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踝泵运动方式对下肢静脉回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陶伏莹 冯建萍 +1 位作者 李珍宇 周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8-132,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至关重要。踝泵运动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易获得的血栓预防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医疗单元...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至关重要。踝泵运动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易获得的血栓预防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医疗单元的踝泵运动方式各异,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常无法达到应有效果。本文围绕运动自主性、运动形式、运动角度、运动频率几个方面综述踝泵运动方式,并对现有踝泵运动联合辅助装置及协同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正确实施踝泵运动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发挥踝泵运动的血栓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运动方式 辅助装置 深呼吸
下载PDF
深呼吸法与间断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广卿 李丰 +1 位作者 陈燕霞 肖晓光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者呼吸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5例 PaCO260~ 70mmHg者间断无创通气治疗, 1.5 h/次, 2~ 3次 /d。 4例 PaCO250~ 60 mmHg者接受间断深呼吸和呼吸方式训练,首先纠正胸腹矛盾运动,每次深呼吸 10~...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者呼吸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5例 PaCO260~ 70mmHg者间断无创通气治疗, 1.5 h/次, 2~ 3次 /d。 4例 PaCO250~ 60 mmHg者接受间断深呼吸和呼吸方式训练,首先纠正胸腹矛盾运动,每次深呼吸 10~ 20次 ,3~ 5次 /d。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活动能力明显增加,无创通气组平均住院日为治疗前的 18.64%,平均住院费为治疗前的 12.72%。结论间断无创通气和深呼吸法均为较好的提高 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间断无创通气 深呼吸 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开胸术后病人有效深呼吸与咳嗽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江宾 谭小辉 徐静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开胸患者有效深呼吸、咳嗽方法,以提高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水平,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将1027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4例和对照组5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及护理,观察组除上述护理外,入院就对患者进行有效深呼... 目的:探讨开胸患者有效深呼吸、咳嗽方法,以提高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水平,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将1027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4例和对照组5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及护理,观察组除上述护理外,入院就对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咳嗽训练,术前患者掌握有效深呼吸、咳嗽方法,术后进行有效深呼吸和咳嗽指导。观察患者的深呼吸和咳痰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深呼吸、咳嗽方法,采取两种方法最好。结论:有效深呼吸、咳嗽训练应在入院后就进行训练,术前掌握方法和技巧;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注意检查深呼吸、咳嗽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深呼吸训练和咳嗽的方法;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深呼吸和咳嗽的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为患者提供深呼吸、咳嗽排痰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深呼吸 咳嗽 方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卧床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卓卿 石兵 +2 位作者 许柳珊 杨贤燕 罗秀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深呼吸、咳嗽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深呼吸、咳嗽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深呼吸、咳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住院时间、Barther指数、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Barther指数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分别为6.98%、4.65%,对照组分别为9.30%、13.95%。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给予深呼吸、咳嗽训练,可使患者心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急梗死 深呼吸 咳嗽训练
下载PDF
一次深呼吸洗氮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德才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8-21,26,共5页
在Weible肺解剖模型基础上,经过简化得到了适合数字模拟计算的肺数学模型,推导了一维肺数学摸型下气体在肺内的传输和扩散方程,对一次深呼吸洗氮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了一次深呼吸洗氮氮浓度与呼出气体体积的关系曲线,并与实验结果... 在Weible肺解剖模型基础上,经过简化得到了适合数字模拟计算的肺数学模型,推导了一维肺数学摸型下气体在肺内的传输和扩散方程,对一次深呼吸洗氮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了一次深呼吸洗氮氮浓度与呼出气体体积的关系曲线,并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结果对研究气体在肺内的传输与扩散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深呼吸洗氮 数学模拟 气体传输 气体扩散 肺内气体传输
下载PDF
深呼吸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祥全 俞梦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深呼吸作为一种保健手段,其疗效已经被深入研究和报道。目前深呼吸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睡眠、肥胖和健身管理,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本文主要总结了深呼吸的起源、国内外对于深呼吸对人体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未来关... 深呼吸作为一种保健手段,其疗效已经被深入研究和报道。目前深呼吸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睡眠、肥胖和健身管理,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本文主要总结了深呼吸的起源、国内外对于深呼吸对人体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未来关于深呼吸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呼吸 睡眠 瑜伽 呼吸障碍 吸气肌锻炼
下载PDF
巴蜀大地的历史复活与今昔对话——梁平《深呼吸》侧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史习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写作总是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一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诗人梁平的思想和写作的一把钥匙。从2005年出版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开始,梁平的诗歌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便集中显现出来。重庆与四川、巴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写作总是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一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诗人梁平的思想和写作的一把钥匙。从2005年出版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开始,梁平的诗歌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便集中显现出来。重庆与四川、巴与蜀,这两个地方以各自的方式融入了诗人梁平的文化血液,成为他诗意栖居的双重家园,这在《深呼吸》中表现明显。在对巴蜀大地进行诗性书写时,《深呼吸》将历史景观、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密集地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这种呈现绝不是巴蜀历史的机械出土和简单复述,而是敏感多思的诗人个体面对冰冷历史存在和多面历史陈述时的一种心灵沟通和今昔对话,通过这种沟通与对话,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呼吸"中实现巴蜀大地的历史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平 《深呼吸》 巴蜀大地 历史
下载PDF
深呼吸缓解人流综合症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华 黄金蓉 毛国玉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评估深呼吸缓解人流综合症症状的效果。方法:对我科37例发生人流综合症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要求下做深呼吸运动3分钟。结果:37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深呼吸对缓解人流综合症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 深呼吸 人流综合症 评估
下载PDF
对“气沉丹田”的讨论——兼谈气沉丹田在唢呐吹奏中的生理基础
9
作者 张宁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以中、西医学、气功学、物理学为理论依据,分别阐述“气”及“丹田”的不同概念;分析了丹田与肾脏的内在联系及肾脏的不同生理功能;指出气沉丹田是以深呼吸、收腹为手段,使养分在人体内得到更好的吸收、储存和释放,以证明气沉丹田... 本文以中、西医学、气功学、物理学为理论依据,分别阐述“气”及“丹田”的不同概念;分析了丹田与肾脏的内在联系及肾脏的不同生理功能;指出气沉丹田是以深呼吸、收腹为手段,使养分在人体内得到更好的吸收、储存和释放,以证明气沉丹田是唢呐吹奏中的生理基础,气息控制的前提,在未来呼吸法的研究中,气沉丹田应成为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沉丹田" 贤功能 能量 生理基础 深呼吸 哨呐吹奏 气息 呼吸法
下载PDF
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艳 陆云 金清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①目的探讨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②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措... ①目的探讨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②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③结果术后第3天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组1例(1.7%)发生DVT,对照组7例(11.7%)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对照组新增了1例DVT。术后第3、7天,观察组下肢静脉平均流速和峰值流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能加速下肢血流速度,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深呼吸 妇科肿瘤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深吸气屏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庆安 谭康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8期195-198,共4页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治疗手段不断革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患者数量。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精准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深吸气屏气技术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治疗手段不断革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患者数量。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精准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深吸气屏气技术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深吸气屏气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其在心脏和肺部保护方面的作用,探讨了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展,并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优化呼吸管理,深吸气屏气技术不仅提升了治疗的精确度,还显著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深吸气屏气 研究进展 效果 呼吸运动
下载PDF
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然然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30)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同时配合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检测最大摄氧量及6 min步行距离评估运动耐力,并以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11±0.42)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2.81±5.22)%﹑最大呼气流量(3.16±0.48)L﹑最大摄氧量(15.16±2.35)mL/(kg·min)均大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干预能改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荷深呼吸 有氧运动 肺功能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Pitfalls in spirometry: Clinical relevance
13
作者 Andrea Antonelli Giulia Michela Pellegrino +1 位作者 Giuseppe Francesco Sferrazza Papa Riccardo Pellegrino 《World Journal of Respirology》 2014年第3期19-25,共7页
Spirometry is one of the functional tests most used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to assess lung func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conditions.Its success is grounded on solid principles of lung mechanics that state that maxima... Spirometry is one of the functional tests most used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to assess lung func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conditions.Its success is grounded on solid principles of lung mechanics that state that maximal flow on expiration is limited b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irways and lung parenchyma.In contrast,on inspiration,flow depends on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inspiratory muscles.Reduced expiratory forced flow and volumes usually reflect a deviation from health conditions.Yet due to a complex interplay of different obstructive and restrictive lung diseases within the multiple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flows and volumes do not always perfectly reflect the impact of the disease on lung function.The present review is intended to shed light on a series of artefacts and biological phenomena that may confound the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in spirometric measurements.Among them is thoracic gas compression volume,the volume and time history of the inspiratory manoeuvre that precedes the forced expiration,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across the respiratory system,and the changes in lung elastic rec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OMETRY Thoracic gas compression VOLUME VOLUME HISTORY EFFECTS of the deep breath Time HISTORY EFFECTS of the preceding inspiratory manoeuvre Ventilation HETEROGENEITIES Lung elastic RECOIL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深呼吸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维琪 张笑丹 +2 位作者 蔡丽萍 曹东旭 史昌乾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短程静息及深呼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动静变化,探讨深呼吸对自主神经损伤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36例及糖尿病并发症(DMA)组28例,与健康者30例对照;...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短程静息及深呼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动静变化,探讨深呼吸对自主神经损伤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36例及糖尿病并发症(DMA)组28例,与健康者30例对照;全部施行HRV深呼吸试验(5 min静息态、5 min深呼吸态)检测,分析HRV每一指标的3个变量(静息态值、深呼吸态值、静息深呼差值)。结果 糖尿病各组深呼吸试验HRV各指标的3个变量值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DMA组较SDM组亦明显降低。结论 深呼吸HRV随自主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程度降低。短程HRV深呼吸试验可静动结合灵敏真实地反映自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呼吸 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HRV 自主神经损伤
下载PDF
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与反应性分裂样障碍的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15
作者 刘成文 魏庆平 胡隆珊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和反应性分裂样障碍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这两种精神障碍今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住院治疗的26例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气功组)和59例反应性分裂样障碍(反应性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和反应性分裂样障碍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这两种精神障碍今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住院治疗的26例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气功组)和59例反应性分裂样障碍(反应性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两组疾病均由精神因素引起,发病与精神因素、不良性格、家族史有关,均可出现精神分裂症任何症状,其精神症状内容与各自的精神因素有关,治疗方案相同、疗效好、预后好;不同的地方是气功组出现幻视、幻听、被控制感、物理影响妄想和行为紊乱等症状明显多于反应性组。结论气功所致分裂样障碍和反应性分裂样障碍是两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基本相似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反应性分裂样障碍 分裂样障碍
下载PDF
七氟醚不同吸入方法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熊虹飞 王龙 +2 位作者 张会娟 吴刚 薛荣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对3种七氟醚吸入方法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择期手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逐步递增法组(A组)、潮气量法组(B组)、肺活量法组(C组),每组30例。吸入七氟... 目的对3种七氟醚吸入方法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择期手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逐步递增法组(A组)、潮气量法组(B组)、肺活量法组(C组),每组30例。吸入七氟醚160s后行静脉穿刺,之后行进一步全身麻醉诱导。观察3组患儿入亲情诱导室(L)、睫毛反射消失时(T1)、吸入160s后静脉穿刺时(T2)的MAP、HR、SpO2,意识消失时间、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率,麻醉诱导期间患儿合作程度、有尤体动反应及副作用,手术结束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c)、拔管时间(Td),并行躁动评分。结果患儿意识消失时间A组为(58.1±0.3)s,B组为(41.2±0.3)s,C组为(33.8±0.8)s,A组最长而C组最短(P〈0.05);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率A组(96.7%)高于B组(16.7%)、C组(13.3%)(P〈0.05);诱导期体动反应发生率A组(100%)高于B组(13.3%)、C组(10%)(P〈0.05),仅在A组发现患儿发生心动过缓和唾液分泌各1例;诱导期患儿合作程度评分B组(0.20±0.07)分最低,A组(0.77±0.13)分次之,而C组(1.43±0.13)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不增加副作用发生的前提下,潮气量法吸入8%七氟醚更易为小儿所接受,更加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小儿全身麻醉 逐步递增法 潮气量法 肺活量法
原文传递
深吸气屏气技术在放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钟仁明 柏森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在胸腹部肿瘤的放疗中,呼吸运动对放疗的负面影响贯穿放疗全流程。深吸气屏气(DIBH)是放疗中呼吸运动管理的一种方法,能够在放疗全流程中减少呼吸运动对放疗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DIBH技术与其他呼吸运动管理措施(四维CT、门控技术、追... 在胸腹部肿瘤的放疗中,呼吸运动对放疗的负面影响贯穿放疗全流程。深吸气屏气(DIBH)是放疗中呼吸运动管理的一种方法,能够在放疗全流程中减少呼吸运动对放疗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DIBH技术与其他呼吸运动管理措施(四维CT、门控技术、追踪等)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要求。本文的目的是对DIBH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吸气屏气 肿瘤/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深吸气屏气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附41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皓 李敏儿 肖光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2318-2322,共5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对澳门镜湖医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41例左侧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放疗的资料进行总结,比较DIBH和自由呼... 目的:探讨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对澳门镜湖医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41例左侧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放疗的资料进行总结,比较DIBH和自由呼吸(free breath,FB)两种呼吸模式下放疗的剂量学差异,包括靶区适形性(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homogeneity index,HI)参数,肺、心脏、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以及右侧乳腺剂量比较。结果:DIBH和FB两种模式下心脏的平均剂量、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平均剂量、左肺V 20有显著性差别,分别是(4.92±1.93)Gy vs(6.53±2.30)Gy(P<0.001)、(18.71±9.00)Gy vs(27.21±8.81)Gy(P<0.001)、(23.42±6.67)%vs(28.03±8.68)%(P<0.001)。单纯全乳/胸壁放疗与全乳/胸壁+区域淋巴结放疗两组在DIBH模式下,左肺V 20下降的百分比分别为16.53%和2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BH和FB的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均无差异。结论:采用DIBH可以显著减少心脏、冠状动脉和肺等重要器官的照射。无论是单纯乳腺/胸壁放疗还是合并区域淋巴结放疗,采用DIBH技术均可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深吸气屏气 放射治疗 危及器官
下载PDF
深吸气屏气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峰 陆中杰 +4 位作者 姚国荣 卜路懿 葛迦 宁丽华 严森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1-825,共5页
目的 比较3种呼吸模式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以探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靶区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呼吸模式。方法 前瞻性选取18例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采集自由呼吸(FB)、胸式深... 目的 比较3种呼吸模式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以探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靶区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呼吸模式。方法 前瞻性选取18例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采集自由呼吸(FB)、胸式深吸气屏气(T-DIBH)及腹式深吸气屏气(A-DIBH)3种呼吸模式下的CT图像,随后行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比较3种呼吸模式下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剂量-体积直方图、靶区平均剂量及靶区剂量均匀指数、危及器官平均剂量等。结果 3种呼吸模式下,计划靶区体积、计划靶区平均剂量及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T-DIBH及A-DIBH3种模式下的危及器官受量在心脏Dmean分别为(3.21±1.02)、(1.74±0.51)及(1.31±0.41)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71,P〈0.0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Dmean分别为(34.61±13.51)、(14.38±10.20)及(9.21±6.53)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71,P〈0.05);左侧肺Dmean分别为(8.31±2.75)、(7.46±1.96)及(6.89±1.79)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71,P〈0.05)。结论 两种深吸气屏气技术(T-DIBH或A-DIBH)可显著降低心脏、LAD及左肺等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且不影响放疗靶区剂量;而A-DIBH比T-DIBH在降低各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深吸气屏气 危及器官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深吸气屏气放疗技术的应用与摆位误差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偲晔 王淑莲 +13 位作者 唐玉 田源 覃仕瑞 崔伟杰 金晶 刘跃平 宋永文 房辉 陈波 亓姝楠 张江鹄 孙广毅 邓言波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了解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WBI)的治疗时间与放疗计划的相关性,明确放疗分次问重复性,观察治疗时心脏位置及剂量学变化,计算DIBH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术后WBI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l生人组1... 目的了解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WBI)的治疗时间与放疗计划的相关性,明确放疗分次问重复性,观察治疗时心脏位置及剂量学变化,计算DIBH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术后WBI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l生人组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WBI的患者,符合DIBH控制要求。比较治疗时间与计划射野数和跳数的关系,采用CBCT计算放疗分次问的摆位误差及PTV外放边界。将CBCT与计划CT图像融合.以验证放疗时心脏位置和剂量的准确性。组间数据行非参数Firedman检验。结果采用DIBH技术放疗的平均单次治疗时间为4.6min,治疗时间与调强野最大子野数、总子野数和总跳数相关。平均心脏位移体积为19.1cm^3(3.8%),CBCT与计划CT的心脏Dmean。相差5.1cGy,心脏V5-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的系统误差(乏)和随机误差(σ)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1.9、2.1、2.0mm和1.3、1.3、1.4mm。三维外扩的最小边界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5.7、6.2、6.0mm。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WBI未明显延长治疗时间,且治疗时间与放疗计划相关。DIBH技术各治疗分次问重复性良好,起到了保护心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剂量 深吸气屏气技术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