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强度、温度、pH和腐殖酸浓度对Th(Ⅳ)在凹凸棒石上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许君政 范桥辉 +5 位作者 白洪彬 王冬林 李湛 张茂林 王祥科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用静态批式的方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和腐殖酸浓度等因素对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有显著影响,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却相对较弱;Th(Ⅳ)在凹凸棒石表面的吸附主要通... 用静态批式的方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和腐殖酸浓度等因素对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有显著影响,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却相对较弱;Th(Ⅳ)在凹凸棒石表面的吸附主要通过内层络合形式进行,而外层络合和离子交换只是微弱的作用;当pH=1.80时,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对吸附亦有促进作用;升高温度有利于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通过热力学数据ΔH,ΔS和ΔG分析发现,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且自发的过程;同时,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过程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th() 吸附 解吸 腐殖酸 温度
下载PDF
Th(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所伟 李家星 +2 位作者 陈磊 王祥科 董云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Th(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pH、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93.15 K下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和离子强度对Th(Ⅳ)吸附的影响很大,腐殖酸在低pH下促进Th(Ⅳ)...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Th(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pH、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93.15 K下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和离子强度对Th(Ⅳ)吸附的影响很大,腐殖酸在低pH下促进Th(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而在高pH下几乎没有影响;Th(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主要通过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进行;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膨润土 吸附 th()
下载PDF
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对钍(Ⅳ)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戚晓燕 袁立永 +4 位作者 吴红枚 石伟群 冯一潇 赵宇亮 柴之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2-657,共6页
钍作为潜在的核能资源,其净化富集对未来核能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静态批式方法研究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NP10)对Th(Ⅳ)的吸附行为,考察Th(Ⅳ)起始浓度、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 钍作为潜在的核能资源,其净化富集对未来核能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静态批式方法研究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NP10)对Th(Ⅳ)的吸附行为,考察Th(Ⅳ)起始浓度、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4±1)℃(室温)条件下,NP10对Th(Ⅳ)的吸附30min即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149mg/g。当吸附温度升至40℃时,吸附容量可进一步增加到192mg/g;pH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当pH在0.9~4范围内时,NP10对Th(Ⅳ)的吸附容量随着pH增大而显著增大;相比而言,溶液离子强度对吸附影响不大;此外,固液比对吸附影响很大,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NP10对Th(Ⅳ)的吸附效率逐渐增加并趋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 钍() 吸附
下载PDF
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萃取U(Ⅵ)和Th(Ⅳ)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永东 伍维蓉 陈文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22,共6页
以N ,N 二 (1 甲基 庚基 )乙酰胺 (DMHAA)为萃取剂 ,煤油作稀释剂 ,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盐析剂浓度、萃取剂浓度对U(Ⅵ )和Th(Ⅳ )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并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DMHAA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 以N ,N 二 (1 甲基 庚基 )乙酰胺 (DMHAA)为萃取剂 ,煤油作稀释剂 ,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盐析剂浓度、萃取剂浓度对U(Ⅵ )和Th(Ⅳ )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并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DMHAA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2 +2 和Th(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 萃取 铀(Ⅵ) 二() 萃取剂 核燃料后处理 分离
下载PDF
骨粉对放射性废水中钍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攀峰 聂文斌 +2 位作者 花榕 刘云海 花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以骨粉为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的Th(Ⅳ)进行吸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骨粉的理化性质。考察了溶液pH值、钍溶液浓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对骨粉吸附钍的影响,并对骨粉吸附钍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 以骨粉为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的Th(Ⅳ)进行吸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骨粉的理化性质。考察了溶液pH值、钍溶液浓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对骨粉吸附钍的影响,并对骨粉吸附钍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骨粉在pH=3时有最大吸附容量。等温吸附实验及动力学研究表明,骨粉对钍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容量为482.50mg/g。热力学研究表明,骨粉对钍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粉 羟基磷灰石 th() 吸附
下载PDF
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Ⅳ)的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琼清 李德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8-61,共4页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BTMPPA,HA)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Ⅳ)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用饱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BTMPPA,HA)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Ⅳ)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用饱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IA_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研究了饱和萃合物的IR和NMR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戊基 膦酸 萃取 IR MNR 萃合物
下载PDF
Th(Ⅳ)、U(Ⅵ)金刚烷胺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祝智力 赵国良 +1 位作者 张萍华 沈丽金 《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由金刚烷胺缩水杨醛Sch iff碱配体(C17H21NO,以HL1表示)和金刚烷胺缩邻香兰素Sch iff碱配体(C18H23NO2,以HL2表示)分别与UO2(Ac)2.2H2O和Th(NO3)4.4H2O作用,合成了四种新的配合物(1)[UO2(Ac)2(HL1)4].1.5H2O,(2)[UO2(Ac)2(HL2)].1.5H2O,... 由金刚烷胺缩水杨醛Sch iff碱配体(C17H21NO,以HL1表示)和金刚烷胺缩邻香兰素Sch iff碱配体(C18H23NO2,以HL2表示)分别与UO2(Ac)2.2H2O和Th(NO3)4.4H2O作用,合成了四种新的配合物(1)[UO2(Ac)2(HL1)4].1.5H2O,(2)[UO2(Ac)2(HL2)].1.5H2O,(3)[Th(NO3)4(HL1)2].H2O,(4)[Th(NO3)4(HL2)2].H2O.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并对所合成的配合物在DMF中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初步测定,研究表明铀(Ⅵ)配合物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钍(Ⅳ)配合物则无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水杨醛 邻香兰素 SCHIFF碱 钍() 铀(Ⅵ) 抗菌活性
下载PDF
2-羟基-1-萘甲醛缩2,6-二氨基吡啶钍的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汤金辉 王宏青 +4 位作者 王榆元 江晓娇 李虹霖 蒋林 王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2,6-二氨基吡啶席夫碱配体L,与硝酸钍反应,生成配合物ThL,研究了配体L和配合物ThL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L和配合物ThL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ThL的抑菌活性好于配体L,最佳抑... 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2,6-二氨基吡啶席夫碱配体L,与硝酸钍反应,生成配合物ThL,研究了配体L和配合物ThL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L和配合物ThL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ThL的抑菌活性好于配体L,最佳抑菌活性浓度是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 配合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钛酸纳米晶须的制备及其对Th(Ⅳ)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亮 罗明标 +2 位作者 袁自遵 平爱东 侯艳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96-3501,共6页
以纳米金红石型TiO2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晶须,用XRD、FT-IR、SEM及TEM对钛酸纳米晶须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80℃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出钛酸纳米晶须。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离子强度、Th(Ⅳ)初始... 以纳米金红石型TiO2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晶须,用XRD、FT-IR、SEM及TEM对钛酸纳米晶须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80℃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出钛酸纳米晶须。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离子强度、Th(Ⅳ)初始浓度、温度对Th(Ⅳ)在钛酸纳米晶须上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Th(Ⅳ)在钛酸纳米晶须上的吸附有显著影响,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相对较弱;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通过热力学数据ΔG0、ΔH0和ΔS0分析发现,Th(Ⅳ)在钛酸纳米晶须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且自发的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Th(Ⅳ)在钛酸纳米晶须上的吸附。Th(Ⅳ)在钛酸纳米晶须上的吸附主要以化学吸附或表面络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晶须 th() 吸附
下载PDF
TBP-HNO_3萃取体系中U(Ⅳ)、Th(Ⅳ)和Pu(Ⅳ)第三相形成及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婷 何辉 +3 位作者 叶国安 李峥 李晴暖 张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6,共10页
在PUREX或Thorex流程中,第三相的形成是一个实际问题,其形成不仅会影响U(Ⅳ)、Th(Ⅳ)和Pu(Ⅳ)的收率,还会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行。研究多集中在第三相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上,发现四价锕系元素第三相的溶剂化物结构与正常溶剂化物结构并不... 在PUREX或Thorex流程中,第三相的形成是一个实际问题,其形成不仅会影响U(Ⅳ)、Th(Ⅳ)和Pu(Ⅳ)的收率,还会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行。研究多集中在第三相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上,发现四价锕系元素第三相的溶剂化物结构与正常溶剂化物结构并不相同;萃取剂结构与浓度、稀释剂结构与浓度、温度、平衡水相酸浓度和离子强度等为影响第三相形成的因素。在第三相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定量计算M(Ⅳ)形成三相的经验或半经验模型,模型大多使用萃取剂浓度、平衡水相酸度或平衡水相离子强度等关联得到,但尚未见到这些第三相数学模型在PUREX流程或Thorex流程模拟软件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相 U( Pu( th TBP 稀释剂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磁性多孔活性炭/铁酸钙复合材料对钍(Ⅳ)的吸附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云霞 韩剑宏 +3 位作者 王维大 张连科 李玉梅 孙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6-250,共15页
本文采用KHCO_(3)活化制备多孔活性炭(Porous activated carbon,PAC),然后用水热法制备磁性多孔活性炭/铁酸钙复合材料(PAC/CF),考察其对水溶液中钍(Ⅳ)的吸附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振... 本文采用KHCO_(3)活化制备多孔活性炭(Porous activated carbon,PAC),然后用水热法制备磁性多孔活性炭/铁酸钙复合材料(PAC/CF),考察其对水溶液中钍(Ⅳ)的吸附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Zeta电位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验证其合成的可靠性及磁分离性能,揭示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PAC与磁性铁酸钙(Calcium ferrite,CF)成功复合并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钍(Ⅳ)。在pH=4.0、投加量为0.4 g/L、吸附时间为50 min的最佳条件下,PAC/CF对钍(Ⅳ)的吸附量可达129.8 mg/g。PAC/CF对钍(Ⅳ)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的。PAC/CF对钍(Ⅳ)的吸附机理为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和配位反应,pH和离子强度对PAC/CF吸附钍(Ⅳ)的影响较为显著,PAC/CF可再生得以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活性炭 铁酸钙 磁性复合材料 钍(IV) 吸附
下载PDF
SEPARATION OF Ce(Ⅳ) AND Th(Ⅳ) FROM RE(Ⅲ) IN HNO_3 SOLUTION BY CYANEX 923 EXTRACTANT 被引量:3
12
作者 J. Lu and D.Q. Li(Laboratory of Rare Earth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 China)Z.G. Wei and Z.C. Jia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M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The solvent extinction behavior Of Th(Ⅳ) and Ce(Ⅳ) with Cyanex 925 in nhexane hem nitric acid medium was studied. The extinction mechanisms of Th(Ⅳ)and Ce(Ⅵ) by Cyanex 923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slope an... The solvent extinction behavior Of Th(Ⅳ) and Ce(Ⅳ) with Cyanex 925 in nhexane hem nitric acid medium was studied. The extinction mechanisms of Th(Ⅳ)and Ce(Ⅵ) by Cyanex 923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slope analysis, and the extracted species might be Th(NO3)4.S(Cyanex 923)(o) and Ce(NO3)4.2(Cyanex 923)(o). The ex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purified Cyanex 925 and commercial Cyanex 925 were compared. Results showed Ce(Ⅳ) and Th(Ⅳ) could be separted with Cyanex 923 hem RE(Ⅲ) in nitric acid solution.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Th(Ⅳ) extinc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were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ARATION Ce() th() RE(Ⅲ) CYANEX 923
下载PDF
锆基MOFs材料Zr-CAU-24对Th(Ⅳ)和Ce(Ⅳ)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婷 何辉 +3 位作者 叶国安 钱正华 吴小玲 乔延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45-1752,共8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微孔结构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Zr-CAU-24,该材料比表面积为1610 m 2/g。对所合成的Zr-CAU-24进行了热重分析(TGA)和辐照稳定性测试,考察了接触时间、初始pH值等对Zr-CAU-24对Th(Ⅳ)和Ce(Ⅳ)吸附性能的影...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微孔结构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Zr-CAU-24,该材料比表面积为1610 m 2/g。对所合成的Zr-CAU-24进行了热重分析(TGA)和辐照稳定性测试,考察了接触时间、初始pH值等对Zr-CAU-24对Th(Ⅳ)和Ce(Ⅳ)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Zr-CAU-24对Th(Ⅳ)和Ce(Ⅳ)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Zr-CAU-2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Th(Ⅳ)和Ce(Ⅳ)在Zr-CAU-24上的吸附过程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即该过程为化学吸附过程;Zr-CAU-24活性位点分布均匀,为单层吸附;混合金属离子溶液吸附研究发现,Zr-CAU-24对Th(Ⅳ)和Ce(Ⅳ)具有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AU-24 th() Ce() 吸附量 辐照
下载PDF
天然红壤吸附钍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红 于涛 梁诗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1-305,309,共6页
研究了天然红壤(NRE)吸附Th(Ⅳ)的行为,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强度、pH等对天然红壤吸附Th(Ⅳ)的影响,用SEM、XRD、FTIR、液氮吸附脱附等对红壤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天然红壤吸附Th(Ⅳ)在10h后达到平衡;体系pH对吸附Th(Ⅵ)... 研究了天然红壤(NRE)吸附Th(Ⅳ)的行为,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强度、pH等对天然红壤吸附Th(Ⅳ)的影响,用SEM、XRD、FTIR、液氮吸附脱附等对红壤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天然红壤吸附Th(Ⅳ)在10h后达到平衡;体系pH对吸附Th(Ⅵ)的行为影响较大,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影响相对较小;吸附过程以内层配合吸附为主;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过程热力学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红壤吸附Th(Ⅳ)的过程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 天然红壤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功能化的β-环糊精水凝胶对U(Ⅵ)、Th(Ⅳ)的吸附 被引量:4
15
作者 毕蕾 杨柳 +6 位作者 雷志伟 姜芸捷 刘莲 段国建 吴蓉 胡佩卓 刘同环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60,I0002,共13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修饰的β-环糊精(β-CD)、丙烯腈(AN)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单体,合成了功能化三元共聚物水凝胶β-CD/MAH-co-AN-co-MAH(CD-AN-MAH),进一步肟化得到β-CD/MAH-co-AO-co-MAH(CD-AO-MAH)。为了探索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在... 以顺丁烯二酸酐修饰的β-环糊精(β-CD)、丙烯腈(AN)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单体,合成了功能化三元共聚物水凝胶β-CD/MAH-co-AN-co-MAH(CD-AN-MAH),进一步肟化得到β-CD/MAH-co-AO-co-MAH(CD-AO-MAH)。为了探索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对U(Ⅵ)、Th(Ⅳ)的吸附特性,研究了酸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而观察U(Ⅵ)和Th(Ⅳ)的不同的吸附行为;结合动力学拟合、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拟合解释U(Ⅵ)和Th(Ⅳ)与两种新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一定酸度条件下,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对U(Ⅵ)和Th(Ⅳ)的吸附均是快速的动力学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肟化后的CD-AO-MAH对U(Ⅵ)的吸附效果优于肟化前的CD-AN-MAH;且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对于U(Ⅵ)的吸附均优于对Th(Ⅳ)的吸附。再一次证明肟基对U(Ⅵ)有较好的选择性,肟化后的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可以做为选择性分离U(Ⅵ)的潜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Ⅵ) th() 偕胺肟基 对比吸附 拟合计算
下载PDF
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雪 于梅 +1 位作者 唐晓平 方雁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针对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元素去除问题,本工作研究了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动力学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吸附是吸热自发过程。... 针对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元素去除问题,本工作研究了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动力学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吸附是吸热自发过程。氧化石墨烯对Th(Ⅳ)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用于放射性元素富集固化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附 th()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Th(Ⅳ)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雪 吕庆梅 +1 位作者 方雁峰 唐晓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针对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去除问题,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和Zeta电位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 针对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去除问题,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和Zeta电位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Th(Ⅳ)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吸附的影响很大,离子强度对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在pH<5时,腐殖酸浓度对吸附起到了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对吸附的影响越强烈。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放射性核素处理的一种潜在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附 th()
下载PDF
柠檬酸修饰真菌Fusarium sp.#ZZF51生物吸附Th(Ⅳ)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司坤 谭倪 +2 位作者 向开祥 陆建生 林永成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Th(Ⅳ),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化学改性后吸附Th(Ⅳ)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通过柠檬酸对真菌Fusarium sp.#ZZF51进行修饰,将吸附剂表面的羟基与柠檬酸发生酯化,能更有效地吸...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Th(Ⅳ),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化学改性后吸附Th(Ⅳ)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通过柠檬酸对真菌Fusarium sp.#ZZF51进行修饰,将吸附剂表面的羟基与柠檬酸发生酯化,能更有效地吸附钍离子。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pH=4.5,ρ0(Th(Ⅳ))=50mg/L,吸附剂0.03g,反应90min,最大吸附率为90.87%,吸附量为75.47mg/g,吸附量比未经处理的真菌(最优吸附条件下,吸附量为11.35mg/g)吸附要大。通过Langmuir、Freundlich、Temkin三种等温吸附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受试菌对Th(Ⅳ)的平衡吸附行为,同时吸附过程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来解释。此外,比较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图,发现细胞壁上羰基、羟基、氨基是主要的作用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 FUSARIUM sp.#ZZF51 生物吸附 柠檬酸
下载PDF
三聚氰胺化学改性浮萍吸附重金属钍(Ⅳ)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司坤 吴玮琳 +3 位作者 侯小娟 吴方评 陆建生 向开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3-1418,共6页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Th(Ⅳ)离子,研究了水生浮萍化学改性后吸附Th(Ⅳ)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以浮萍、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制得三聚氰胺改性浮萍(MELM),能更好的吸附钍离子.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pH为5.5,...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Th(Ⅳ)离子,研究了水生浮萍化学改性后吸附Th(Ⅳ)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以浮萍、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制得三聚氰胺改性浮萍(MELM),能更好的吸附钍离子.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pH为5.5,吸附剂MELM为0.03 g,Th(Ⅳ)初始浓度为80 mg·L^(-1),反应60 min时,最大吸附率为97.4%,对应吸附量为129.88 mg·g^(-1),吸附量比未经处理的浮萍(最优吸附条件下,吸附量为22.83 mg·g^(-1))吸附量要大.通过Langmuir、Freundlich、Temkin 3种等温吸附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Langmuir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吸附剂MELM对Th(Ⅳ)的平衡吸附行为,同时吸附过程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来解释.此外,FTIR实验数据表明,吸附剂MELM表面上氨基、羟基和羰基是主要的作用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吸附 三聚氰胺 改性
原文传递
末端基为喹啉基的两个开链冠醚与铀(Ⅵ),钍(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治军 谭民裕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合成了末端基为喹啉基的两个开链冠醚2,2' (乙撑二氧)二[(8 喹啉氧基甲基)苯](L1)和2,2' (乙撑二氧)二[(8 喹哪啶氧基甲基)苯](L2)与U(Ⅵ),Th(Ⅳ)的配合物;并使用1HNMR,IR,差热 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 合成了末端基为喹啉基的两个开链冠醚2,2' (乙撑二氧)二[(8 喹啉氧基甲基)苯](L1)和2,2' (乙撑二氧)二[(8 喹哪啶氧基甲基)苯](L2)与U(Ⅵ),Th(Ⅳ)的配合物;并使用1HNMR,IR,差热 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U(Ⅵ)配合物的组成为[UO2LNO3]NO3·3H2O(L=L1,L2);Th(Ⅳ)配合物的组成为[ThL(NO3)2](NO3)2·nH2O(L=L1,n=1;L=L2,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基 喹啉基 开链冠醚 铀(Ⅵ) 配合物 钍()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