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莲 蔡锦红 钟敬祥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9期651-653,共3页
目的评价23G玻璃体切除器在治疗Terson综合征中的作用及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23G玻璃体切除器,部分配合剥膜、眼内光凝、玻璃体腔内注空气或C3F8等治疗Terson综合征11例(18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 目的评价23G玻璃体切除器在治疗Terson综合征中的作用及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23G玻璃体切除器,部分配合剥膜、眼内光凝、玻璃体腔内注空气或C3F8等治疗Terson综合征11例(18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结论23G玻璃体切除器治疗Terson综合征玻璃体积血,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时机越早者视力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积血 23G玻璃体切除器
原文传递
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的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毛新帮 赵菊莲 游志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Terson综合征的术中情况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手术的伴有玻璃体积血的Terson综合征9例(1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6眼联合C3F8惰性气体填充,对于同时伴有视网膜...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Terson综合征的术中情况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手术的伴有玻璃体积血的Terson综合征9例(1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6眼联合C3F8惰性气体填充,对于同时伴有视网膜前膜者,术中加用吲哚氰绿染色,将视网膜前膜剥除。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中发现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者10眼(62.50%),视网膜前膜形成者5眼(31.25%),同时合并有视网膜下出血者3眼(18.75%),视神经萎缩者1眼(6.25%)。术后视力≥0.5者8眼(50.00%),0.3~0.4者4眼(25.00%),0.02~0.2者4眼(25.00%)。术后随访观察期间,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1眼术后3个月出现继发性黄斑前膜,2眼术后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天蔚 庞秀琴 +1 位作者 周希彬 王海燕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病因、病变特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Terson综合征11例(17眼)。术前视力光感~0.3,病程25d~5月。17眼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采用眼...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病因、病变特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Terson综合征11例(17眼)。术前视力光感~0.3,病程25d~5月。17眼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采用眼内气体充填5眼,硅油充填3眼。结果Terson综合征玻璃体积血均沉于后极视网膜前,部分视网膜下积血,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发生率较高(82.35%),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因有头部外伤史及伤后昏迷史,就诊晚,全视网膜前膜及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发生率高,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手术
原文传递
地震相关性眼病
4
作者 李春江 刘俊辉 +2 位作者 赖亚芸 霍有香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地震后常见的眼部疾病有结膜下出血、眼附属器损伤、眼眶骨折、眼球破裂伤等,地震伤害所造成的循环系统异常或炎症相关的特殊眼病包括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挤压综合征、Terson综合征、Valsalva视网膜病变、颈髓挥鞭样损伤视网膜病变等,地... 地震后常见的眼部疾病有结膜下出血、眼附属器损伤、眼眶骨折、眼球破裂伤等,地震伤害所造成的循环系统异常或炎症相关的特殊眼病包括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挤压综合征、Terson综合征、Valsalva视网膜病变、颈髓挥鞭样损伤视网膜病变等,地震造成环境改变的相关眼病有视网膜光损伤、结膜炎等,地震造成心理因素变化引起的相关眼病有内源性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了解地震造成的眼部损害,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救治,以最大程度恢复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眼外伤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挤压综合征 terson综合征 VALSALVA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附4例报告
5
作者 陈章明 滕岩 +2 位作者 孙景莹 鞠家君 苏伟红 《航空航天医药》 199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分析眼科罕见的Terson综合征的玻璃体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部分病例配合环札、气液交换、硅胶海绵外加压、氩离子激光及硅油充填治疗Terson综合征4例5眼。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视网膜脱离全部复位... 目的:分析眼科罕见的Terson综合征的玻璃体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部分病例配合环札、气液交换、硅胶海绵外加压、氩离子激光及硅油充填治疗Terson综合征4例5眼。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视网膜脱离全部复位。结论:Terson综合征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可提高视力,防止牵引网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切割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Terson综合征眼部检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晓波 宋愈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89-90,共2页
Terson综合征不是在眼科首诊的常见疾病,但是伴随玻璃体出血的Terson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却很高,所以早期诊断Terson综合征对判断预后极为重要,而超声检查在Terson综合征的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影像学检查在Terson综合征眼部检查... Terson综合征不是在眼科首诊的常见疾病,但是伴随玻璃体出血的Terson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却很高,所以早期诊断Terson综合征对判断预后极为重要,而超声检查在Terson综合征的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影像学检查在Terson综合征眼部检查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超声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明 高汝龙 张少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在 Terson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例 (10眼 ) Terson综合征病人均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10眼术后玻璃体腔清晰 ,视力均恢复至 0 .1,半数达 0 .5 ,长期随访大部分没有术后并发...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在 Terson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例 (10眼 ) Terson综合征病人均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10眼术后玻璃体腔清晰 ,视力均恢复至 0 .1,半数达 0 .5 ,长期随访大部分没有术后并发症 ,仅两例术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 ,经再入院手术平伏。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 Terson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早期手术 ,切除玻璃体出血 ,不仅能够尽早恢复病人的视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视网膜术 VRS
原文传递
Terson综合征16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玲 朱晓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患者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变发展与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关系。方法:Terson综合征16例2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2~9(平均4.1)mo。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眼内气体充填12眼,采用硅油...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患者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变发展与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关系。方法:Terson综合征16例2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2~9(平均4.1)mo。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眼内气体充填12眼,采用硅油充填17眼。结果:术中发现玻璃体出血大都集中在后极部;同时存在视网膜前出血10眼,且两眼基本对称,出血在黄斑区9眼,积血池可扩大到上下血管弓,并形成牵引的堤坝,多灶性出血4眼。首次术后29眼视力显著提高,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6眼视力提高到0.4~1.0(平均0.67);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9眼视力提高到0.1~0.5(平均0.36)。前者较后者术后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后随访25眼,约5~33(平均17.6)mo。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3眼,行巩膜外加压视网膜复位术,视网膜复位。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安全有效,伴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患者视力的恢复较差,说明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对黄斑的视功能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出血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三梅 钟捷 黎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变特征,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Terson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部分病例配合气液交换,球内光凝等治疗Terson综合征6例10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均有...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变特征,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Terson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部分病例配合气液交换,球内光凝等治疗Terson综合征6例10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5眼视力在0.7以上。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出血安全有效,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重型脑损伤后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旺宁 赵宁辉 +2 位作者 毛伯镛 高立达 成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69-471,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 (SBI)后Terson综合征 (TS)发生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点。 方法 监测 16 1例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 (ICP)、眼内压 (IOP)、脑灌注压 (CPP)、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视力 ,分析它们与SBI后TS的关系。 结果 SBI后TS的发...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 (SBI)后Terson综合征 (TS)发生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点。 方法 监测 16 1例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 (ICP)、眼内压 (IOP)、脑灌注压 (CPP)、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视力 ,分析它们与SBI后TS的关系。 结果 SBI后T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TS的发生与急性ICP和IOP增高密切相关 ,发生TS病人的ICP和IOP显著高于对照组 ;急性IOP增高与急性ICP增高呈显著正相关 ,ICP曲线上出现A波者大多发生TS。 结论 SBI后IOP和ICP明显增高的病人易发生TS ;有效控制ICP和IOP ,防止ICP曲线上A波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terson综合征 颅内压 眼内压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鹤南 聂庆珠 +2 位作者 陈晓隆 朱颖 姜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评价并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12眼Ter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根据术中视网膜情况辅以剥膜、硅油充填。结果:术后所有患者12眼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中8眼(67%)... 目的:探讨、评价并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12眼Ter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根据术中视网膜情况辅以剥膜、硅油充填。结果:术后所有患者12眼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中8眼(67%)术后视力0.4~0.7。随访3mo,仅1眼发生晶状体混浊。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怀雨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Terson综合征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1间收治15例(26眼)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视网膜下出血、眼内增殖、视网膜或锯齿缘裂孔等对视力提高的影响。结果:患... 目的:分析影响Terson综合征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1间收治15例(26眼)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视网膜下出血、眼内增殖、视网膜或锯齿缘裂孔等对视力提高的影响。结果:患者的病程(P<0.01)、合并视网膜下出血(P<0.05)影响患者的视力预后,而性别、年龄、眼内增殖、病因与视力预后无关。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发现视网膜或锯齿缘裂孔,预防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患者的视力预后。结论:早期的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并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锯齿缘离断。长期存在的视网膜下出血可以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视网膜下出血 视力预后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ymptomatic Terson syndrome in the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被引量:4
13
作者 Hae Min Kang Jin Mo Cho +1 位作者 So Yeon Kim Jeong Hoon Cho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0年第2期292-300,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ymptomatic Terson syndrome and its clinical impact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interventional study included... ●AIM: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ymptomatic Terson syndrome and its clinical impact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interventional study included 31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AH,and the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In addition to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such as age,sex,and underlying medical history,multi-modal imaging analysis,including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A),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were also reviewed.Glasgow Coma Scale(GCS),Hunt-Hess(HH)grade,and Fisher scale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and functional outcome by using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at 6 mo were compared.●RESULTS:Of the 31 patients,10 patients(32.3%)were diagnosed with Terson syndrome.All the patients with Terson syndrome did not report visual symptoms at the time of ophthalmologic screening.FA showed microvascular changes of retinal capillarie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disc leakage.SD-OCT allowed intuitive anatomical localization of multi-layered retinal hemorrhages and assessment of ellipsoid zone integrity.The patients with Terson syndrome showed significantly worse GCS(P=0.047)and HH grade(P=0.025)than those without,except Ficher scale(P=0.38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RS(P=0.250)at 6 mo.Among baseline factors,the HH grade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erson syndrome(B=1.079,P=0.016).●CONCLUSION:In our study,32.3%of the patients have Terson syndrome without visual symptoms.The baseline HH grad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erson syndrome,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unctional outcom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erson syndrome.Terson syndrome may develop without any visual symptoms as shown in our study,and ophthalmologic screening may be recommended to prevent further visual deterior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atients with poor HH grade at the time of aneurysmal 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erson syndrome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晶津 杨丽霞 +1 位作者 林建 郑祥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74-775,共2页
目的:分析Terson综合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部分病例联合视网膜光凝,气体填充等治疗Terson综合征5例6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部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玻璃体腔清晰和视网膜复位。结论:Ter... 目的:分析Terson综合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部分病例联合视网膜光凝,气体填充等治疗Terson综合征5例6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部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玻璃体腔清晰和视网膜复位。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早期手术,切除玻璃体积血,不仅能够尽早恢复患者视力,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Terson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承志 黄振平 陈穗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81-784,共4页
随着眼科玻璃体切割技术的日臻完善,对Terson综合征的治疗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现就Terso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洲 毕春潮 +4 位作者 陈涛 孙红芬 周荣乐 张智俊 赵变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眼纯挫伤和颅脑外伤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收治的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患者9例14眼,其中眼部纯挫伤3例3眼,Terson综合征6例11眼。手术采用轴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或切除清... 目的探讨眼纯挫伤和颅脑外伤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收治的合并内界膜下出血的玻璃体积血患者9例14眼,其中眼部纯挫伤3例3眼,Terson综合征6例11眼。手术采用轴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或切除清除内界膜下积血。结果术前视力均为手动~数指/眼前,术后视力0.5~1.0。手术对于出血病程较短患者的视力提高效果较好,最佳视力为1.0;而病程较长者的最佳视力0.6。对于内界膜术中剥离时,根据病程的长短,采取剥离和切除的方法;对于陈旧性出血,术中不能完全清除,术后5~10d内自行吸收。随访6个月~3a,均保持较为稳定的视力。结论2种情况均可以造成内界膜下出血及玻璃体积血,手术量可以根据玻璃体积血的形态做轴性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切除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吸除其下的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下出血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手术 terson综合征 眼纯挫伤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Terson综合征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狄广福 方兴根 +5 位作者 李真保 徐善水 徐进 金绘祥 陈三送 杨士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2-274,278,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 )所致Terson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确诊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致Terson综合症的患者,13例(21只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中,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 )所致Terson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确诊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致Terson综合症的患者,13例(21只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中,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2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1月,21只眼视力均有所提高,平均视力恢复至0.45,其中视力≥0.3者16眼,占76.2%。结论对aSAH患者应常规进行眼科筛查有无Terson综合症;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Terson综合症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erson综合症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除早期治疗Terson综合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颜世龙 田洁 冯春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70-371,共2页
目的评价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早期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Terson综合征8例(11眼)。术前视力光感~0.12,病程15—42d。11眼均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C3F8填充3眼,硅油填充1眼,平衡液(BSS... 目的评价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早期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Terson综合征8例(11眼)。术前视力光感~0.12,病程15—42d。11眼均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C3F8填充3眼,硅油填充1眼,平衡液(BSS)填充7眼。结果Terson综合征玻璃体积血表现为弥散性玻璃体积血、积聚于后极部视网膜前、部分视网膜下出血。随访时间36d~7个月。最终视力:0.1者1眼、0.12~0.3者4眼、〉0.3者6眼。随诊中未出现视网膜脱离或黄斑视网膜前膜等并发症。结论Terson综合征早期玻切治疗手术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terson综合征
原文传递
Terson综合征1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武勤 叶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84-985,共2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erson综合征13例1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15(平均7.7)mo。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2眼,采用气体填充1眼,余采用玻璃体切割灌注液填充...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erson综合征13例1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15(平均7.7)mo。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2眼,采用气体填充1眼,余采用玻璃体切割灌注液填充。结果:术中发现玻璃体出血集中在后极部占多数;视网膜前出血12眼(两眼基本对称),出血在黄斑区4眼,多灶性出血3眼。首次术后19眼视力显著提高,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2眼视力提高到0.4~1.0(平均0.6);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4眼视力提高到0.02~0.4(平均0.3)。前者较后者术后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后随访15眼,约3~26(平均17.6)mo。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及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安全有效,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较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术 玻璃体出血
下载PDF
Terson综合征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丽娜 贺涛 +2 位作者 邢怡桥 艾明 杨安怀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本组病例共纳入我科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确诊并治疗的24(35只眼)Terson综合征患者连续病例,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2,病程为1~10个月,年龄16~67岁。所有患眼均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的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本组病例共纳入我科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确诊并治疗的24(35只眼)Terson综合征患者连续病例,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2,病程为1~10个月,年龄16~67岁。所有患眼均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视网膜具体情况选择硅油充填9只眼,C3F8眼内充填3只眼。结果所有Terson综合征患者通过手术清除玻璃体腔内积血后视力均有一定的提高,35只眼中有14只眼术后视力≥0.5,病程较长或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力恢复欠佳。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发生的玻璃体积血,对于较长时间玻璃体腔内积血未能吸收或是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积极手术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