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 被引量:29
1
作者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补肾活血方 低分子肝素钠 肾虚血瘀证 抗磷脂抗体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菊 梅群超 +1 位作者 张林英 龚星星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T值=(受检者BMD值-青年人BMD均值)/青年人BMD标准差]、β胶原特殊序列、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aminoterminal prepeptide typeⅠprocollagen,PⅠNP)、骨钙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和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D、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胶原特殊序列、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钙、血磷和血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慧萍 肖艺 +6 位作者 李玲 祁鹏 宋焰 厉佳俊 易海青 柯超 张国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取4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组。补肾活...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取4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组。补肾活血方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阳性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15 d。取卵巢、子宫、胸腺进行称重,计算其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颗粒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水平;采用RT-PCR分析卵巢颗粒细胞中Fas、Fas-L 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胸腺、子宫质量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FSH、LH水平和Fas、Fas-L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颗粒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卵巢指数、子宫指数、胸腺指数增加(P<0.05),E2水平升高(P<0.01),FSH、LH水平及Fas、Fas-L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水平,通过降低Fas、Fas-L的m 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卵巢早衰 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配合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4
作者 许兴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3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41例,53髋)和对照组(42例,57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3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41例,53髋)和对照组(42例,57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研究组在行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后第2天即给予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影像学疗效,并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影像学疗效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Harris总分及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Harris总分及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配合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 早期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冯晓玲 贾丹 +2 位作者 李杨 陈璐 张杨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699-170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URSA保胎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URSA保胎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1例脱落患者未计入数据统计,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35水平,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IL-17A和IL-3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17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2±5)ng/L比(25±8)ng/L、(17±6)ng/L比(27±9)ng/L],IL-35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4±14)ng/L比(33±7)ng/L、(42±9)ng/L比(33±4)ng/L],且观察组IL-17A明显低于对照组、IL-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2组雌二醇、孕酮、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下调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外周血中IL-17A,并上调IL-35的含量,起到调节免疫及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还能够明显升高URSA患者外周血雌二醇、孕酮、β-HC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补肾活血方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35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朱氏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谈媛 李国华 张勤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朱氏补肾活血方联合标准化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化西药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 目的观察朱氏补肾活血方联合标准化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化西药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方。观察妊娠结局(成功分娩、自然流产等),比较抗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及凝血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随访得知,治疗组成功分娩36例、自然流产4例,对照组成功分娩29例、自然流产11例。组间活产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与妊娠12周组内比较,治疗组anti β2-GP1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nti β2-GP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聚集率、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nti β2-GP1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补肾活血方联合标准化西药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活产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调节相关免疫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复发性流产 补肾活血方 朱南孙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颗粒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丽娜 郑锦 +1 位作者 刘特 赵巍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颗粒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颗粒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及补肾活血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雷公藤多苷(终浓度50μg/g)连续灌胃14天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其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观察大鼠动情周期改变及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LH水平有一定程度升高,且E2水平有所降低,但LH及E2的改变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各剂量组大鼠FSH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除中药高剂量组外,低、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补肾活血方组大鼠E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除中剂量组外均有明显升高(P<0.0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颗粒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升(P<0.01),Bcl-2蛋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P>0.05);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ax及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而Bcl-2蛋白表达仅略有增强(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诱发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致卵巢早衰;补肾活血方能降低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对雷公藤多苷所致卵巢早衰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补肾活血方 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 Bcl-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快速识别补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杨 刘思妍 +3 位作者 周鑫 苏刚 张梅 谢学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目的:利用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补肾活血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 目的:利用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补肾活血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对补肾活血方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及鉴定。结果:通过质谱数据、对照品比对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异黄酮类、酚酸类、人参皂苷类及少量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论:该研究能够快速分析和确定补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为确定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药效物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地黄 丹参 人参 葛根 异黄酮 酚酸 人参皂苷 UPLC—Q—Exactive高分辨质谱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琳 康浩辰 +2 位作者 王淑丽 杨戈 朱建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予补肾活血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量股骨颈、Ward's区、L_(1~4)骨密度,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予补肾活血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量股骨颈、Ward's区、L_(1~4)骨密度,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中医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保护素(OPG)含量,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补肾活血方可提高患者左侧股骨颈及Ward's区的骨密度(P=0.001,P=0.044),L_(1~4)骨密度呈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L_(1~4)、股骨颈骨密度疗效总有效率均为60.870%(28/46),Ward's区为58.696%(27/4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4、8、12周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增加,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F=159.690,P<0.001;F=163.970,P<0.001)。治疗12周,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78.26%(36/46)。治疗后血清OC、OPG有升高趋势,β-CTX有降低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7,P=0.091,P=0.419)。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骨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虚血瘀证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GM-CSF、CCL20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冯晓玲 吴怡 +1 位作者 刁广娟 张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20(CCL20)的影响。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URSA妊娠失败患者15例和正常早孕行人...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20(CCL20)的影响。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URSA妊娠失败患者15例和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妇女15例的蜕膜组织和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GM-CSF、CCL20 mRNA的表达量;收集60例URSA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GM-CSF、CCL20的含量。结果: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GM-CSF、CCL20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URSA患者外周血中GM-CSF、CCL2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组(P<0.01),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GM-CSF和CCL20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URSA的机制可能与GM-CSF和CCL2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20 补肾活血方
原文传递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丹参素、葛根素、大豆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紫燕 李春沁 +4 位作者 穆敏婕 董佳悦 刘美琳 张梅 谢学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丹参素、葛根素、大豆苷、丹酚酸B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波长切换(0~12 min,282...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丹参素、葛根素、大豆苷、丹酚酸B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波长切换(0~12 min,282 nm,检测丹参素;13~22 min,250 nm,检测葛根素、大豆苷;23~36 min,286 nm,检测丹酚酸B)。结果:丹参素、葛根素、大豆苷、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为0.205 6~2.056μg(r=0.999 7)、0.1~1.0μg(r=0.999 6)、0.050 1~0.501μg(r=0.999 4)、1.0~10.0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3%、100.7%、99.3%和98.8%,RSD分别为1.1%、1.6%、1.6%和1.6%。含量测定结果(n=3)分别为3.328 4~4.707 0、0.919 6~1.631 4、0.455 1~0.610 8、29.478 4~31.116 9 mg·g^(-1),RSD分别为1.6%~2.2%、0.4%~1.1%、1.2%~2.0%、0.8%~1.3%。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能为补肾活血方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丹参素 葛根素 大豆苷 丹酚酸B 波长切换 HPLC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萱萱 丁杨 +2 位作者 倪文澎 吴旭彤 苏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297-298,共2页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阴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制作小鼠肾阴虚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方对T淋巴细胞染色率、吞噬碳粒、溶血素生成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方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肾阴虚小...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阴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制作小鼠肾阴虚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方对T淋巴细胞染色率、吞噬碳粒、溶血素生成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方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肾阴虚小鼠的T淋巴细胞染色率、增加碳粒廓清指数、增强溶血素抗体生成及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滋阴补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阴虚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ER、PR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朵生 吴献群 +3 位作者 吴松 杨会生 陈茜 鲍成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学及ER、PR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G)、模型组(M)、克罗米芬组(CC)、克罗米芬+补佳乐组(CC+PVG)、克罗米芬+电针组(CC+A)、克罗米芬+补肾...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学及ER、PR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G)、模型组(M)、克罗米芬组(CC)、克罗米芬+补佳乐组(CC+PVG)、克罗米芬+电针组(CC+A)、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方组(CC+M)和克罗米芬+针药结合组(CC+M+A),每组10只。均于80日龄起进行干预,连续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各组于下午6:00与雄鼠按2:1比例合笼,次日早8:00查阴道涂片,以发现精虫者记为妊娠第1天(D1),于妊娠D4、D5下午4:00称重。电镜下观察饱饮突,免疫组化检测ER、PR蛋白。结果: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上,CC+M+A组子宫内膜发育分化程度最好;子宫内膜成熟度及胞饮突情况比较:正常组与CC+M+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与CC+A、CC+M组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意义(P<0.05),与CC+PVG、模型组、C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ER、PR免疫组化比较:正常组、CC+M+A组都有阳性表达,正常组与CC+M+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与CC+A、CC+M、CC+PVG组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C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围着床期,电针、补肾活血方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综合征与正常子宫内膜发育成熟度最好,这与该治疗方法提高子宫内膜上ER、PR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补肾活血方 PCOS 大鼠 围着床期 ER PR蛋白表达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井苓 谢莉 +3 位作者 江晓翠 萧闵 李成银 吴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9-35,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因子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Ataya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60只DOR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因子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Ataya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60只DOR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000 9 g·kg^(-1)),补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3,16.5,8.25 g·kg^(-1)),同时另设正常组,每组12只;各组相应药物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观察初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总卵泡数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中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卵巢组织中VEGF,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VEGF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Caspase-3下降,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且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更加接近于正常组。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地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数量增加。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活血方通过增加卵巢组织中VEGF的表达有关,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调节Caspase-3的含量,最后促进卵泡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 补肾活血方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建国 赵红乐 +2 位作者 李姣姣 马亚玲 赵宇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造成精索静脉曲张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造成精索静脉曲张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后48 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60 d。摘取大鼠左侧睾丸、附睾,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检测精子浓度、活动率,HE染色观察睾丸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睾丸组织匀浆检测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睾丸、附睾质量及脏器指数明显降低,精子浓度、活动率明显降低,睾丸组织生精上皮明显变薄,大量生精细胞缺失,管腔内几乎无成熟的精子细胞,生精细胞凋亡指数、睾丸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睾丸、附睾质量及脏器指数、精子浓度及活动率增加,睾丸组织损伤明显恢复,生精细胞凋亡及睾丸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补肾活血方可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生精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生精细胞凋亡及减少一氧化氮对睾丸组织的毒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精索静脉曲张 精子发生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大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杜霞 李鹤鸣 +3 位作者 陈志永 郭冬 王春柳 李晔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637-1641,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框架,结合ADME性质筛选、靶点预测、网络构建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补肾活血方中5味药材共包含491个化合物,其中具有良好的A...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框架,结合ADME性质筛选、靶点预测、网络构建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补肾活血方中5味药材共包含491个化合物,其中具有良好的ADME性质的188个潜在活性成分中,共有136个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59个靶标与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密切相关。通过构建"药材-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及对网络进行分析,共获得19个关键化合物和5个关键靶标。此外,在对靶标进行KEGG通路分析时,共获得19条与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相关的通路,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为主要通路。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及多通路的作用模式治疗肾纤维化。本研究为补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为该方剂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及临床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纤维化 @补肾活血方 药理学 分子药理作用机制
下载PDF
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建琴 陈宏亮 +1 位作者 张婷婷 刘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促排卵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针...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促排卵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针刺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疗程为1~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尿促性腺激素(HMG)的周期使用量,排卵、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无反应周期发生情况。结果(1)针药组HMG周期使用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中药组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药组及中药组的排卵周期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针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药组妊娠周期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OHSS、LUFS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针药组的无反应周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可明显减少HMG周期使用量,增加卵泡发育周期,减少无排卵周期,提高周期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肾虚血瘀证 针刺 补肾活血方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明 李琳 李曼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60-86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斑块数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斑块数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熟地黄、怀牛膝、制何首乌、补骨脂各15 g,三七、制天南星、制半夏、石菖蒲各10 g)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并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技术测算冠状动脉狭窄率、斑块数量,计算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积分,并比较中医证侯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均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狭窄率、各类型斑块数量以及CAC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能更有效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改善血脂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补肾活血方 阿托伐他汀钙片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URSA患者外周血中IL-12和IFN-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晓玲 贾丹 +1 位作者 刘庆丽 张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IL-12和IFN-γ的影响。方法:本临床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URSA患者60例(孕6~10周)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组(URSA-1)30例和单用地屈孕酮...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IL-12和IFN-γ的影响。方法:本临床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URSA患者60例(孕6~10周)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组(URSA-1)30例和单用地屈孕酮组(URSA-2)30例治疗4周。用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和IFN-γ含量。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第二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URSA妊娠失败患者(URSA-3)及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Control)各15例,收集其蜕膜组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蜕膜组织中的IL-12Rβ1、IL-12Rβ2、IFN-γR 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URSA-1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IL-12和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URSA-2治疗后的水平( P <0.01)。②URSA-3患者蜕膜组织中IL-12Rβ1、IL-12Rβ2、 IFN-γR mRNA的表达均高于control组( 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适当降低URSA患者外周血中IL-12、IFN-γ的高表达水平,改善URSA患者的临床疗效。而相应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IL-12R、IFN-γR mRNA呈现高表达提示IL-12、IFN-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URSA 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干扰素-Γ 白介素-12 补肾活血方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NO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挺 蔡瞩远 +3 位作者 卓士雄 向前锟 李盛琳 李振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92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92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19.6%、有效率47.8%高于对照组的4.3%、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O、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均无脱落。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降低KOA患者IL-6、TNF-α及NO等血清炎症指标水平以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肾活血方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