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制电路板埋入平面薄层电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冉彦祥 孟昭光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5期70-75,共6页
近年来高速、高性能电子产品骤增,对应高密度的同时,还要对应高频、高速传输,因此,电路板的表面封装需要转换到埋置元件PCB上来。不受寄生元件或者噪音影响,而又能高速地传输大容量的信号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电阻。文章以Ohmega公司生产... 近年来高速、高性能电子产品骤增,对应高密度的同时,还要对应高频、高速传输,因此,电路板的表面封装需要转换到埋置元件PCB上来。不受寄生元件或者噪音影响,而又能高速地传输大容量的信号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电阻。文章以Ohmega公司生产的NI-P薄层电阻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发现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酸性蚀刻、碱性蚀刻、棕化、硫酸铜缸蚀刻对电阻精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酸性蚀刻和碱性蚀刻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影响最大。通过对以上加工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研究,得到精度较高的电阻阻值,为印制电路板埋入电阻阻值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长度 电阻宽度 蚀刻线损量
下载PDF
缓蚀剂对高压铝箔电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班朝磊 郭刚 +4 位作者 朱淑芹 李欣芹 王冬梅 王中美 魏艳丽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69,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盐酸+硫酸混合酸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缓蚀剂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酸对高压铝箔电解腐蚀后表面形貌与横截面形貌的影响,利用LCR仪与电子天平测试了铝箔比电容与质量失重率。结果表明:缓蚀剂可以改善电解腐蚀后铝箔表面隧道孔...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盐酸+硫酸混合酸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缓蚀剂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酸对高压铝箔电解腐蚀后表面形貌与横截面形貌的影响,利用LCR仪与电子天平测试了铝箔比电容与质量失重率。结果表明:缓蚀剂可以改善电解腐蚀后铝箔表面隧道孔孔径的分布,使隧道孔由圆锥状转变为圆柱状,降低隧道孔的并孔团簇现象,这有利于提高铝箔电解腐蚀扩面后的实际表面积;同时铝箔的实际质量失重率明显降低,铝箔的比电容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电容器 铝箔 缓蚀剂 电解腐蚀 失重率
下载PDF
MMIC芯片衰减器的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聪玲 钟清华 +2 位作者 龙立铨 张铎 张青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提供了一种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芯片衰减器,采用氮化钽薄膜作为电阻材料,利用嵌套掩膜刻蚀技术将芯片衰减器结构一层一层套刻在陶瓷基片上。主要研究了利用氮化钽薄膜电阻制作芯片衰减器的优点,结合HFSS仿真软件,建立3 dB和10 d... 本文提供了一种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芯片衰减器,采用氮化钽薄膜作为电阻材料,利用嵌套掩膜刻蚀技术将芯片衰减器结构一层一层套刻在陶瓷基片上。主要研究了利用氮化钽薄膜电阻制作芯片衰减器的优点,结合HFSS仿真软件,建立3 dB和10 dB芯片衰减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实物产品进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 dB芯片衰减器在DC~20 GHz工作频率内有较好的衰减响应,回波损耗在整个宽频带内都小于-20 dB,衰减量偏差在DC~12 GHz工作频率内小于±0.3 dB。10 dB芯片衰减器在DC~20 GHz工作频率内也有较好的衰减响应,回波损耗在整个宽频带内都小于-19 dB,衰减量偏差在DC~12 GHz工作频率内小于±0.3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掩膜刻蚀 HFSS仿真 MMIC芯片衰减器 氮化钽薄膜 回波损耗
下载PDF
平顶型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军 何赛灵 石志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0-554,共5页
本文对利用多模干涉 (MMI)结构实现解复用器蚀刻衍射光栅 (EDG)频谱平坦化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 通过使用预展宽输入结构把带间串扰降到很低值 ;通过使用抛物线型多模干涉区 ,把带通纹波减小到接近于零的同时 ,大大增加了 1dB带宽 ,最... 本文对利用多模干涉 (MMI)结构实现解复用器蚀刻衍射光栅 (EDG)频谱平坦化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 通过使用预展宽输入结构把带间串扰降到很低值 ;通过使用抛物线型多模干涉区 ,把带通纹波减小到接近于零的同时 ,大大增加了 1dB带宽 ,最终得到了平坦化效果最佳的设计方法 作为例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型蚀刻衍射光栅 波分复用器 优化设计 多模干涉 频谱 平坦化 光通信
下载PDF
Dust Plasma Effect on the Etching Process of Si[100] by Ultra Low Frequency RF Plasma
5
作者 Ahmed Rida Galaly Farouk Fahmi Elakshar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3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Dust-plasma interactions play vital roles in numerous observed phenomena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their scope in the industrial laborator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times to include such diverse areas as materials ... Dust-plasma interactions play vital roles in numerous observed phenomena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their scope in the industrial laborator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times to include such diverse areas as materials processing, micro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nuclear fusion. The etching processes of Si wafer has been studied using Ultra low frequency RF plasma (ULFP) at (1 KHz) by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namely: ion etching using inert gas only (e.g., argon gas), and ion chemical etching using an active gas (beside the inert gas) such as oxygen. In the case of large dust particle, the dust might act as a floating body in the plasma collecting equal fluxes of electrons and ions. The velocity of the ions flux out from the mesh (cathode) and cause ion sputtering for the sample (Si-Wafer) measured, moreover the rate coefficient for collection of electrons and ions by dust (K) is calculated here, the presence of dust, however, may itself cause loss process. As the plasma density increases, the etching rate increases and the volumetric rate of loss of electron and ions due to dust particle increases (K).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volumetric rate of loss (K) due to ion chemical etching (75% Ar/25% O2) and ion etching (Pure Ar) has been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 Plasma ULTRA Low Frequency ION etching ION Chemical etching VOLUMETRIC Rate of loss
下载PDF
多晶硅发射极精确制造工艺研究
6
作者 杨小兵 孙金池 盖兆宇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阐述针对多晶硅发射极制造工艺的研究,包括干法刻蚀工艺气体组分和流量、射频源功率、过刻时间对多晶硅刻蚀速率、Poly-Silicon/SiO_(2)选择比、CD尺寸侧向钻蚀等刻蚀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适合多晶硅发射极图形的优化多晶硅干法刻蚀条件... 阐述针对多晶硅发射极制造工艺的研究,包括干法刻蚀工艺气体组分和流量、射频源功率、过刻时间对多晶硅刻蚀速率、Poly-Silicon/SiO_(2)选择比、CD尺寸侧向钻蚀等刻蚀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适合多晶硅发射极图形的优化多晶硅干法刻蚀条件,CD尺寸侧向钻蚀小于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刻蚀 侧向钻蚀 多晶硅发射极刻蚀选择比 过刻蚀
下载PDF
碱刻蚀制备金字塔条件对多晶黑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存胜 张琳萍 +5 位作者 毛志平 徐红 钟毅 隋晓锋 王碧佳 陈支泽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9期8-13,共6页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多晶硅片的表面碱刻蚀工艺,并通过失重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刻蚀后的多晶硅片以及后续制备的多晶黑硅进行系统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多晶硅表面碱刻蚀的最佳工艺为:刻蚀时间240s,刻蚀温度80℃,氢氧化...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多晶硅片的表面碱刻蚀工艺,并通过失重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刻蚀后的多晶硅片以及后续制备的多晶黑硅进行系统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多晶硅表面碱刻蚀的最佳工艺为:刻蚀时间240s,刻蚀温度80℃,氢氧化钾溶液浓度67.2g·L~(-1),碱刻蚀添加剂A为5m L·L~(-1)。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硅片的平均失重率为2.737%,表面金字塔颗粒分布密集且大小均匀,制备成多晶黑硅后,对波长为600~1000nm光的反射率低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刻蚀 多晶黑硅 失重率 反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