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女的故事》中的权力和抵抗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苹 张建颖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7,共6页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著名畅销小说之一。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的理论,探讨《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的权力策略,揭示权力与身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抵抗,如女性箝制与主体的追寻以及女性书写与语言的颠覆力...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著名畅销小说之一。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的理论,探讨《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的权力策略,揭示权力与身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抵抗,如女性箝制与主体的追寻以及女性书写与语言的颠覆力等主题。全面理解《使女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保持高度警觉,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阿特伍德 畅销小说 女性书写 追寻 颠覆 悲剧 警觉 语言 保持
原文传递
《使女的故事》中的话语政治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林棚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作者用文学的想象和叙事阐释了话语的政治性。在小说中,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对个体进行控制的媒介。话语政治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承载了权力政治运作的痕迹,也是文化身份和...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作者用文学的想象和叙事阐释了话语的政治性。在小说中,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对个体进行控制的媒介。话语政治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承载了权力政治运作的痕迹,也是文化身份和社会秩序的仲裁者。本文主要结合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的理论以及阿尔都塞的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相关理论探讨了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中语言与政治权力、宗教、媒体的关系,阐释了阿特伍德的话语政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话语 权力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使女的故事》
原文传递
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身体政治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林棚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7,共9页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作者用文学的想象和叙事阐释了权力的无孔不入,权力政治的运作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主体都被它俘获。小说中身体被呈现为书写的对象,也是权力、意识形态、宗教等因素的作用对象。对身体的书写体现为...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作者用文学的想象和叙事阐释了权力的无孔不入,权力政治的运作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主体都被它俘获。小说中身体被呈现为书写的对象,也是权力、意识形态、宗教等因素的作用对象。对身体的书写体现为对制服的符号语义学应用,通过服装将社会等级进行可视化分类与限定,使得基于视觉的对身体的驯服得到强有力执行。小说还呼应了福柯的身体权力力学机制,权力对身体的控制需要符合严格的物理学和力学原则,最终服务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功用目的。小说中最为极端的权力形式方式就是对人口的控制、淘汰、管理和社会等级分层。本文结合福柯有关权力的理论探讨了阿特伍德小说的权力描写,以此阐释作者的权力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政治权力 凝视身体
原文传递
“界限”的政治——论《使女的故事》中的“界限”主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玲 刘秀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界限":阶级界限、性别界限、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心理界限、感情界限等,这些"界限"在小说的不...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界限":阶级界限、性别界限、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心理界限、感情界限等,这些"界限"在小说的不同部分反复出现。基列国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围绕着"界限"的政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包括"界限"的确立、维护、遵守和颠覆等。对"界限"的政治的敏锐洞察力使作家成功地塑造了反乌托邦基列国和它的受难者,表现了她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界限 “界限”的政治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身体、权力与“风景”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汉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9,共9页
在《使女的故事》中,阿特伍德描述政权、神权和父权关系下女性的空间境遇,以及使女身体客体化、自然化和风景化现象,目的是要表达作者对美国历史、文化问题的反思.风景化的使女身体影射海湾殖民地时期非教徒的命运,基列寥寥无几的“自... 在《使女的故事》中,阿特伍德描述政权、神权和父权关系下女性的空间境遇,以及使女身体客体化、自然化和风景化现象,目的是要表达作者对美国历史、文化问题的反思.风景化的使女身体影射海湾殖民地时期非教徒的命运,基列寥寥无几的“自然风景”则讽喻19世纪美国文学中“自然”“风景”书写。阿特伍德通过基列国家生态恶化及皮艾索托教授发言表明,19世纪美国作家笔下的“自然”“风景”是浪漫想象和民族意识的综合体,本质上与美国学者所谓“自然民族”一样,都是为了打造文化认同而采取的民族主义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阿特伍德 女性写作 反乌托邦小说
下载PDF
阈限空间中的自由愿景——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为例
6
作者 董小双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8,共7页
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以一种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关注时空问题。主人公奥弗雷德一直处于选择的境地,然而自由感的根源却无法找到,这让人感到困惑。小说中,作者通过真实与想象的交融与转换,构建了一种介于“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之间... 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以一种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关注时空问题。主人公奥弗雷德一直处于选择的境地,然而自由感的根源却无法找到,这让人感到困惑。小说中,作者通过真实与想象的交融与转换,构建了一种介于“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之间的阈限空间。她运用镜子、门槛等阈限空间的意象,将空间与时间有机交融在一起。在逼仄的间质空间中,自由感得以展开,体验无尽时间的愉悦。同时,阈限空间也展示了基列国女性被边缘化的生存状态。阿特伍德对阈限空间的关注也是对美国未来,特别是女性边缘地位的深切担忧与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自由 阈限空间 反抗
原文传递
权力规训与主体反抗——福柯理论视域下《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吉雪 刘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78-82,共5页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作品被多国翻译出版并享有盛誉。小说描写了反自然、反科学的极权统治对女性的残忍压迫。文章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力、规训权力以及“自我技术”理论,分析基列共和国权力...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作品被多国翻译出版并享有盛誉。小说描写了反自然、反科学的极权统治对女性的残忍压迫。文章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力、规训权力以及“自我技术”理论,分析基列共和国权力运作的策略和女性的主体反抗,揭示小说中权力的运作方式,以期对现实社会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自我技术 规训权力 关注自我 《使女的故事》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与分异——以《使女的故事》与《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相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62,68,共7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相似的叙事特征中形成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深化并拓展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另一方面,二者也存在内部的分异,厄德里克对印第安问题的思考使反乌托邦小说的表达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为反乌托邦文学开拓出新的叙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 《使女的故事》 《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 叙事空间
下载PDF
翻译中女性主义意象的缺失与补偿——以《使女的故事》译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姬琨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实验女性主义语言包涵多层面的信息,承载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象。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实验性语言形式通常在译文中难以复制。而传统的语义对等翻译原则,使得实验性语言所承载的女性主义意象也随之缺失。以女性主义小说《使女的故事... 实验女性主义语言包涵多层面的信息,承载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象。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实验性语言形式通常在译文中难以复制。而传统的语义对等翻译原则,使得实验性语言所承载的女性主义意象也随之缺失。以女性主义小说《使女的故事》的翻译为例,从翻译中的意识形态角度,运用补偿措施重现传统译文中缺失的女性主义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语言 女性主义意象 《使女的故事》 缺失 补偿
下载PDF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批评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月秋 袁芳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反映出了强烈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且这种思想在她的作品中存在着发展深入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她的四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雉鸡》来研究她小...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反映出了强烈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且这种思想在她的作品中存在着发展深入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她的四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雉鸡》来研究她小说中生态批评思想的发展过程,并指出阿特伍德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生存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态批评 可以吃的女人 浮现 使女的故事 羚羊与雉鸡
下载PDF
论《使女的故事》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
11
作者 胡梦蝶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
权力是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核心主题,书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问题,可综合运用福柯、阿甘本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权力理论开展研究。其中,权力运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生命权力为驱策的一系列的国家治理术,如例外状态常态化、个体群体... 权力是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核心主题,书中的权力运作与权力反抗问题,可综合运用福柯、阿甘本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权力理论开展研究。其中,权力运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生命权力为驱策的一系列的国家治理术,如例外状态常态化、个体群体化、人口管理、性的操控、种族排斥等。权力反抗策略可从双重层面讨论,具体表现为以个体口述为特征的个人层面权力反抗,以及以性别对立解构为代表的集体层面权力反抗。小说中的权力问题研究,有助于引起对身处极权统治下弱势群体的关注,为人类走出极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生命权力 权力运作 权力反抗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使女、代孕与生殖政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汉利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分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使女制度和代孕现象。基列国家与使女签订契约并迫使其代孕,导致她们像商品一样在不同家庭流通、妊娠和生殖。这种“契约代孕”割裂了家庭亲权、抚养权和监护权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种族主... 本文分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使女制度和代孕现象。基列国家与使女签订契约并迫使其代孕,导致她们像商品一样在不同家庭流通、妊娠和生殖。这种“契约代孕”割裂了家庭亲权、抚养权和监护权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种族主义色彩和意识形态内涵。基列通过“契约代孕”剥夺贫困人口和有色人种的生育权和生命权,维护了白人精英的人口结构、阶级秩序和政治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代孕 生殖政治
原文传递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秀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6-20,共5页
玛格丽特的生态预警小说《使女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世界观。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展现了阿特伍德对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冲突的反思,为全世界的人类敲响了攸关生存的警钟。
关键词 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 使女的故事
下载PDF
社会生态预警小说--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颖哲 陈婧绮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4-47,共4页
《使女的故事》作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之作,体现出作者对女性生存与命运的思考,对未来社会秩序的担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美好愿景。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角色因男权和神权压迫陷入“他者”困境,被内在... 《使女的故事》作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之作,体现出作者对女性生存与命运的思考,对未来社会秩序的担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美好愿景。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角色因男权和神权压迫陷入“他者”困境,被内在性束缚而迷失自我,最终通过勇敢反抗树立自身主体性的艰苦历程,揭示作者对整体社会生态的深切关注,以及作品深刻的社会生态预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生态 《使女的故事》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中的新现实主义书写
15
作者 李莘然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将广泛而多维的现实社会作为书写对象,是对现存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延伸与设想。阿特伍德在传承现实主义描述社会现实、注重人物刻画等创作特点的同时,增添了后现代实验手法,使《使...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将广泛而多维的现实社会作为书写对象,是对现存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延伸与设想。阿特伍德在传承现实主义描述社会现实、注重人物刻画等创作特点的同时,增添了后现代实验手法,使《使女的故事》呈现出一定的新现实主义创作特征,凸显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新现实主义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女性、文字与契约政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汉利 徐雨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使女的故事》中,阿特伍德描述了基列使女被国家强制生育而沦为“花朵”的命运:她们被剥夺阅读书刊、观看影视作品及文字表达等权利,成为政权、神权和男性权力书写的对象。然而,阿特伍德创作《使女的故事》并非为了女权主义批评,而... 在《使女的故事》中,阿特伍德描述了基列使女被国家强制生育而沦为“花朵”的命运:她们被剥夺阅读书刊、观看影视作品及文字表达等权利,成为政权、神权和男性权力书写的对象。然而,阿特伍德创作《使女的故事》并非为了女权主义批评,而是以此揭示17世纪新英格兰政治体制和清教统治的本质。使女被“感化”“挽救”和“授精”的不幸遭遇,影射了美国马萨诸塞殖民地“猎巫案”中受害“女巫”的命运。使女与基列国家签订契约而被纳入专制统治体系,则是海湾殖民地时期契约政治和权力实践的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女性书写 契约政治
下载PDF
阿特伍德对生态危机的深沉思考:从《使女的故事》中“花园”意象说开
17
作者 胡志红 周欣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使女的故事》描绘了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基列国现状,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生态忧思。透过女性性别视野,检视作品中的核心意象“花园”,以发掘其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园与女主人公奥芙雷德和乔伊紧密关联... 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使女的故事》描绘了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基列国现状,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生态忧思。透过女性性别视野,检视作品中的核心意象“花园”,以发掘其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园与女主人公奥芙雷德和乔伊紧密关联:于奥芙雷德而言,花园象征着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她的生命季节与花园四季相互交融,通过她与自然的交往既反映了人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也揭示了人对精神生态重建的思考。而对于乔伊而言,花园则象征以男性为主的传统家庭,通过赋予女性在家庭事务中的权力,将女性束缚在家庭之中,从而让其丧失社会主体地位;同时,花园作为人造自然,更象征着统治者的欺骗策略与权力凝视。总之,借助花园书写,阿特伍德表达了她对性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花园 性别视野 生态反思
下载PDF
反乌托邦世界的乌托邦拯救——解读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昊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分析了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思想意义,认为小说以女性笔触和视角,展现出在未来反乌托邦社会中一位坚韧女性的生命体验,阐明了在反乌托邦世界里,唯有坚守信念、坚守本真方能获得最终的救赎。小说在表达对人类生存境遇焦灼与忧虑... 分析了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思想意义,认为小说以女性笔触和视角,展现出在未来反乌托邦社会中一位坚韧女性的生命体验,阐明了在反乌托邦世界里,唯有坚守信念、坚守本真方能获得最终的救赎。小说在表达对人类生存境遇焦灼与忧虑的同时,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反乌托邦 拯救 女性叙事
下载PDF
论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中的毒性话语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冬梅 赵彩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32,共5页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中再现的一系列毒性话语,并指出这些毒性话语与被誉为"毒性话语开端"的《寂静的春天》及现实中的生... 《使女的故事》是当代"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中再现的一系列毒性话语,并指出这些毒性话语与被誉为"毒性话语开端"的《寂静的春天》及现实中的生态灾难、环境正义运动等有着紧密的呼应,它体现了阿特伍德深刻的生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寂静的春天》 生态批评 毒性话语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解读《使女的故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黎 张丽 张慧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3期196-198,共3页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中阿特伍德以犀利的视角和手法揭露基列国社会现实与伦理道德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人类的生存价值,同时,为现代人类敲响警钟。本文将在文学伦理学批评...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获奖作品《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中阿特伍德以犀利的视角和手法揭露基列国社会现实与伦理道德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人类的生存价值,同时,为现代人类敲响警钟。本文将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解读《使女的故事》中的伦理环境与人物的伦理选择,旨在为读者提供新的欣赏角度,挖掘作品的伦理教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环境 伦理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