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视阈中的历史与人性书写——以《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和《陆犯焉识》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5,共10页
严歌苓在《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长篇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让她的作品溢出了以往宏大叙事所覆盖的主流历史的... 严歌苓在《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长篇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让她的作品溢出了以往宏大叙事所覆盖的主流历史的叙述法则。《寄居者》是"沪版的辛德勒名单";《金陵十三钗》是女性视阈中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还原;《小姨多鹤》可以视之为"抗战后叙事",小说叙述采用限知视角和限制性叙事策略——兼具多鹤作为日本女性的"异族女性视角"与其他人的有限视角;《陆犯焉识》是一部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磨难史与家族史,表达了"始终错过的矢志不渝的爱"的"归来"主题。严歌苓将"中国故事"在历史维度的打开和呈现,不是很多研究者所说的纯粹的"他者"叙述,而是叙述里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是可以和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叙述相兼容的,更可以给中国当代文学在历史层面的叙述,提供可参鉴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金陵十三钗》 《小姨多鹤》 《陆犯焉识》 女性视阈 限制性叙事
下载PDF
知识分子苦难命运与精神困境的审视与表现——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春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37-144,共8页
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陆焉识的细致分析,本文认为,在20世纪这样一种悠远阔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刻地思索表现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进而展开对于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挖掘、审视与表现,乃是《陆犯焉识》最突出的思想艺术成就所在。
关键词 严歌苓 《陆犯焉识》
下载PDF
浮华绌落见真淳——《陆犯焉识》中的移民视角与当代史观
3
作者 盖建平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6期58-65,共8页
《陆犯焉识》对"异国"元素(包括环境与人物)的运用可谓条理分明,不仅以一个美华移民的跨国视角,对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得与失做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现状的整体观照,还进一步传达出一种延续理想主义精神传统、自觉超越&q... 《陆犯焉识》对"异国"元素(包括环境与人物)的运用可谓条理分明,不仅以一个美华移民的跨国视角,对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得与失做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现状的整体观照,还进一步传达出一种延续理想主义精神传统、自觉超越"伤痕"思维的当代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犯焉识》 严歌苓 华人移民
下载PDF
《陆犯焉识》的叙事时间与叙事伦理
4
作者 王萌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中,叙述者利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双重性与矛盾性,在时序、时距和频率三方面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从而建立起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虚构的叙事时间,使作品呈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作品叙事伦... 在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中,叙述者利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双重性与矛盾性,在时序、时距和频率三方面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从而建立起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虚构的叙事时间,使作品呈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作品叙事伦理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犯焉识 叙事时间 故事时间 叙事伦理
下载PDF
知识分子心灵史的“同向歧异”——《活动变人形》和《陆犯焉识》的并置阅读
5
作者 胡辰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6-39,55,共5页
《活动变人形》和《陆犯焉识》皆以知识分子为题材,但两者的创作旨趣各有所向。通过《活动变人形》和《陆犯焉识》的并置阅读,可深入探究两部小说在叙事伦理和两性关系上的不同处理方式,从而窥见两位作家的独特价值观念和创作指向。两... 《活动变人形》和《陆犯焉识》皆以知识分子为题材,但两者的创作旨趣各有所向。通过《活动变人形》和《陆犯焉识》的并置阅读,可深入探究两部小说在叙事伦理和两性关系上的不同处理方式,从而窥见两位作家的独特价值观念和创作指向。两部作品都蕴含"弑父"思想,但王蒙在反思自我与审视父辈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解构和颠覆着父权,而《陆犯焉识》则通过"弑父"体味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限度;在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上,王蒙最终指向对男权社会的审判,而严歌苓则超越了男权压制的思维限度,把女性塑造成为拯救知识分子的救赎力量;王蒙旨在呼唤对知识分子身份的重新定位,严歌苓则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变人形》 《陆犯焉识》 并置阅读 叙事伦理 两性关系 创作旨趣
下载PDF
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6
作者 袁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5-88,共4页
作为近年来新移民文学的个中翘楚,严歌苓的文学创作备受瞩目。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突破此前以女性人物为文本主角的写作路数,将关注视角转向男性人物的塑造,刻画了自由知识分子陆焉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悲惨境遇。本文通过政治与人生... 作为近年来新移民文学的个中翘楚,严歌苓的文学创作备受瞩目。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突破此前以女性人物为文本主角的写作路数,将关注视角转向男性人物的塑造,刻画了自由知识分子陆焉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悲惨境遇。本文通过政治与人生的交织碰撞、自由与独立的追索坚守以及爱情与人性的反思剖析三个维度,反思政治挂帅年代知识分子的沉浮人生,映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陆犯焉识》 知识分子
下载PDF
政治主题的伦理温情化:电影《归来》简评
7
作者 高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张艺谋被看作是西部电影的见证和代表,电影《归来》和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之间的细微差别,探讨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在张艺谋诸多的电影中隐含着伦理线索,说明他的多部影片试图探索和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内核,这既是他的心理内核,... 张艺谋被看作是西部电影的见证和代表,电影《归来》和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之间的细微差别,探讨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在张艺谋诸多的电影中隐含着伦理线索,说明他的多部影片试图探索和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内核,这既是他的心理内核,也是影片中某些主人公言行的基础。张艺谋以小见大,淡化了影片中更宏大的背景,通过伦理关系展示个人内心的期望,但没有提供一种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方法和前景,这就产生一种伦理如此,伦理何为的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 《陆犯焉识》 苦难 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