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天士“肝-胃”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伟峰 李舒婷 黄显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9期1-3,共3页
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胃"学术思想来源及该理论的具体联系、治疗原则与疗效,认为叶天士提出的"肝-胃"理论来源主要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其中《伤寒论》对其影响最大。叶氏在仲景"土... 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胃"学术思想来源及该理论的具体联系、治疗原则与疗效,认为叶天士提出的"肝-胃"理论来源主要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其中《伤寒论》对其影响最大。叶氏在仲景"土虚木犯"和"肝病安胃"的基础上,补充了"胃汁竭肝风动"和"制肝木益胃土",完善了"肝-胃"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第一次明确了肝胃两者在脏腑系统间的联系,对中医脏象学说作出了拓展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肝-胃” 胃汁竭肝风动 制肝木益胃土
下载PDF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上焦痹证诊治特色 被引量:4
2
作者 时潇 刘兰林 +2 位作者 马占山 陈庆伟 黄美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叶氏对于肺痹和胸痹诊断方面注重首辨寒热,治疗则以重调气机、健脾化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上焦痹症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寒温相承宗一脉 叶吴本是经方家——叶天士、吴鞠通活用经方的思路与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441-447,共7页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与《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的阅读,可知叶天士、吴鞠通不仅是卓著的温病学家,还是真正的经方应用大师。他们首先具有扎实的《伤寒论》功底,是在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了彻悟之后,才有了...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与《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的阅读,可知叶天士、吴鞠通不仅是卓著的温病学家,还是真正的经方应用大师。他们首先具有扎实的《伤寒论》功底,是在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了彻悟之后,才有了后来的理论与实践上的飞跃。叶天士、吴鞠通运用仲景方的特点可概括为尊经绍承用原方、加减化裁用变方、蝶变经方化新形三个方面,这在二者著作中的多则医案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叶天士 吴鞠通 经方 《伤寒论》 《临证指南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温病条辨》 《吴鞠通医案》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湿热证医案辨治特色分析
4
作者 沙颖 呼兴华 +1 位作者 许建秦 丁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统计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热证医案,总结叶天士辨治湿热证的特色。方法:收集《临床指南医案》中167例湿热证相关医案,将医案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分析其...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统计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热证医案,总结叶天士辨治湿热证的特色。方法:收集《临床指南医案》中167例湿热证相关医案,将医案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收集167首处方,涉及中药163味,出现频次≥30次的药物依次为苦杏仁、滑石、茯苓、厚朴、通草、黄连、陈皮、泽泻、黄芩;频次≥15次的药物组合有12组;多用苦、辛、甘味药;药物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推演得出核心组合2组、新处方1首。结论:《临证指南医案》湿热证医案擅长从三焦论治,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同时兼顾理气,并注重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湿热证医案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三焦论治 祛湿清热 理气 顾护脾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