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oogle Earth Engine在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
作者 郝斌飞 韩旭军 +2 位作者 马明国 刘一韬 李世卫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0-611,共12页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发展,出现了物联网与云计算,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地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海量地理、遥感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产生,在本地平台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数据的传统方式已经较难满足当前需求...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发展,出现了物联网与云计算,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地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海量地理、遥感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产生,在本地平台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数据的传统方式已经较难满足当前需求。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由Google云基建提供,是一个对海量地球科学数据集(尤其是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全球尺度在线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云计算平台,它利用谷歌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分析处理多种环境与社会问题,如气候变化、植被退化、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短缺等。首先对GEE云平台进行介绍,综述了近年来应用GEE云平台所做的相关研究,然后应用该平台及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研究了2002~2013年三峡库区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林地、灌丛草地以及耕地变化最为明显。最后,经粗略统计得出GEE云平台无论在成本还是效益方面,其综合效率提升90%以上。GEE云平台不仅可以为地学及遥感领域专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能为相关学科领域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帮助,是一个高效的科研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 大数据 云计算 三峡库区 时空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与“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探讨 被引量:47
2
作者 苗放 叶成名 +4 位作者 刘瑞 孔祥生 李康荣 徐松浦 张远红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7-158,68,共3页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Google Earth的四大特点,及为地球科学研究、"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启迪,提出了数字地球平台(DEP)的概念,并针对"数字中国"的建设,提出了建立"数字中国&q...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Google Earth的四大特点,及为地球科学研究、"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启迪,提出了数字地球平台(DEP)的概念,并针对"数字中国"的建设,提出了建立"数字中国"的数据交换标准(DCML),提出了全新的以地学信息浏览器/空间信息服务器(G/S)结构为主的下一代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技术体系架构,进一步对"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对"数字中国"建设和应用服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平台 GOOGLE earth DCML G/S 数字中国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2
3
作者 杨泽康 田佳 +3 位作者 李万源 苏文瑞 郭睿妍 刘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27-7636,共10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目标年份及其前后各1年的夏季(6—9月)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采取中值合成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快速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果表明:(1)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4个指标在第1主成分(PC1)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9.60%,依据PC1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黄河流域是可行的。(2)1990—2019年,黄河流域RSEI总体呈现出“快速变好→缓慢转好”2个阶段,1990—2000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5/a,增长率为11.69%,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差转为较差(10.18万km^(2))、较差转为中等(5.69万km^(2))、中等转为良(7.08万km^(2))贡献较大;2000—2019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1/a,增长率仅为3.86%,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转为差(6.10万km^(2))、良转为中等(4.09万km^(2))贡献较大。(3)1990—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6.38%,其中显著提升的面积占26.14%;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23.62%,其中显著降低的面积仅占1.46%。30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实施生态工程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最快,而一些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使用GEE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PDF
Global rare earth resources and scenarios of future rare earth industry 被引量:68
4
作者 陈占恒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China is abundant in rare earth resources. But rare earth deposits are really not that rare in the earth crest. In the five continents, i.e. Asia, Europe, Australia,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China is abundant in rare earth resources. But rare earth deposits are really not that rare in the earth crest. In the five continents, i.e. Asia, Europe, Australia,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there are about thirty four countries found to have rare earth deposits; Brazil might surpass China and rank the first in rare earth deposits. At present, investment in rare earth production was surged, there have been about 200 projects, and the total production for 25 of them would be more than 170 thousand tons after 2015, a multi-supply system on rare earths is being established worldwide. Cautions on the investment of rare earth production are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elements DEPOSIT RESOURCES RESERVES rare earth industry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68
5
作者 郭永强 王乃江 +3 位作者 褚晓升 李成 罗晓琦 冯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04-4811,共8页
为探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采用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 data(陆地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1987~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借助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方法对引起植被... 为探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采用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 data(陆地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1987~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借助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方法对引起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年均植被覆盖度由1987年的41.78%增加到2015年的53.23%,增速为0.38%/a(P<0.05).其中,1987~1999年年均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2000~2015年),年均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P<0.05),增速达到0.59%/a.由像元尺度分析,黄土高原72.93%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其中38.31%的区域增加趋势显著(P<0.05).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1987~1999年为基准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2000~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77%、76.23%,人类活动为引起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但是城市的扩张使得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呈显著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原因 Google earth ENGINE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6
6
作者 陈炜 黄慧萍 +1 位作者 田亦陈 杜云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2-1391,共10页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节的3766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并重构最小云量影像集,借助GEE的并行云端计算,快速得到了能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监测。三江源时空变化与差异分析表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状态,RSEI平均值从0.588下降到了0.505,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恶化为主;200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变缓,并于2015年呈现变好态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不变为主,且轻度恶化面积大幅减少;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空间分异,自西向东,生态状况变差。基于GEE平台在三江源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GEE可以作为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主成分分析 遥感生态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 被引量:63
7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 位作者 冯文杰 刘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878,共10页
在对密井网解剖、露头解剖、现代沉积解剖、沉积模拟实验等建立地质知识库方法优缺点分析基础上,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测量了一系列曲流河道的基础数据,结合"将今论古"思想,提出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 在对密井网解剖、露头解剖、现代沉积解剖、沉积模拟实验等建立地质知识库方法优缺点分析基础上,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测量了一系列曲流河道的基础数据,结合"将今论古"思想,提出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已有方法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Google Earth软件测量曲流河道的方法步骤,并测量了不同地区不同曲率的河道宽度、点坝长度及弧长,得到了一系列测量数据,建立了测量数据表,并结合已有经验公式与测量数据拟合得到的公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中曲流河的河道宽度和点坝长度具不同的相关关系,曲流河的地质知识库不能按统一标准考虑。在不同曲率情况下,河道宽度和点坝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亦不同,且随着曲率的减少,其相关关系减弱,反映出点坝的发育程度受河流弯曲程度控制。最后,建议采用建立地质模式库的思想建立定量化曲流河地质知识库,用于对储层建模进行有效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GOOGLE earth 地质知识库 定量关系 储层建模
下载PDF
Google Earth及其应用展望 被引量:51
8
作者 唐东跃 熊助国 王金丽 《地理空间信息》 2008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对Google Earth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做了简单介绍,充分挖掘其功能,阐述了其在地理教学、水利工程管理、林火管理中的应用,并初步探索了其商业化应用。
关键词 GIS GOOGLE earth 地理教学 工程
下载PDF
Effec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heir oxides on tribo-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laser claddings:A review 被引量:57
9
作者 M.M.Quazi M.A.Fazal +3 位作者 A.S.M.A.Haseeb Farazila Yusof H.H.Masjuki A.Arslan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49-564,共16页
Laser cladding is a promising photon-based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ique broadly utilized for fabricating harder and wear resistant composite coatings. In spite of excellent properti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l... Laser cladding is a promising photon-based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ique broadly utilized for fabricating harder and wear resistant composite coatings. In spite of excellent properti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laser claddings are relatively restricted when compared with well-established coating techniques because of their inherent defects identified as cracks, pores and inclusions. Substanti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rare earth in laser claddings can remarkably prevent these defects. Additionally, the presence of rare earth in laser claddings can notably enhance tribo-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surface hardness, modulus of elasticity, fracture toughness,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In this literature review, the effect of rare earth in reducing dilution and cracks susceptibility of laser claddings in addition to microstructural refinement attained was examined.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claddings along with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Final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laser claddings based on rare earth and was concluded with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cladding rare earth elements MICROSTRUCTURE tribo-mechan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Spatial cloud computing: how can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use and help shape cloud computing? 被引量:56
10
作者 Chaowei Yang Michael Goodchild +5 位作者 Qunying Huang Doug Nebert Robert Raskin Yan Xu Myra Bambacus Daniel F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2011年第4期305-329,共25页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face g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challeng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data intensity,computing intensity,concurrent access intensity and spatiotemporal intensity.These challenges require ...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face g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challeng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data intensity,computing intensity,concurrent access intensity and spatiotemporal intensity.These challenges require the readiness of a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hat can:(1)better support discovery,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data and data processing so as to reliev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of IT tasks and focus on scientific discoveries;(2)provide real-time IT resources to enable real-time applications,such as emergency response;(3)deal with access spikes;and(4)provide more reliable and scalable service for massive numbers of concurrent users to advance public knowledge.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a potential solution with an elastic,on-demand computing platform to integrateobservation systems,parameter extracting algorithms,phenomena simulations,analytical visualiz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and to provide social impact and user feedback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geospatial sciences.We discuss the utiliz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o support the intensities of geospatial sciences by reporting from our investigations on how cloud computing could enable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and how spatiotemporal principles,the kernel of the geospatial sciences,could be utilized to ensure the benefits of cloud computing.Four research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analyze how to:(1)search,access and utilize geospatial data;(2)configur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o enable the computability of intensive simulation models;(3)disseminate and utilize research results for massive numbers of concurrent users;and(4)adopt spatiotemporal principles to support spatiotemporal intensive applications.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spatial cloud computing(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arth Cyber GIS GEODYNAMICS SPACE-TIME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geospatial cyberinfrastructure
原文传递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支持下的赣南柑橘果园遥感提取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徐晗泽宇 刘冲 +1 位作者 王军邦 齐述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6-404,共9页
赣南地区是中国柑橘主产区,柑橘种植产业经数十年发展已具较大规模。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2140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重构目标年份季节最小云量影像集,构建多维分类特征集,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了1990、199... 赣南地区是中国柑橘主产区,柑橘种植产业经数十年发展已具较大规模。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2140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重构目标年份季节最小云量影像集,构建多维分类特征集,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了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6年赣南柑橘果园的分布制图。结果表明: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可实现大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处理;最小云量影像合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云多雨地区高质量光学影像获取困难的问题;以最小云量影像合成构建的数据集,使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能够有效提取赣南柑橘果园,分类平均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15%和0.90,分类效果良好;赣南柑橘果园面积由1990年9.77 km2扩大为2016年2200.34 km2,2005年以后呈大规模扩张趋势,果园分布由零星分布,逐步形成连片化的聚集分布特点,柑橘果园用地的主要来源为林地、灌丛和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柑橘果园 GOOGLE earth ENGINE 最小云量 影像重构 分类
原文传递
Big Earth data:A new frontier in Earth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被引量:54
12
作者 Huadong Guo 《Big Earth Data》 EI 2017年第1期4-20,共17页
Big data is a r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at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new methods in scientific research.This new way of thinking has encouraged the pursuit of new discoveries.Big data occupies the strategic... Big data is a r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at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new methods in scientific research.This new way of thinking has encouraged the pursuit of new discoveries.Big data occupies the strategic high ground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ies and also constitutes a new national and global strategic resource.“Big Earth data”,derived from,but not limited to,Earth observation has macro-level capabilities that enable rapid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of the Earth,and is becoming a new frontier contribut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Earth science and significant scientific discoveries.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big data and recognizes it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the role that big Earth data can play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 science.On this basis,the paper outlines the Big Earth Data Science Engineering Project(CASEarth)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Big data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geo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and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t is expected that big Earth data will provide new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 data scientific big data big earth data earth observation GEOSCIENC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decision support
原文传递
基于GEE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1
13
作者 张华 宋金岳 +1 位作者 李明 韩武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3-1894,共12页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客观、定量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为区域治理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计算得到可以反映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客观、定量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为区域治理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计算得到可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对祁连山国家公园1989—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SEI评价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好的结果,其中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正向作用的指标为绿度和湿度指标,而干度和热度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有负面影响;祁连山国家公园时空变化分析表明,1989—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呈"缓慢下降-快速下降-上升"的趋势。时空差异分析表明,1989—1999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不变为主;1999—2009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恶化为主;而2009—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改善为主;从生态环境质量的成因分析来看,4个指标影响均为显著。生态环境质量主导自然影响因子在1989年依次为绿度>干度>湿度>热度;1999年为热度>绿度>湿度>干度;2009年为干度>热度>湿度>绿度;而2019年依次为绿度>湿度>干度>热度。畜牧业是影响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人为因素。结果显示,GEE可以作为计算平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扩展了在大范围长时间序列遥感生态指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中的应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综合治理工作仍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祁连山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的城市群生态质量长时序动态监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49
14
作者 王渊 赵宇豪 吴健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61-8473,共13页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强烈,及时动态地监测生态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对城市生态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但在...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强烈,及时动态地监测生态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对城市生态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但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监测时往往面临云遮挡和拼接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1988—2018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共3530景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批量去云,采用中值合成法逐年计算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等遥感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评价了该区域近30年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该方法改善了遥感生态指数在大范围长时序监测中数据缺失和拼接困难等问题,增加了时间序列的可比性。研究表明:(1)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质量,其中绿度和湿度指标与其呈正相关,干度和热度指标与其呈负相关;(2)时间上,三十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质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下降趋势,空间上,生态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呈现西北和东北部高和中部低的状态。重度和中度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区域中部,总体改善区域主要位于西部和东北部,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包括北部区域以及香港,轻度退化区分布较为分散;(3)基于GEE云计算的图像处理可以较好的改善遥感数据缺失、色差和时间不一致等问题,极大的提高影像处理的效率,扩展了遥感生态指数在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遥感生态指数适用范围和准确度提供参考,并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生态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生态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Perspective and Prospects for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被引量:50
15
作者 J.M.D.Coey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2期119-131,共13页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constitute a mature technology,but the shock of the 2011 rare earth crisis led to the re-evaluation of many ideas from the 1980s and 1990s about possible new hard magnets containing little...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constitute a mature technology,but the shock of the 2011 rare earth crisis led to the re-evaluation of many ideas from the 1980s and 1990s about possible new hard magnets containing little or no rare earth(or heavy rare earth).Nd-Fe-B magnets have been painstakingly and skillfully optimized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which high performance is required at reasonable cost.Sm-Co is the material of choice when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is required,and Sm-Fe-N magnets are making their way into some niche applications.The scope for improvement in these basic materials by substitution has been rather thoroughly explored,and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techniqu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steresis are largely understood.A big idea from a generation ago-which held real potential to raise the record energy product significantly-was the oriented exchange-spring hard/soft nanocomposite magnet;however,it has proved very difficult to realize.Nevertheless,the field has evolved,and innovation has flourished in other areas.For example,electrical personal transport has progressed from millions of electric bicycles to the point where cars and trucks with electrical drives are becoming mainstream,and looks ready to br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n end.As the limitations of particular permanent magnets become clearer,ingenuity and imagination are being used to design around them,and to exploit the available mix of rare earth resources most efficiently.Huge new markets in robotics beckon,and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re just beginning to be explored.New methods of increasing magnet st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re being developed,and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ity of hard magnets with other useful properties is now envisaged.These themes are elaborated here,with various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MAGNETS MAGNETIC ANISOTROPY COERCIVITY Energy product MAGNETIC composite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下载PDF
Google Earth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6
作者 陈强 姜立新 帅向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8,共8页
Google Earth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三维虚拟地球仪软件,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的遥感影像资源而著称,得到了许多行业的普遍应用。我国目前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GIS数据还是以二维展示为主,引入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Google Earth在我国的地... Google Earth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三维虚拟地球仪软件,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的遥感影像资源而著称,得到了许多行业的普遍应用。我国目前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GIS数据还是以二维展示为主,引入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Google Earth在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工作中可以采取如下应用方案:制作并加载行政区划图,发布公众地震信息;与GPS结合,进行救援路线导航与跟踪;根据现场资料建立三维模型,展现地震灾区现场立体场景变化。该应用方案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地震应急 KML 三维模型
下载PDF
利用Google Earth制作卫星影像图 被引量:45
17
作者 莫平浩 胡茂林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介绍一种利用Google Earth制作卫星影像图的方法。
关键词 GOOGLE earth 卫星影像图
下载PDF
基于GEE云平台的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6
18
作者 李晶 闫星光 +3 位作者 闫萧萧 郭伟 王科雯 乔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9-1450,共12页
植被覆盖度是土地生态的重要指示因子,黄河流域横跨中国地形三大阶梯,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能源流域”。为揭示长时序黄河流域及其煤炭富集地区土地生态变化状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1987—... 植被覆盖度是土地生态的重要指示因子,黄河流域横跨中国地形三大阶梯,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能源流域”。为揭示长时序黄河流域及其煤炭富集地区土地生态变化状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1987—2020年黄河流域共40525景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进行批量去云、融合和NDVI云计算等处理,获取34 a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综合利用最大值合成法、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性分析和F检验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及流域内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逐一识别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对黄河流域及其规划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4 a间黄河流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由1987年的0.4574上升至2020年的0.5817,同期流域内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则由0.3556增至0.5361,2者呈现一致的波动上升的趋势;②时序趋势变化类型构成中,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的面积(33.19%)远大于植被覆盖度退化的面积(3.55%)。规划矿区内植被覆盖度改善面积占比高于黄河流域,但其植被覆盖度仍明显低于黄河流域平均水平;③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明显,除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外,主要呈现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④黄河流域及规划矿区地形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表现为高程>坡度>坡向,气候因子的影响表现为气温>降水量。降水量和气温对于规划矿区的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均小于对整个黄河流域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促进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类型的多向性;⑤44个煤炭规划矿区中,彬长矿区和乡宁矿区植被覆盖度改善相对更为显著,石炭井矿区和包头矿区退化面积占比相对高。研究表明:应用长时序、多源数据能够客观揭示黄河流域及规划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和空间变化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 黄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球的铁路三维空间选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朱颖 蒲浩 +1 位作者 刘江涛 胡光常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7,共5页
研究目的:基于数字地球建立铁路三维空间选线平台。研究结论:系统充分利用了数字地球软件提供的数字地形及高清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立了三维空间选线平台,并在"安康至张家界"、"郑州至万州"等项目中成功应用... 研究目的:基于数字地球建立铁路三维空间选线平台。研究结论:系统充分利用了数字地球软件提供的数字地形及高清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立了三维空间选线平台,并在"安康至张家界"、"郑州至万州"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了从Google Earth中的实时批量提取数字地形与影像数据;(2)利用Google Earth的KML技术实现在Google Earth进行铁路平面定线,使Google Earth成为铁路的三维空间选线平台;(3)建立了一个铁路线路及沿线自然环境的属性信息录入和查询机制;(4)在传统AutoCAD平台下构建了新建铁路线路平、纵、横设计模块,满足铁路线路精细设计阶段的的各种功能,重点解决了纵断面优化问题;(5)实现了铁路设计成果在Google Earth中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 GOOGLE earth 铁路选线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的地形图制作技术 被引量:44
20
作者 彭和强 张有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58,共3页
介绍一种简单新型地形图制作技术。该技术通过在Google Earth中建立多边形,并巧妙地将多边形转化为等高面,记录等高线来实现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并对利用此技术制作地形图的质量进行讨论。该技术在保证一定制图精度的前提下,不但能轻松... 介绍一种简单新型地形图制作技术。该技术通过在Google Earth中建立多边形,并巧妙地将多边形转化为等高面,记录等高线来实现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并对利用此技术制作地形图的质量进行讨论。该技术在保证一定制图精度的前提下,不但能轻松掌握,而且能缩短制图时间、降低制图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地形图 地图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