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演变:从卢武铉到朴槿惠 被引量:10
1
作者 凌胜利 《当代韩国》 2015年第1期42-55,共14页
近年来,韩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开展,例如卢武铉时期的"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李明博时期的"新亚洲倡议"和朴槿惠时期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不过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韩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开展,例如卢武铉时期的"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李明博时期的"新亚洲倡议"和朴槿惠时期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不过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效果并不理想,美韩联盟、大国权力政治和政府更迭使得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深受约束,缺乏延续性。对于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而言,必须立足于东亚的现实情况,发挥韩国中等国家的经济优势,做好搭台者、协调者,同时要减少政府更迭对中等强国外交的影响,增强其战略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中等强国外交 卢武铉 李明博 朴槿惠
原文传递
韩国中等强国身份建构的路径与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群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43-55,共13页
1994年金泳三政府的全球化战略开启了韩国建构中等强国身份的历程。总体上看,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以功能导向型战略为主、行为导向型战略为辅,以塑造区域角色为核心、兼顾全球角色。在全球层面,韩国在国际安全、发展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1994年金泳三政府的全球化战略开启了韩国建构中等强国身份的历程。总体上看,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以功能导向型战略为主、行为导向型战略为辅,以塑造区域角色为核心、兼顾全球角色。在全球层面,韩国在国际安全、发展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利基外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区域层面,受朝核问题和地缘政治因素限制,韩国难以胜任东北亚安全合作协调者的角色。伴随全球角色强化和外部环境改善,韩国将继续探索区域角色和全球角色的兼容并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中等强国身份 中等强国外交 身份建构路径 国际领导力
下载PDF
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以国际维和与对外援助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东明 赵少阳 《东疆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7-34,111,共9页
作为近年来中等强国中的后起之秀,韩国的外交行为越来越表现为中等强国的外交模式和轨迹。从国际维和到对外援助,从20国集团(G20)到牵头成立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土耳其五国组织(MIKTA),韩国的身影活跃在国际社会的各个角落。在... 作为近年来中等强国中的后起之秀,韩国的外交行为越来越表现为中等强国的外交模式和轨迹。从国际维和到对外援助,从20国集团(G20)到牵头成立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土耳其五国组织(MIKTA),韩国的身影活跃在国际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多态化演进的背景下,分析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实践,对于理解韩国的中等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国 中等强国外交 国际维和 对外援助
下载PDF
韩国在东亚地区的中等强国外交政策: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张东明 张鹏 《东疆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35-42,112,共9页
中等强国的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发端于16世纪的意大利城邦体系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后冷战时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中等强国的群体性崛起,再次引发学术界的热议。韩国作为其中的一名佼佼者,从对外... 中等强国的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发端于16世纪的意大利城邦体系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后冷战时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中等强国的群体性崛起,再次引发学术界的热议。韩国作为其中的一名佼佼者,从对外援助到气候环境再到经济贸易等领域都以中等强国的身份在东亚地区践行中等强国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国 中等强国外交 东亚 韩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