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涛 张丽珊 +1 位作者 金星明 黄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预防足月儿贫血的效果及安全性,为预防足月儿贫血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维普资讯和中国知网等关于延迟断脐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 【目的】评价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预防足月儿贫血的效果及安全性,为预防足月儿贫血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维普资讯和中国知网等关于延迟断脐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以RevMan5.0.18软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文献质量为A级2篇,B级5篇。Meta分析显示:出生后〉30s且〈2min断脐(DCC1)与早期断脐(ECC,出生后≤30s)相比,两组间贫血发病风险(OR=0.43,95% CI 0.15~1.23)、出生后第一天红细胞增多症发病风险(OR=1.71,95% CI 0.52~5.65)和出生后病理性黄疽发病风险(OR=1.15,95% CI 0.66~2.01)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出生后≥2min、脐血管停止搏动或胎盘排出后断脐(DCC2),贫血发病率较ECC组低(OR=0.22,95% CI 0.11~0.43),尽管可能增加出生后第1d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风险(OR=2.08,95% CI 1.01~4.28),但两组间病理性黄疸发病风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69,95%CI 0.30~1.55)。【结论】延迟2min以上结扎脐带是预防足月儿贫血的有效手段,但有可能增加出生后红细胞增多症发病风险;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断脐 META分析 红细胞增多症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易海英 徐舒 +1 位作者 杨树杰 王艳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2009年本院新生儿科诊断RDS的足月儿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合并RDS的足月儿为对照组。对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宫内窘迫、窒息、脐带绕颈、母亲糖尿病、多胎等高危... 目的探讨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2009年本院新生儿科诊断RDS的足月儿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合并RDS的足月儿为对照组。对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宫内窘迫、窒息、脐带绕颈、母亲糖尿病、多胎等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胎龄、母亲糖尿病、多胎、脐带绕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低于对照组[(2713±375)g比(2994±473)g],男性比例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73.1%比56.7%,97.0%比66.4%),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17.9%比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剖宫产、男性、窒息、宫内窘迫、母亲糖尿病、多胎与足月儿RDS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剖宫产、男性、窒息、母亲糖尿病是足月儿RDS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出生体重、宫内窘迫、多胎是足月儿RDS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危险因素 足月儿
原文传递
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近远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玮 谢利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8-10,17,共4页
新生儿娩出后通过脐带结扎与母体分离,临床上比较传统的做法是生后立即结扎脐带,但是随着对脐带结扎时间的深入研究,延迟脐带结扎的优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文围绕延迟脐带结扎分别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近远期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 新生儿娩出后通过脐带结扎与母体分离,临床上比较传统的做法是生后立即结扎脐带,但是随着对脐带结扎时间的深入研究,延迟脐带结扎的优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文围绕延迟脐带结扎分别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近远期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发现延迟脐带结扎可以促进新生儿胎盘输血,使血容量增加,从而改善了新生儿的贫血状态,促进了循环与内环境的稳定,且未发现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早结扎 晚结扎 早产儿 足月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清红 何阿玲 +3 位作者 杨军兰 郭金珍 曾军安 李占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0.01),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0.01)。...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0.01),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0.01)。胎膜早破、剖宫产、PICC置管、脐静脉置管和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均<0.01)。母亲围生期感染、羊水污染、顺产在足月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均<0.01)。早产儿败血症易表现为反应差、喂养不耐受、腹胀、呼吸暂停、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P均<0.05或<0.01),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或<0.05),检测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败血症常累及多个系统的变化,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足月儿 早产儿
原文传递
中国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君儒 张淑莲 +4 位作者 朱丽 钱甜 张蓉 石文静 陈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利用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数据库收集的2010年5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期间,我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83家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调查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及影... 目的调查中国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利用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数据库收集的2010年5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期间,我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83家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调查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收录出生新生儿共170565名,其中足月儿144659名,足月小样儿3543例,足月小样儿发生率为2.45%。女婴足月小样儿发生率2.88%(1985/69003),高于男婴的2.05%(1531/74707),P〈0.001。试管婴儿和人工受精者足月小样儿发生率9.12%(66/724),高于自然受孕的2.42%(3465/143283),P〈0.001;多胎足月小样儿发生率30.37%(741/2440),高于单胎的1.97%(2787/141366),P〈0.001。母亲年龄〈18岁者足月小样儿发生率4.86%(27/556),〉35岁者3.20%(307/9592),均高于18~35岁的2.39%(3197/133662);母亲职业为农民者足月小样儿发生率4.67%(854/18284),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文盲者和未受教育者,足月小样儿发生率8.65%(187/2162),小学5.17%(397/7678),均明显高于母亲为大学和大专毕业的1.72%(853/49692);西南(3.67%,876/23852)和中南(2.71%,493/18223)地区足月小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东北(1.54%,30/1946)和华东(2.21%,1267/57334)地区。结论我国足月小样儿发生率2.45%,女婴、试管婴儿、多胎、母亲年龄和职业、居住地区等明显影响足月小样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小于胎龄 足月分娩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早期评估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立文 刘敬 +1 位作者 李文斌 朱文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对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348例足月新生儿HI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史、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足月新生儿HIE占同...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对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348例足月新生儿HI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史、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足月新生儿HIE占同期收治新生儿总数的8.25%,76.2%患儿由出生时窒息引起,其中轻度窒息占59.2%,重度窒息占40.8%。总的预后不良率为10.1%,其中重度脑病的预后不良率27.3%,中度为10.0%,轻度为1.5%。磁共振表现为弥漫性脑实质出血与脑梗死、基底节与内囊损伤、细胞毒性脑水肿时重度、中度、轻度脑病患儿的预后不良率分别是100%,87.5%,81.8%。结论HIE仍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可导致死亡或遗留伤残;其中轻度窒息所占比例大,应引起重视。磁共振成像对预后具有早期判断价值,当出现弥漫性脑实质出血与脑梗死、基底节与内囊损伤、细胞毒性脑水肿时预后可能不良,尤其当两种或以上异常同时存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足月 新生儿
下载PDF
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钱甜 张蓉 +12 位作者 朱丽 施鹏 杨杰 刘洋 余加林 周晓光 杨勇 邱银萍 刘玲 韦秋芬 徐发林 李杨方 陈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66-1772,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和结局。方法建立全国新生儿NEC协作网,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国95家协作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所有胎龄≥37周新生儿NEC病例数据,记录母亲和患儿基本信息、NEC患儿合并基... 目的调查我国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和结局。方法建立全国新生儿NEC协作网,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国95家协作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所有胎龄≥37周新生儿NEC病例数据,记录母亲和患儿基本信息、NEC患儿合并基础疾病、NEC患儿发病前临床干预措施、NEC患儿起病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结果、NEC患儿内外科治疗及临床转归。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NEC病死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1)。结果2011年95家协作单位共收治新生儿231067名,足月儿164307名,其中718例足月儿发生NEC,占住院足月儿的比例为0.44%。将294例诊断明确的2期和3期足月儿NEC纳入分析,包括2期NEC193例,3期NEC101例,胎龄(39.0±1.3)周,出生体质量(3087.4±548.3)g,小于胎龄比例为20.4%,起病日龄5(2~11)d,NEC前纯母乳喂养比例为23.7%。常见合并基础性疾病包括:败血症占9.5%(28/294),窒息占9.5%(28/294),肺炎占7.8%(23/294),先天性巨结肠占7.5%(22/294)。NEC穿孔比例为13.9%,手术治疗比例为25.2%。手术NEC病例的肠道病变以小肠为主:小肠坏死占76.6%,小肠穿孔占65.8%。NEC病死率为28.9%,其中2期NEC病死率为20.7%,3期NEC病死率为44.6%。足月儿NEC病死危险因素为NEC后使用无创连续气道正压通气(OR=5.278,95%CI:2.058~13.533,P〈0.01)和3期NEC(OR=3.156,95%CI:1.766~5.642,P〈0.01)。结论足月儿NEC多合并基础性疾病,母乳喂养比例低,病死率高,NEC后使用无创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分娩 婴儿 新生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联合动态监测在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凤英 王永芹 +1 位作者 季灿 张永峰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评估联合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足月儿... 目的评估联合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足月儿164例,包括败血症组81例及非感染组(对照组)83例。分别连续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及出院前PCT、CRP及PA的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评估诊断效值。结果 (1)败血症组治疗前PCT、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d、3 d、7 d及出院前败血症组PCT及CRP含量持续下降,PA则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7 d时两组患儿间PCT、CRP和P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前三者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分析示在单独应用时PA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PCT次之;PCT联合CRP及P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最大,灵敏度及特异度最佳。结论动态、联合监测PCT、CRP及PA含量变化对足月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并能较好地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足月儿 新生儿败血症
下载PDF
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荣箫 +23 位作者 蔡岳鞠 王萍 唐娟 袁伟明 李雁彬 陈晓文 张喆 赵宁 黄晓虹 陶莉 魏谋 苏衡 周伟 瞿柳红 邓伟驰 李薇 何康成 王义炯 冯雪 冯晋兴 高镝 马丽亚 黄艳 杨冰岩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Bell′s分期Ⅱ期及以上NEC患儿... 目的探讨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Bell′s分期Ⅱ期及以上NEC患儿资料,分析前后五年(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足月儿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并与同期早产儿NEC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足月儿NEC共365例(2005—2009年119例,2010—2014年246例),早产儿NEC共455例。2010—2014年足月儿NEC病例男婴比例、出生体重、入院日龄及病死率均低于2005—2009年[59.3%比76.5%,(3 010±595) g比(3 155±495) g,4(2,9) d比6(3,16) d,5.3%比16.8%],基础疾病中可疑感染/败血症比例和早发型NEC比例高于2005—2009年(31.7%比20.2%,62.6%比5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NEC常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65.0%)、败血症(55.0%)。与早产儿NEC比较,足月儿NEC主要基础疾病为感染/败血症(27.9%),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内(58.6%),早产儿NEC主要基础疾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1.0%),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以后(64.8%);发病时临床表现均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比例更高(23.1%比12.6%),足月儿NEC Bell′s Ⅲ期比例及病死率低于早产儿(21.9%比31.2%,9.0%比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NEC病例中女婴比例有上升趋势,基础疾病中感染和败血症比例有所升高。与早产儿NEC相比,足月儿NEC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内,临床表现较典型,发展至Bell′s Ⅲ期的严重病例较少,病死率较低,常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疾病特征 足月分娩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早产儿和足月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岚 吴德 +2 位作者 张功纯 许小燕 唐久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768-1769,17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特征,确定脑损伤的病因与时间,为病因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267例CP患儿的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头...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特征,确定脑损伤的病因与时间,为病因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267例CP患儿的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头颅CT和MRI表现。早产儿组102例。28周≤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000~4000g,平均2228.82g。足月儿组165例。37周≤胎龄<42周;出生体质量2100~4600g,平均3250.18g。计量资料采用频数分布及中位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分布、百分构成比及χ2检验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早产儿组痉挛型双瘫高于足月儿组(χ2=7.93P<0.01),足月儿组偏瘫型(χ2=8.17P<0.01)和共济失调型(χ2=4.21P<0.05)高于早产儿组。高危因素主要顺位依次为窒息、低出生体质量、黄疸、颅内出血和双胎。早产儿组并2种以上高危因素,病理性黄疸,双胎,低出生体质量的情况较多;而足月儿组并窒息、颅内出血较多。早产儿组癫高于足月儿组(χ2=10.37P<0.01)。除癫癎外,早产儿和足月儿并发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头颅影像学方面早产儿组CP集中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足月儿CP影像学异常分布范围较广。结论早产儿和足月儿在CP类型构成、高危因素、并发症和头颅影像学方面均有差异。对早产儿早期随访、早期干预,有利于C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临床特征 早产儿 足月儿
下载PDF
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晓琴 程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3-925,共3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结果精细... 【目的】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结果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motorquotient,FMQ)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早产儿FMQ显著小于足月儿FMQ(t=5.142,P<0.05);2)精细运动的抓握标准分低于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d=1.00±1.24,t=11.881,P<0.05);3)FMQ受到胎龄、出生体重、进食能力训练、身高、体重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足月儿,且抓握能力发育较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落后;孕期加强保健延长胎龄和增加出生体重、生后有意识通过进食能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保持适宜的生长发育对精细运动的发育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精细运动 早产儿 足月儿
原文传递
不同胎龄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小颖 俞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通过追踪记录不同胎龄(26+1~42+6周)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胎龄婴幼儿的智能发育规律。方法选取2012-2014年间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随访至2岁或以上的婴幼儿3 438例,根据胎龄把随访婴幼儿分为5组... 目的通过追踪记录不同胎龄(26+1~42+6周)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胎龄婴幼儿的智能发育规律。方法选取2012-2014年间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随访至2岁或以上的婴幼儿3 438例,根据胎龄把随访婴幼儿分为5组,使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各组婴幼儿分别进行3、6、9、12、18、24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计算各组的发育商均值并比较分析。结果极早产儿组的发育商于随访期间低于其他组别婴幼儿(P〈0.05)。晚期早产儿组的发育商于18月龄及以后与各胎龄足月儿、过期产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胎龄足月儿、过期产儿组于6月龄及以后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早产儿仍为智能发育障碍的主要人群,需积极采取相关手段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发育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产儿
原文传递
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建萍 蒋春秀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0.4天的3800例足月儿住院期间眼底筛查结果、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及母亲孕期...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0.4天的3800例足月儿住院期间眼底筛查结果、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及母亲孕期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现46例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其发生率为1.21%。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孕周、羊水过多和(或)过少、胎儿窘迫、羊水混浊、围产期窒息、生长受限、单脐动脉、人工受精、ABO血型不合、地中海贫血及母亲妊娠并发症与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均无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对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具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孕周、羊水过多和(或)过少、胎儿窘迫、羊水混浊、围产期窒息、生长受限、单脐动脉、人工受精、ABO血型不合、地中海贫血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等因素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儿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章斌 韩树萍 +3 位作者 沙莉 董小玥 陈玉林 邱玉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足月儿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70年1月起至2013年4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足月儿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70年1月起至2013年4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6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立即结扎脐带相比,DCC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儿出生后血红蛋白的水平(MD=2.19,95%CI:0.36~4.02),对足月儿6个月内血红蛋白的水平没有影响(MD=0.29,95%CI:-0.17~0.75),对足月)L6个月内贫血的发生率没有影响(RR=0.71,95%CI:0.45-1.12),但增加足月儿出生后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RR=2.87,95%CI:1.24~6.62),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没有影响(RR=2.46,95%CI:0.93-6.52)。结论DCC能改善足月儿出生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但关于合适的延长时间没有研究进行评价,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合适的DCC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延迟脐带结扎 META分析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神经发育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甘斌 魏贤 +3 位作者 何源 黄杰 易海英 杨树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6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估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神经发育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1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新生儿科收治的145例足月儿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校正胎龄40周、3月龄、6月龄及1周岁时进行测试... 目的评估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神经发育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1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新生儿科收治的145例足月儿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校正胎龄40周、3月龄、6月龄及1周岁时进行测试,比较神经发育水平。结果校正胎龄40周龄时,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晚期早产儿大运动落后于足月儿;6月龄时晚期早产儿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1周岁时精细动作落后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欠佳,生后早期需加强监护和随访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足月新生儿早期心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珍 吴本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9-851,共3页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早期心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足月新生儿生后d1-7的心功能变化,包括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及各瓣口流速指标。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EF)在生后3d内无明显差异,d4、5呈现上升趋势,d6、...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早期心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足月新生儿生后d1-7的心功能变化,包括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及各瓣口流速指标。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EF)在生后3d内无明显差异,d4、5呈现上升趋势,d6、7较前3d则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AV)和肺动脉瓣口峰值流速(PV)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前者d3~4处于过渡阶段,而d5—7较d1则明显升高,且相对稳定,后者生后d4明显较前3d升高;三尖瓣口的E/A值d7较d1则明显升高(P〈0.01),而二尖瓣口E/A在生后1周内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足月新生儿左室泵血功能日渐增强,d6—7达高峰。AV和PV随日龄逐渐增加。右室舒张功能日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功能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小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足月ARDS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足月ARDS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经气管插管给予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疗程1~7d。观察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9.76%(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高浓度氧持续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S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7/43),显著低于对照组44.19%(1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RDS治疗早期应用PS可有效改善肺氧合功能,很大程度地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降低ARDS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足月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清红 杨军兰 +2 位作者 何阿玲 郭金珍 李占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798-800,80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足月儿组中检出比例高于早产儿组(χ2=15.36,P<0.01),真菌仅在早产儿组中检出(χ2=8.57,P<0.01)。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株。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病原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易发生真菌性感染。检出的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足月儿 早产儿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足月小于胎龄儿75例神经行为发育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昌燕 霍小慧 +1 位作者 韩莉 裴怀腾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神经行为发育特点。方法选择西安西电集团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足月小于胎龄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并将研究对象按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分为3组...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神经行为发育特点。方法选择西安西电集团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足月小于胎龄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并将研究对象按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分为3组:Ⅰ组为小于同胎龄儿正常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28例);Ⅱ组为小于同胎龄儿正常出生体重第5百分位(25例);Ⅲ组为小于同胎龄儿正常出生体重第3百分位(22例),对各组神经行为发育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NBNA评分:75例患儿NBNA评分总分均低于36分,最高35分,最低27分,且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45,P<0.05);2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监测:3组上下边界平均电压水平、窄带宽度、振幅异常率、异常a EEG率、成熟睡眠-觉醒周期(SWC)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5.25、4.85、5.17,χ2值分别为9.12、9.12、11.23,均P<0.05),但均未记录到爆发抑制及重度异常者。结论足月小于胎龄儿常存在神经行为发育不成熟,且体重百分位数越低者成熟度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 足月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评分
下载PDF
影响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慧丽 卢洪萍 陈晓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7例确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77例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单...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7例确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77例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影响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新生儿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羊水吸入、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产后使用PS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剖宫产(OR=5.714)、胎儿宫内窘迫(OR=6.390)、羊水吸入(OR=15.745)、新生儿窒息(OR=12.798)、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0.212)等。结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及产后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结合以上高危因素,进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