,分析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森林生产力及其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 本文试图从森林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通过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个反映不同生活水平的指标,分析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森林生产力及其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承载力,并探讨提高森林承载力的对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承载力 防护林 山东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建设土地供给能力分析
20
作者 罗细芳 陈火春 +1 位作者 胡建全 刘俊 《林业建设》 2017年第6期22-26,共5页
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为对象,对工程建设区土地供应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当前沿海地区可用于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土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区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为126.08万公顷,其... 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为对象,对工程建设区土地供应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当前沿海地区可用于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土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区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为126.08万公顷,其中宜林地38.77万公顷,无立木林地22.76万公顷,疏林及其它灌木林地22.53万公顷,滩涂地4.87万公顷,盐碱地1.03万公顷,拟退塘(耕)造林地5.80万公顷,其它用地30.32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沿海防护林 工程区 建设 土地供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