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惊悚小说《白衣女人》的时代道德潜质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贝克 李增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9,共6页
英国小说家柯林斯的《白衣女人》以"惊悚"和"悬疑"为主要表现策略,以人们对婚姻和财富的态度为主线,以人性中"善"与"恶"的较量为内涵,诠释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在惊悚小说... 英国小说家柯林斯的《白衣女人》以"惊悚"和"悬疑"为主要表现策略,以人们对婚姻和财富的态度为主线,以人性中"善"与"恶"的较量为内涵,诠释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在惊悚小说的创作中达成了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进而开创了惊悚小说书写的新文体,并对后世不同语境下的同类小说发展形成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悚小说 柯林斯 《白衣女人》
原文传递
解读《白衣女人》和《家》中典型女性形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37-41,共5页
在中西方文学史上,出现许多遭遇经历相近的文学女性形象,反映长久以来文人学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小说《白衣女... 在中西方文学史上,出现许多遭遇经历相近的文学女性形象,反映长久以来文人学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小说《白衣女人》和《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可以总结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在对待爱情婚姻、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等方面的差异,让读者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衣女人》 《家》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荆棘之城》对《白衣女人》的改写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萨拉·沃特斯《荆棘之城》在人物设置、叙事者安排和背景构建等方面对威尔基·柯林斯《白衣女人》进行了改写,赋予曾被边缘化的女性以"声音",表现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在逆境中自我拯救的勇气。这也展现了维多利亚时... 萨拉·沃特斯《荆棘之城》在人物设置、叙事者安排和背景构建等方面对威尔基·柯林斯《白衣女人》进行了改写,赋予曾被边缘化的女性以"声音",表现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在逆境中自我拯救的勇气。这也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阴暗面,从现代人的立场重构了一段繁华与罪恶并存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棘之城》 《白衣女子》 改写
下载PDF
Identity and Anxiety: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Anxieties Revolving Identity in The Woman in White
4
作者 王冰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As a literary genre of fiction which enjoyed its great popularity in Britain in the 1860 s and 1870 s when the country had just gone through a series of social changes and a variety of anxieties prevailing the whole s... As a literary genre of fiction which enjoyed its great popularity in Britain in the 1860 s and 1870 s when the country had just gone through a series of social changes and a variety of anxieties prevailing the whole society,the sensation novel presents to readers a wide range of anxieties and gives responds to some of them.The Woman in White by Wilkie Collins(1859),which is generally regarded by critics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nsation novel,displays diversified anxieti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various impressive characters,and especially through their processes of establishing,losing,regaining,strengthening,hiding and faking their identities.This essay will analyz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exploring and examining the characters’ anxieties revolving their identities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s of that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NTITY ANXIETY The woman in white SENSATION nove
下载PDF
《白衣女人》中费萝娜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璐 张丽 原一川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白衣女人》中的女主人公费萝娜进行解读。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男权社会下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的经济地位和女性话语权的丧失。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白衣女人》 从属地位 话语权丧失
下载PDF
威尔基·柯林斯女性主义意识下的人物叙写——以《白衣女人》主要女性人物为例
6
作者 张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12期26-30,共5页
英国悬疑小说《白衣女人》成功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劳拉、安妮、玛丽安和爱丽诺夫人等。作者威尔基·柯林斯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几位主人公轮流叙述的方式,将这几位个性鲜明、差异明显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 英国悬疑小说《白衣女人》成功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劳拉、安妮、玛丽安和爱丽诺夫人等。作者威尔基·柯林斯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几位主人公轮流叙述的方式,将这几位个性鲜明、差异明显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女性主义视角,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中的典型女性人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柯林斯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英国妇女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况,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和关爱女性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衣女人》 女性主义 典型形象 威尔基·柯林斯
下载PDF
论《白衣女人》的多重叙事视角及叙述者功能
7
作者 柳福玲 李红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白衣女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家没有采用维多利亚时代平铺直叙的传统叙事方式,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多位叙述者,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揭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 《白衣女人》 叙事视角 叙述者
下载PDF
生命起源的追索与文化涅般木的重现——论莫言小说中的“白衣盲女”意象 被引量:1
8
作者 翟传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莫言小说中的"白衣盲女"这一意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由文本呈现的美学元素来看,这一意象是真和美的化身。这一意象同时包容了关于生命、文化起源的追溯与预设,而融会于其中的时间意识尤堪重视。以这一意象为主体的"女... 莫言小说中的"白衣盲女"这一意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由文本呈现的美学元素来看,这一意象是真和美的化身。这一意象同时包容了关于生命、文化起源的追溯与预设,而融会于其中的时间意识尤堪重视。以这一意象为主体的"女神再生"的建构则是解决"种的退化"这一文化命题的必由之路,在这一意象之上,蕴含着生命、文化涅般木等重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衣盲女 生命 文化 神话
下载PDF
浅析《白衣女人》的陌生化特征
9
作者 毛丹丹 范丽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02-102,共1页
威廉·威尔金·柯林斯是感伤小说的创始人,《白衣女人》(The Woman in White)是柯林斯最著名的作品,同时也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评论界和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文以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 威廉·威尔金·柯林斯是感伤小说的创始人,《白衣女人》(The Woman in White)是柯林斯最著名的作品,同时也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评论界和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文以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依托,对《白衣女人》进行解读,分别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两个方面探讨了"陌生化"技巧运用在《白衣女人》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衣女人》 “陌生化” 人物塑造 故事情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