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3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北京市PM_(2.5)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04
1
作者 王占山 李云婷 +3 位作者 陈添 张大伟 孙峰 潘丽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对2013年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PM2.5数据进行分析,探讨PM2.5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前体物和大气氧化性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PM2.5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分别为122.8μg&... 对2013年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PM2.5数据进行分析,探讨PM2.5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前体物和大气氧化性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PM2.5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分别为122.8μg·m-3、85.1μg·m-3、84.9μg·m-3和79.1μg·m-3;各类监测站中浓度由高到低的依次是交通站、城区站、郊区站和区域站,平均浓度分别为102.2μg·m-3、91.8μg·m-3、89.1μg·m-3和88.7μg·m-3。PM2.5月均浓度呈波浪型分布,在1月份、3月份、6月份和10月份各出现一个峰值。全年来看,交通站PM2.5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分布,其他站点呈双峰型分布。分地区来看,年均PM2.5浓度由高到低的依次是东南部、西南部、城六区、东北部和西北部。PM2.5浓度与NO2、SO2和OX浓度均为显著正相关,表明前体物和大气氧化性对PM2.5浓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前体物 大气氧化性
原文传递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 被引量:171
2
作者 卢松 陆林 +3 位作者 王莉 王咏 梁栋栋 杨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0-256,共7页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关于古村落旅游学研究成果国内尚不多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总结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客流增长迅速;客流季节性差异明显,呈现"三峰三谷"型波...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关于古村落旅游学研究成果国内尚不多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总结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客流增长迅速;客流季节性差异明显,呈现"三峰三谷"型波动;一般性周内客流为斜"Z"分布,黄金周客流呈"井喷"式,客流周内分布不均;客流日内呈双峰型分布,时客流分布集中。从事件、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黄山辐射效应、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客流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讨论不断攀升的客流给古村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旅游客流 时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西递、宏村
下载PDF
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李韵婕 任福民 +2 位作者 李忆平 王朋岭 晏红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6,共11页
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和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省和重庆市)101个站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进行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识别研究,确定了... 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和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省和重庆市)101个站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进行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识别研究,确定了相应的()ITREE方法参数组,并识别得出87次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其中9次达到极端强度,而2009年9月一2010年4月发生的特大干旱是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最严重的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80 d,最长可达231 d;11—4月是西南地区的旱季。云南和四川南部是西南干旱的频发和强度中心地区;强的(极端及重度)干旱事件可分为5种分布类型,其中南部型出现机会最多。过去50年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频次显著增多,强度有所增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区降水量显著减少所致,而气温升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 时间变化 地域特征
下载PDF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被引量:39
4
作者 汪德根 陆林 +2 位作者 刘昌雪 章锦河 凌善金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625-632,共8页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地为例 ,结合其他山岳型旅游地以及海滨型旅游地 ,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分布等时间特性 ;对黄山、九华山国内客流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其客源市场稳...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地为例 ,结合其他山岳型旅游地以及海滨型旅游地 ,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分布等时间特性 ;对黄山、九华山国内客流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其客源市场稳定、客源市场集中度降低、客源吸引力增强、客源市场呈波浪式推进和跳跃式增长的演变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旅游地 客流时间特性 客流空间结构演变 黄山 九华山
下载PDF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颜磊 许学工 章小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引入4种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定量探讨九寨沟旅游流的时间特性。以morlet母小波对1994--2006年逐月和2003--2006年逐日两个旅游流时间序列实施小波变换,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周期性。结果表明:... 引入4种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定量探讨九寨沟旅游流的时间特性。以morlet母小波对1994--2006年逐月和2003--2006年逐日两个旅游流时间序列实施小波变换,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周期性。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旅游流呈现出三次函数增长方式,其年内分布为明显的三峰型;在月际尺度上,旅游流季节波动特性逐步变小;近13年来,旅游流存在1年左右的变动周期,尤在近4年表现强烈,此外该时段还在50~70天小尺度上存在周期现象。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以展现旅游流时间序列的精细结构,为分析旅游流时间特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流 时间特性 小波分析 九寨沟
下载PDF
青岛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时间变化与污染特征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雅琴 高会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2003年12月—2005年3月青岛八关山观测资料,分析大气中O3、NOX和CO浓度时间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探讨O3及其主要前体物NOX、CO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岛NO2日平均浓度年超标率为25%;受光化学反应及大气运动等影响,... 利用2003年12月—2005年3月青岛八关山观测资料,分析大气中O3、NOX和CO浓度时间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探讨O3及其主要前体物NOX、CO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岛NO2日平均浓度年超标率为25%;受光化学反应及大气运动等影响,NOX与CO浓度为冬季高、夏季低,O3与之相反;NOX与CO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日间高于夜间;O3浓度峰值出现于午后(滞后于NOX约5 h),阴雨天夜间浓度出现回升。经滞后相关分析,NOX对O3浓度变化的累积效应作用时间为5—6 h;O3与NO、NO2浓度比值可较明显地验证出辐射强度与尾气排放对青岛及其他地区污染特征的影响。青岛CO与NOX比值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维持在10.0左右,可用于定性估计其大气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气污染 臭氧 前体物 时间变化 滞后相关分析 污染特征 青岛
下载PDF
北京地区正地闪时间分布及波形特征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阳 张义军 +1 位作者 孟青 吕伟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9,共8页
为了给雷电防护及机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电场快慢变化资料,对北京地区正地闪的时间分布规律及波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正地闪分布随月份而不同,较大频次出现在5—7月,较高比例出现在春、秋... 为了给雷电防护及机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电场快慢变化资料,对北京地区正地闪的时间分布规律及波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正地闪分布随月份而不同,较大频次出现在5—7月,较高比例出现在春、秋季(3—5月和10—11月);而一天内的正、负地闪分布具有反对应关系,正地闪在傍晚(15:00—21:00,北京时)具有较大的频次和较高的比例,且该比例随闪电频次增大而呈减少的趋势;正地闪多为单次回击,多回击正地闪数占正地闪总数的3.89%;正地闪波形上升沿时间分布范围为5~28μs,平均为11.55μs,慢前沿时间分布在2.8~23.6μs之间,平均值为9.41μs,慢前沿幅度与回击峰值比为53%,过零时间为43.97μs,负反冲深度均值为20.75%,辐射场归一化到100 km的回击场强峰值为13.66 V/m;正地闪连续电流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13 ms,具有连续电流的正地闪比例高达69.2%,其中48.7%具有长连续电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正地闪 时间分布 波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居民行为周期特征的城市空间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钟炜菁 王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6-1118,共13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存量空间的研究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基于居民行为活动的周期规律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进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日益重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许多大数据的获取...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存量空间的研究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基于居民行为活动的周期规律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进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日益重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许多大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并由于其低成本、即时、大样本等优势,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探究居民活动的空间周期变化特征,并基于空间的周期特征曲线,采用相似性传播聚类算法进行空间分类。研究表明,居民活动有平日一日周期和平日加周末二日周期,与人的作息规律相符合。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及主要就业中心,昼夜波动和平日周末活动强度的差异都较为明显。空间分类结果显示,城市活动空间的组织既体现出个体充分的空间能动性,也反映出对土地使用类型以及设施建设、投入程度的耦合性。上海市内环内核心区混合多样的用地模式使得活动区内居民活动内容丰富,周期特征功能区边界模糊。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指导,为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置、设施布局等优化提供决策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周期特征 居民行为 空间分类 近邻相似性传播聚类 上海
原文传递
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高分辨率的时空分配 被引量:25
9
作者 毛红梅 张凯山 +2 位作者 第宝锋 杨锦锦 马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3,共11页
传统的污染物时空分配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而常无法满足空气质量模拟的需要.本研究根据各污染源的排放特点,确定可用于高分辨率时空分配的识别因子和建立时空分配权重的估算方法,并以成都市为例,建立了2012年成都地区高分辨率时空分配清... 传统的污染物时空分配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而常无法满足空气质量模拟的需要.本研究根据各污染源的排放特点,确定可用于高分辨率时空分配的识别因子和建立时空分配权重的估算方法,并以成都市为例,建立了2012年成都地区高分辨率时空分配清单.结果表明,根据清单的时空分配结果,成都市的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区、成都周边的工业区(特别是东部城区)及交通流量大的高速路地区,且排放时间大部分集中在冬季和春季.这与实际的污染排放来源及环境空气质量的实际监测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本研究提出的高分辨时空分配方法较为合理可靠,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方法空间分配的偏差和提高分配结果的精度,可满足后续的空气质量模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时间分配 空间分配 高分辨率
原文传递
时间本体及其在地学数据检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侯志伟 诸云强 +3 位作者 高星 潘鹏 罗侃 王东旭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高效、准确地获取目标数据及其关联数据,是决定大数据共享与挖掘分析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数据检索方法无法利用地学数据间的显性或隐含关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检索结果质和量的需求,而本体理论和技术的语义检索成为当前的... 高效、准确地获取目标数据及其关联数据,是决定大数据共享与挖掘分析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数据检索方法无法利用地学数据间的显性或隐含关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检索结果质和量的需求,而本体理论和技术的语义检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时间这一地学数据的本质属性,在系统研究地学数据时间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学数据时间本体模型,并深入论述了模型中的时间关系、时间坐标系等内容,提出了时间位置和时间距离的描述函数,同时研究了二者的本体表达方式。构建了包括地质年代等在内的地学数据时间本体库,并以语义网开发框架Jena为基础,经本体解析、元数据时间信息抽取与标注等过程,将时间本体应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检索之中。结果表明,以时间本体的地学数据语义检索查全率约为关键字方法的1倍,检索结果排序,以及关联数据推荐方面也有更好的效果,为促进地学数据共享与关联发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数据 时间本体 语义检索 时间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农业投入的重庆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减排措施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才军 孙德亮 张凤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6-209,共4页
农业越来越成为世界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农业投入的化肥、农膜、农药、用电量以及柴油5个方面碳源,测算了重庆市1996—2010年近15a的农业碳排放,结果表明:(1)近15a,重庆市农业投入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 农业越来越成为世界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农业投入的化肥、农膜、农药、用电量以及柴油5个方面碳源,测算了重庆市1996—2010年近15a的农业碳排放,结果表明:(1)近15a,重庆市农业投入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势,农业投入碳排放总量增长分为三个阶段:增长率下降的缓慢增长阶段、环比增长起伏的波动增长阶段和迅猛增长阶段。(2)近15a,重庆市农业投入的碳排放强度处于明显增长阶段,增长率达到120.32%;2007年以后碳排放环比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环比增长趋于吻合。(3)近15a,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导致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投入的碳排放中始终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呈下降趋势。农村用电碳排放所占比例仅次于化肥使用的碳排放,且呈增加趋势,由1996年的22.1%增加到2010年的38.69%。农膜、农药、农用柴油的使用导致碳排放量增加,但是在全年当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最后,立足研究结论,提出了未来重庆农业减排的措施,以期为重庆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入 农业 碳排放 时序特征 减排政策
下载PDF
基于突发事件爆发时间特性的应急救援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利荣 刘祥恒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9,共4页
从突发事件爆发时间的视角研究了应急救援策略,并将突发事件分为了瞬发式、即发式和渐进式等三类。继而,结合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对其应急救援策略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策略 时间特性 瞬发式事件 即发式事件 渐进式事件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高旭 陈敏建 +2 位作者 丰华丽 王立群 黄昌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需水的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河道,选择黄河中下游及部分支流的主要控制断面研究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以河流水体存在(不断流或干涸)、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为保护目标,分别计算河道最小...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需水的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河道,选择黄河中下游及部分支流的主要控制断面研究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以河流水体存在(不断流或干涸)、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为保护目标,分别计算河道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洪水期生态流量,将不同生态流量耦合时间特征计算了全过程生态需水。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洪水期生态流量和最小生态流量的相对值分别为18%~29%、156%~187%、9%~15%,对应于汛前期(4—6月)、汛期(7—8月)和汛后枯水期(9—3月)的河道生态需水,据此算得黄河中下游流域年生态需水总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43%。从河流生态需水时间特征出发提出的全过程生态需水计算成果,将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特征 生态流量 全过程生态需水 黄河中下游
下载PDF
福建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4
作者 骆培聪 张明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7-383,共7页
地处闽西的武夷山、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均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距离较近,开展它们客流时间分布比较研究对各景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运用小波分析、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 地处闽西的武夷山、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均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距离较近,开展它们客流时间分布比较研究对各景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运用小波分析、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方法,对这4个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01~2008年每个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武夷山年游客数量最大,泰宁金湖景区客流年际波动辐度较大;武夷山景区客流年内变化曲线为"三峰三谷",泰宁金湖景区为"驼峰",冠豸山、桃源洞景区为"两高峰、两中峰、四低谷",泰宁金湖客流年内变化最大,冠豸山、桃源洞次之,武夷山最小;冠豸山和桃源洞景区客流月内波动要比武夷山、泰宁金湖景区大一些;连城冠豸山周内客流峰值分布在周日,其他景区客流峰值在周六,武夷山黄金周游客接待量最大。并对气候因素、社会因素、景区知名度、对外交通条件、旅游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旅游景区 客流 时间分布特性 福建省
下载PDF
北京市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功能的时序特征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唐林楠 刘玉 唐秀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本研究通过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乡转型和乡村地域功能的时序特征及其关联性,以期为改善北京城乡关系、有效提升乡村地域功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78—2012年,北京市城乡转型依次经历了缓慢转型(197... 本研究通过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乡转型和乡村地域功能的时序特征及其关联性,以期为改善北京城乡关系、有效提升乡村地域功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78—2012年,北京市城乡转型依次经历了缓慢转型(1978—1995)、快速转型(1996—2006)、转型放缓(2007—2012)三个阶段。2生态、历史、市场和政策等因素显著影响着乡村地域功能的提升。35年间,乡村地域功能总体稳步发展,并与城乡转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3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地域功能反馈等综合作用下,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功能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依次经历了低水平耦合、倒"U"型耦合和高水平耦合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转型 乡村地域功能 时序特征 关联度模型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5年传染性肺结核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林玫 崔哲哲 +4 位作者 林定文 梁大斌 黄敏莹 苏华斌 唐咸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传染性肺结核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为传染性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2010-2015年广西报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痰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病例),采用SaTScan 7.0.2...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传染性肺结核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为传染性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2010-2015年广西报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痰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病例),采用SaTScan 7.0.2、GeoDa 1.8.12、R语言v 3.3.1和SPSS 19.0软件,运用时间序列优化模型、"Moran's I"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Kulldorff's"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基于"R语言"的聚集窗口三维可视化成像,描述和分析2010-2015年广西的传染性肺结核时空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5年共报告传染性肺结核76 151例。经趋势χ2分析,年度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 464.53,P=0.000)。经优化筛选的Winters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16年报告数为7 764(4 971~10 557)例,报告发病高峰在每年3月。2010-2015年的Moran's I全局统计量均〉0,在0.257~0.390之间波动,表明每年都存在传染性肺结核病例聚集。高发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广西的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表现为低发聚集。"Kulldorff's"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提示了前期中、西部呈高发聚集,后期仅东部低发聚集的总体缓解态势。结论 广西2010-2015年传染性结核病疫情呈现春夏季高发且总体缓慢下降的时间变化趋势;时空聚集性分析为下一步探索结核分枝杆菌成簇和迁徙模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结核 时空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杭州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PM2.5潜在源区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蒋琦清 陈文聪 +2 位作者 徐冰烨 王琼真 吴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5,共8页
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杭州城区观测点PM1、PM2.5、PM10小时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方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探讨了杭州城区PM1、PM2.5、PM10时间分布特征和PM2.5潜在来源。结果表明:... 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杭州城区观测点PM1、PM2.5、PM10小时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方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探讨了杭州城区PM1、PM2.5、PM10时间分布特征和PM2.5潜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PM1季节平均浓度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1~2.5、PM2.5~10浓度则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1浓度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而PM1~2.5和PM2.5~10在同一时段均无明显浓度峰值;杭州城区PM2.5受外源输送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秋季杭州城区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浙江北部、安徽东南部等,春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浙江中部、江苏南部等,冬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山东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部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污染特征 潜在源贡献因子 浓度权重轨迹 杭州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性分析和数据融合的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邱世崇 陆百川 +2 位作者 马庆禄 邹巍 张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5年第2期156-160,178,共6页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其考虑因素单一、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性分析和数据融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交通流时间特性、时间相关性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其次,...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其考虑因素单一、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性分析和数据融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交通流时间特性、时间相关性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其次,在对交通流空间特性、空间互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邻路段流量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目标路段流量估计预测的方法。最后,分析了交通流的时空关联特性,同时考虑到时间和空间因素,利用最小二乘动态加权融合算法将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结果和空间回归估计预测结果进行融合输出最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单一时间序列和空间回归估计预测方法,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短时交通流预测 数据融合 时间特性 空间特性
下载PDF
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小凤 王再明 +1 位作者 胡军 王振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年-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年-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旱情监测、预测及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干旱灾害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特征分析
下载PDF
Sentinel时序影像的长江流域地表水体提取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宇晨 高永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8-372,共15页
传统水体提取算法大多基于某一时期单景遥感影像,无法表现出水体随着时间和空间高度可变的特性,虽然国内外已出现部分时序水体数据产品,但其空间分辨率及水体边界的精度仍无法满足一些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本文以地表环境复杂的长江流域... 传统水体提取算法大多基于某一时期单景遥感影像,无法表现出水体随着时间和空间高度可变的特性,虽然国内外已出现部分时序水体数据产品,但其空间分辨率及水体边界的精度仍无法满足一些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本文以地表环境复杂的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使用Sentinel-2 MSI年内长时序影像集结合像元的“时间特征”,提出一种在大尺度环境下更具普适性、可操作性且效果更好的高精度水体提取算法,即基于时序影像数据结合多指数和“时间特征”并融合DEM的算法。该算法选择自动提取水体指数(AWEI)、改进型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进行多指数逻辑组合来提取水体;同时利用NIR波段反射率值和SRTM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坡度数据集来辅助抑制高反射率噪声和阴影噪声。通过目视解译采取验证样本点进行全流域水体精度验证,正确提取率达96%以上;在亚像元层面进行精度评估,混合边缘像元占像元总数的3.37%,错分误差0.46%,漏分误差0.21%,表明本文算法对混合像元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比传统基于光谱特征的NDWI、MNDWI水体指数,多指数结合时间特征的算法在抑制阴影噪声方面效果更佳;对比现有部分水体数据产品,本文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保证水体区域整体的完整性,也保留了水体的局部细节,在细小水体的提取上具有一定优势。由长江流域水体遥感提取结果可得,流域内水体空间分布不匀,且各水体类型时空变化特征明显,2017年—2020年永久性水体增加的67.41%是由季节性水体转化而来,季节性水体与非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最为显著,季节性水体增加的74.64%是由非水体转化而来,同时季节性水体减少的56.25%转化为了非水体。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在提取不同时空位置和不同环境下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Sentinel-2 水体遥感提取 时间特征 多指数组合 阴影噪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