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唐湛 黎红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林业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林业制度改革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由于注重生态建设的宏观环境且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GDP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却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政府和林业生产者要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林业产业多元化和高价值化发展;注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林业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福利水平,积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促进林农积极投入林业经营;应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和林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林业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智光 刘建波 丁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26,共5页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区域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系统结构、子系统间的关联和多目标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 ,根据大系统理论 ,建立了包含目标函数模型、各子系统的约束条件模型和关联模型在内...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区域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系统结构、子系统间的关联和多目标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 ,根据大系统理论 ,建立了包含目标函数模型、各子系统的约束条件模型和关联模型在内的区域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大系统模型 ,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分解—协调算法。通过应用表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为区域性林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图 1,参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大系统模型 分解-协调算法 区域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玉杰 高晓雨 《森林工程》 2008年第6期77-80,共4页
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林业产业结构要因时因地的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 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林业产业结构要因时因地的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系统灰预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为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预测 林业产业结构
下载PDF
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被引量:24
4
作者 钟艳 李湘玲 史常亮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11期1006-1009,共4页
运用数学模型对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研究1996年以来东北地区及其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业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的变化趋势得出:Z值在长期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产... 运用数学模型对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研究1996年以来东北地区及其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业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的变化趋势得出:Z值在长期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稳定性增强;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解1996—2009年Z值的地域差异构成,得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当地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地域差异明显,对各省今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可行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多部门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法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角下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23
5
作者 连素兰 何东进 +3 位作者 纪志荣 洪伟 吴柳萍 曹彦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4,71,共7页
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 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处于过渡期,2013年以后耦合协调度高于0.8,进入协同发展良好状态。同时,2014年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存在空间差异,三明市协同状态排名第一,厦门市排名最后,闽南(除厦门外)和闽北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大于0.6,闽中和闽东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5;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指数为-0.0219,呈现高低相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发挥了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空间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经济 协同发展 福建省
下载PDF
1949年以来林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及其演变机制 被引量:21
6
作者 宋维明 杨超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7,共15页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林业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林业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了理论思考。首先,对林业产业结构变化与空间演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产业结构由单一的木材采运逐渐发展为营林生产、...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林业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林业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了理论思考。首先,对林业产业结构变化与空间演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产业结构由单一的木材采运逐渐发展为营林生产、林产品加工制造、森林景观与生态服务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门类齐全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产业空间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四大国有森工独大发展为多点支撑格局,第一产业完成了“西南”与“东北”之间、“国有林”与“集体林”之间、“人工林”与“天然林”之间的调换;第二产业在沿海地区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第三产业也在各省区因地制宜地迅猛发展起来。其次,提出了产业发展演变的机制框架。认为林业产业结构与空间演变是自上而下循环调节的结果,森林资源的变化促使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林业定位进行调整,林业部门也相应提出政策措施;在政策推动下产业面临的内外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变化;森林资源在这种系统性变动下得以调节,又成为下一阶段国家战略与林业政策调整的依据。最后,分析了“两山理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启示。认为“两山理论”不仅不是林业产业(尤其是林产工业)的发展掣肘,反而是指导林业产业走向经济产品-生态产品协调供给、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融合实现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发展阶段 演变机制
下载PDF
林业产业结构对其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立磊 戴芳 胡慧敏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7-500,506,共5页
在界定了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99~2008年间林业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此阶段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和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 在界定了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99~2008年间林业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此阶段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和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且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度最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产业总产值
下载PDF
中国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时空耦合测度 被引量:20
8
作者 吕洁华 蔡秀亭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探讨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耦合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0,2013,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探讨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耦合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0,2013,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处于磨合、磨合、磨合、协调阶段,部分省域发展过程出现了跃进或倒退现象;从相对发展状态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处于超前、超前、超前、滞后状态,当前森林生态安全较林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差距;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为类型Ⅵ、Ⅵ、Ⅵ、Ⅶ,当前森林生态安全滞后于林业产业结构,二者处于低度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安全 林业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度 耦合协调发展类型 中国
原文传递
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经济贡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罗小锋 王泽均 +1 位作者 李兆亮 薛龙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3-97,共5页
文章依据1999—2015年我国三大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数据,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三大林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三大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对各大林区林... 文章依据1999—2015年我国三大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数据,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三大林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三大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对各大林区林业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素质以及区域竞争力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若干措施,为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林区 林业产业结构 变动 贡献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向红玲 陈昭玖 廖文梅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1,105,共9页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 2001—2015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探索该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对其林业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林业经济增长速度同比高于全国林业经济增长速度;各省(...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 2001—2015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探索该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对其林业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林业经济增长速度同比高于全国林业经济增长速度;各省(市)的林业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低于长江经济带且不占竞争优势、林业第二产业结构素质要高于该区域平均水平、林业第三产业增长情况及结构素质高于区域水平;重庆、贵州、上海、云南为小份额区、林业第一产业相对优势区,江苏、浙江为大份额区、第二产业优势区,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中等份额、均衡发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林业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余亚亮 刘笑冰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7-544,共8页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业各产业内部集聚与林业各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业第一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产业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到发展中期对产业聚集会有较小的抑制作用;第...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业各产业内部集聚与林业各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业第一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产业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到发展中期对产业聚集会有较小的抑制作用;第二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到发展中后期第二产业促进作用减小;林业产业的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应当促进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从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集聚 林业产业结构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下载PDF
北京市林业产业关联和结构升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宇佳 刘笑冰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北京市林业产业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趋于稳定。针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当继续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下经济;其次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有必要加大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一、二"转变;最后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增强林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法 Moore结构变化值 林业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下载PDF
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兰芳 王立群 戴永务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根据1994~2010年统计数据从发展趋势、结构比例及与全国林业产值比较等方面对湖南林业产业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南林业三次产业及各亚产业间做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林业第二产业对湖南林业总产值关联度最大;第一、二、... 根据1994~2010年统计数据从发展趋势、结构比例及与全国林业产值比较等方面对湖南林业产业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南林业三次产业及各亚产业间做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林业第二产业对湖南林业总产值关联度最大;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关联度最大的亚次产业分别是:林木的培养和种植;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湖南省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灰色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桂涛 胡申 温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15-6217,共3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9年我国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并以GM(1,1)模型为基础,建立信息模型,对中国今后10年林业产业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09年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9 1、0.731 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9年我国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并以GM(1,1)模型为基础,建立信息模型,对中国今后10年林业产业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09年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9 1、0.731 1、0.821 3,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林业产业处于工业化中期,二、三产业将高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度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南林业产业结构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尹少华 姜微 张慧军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林业总产值及其林业产业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将保持稳定增长,林业第二产...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林业总产值及其林业产业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湖南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将保持稳定增长,林业第二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林业第三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灰色系统 预测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雪梅 牛志伟 +1 位作者 王会 王卫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基于1999—2018年中国林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模型探究林业投资利用方式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考查市场化程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促进了林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抑制了林业产业发展效... 基于1999—2018年中国林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模型探究林业投资利用方式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考查市场化程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促进了林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抑制了林业产业发展效率的提升;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仅对林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在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类投资中,营造林抚育与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投资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与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保持一致,但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资对林业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此外,市场化程度的增强会弱化投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营造林抚育与森林质量提升投资的作用会因投资来源不同产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林业生态建设投资与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投资 林业产业发展效率 林业产业结构 市场化程度 面板Tobit
下载PDF
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超群 张颖慧 +3 位作者 宋淑鸿 朱蕾洁 陈湘 曹倩玉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第4期89-91,共3页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因而完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江苏省的林业概况,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发展形成的增效作用,提出了林业产业发展政策。
关键词 江苏省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低碳经济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林业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福建林业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1
18
作者 洪燕真 戴永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
【目的】以福建省主要林业产业集群82家林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集群网络结构产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定量识别引起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林业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 【目的】以福建省主要林业产业集群82家林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集群网络结构产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定量识别引起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林业产业集群创新政策、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结合林业产业集群特点构建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结构框架,分析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范式从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维度刻画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创新活动的特征,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使用Likert 5点量表法设计测量量表,确定因变量为创新绩效,自变量为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网络居间性、网络资源丰富度等网络结构特征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互惠性、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反馈机制等网络关系特征变量,并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然后,基于访谈问卷调查法收集的82家样本林业企业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对回归模型进行OLS拟合;最后利用R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得出影响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1)从林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看,网络居间性(1%显著水平)和网络资源丰富度(1%显著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网络关系看,网络反馈机制(5%显著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关系互惠性(5%显著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随着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林业企业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网络环境,优势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是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尤其是企业在集群网络中所处的居间位置和集群内丰富的知识、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增强了集群内林业企业支配创新资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集群 网络结构 创新绩效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玉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3年第1期82-86,共5页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林业主要亚产业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是增长性部分。其中,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经济林产品、花卉、人造板、家具、造纸、林业旅游产业对全国林业部门具有较高...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林业主要亚产业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是增长性部分。其中,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经济林产品、花卉、人造板、家具、造纸、林业旅游产业对全国林业部门具有较高竞争力,木材采运、林产化学产业相对欠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林业产业结构 吉林
下载PDF
基于森林生态安全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秀亭 姜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4,104,共6页
基于森林生态安全视角,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造林业产业结构系统,通过分析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森林生态安全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实... 基于森林生态安全视角,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造林业产业结构系统,通过分析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森林生态安全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实际设计了保持现状模式(方案一)、森林生态安全维护模式(方案二)、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方案三)和基于森林生态安全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方案四)4种仿真方案,通过模拟仿真得到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从长远来看,方案一和方案三不利于森林生态安全的改善,方案二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方案四有利于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理想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安全 林业产业结构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