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被引量:125
1
作者 闻学泽 杜方 +6 位作者 易桂喜 龙锋 范军 杨攀新 熊仁伟 刘晓霞 刘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61-3372,共12页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 川滇交界东段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了解该断裂带是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危险背景,我们基于区域活动构造与动力学、重新定位的小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破裂区、GPS形变场、现代地震活动及其参数图像等多学科的信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川滇-华南活动块体/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也是活动及变形的大凉山次级块体与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之间的边界带;结构上表现为2个平行展布、朝南东推覆的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带有显著逆冲分量的右旋走滑性质.沿昭通断裂带无大地震的时间至少为1700余年,目前存在地震空区.GPS变形图像反映昭通、莲峰断裂带已不同程度闭锁.另外,昭通断裂带的鲁甸附近以及莲峰断裂带的南段分别存在异常低b值区或高应力区.已由低b值区和小震空白区识别出昭通断裂带上的鲁甸—彝良之间存在高应力闭锁段,并估计出其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为MW7.4.本研究因此认为昭通断裂带存在发生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而莲峰断裂带的危险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地震空区 GPS形变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背景
下载PDF
金沙江支流冲江河巨型滑坡及其局部复活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永双 郭长宝 周能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5-453,共9页
中国西南三江活动构造带是大型滑坡的高发区。笔者在滇西北金沙江支流冲江河螺丝湾电站一带发现的巨型滑坡——冲江河滑坡,位于区域性活动断裂带的阶区,属于古地震造成的巨型古滑坡或坐落体,体积可达5.8×108m3。该巨型古滑坡在后... 中国西南三江活动构造带是大型滑坡的高发区。笔者在滇西北金沙江支流冲江河螺丝湾电站一带发现的巨型滑坡——冲江河滑坡,位于区域性活动断裂带的阶区,属于古地震造成的巨型古滑坡或坐落体,体积可达5.8×108m3。该巨型古滑坡在后期演化中经历了趋稳和局部再复活的过程,其内部存在若干次级滑坡,且表现出级序越低、稳定性越差的特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复活次级滑坡的滑带土进行了环剪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部位滑带土在较大剪切位移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认为活动构造带斜坡岩体破碎软弱、坡脚处于应力集中区是冲江河巨型滑坡局部复活的重要因素;在剪切作用下,饱和或近饱和的滑带土因超孔隙水压力而发生液化作用,促进了坡体大变形的发生。试验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公路坡脚部位,即使少量开挖就可以引起缓慢、持续发生的大变形现象。从滑坡复活机理角度,加强坡面排水和坡前采用抗滑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坡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环剪试验 滑坡 复活机理 活动构造带
下载PDF
南海北缘北东东向构造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任镇寰 任奔滔 +2 位作者 罗振暖 陈益明 钟贻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2期27-35,共9页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南海 北缘 断层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西安地裂缝近期活动与热水井水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快胜 米秋霞 张家明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73,共7页
本文根据西安小寨地裂缝与西影井第三系深层热水水位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二者变化周期的准同步和相位的滞后性特征,并结合地面沉降速率和周围地震活动性,探讨了地裂缝与第三系深层承压水位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原因,以及抽水—地面沉降对地... 本文根据西安小寨地裂缝与西影井第三系深层热水水位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二者变化周期的准同步和相位的滞后性特征,并结合地面沉降速率和周围地震活动性,探讨了地裂缝与第三系深层承压水位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原因,以及抽水—地面沉降对地裂缝影响的构造动态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地震预报 地裂缝 水位 热水井
下载PDF
M数据在西藏活动构造解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玉明 白朝军 方怀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应用遥感技术 ,利用TM数据 ,通过建立各类活动构造的解译标志 ,及进行野外重点地区验证 ,快速、准确地对西藏地区活动构造进行解译。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调查方法周期长、费用高 ,许多地方不能实地调查的缺点。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活动构造 TM数据 解译标志
下载PDF
试论西藏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青藏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向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青藏铁路横穿处于强构造活动区和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发育冻土和融冻灾害,而且穿越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本文分析了铁路经过的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其对铁路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铁路的... 青藏铁路横穿处于强构造活动区和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发育冻土和融冻灾害,而且穿越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本文分析了铁路经过的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其对铁路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铁路的开通是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否真正解决了这些地质难题,还有待铁路长期运营的实践和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青藏铁路 当雄 羊八井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近期强震危险性的概率估计 被引量:7
7
作者 路鹏 袁一凡 +3 位作者 袁洪克 刘学领 于晓辉 段玉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2,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作为历史强震多发地段——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地震危险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震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危险性韦布尔概率估计方法,对该区未来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作为历史强震多发地段——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地震危险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震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危险性韦布尔概率估计方法,对该区未来10年内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累计概率和条件概率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前人针对汶川地震破裂对周边断层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及潜在震源区判定等研究结果,对该区强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似有逐步活跃的趋势;根据韦布尔概率模型计算得出的该区2021年前发生6.5级以上强地震的概率高达0.93,条件概率为0.32。因此,该构造区,尤其是区内的冕宁—西昌一带未来10年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 强震危险性 韦布尔概率分布 概率预测
下载PDF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活动构造与地震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建青 《高原地震》 1994年第2期11-23,共13页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腹地,自有仪器记录以来,共发生Ms≥6.0级地震8次,是海省中强地震的主要发震场所之一。本文根据对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活动断裂的野外考察,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该区五条活动断裂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及动...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腹地,自有仪器记录以来,共发生Ms≥6.0级地震8次,是海省中强地震的主要发震场所之一。本文根据对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活动断裂的野外考察,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该区五条活动断裂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及动力学特征。对该区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活动断裂为继承性全新世活动断裂,多发育着史前和现代地震破裂形变带,是该区的主要发震断裂。其中乌兰乌拉湖─岗齐曲活动断裂带是现代地震的主要发震断裂,地表出露有1988年4月5日唐古拉Ms=7.0级地震的破裂形变带,长达9公里。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的野外考察,未发现国外报道的1973年7月16日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火山活动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考察 活动构造 地震形变带 可可西里
下载PDF
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M_f值对丽江地震的预测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薛丁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8,共5页
地震构造是强震发生的必要基础,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构造密切相关。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不仅与震中周围构造有关,而且与孕震区所在的整个构造带有关。这就表明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与未来强震都有关联。因此,在做测震学参数异常预测地震时... 地震构造是强震发生的必要基础,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构造密切相关。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不仅与震中周围构造有关,而且与孕震区所在的整个构造带有关。这就表明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与未来强震都有关联。因此,在做测震学参数异常预测地震时,必须考虑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过去人们常以震中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资料来做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文中以金沙江—红河边界带和地震学参量Mf值的结合为例,对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强震预测进行了探索,其结果对丽江地震预测效果很好,这对边界带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有某种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MF值 金沙江红河边界带 震中周围地区 强震预测
下载PDF
台湾地区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魁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0-411,共12页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构造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的关系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台湾东西地震区的构造划分和北部、中部与南部不同的弧陆构造现象 ,描述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地震活动 (190 0年以来的 10 0年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弧形带 活动构造带 地震活动性 台湾省 弧形构造
下载PDF
中上地壳应变分配模型及其地震学研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旭辉 田勤俭 +1 位作者 韦开波 陈正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8-64,共7页
应变分配 (Strain Partitioning)作为一种基本应变形式 ,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斜向应变在中上地壳内解藕为相互独立的一个正应变分量和一个剪应变分量的现象。在平面上表现为平行排列、同时活动的走滑断裂系统和相应的正应变构造型... 应变分配 (Strain Partitioning)作为一种基本应变形式 ,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斜向应变在中上地壳内解藕为相互独立的一个正应变分量和一个剪应变分量的现象。在平面上表现为平行排列、同时活动的走滑断裂系统和相应的正应变构造型式。应变分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构造现象。应变分配的发生主要受主断面倾角、与主应力轴交角、区域应力场状态以及构造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影响。作为断层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模型 ,应变分配模型的最直接证据来源于地震学方面 ,包括震源机制、震源深度及其分区特征等的研究结果。反过来 ,应变分配模型的建立 ,将在确定震源体的独立性、判断震源发震能力、判断地震序列特征、确定地震发展趋势方面为地震科学研究尤其是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应变分配 解藕 地震 活动构造带
下载PDF
论新构造运动与地壳稳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东来 景才瑞 钟学斌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1-113,共3页
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距现在最近、也最新,所以它与地壳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又因为新构造运动具有活动时期与稳定时期的相互交替特性,所以地壳稳定性也具有不稳定时期与相对... 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距现在最近、也最新,所以它与地壳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又因为新构造运动具有活动时期与稳定时期的相互交替特性,所以地壳稳定性也具有不稳定时期与相对稳定时期的相互交替.在地貌表面上就留下了高度不同的多级夷平面与河流多级阶地.其中,活动构造地带时常发生运动造成地震灾害,也是地壳最不稳定的地带.但不稳定地区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地块,被称为"安全岛",为重大建设提供了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地壳稳定性 活动构造带 地震 “安全岛”
下载PDF
追忆李四光对防震减灾的贡献,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庆华 杜建军 周显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笔者在追忆李四光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的新论点,包括:运用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地震规律;应用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预测;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活动性;加强综合监测,研究各种地震... 笔者在追忆李四光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的新论点,包括:运用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地震规律;应用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预测;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活动性;加强综合监测,研究各种地震前兆和相关的自然变异的发展趋势;圈定地震风险区,制定防震应急预案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构造体系 地震风险区 地壳运动 地震预测整体观
下载PDF
Tectonic implication of geomorphometric analyses along the Saravan Fault: evidence of a difference in tectonic movements between the Sistan Suture Zone and Makran Mountain Belt 被引量:1
14
作者 Roghayeh KASHANI Abdolreza PARTABIAN Ahmad NOURBAKHSH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1023-1034,共12页
In this pape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as well as field studies,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along the Saravan Fault, SE Iran to highlight how topographic fea... In this pape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as well as field studies,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along the Saravan Fault, SE Iran to highlight how topographic features were influenced by active tectonics. Quantitative geomorph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mountain-front sinuosity(Smf),valley floor width-valley height ratio(Vf), drainage basin asymmetry factor(Af), Hypsometric integral(Hi), drainage basin shape index(Bs), mean axial slope of channel(MASC), standard deviation of topography(STD) and index of active tectonic(Iat).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field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Saravan Fault have three parts trending N-S, NW-SE, and E-W.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basins with high Iat index are located at where the strike of the Saravan Faults changes and where several strike-slip faults are crossed the Saravan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tectonic Sistan SUTURE zone MAKRAN MOUNTAIN BELT Saravan FAULT Iran DEM
下载PDF
Research on Tectonic Features and Dynamics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Extensional Reg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Han Zhujun,Xu Jie,Guo Shunming,Yang Zhu’en,Xiang Hongfa,and Wu DaningInstitute of Geology,SSB,Beijing 100029,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5年第2期13-21,共9页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active tectonics,seismicity and neotectonic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extensional region.The intensity of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seismicity is strong near the south...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active tectonics,seismicity and neotectonic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extensional region.The intensity of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seismicity is strong near the south and north boundaries in the areas,but weak in the middle.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ongest subsided areas,lacustrine terrace and Quaternary fol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agonal symmetry.Formation of extensional tectonics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can be explained by passive model,experiencing the action of compressional force in the N-S direction and shear force in the SW-NE direction,and classified as a special pull-apart tectonics.The direction of the composite force is NNE,which is coincided with the results acquired by the methods of water-compressed rupture and physical mod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WESTERN Yunnan active tectonic zone SEISMICITY feature Crustal DYNAMICS PULL-APART structure
下载PDF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场区水平形变分析
16
作者 阳世华 李春光 王映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5年第2期97-104,共8页
利用场区各种类型水平形变网数据,求得红河断裂中、北段的区域应力场基本特征是:(1)北区为张性左旋型,(2)中区为压性右旋型,(3)南区为张性右旋型。场区区域应力场基本以张性为主,中区的压性右旋型恰好反映转换区应力场的... 利用场区各种类型水平形变网数据,求得红河断裂中、北段的区域应力场基本特征是:(1)北区为张性左旋型,(2)中区为压性右旋型,(3)南区为张性右旋型。场区区域应力场基本以张性为主,中区的压性右旋型恰好反映转换区应力场的局部特征。北区主应变积累和速率比南区大,最大处在剑川,而高敏感区在后山定两岭。基于水平形变和应变分析,获得了场区现今主要活动构造参数。利用地震前兆形变信息和震后效应进行了地震震例分析。并对3~5年内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形变 活动构造带 地震预报 实验场
下载PDF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分析(英文)
17
作者 郑魁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每个弧形带分别由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所组成。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板块造山运动变形带前缘之褶皱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每个弧形带分别由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所组成。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板块造山运动变形带前缘之褶皱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台湾中部弧形系列构造带 ,由运动学看来 ,是从弧形顶部向西逆冲向两侧过渡到斜冲 ,到弧凹处的逆冲为止。每一个地震活动带与独立活动的弧形逆冲构造间可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存在。大地震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弧形构造上 ,而中小地震则发生在规模较小的次级弧形构造上。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文中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带 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潜在领域 被引量:37
18
作者 付锁堂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共10页
最新资源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常规油气资源量达61.7×108t,致密油资源量达8.6×108t,且剩余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发现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并保障长期稳产,急需在现有勘探开发基础上进一步取得... 最新资源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常规油气资源量达61.7×108t,致密油资源量达8.6×108t,且剩余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发现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并保障长期稳产,急需在现有勘探开发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新突破与新发现。通过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整体评价和近年昆北、英东、东坪、扎哈泉等地区的油气勘探实践,认为盆地山前古隆起、盆缘古斜坡和盆内晚期构造带控制油气宏观运聚,富烃凹陷、断裂—不整合输导体系和优势源储组合控制油气规模成藏。据此提出富烃凹陷周缘是油气勘探主战场,盆内大面积的晚期构造带挑战与希望并存,古隆起背景的基岩勘探前景广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蕴含较大潜力的重要认识,明确了“富烃凹陷周缘古隆起”、“盆内晚期构造带”、“盆地基岩”及“古斜坡岩性—致密油气”四大潜在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烃凹陷 晚期构造带 深层—超深层 潜在勘探领域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同震位移场及其发震断层形变破裂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煜航 梁诗明 +9 位作者 郝明 葛伟鹏 李长军 宋尚武 张迎峰 华俊 陈俊先 梁洪宝 朱爽 甘卫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9-601,共13页
利用冷龙岭-托莱山断裂及其附近震前和震后GNSS观测资料,处理获取了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同震位移场,并以此为约束反演获取了地震同震破裂滑动分布图像,基于上述结果探讨了本次地震发震断层形变破裂特征,对比了区域震间与同震变形特征... 利用冷龙岭-托莱山断裂及其附近震前和震后GNSS观测资料,处理获取了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同震位移场,并以此为约束反演获取了地震同震破裂滑动分布图像,基于上述结果探讨了本次地震发震断层形变破裂特征,对比了区域震间与同震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在距震中约90 km范围内产生了10 mm及以上的同震永久变形,距震中160~200 km的GNSS连续站记录到的同震变形则十分微弱,总体在毫米级以下;(2)同震位移图像呈现典型的左旋走滑型同震变形模式.在距震中约3 km破裂带南侧的测站,其同震位移为近东向,大小445.9±3.3 mm,而在破裂带远场则呈现出典型的与左旋走滑型地震匹配的“四象限”对称分布的挤压或拉张尾端变形特征;(3)同震位移量以冷龙岭断裂-托莱山断裂为界,南北两盘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南盘变形运动大于北盘;(4)托莱山断裂西段同震位移总体表现出随震中距减小而增大的“弹性回跳”现象,但其跨断层近场测站却并不服从上述同震变形特征,指示其并未参与此次地震破裂,考虑到托莱山断裂西段显著的左旋剪切应变能积累背景,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形变 2022年门源地震M_(S)6.9地震 祁连山活动构造带 GNSS测量
下载PDF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区判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华林 薛革 +1 位作者 刘希强 李海泉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1期37-44,共8页
在充分吸收和消化活动断裂、活动盆地、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前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们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确定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判定标志和原则,综合判定了中期(3~5年)和中短期(1~3年)... 在充分吸收和消化活动断裂、活动盆地、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前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们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确定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判定标志和原则,综合判定了中期(3~5年)和中短期(1~3年)地震危险区,为地震的短临监测预报跟踪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带 地震危险区 山东 沿海地区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