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订正的“空间型标度”法预估1.5℃温升阈值下地表气温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晓龙 周天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近10年(2007—2016年)全球地表气温相对于工业革命前(1861—1890年)已上升约1℃,未来达到1.5℃温升阈值时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对未来温度的预估多依赖气候模式,但模式在区域气候预估方面尚存在较大不确... 近10年(2007—2016年)全球地表气温相对于工业革命前(1861—1890年)已上升约1℃,未来达到1.5℃温升阈值时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对未来温度的预估多依赖气候模式,但模式在区域气候预估方面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采用国际通用的"空间型标度(Pattern scaling)"方法,尝试基于1951—2005年历史温度观测资料,预估1.5℃温升阈值下全球区域地表气温相对于当前升温1℃的变化。由于未来气温变化的空间型可能与历史时期不完全相同,同时非线性因素亦可能令基于线性假设的空间型标度法出现偏差,故利用参加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21个气候模式在4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RCP8.5,RCP6.0,RCP4.5,RCP2.6)下增暖空间型相对于历史时期(1951—2005年)的变化,对观测的空间型进行订正,并考虑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温度继续上升0.5℃,达到1.5℃时,4种情景下预估的地表气温变化的空间型和增暖幅度接近。大部分陆地将升温0.6℃以上,北半球比南半球高约0.2℃,陆地比海洋高约0.3℃。预估中国区域升温0.7℃以上。RCP2.6下中国北部和中部升温明显高于其他情景。若不考虑订正方法的影响,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基于观测资料的空间型标度法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均远小于气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型标度法 1.5℃温升阈值 地表气温预估 CMIP5 中国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CMIP5的2006—2015年中国气温预估偏差分析及订正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蓓 戴新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9-1629,共11页
依据NCEP/NCAR格点气温资料,分析了三种RCPs情景下24个CMIP5模式集合对2006-2015年中国气温的预估偏差,并对RCP4.5情景下的气温偏差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各模式对东部气温预估的一致性高于西部,大部分地区模式气温预估均偏低,西部偏差较... 依据NCEP/NCAR格点气温资料,分析了三种RCPs情景下24个CMIP5模式集合对2006-2015年中国气温的预估偏差,并对RCP4.5情景下的气温偏差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各模式对东部气温预估的一致性高于西部,大部分地区模式气温预估均偏低,西部偏差较东部大;夏季偏差小于其他三季,冬季模式气温偏低现象明显增强。高排放情景加剧了模式气温偏低现象,且对西部影响明显。气温偏差的年际差异较小,仅在东北较大,El Ni1o和La Ni1a年差异与此相似。经地形校正后模式气温偏差约减少20%,尤其地形复杂地区偏差约减少3℃。此外,EOF分解显示模式气温偏差存在气候漂移现象,且与地形偏差等关联,去除漂移部分可消除地形及插值的影响,模式年气温偏差约减少72%,且西部订正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在大部分地区模式气温预估偏低现象仍然存在,但幅度减少至±1℃内。此法对夏季东部和冬季西部订正效果较差,说明偏差小的区域易受偏差变率的影响。因此,除气候漂移外,更细致的订正方案必须考虑偏差的时间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RCPs排放情景 中国气温预估 偏差特征及订正
下载PDF
基于IPCC-CMIP5的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水温未来预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翠翠 魏皓 +1 位作者 宋贵生 谢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8-1300,共13页
近海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变化对我国沿岸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规律尤其是预估其未来变化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近海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变化对我国沿岸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规律尤其是预估其未来变化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AR5)对全球及部分典型区域的未来气候变化进行了预估,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中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ACCESS1.3、BCC-CSM1.1、CCSM4、GFDL-ESM2G、MPI-ESM-MR),对未来80年(2030、2060、2090年)相对于2010年中国东部近海(渤海、黄海、东海)表层水温的年代际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在RCP4.5气候情景下进行了预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水温在未来80年内有明显升温趋势:从年代际上看,到2090年表层水温升温幅度达1.18—1.71℃,其中2030—2060年升温最快,2060—2090年升温速度减缓;从季节上看,不同海域不同季节表层水温升温幅度达1.16—2.04℃,中国东部近海各海区在夏季升温幅度较大,冬季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近海 海表温度SST 未来海温预估分析 IPCC-CMIP5
下载PDF
Projection of Extreme Temperatures in Hong Kong in the 21st Century
4
作者 李子祥 陈建宇 甄荣磊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1年第1期1-20,共20页
The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Hong Kong in the 21st century were investigated by statistically downscaling 26 sets of the daily global climate model projections (a combination... The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Hong Kong in the 21st century were investigated by statistically downscaling 26 sets of the daily global climate model projections (a combination of 11 models and 3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scenarios, namely A2, A1B, and B1) of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The models’ performance in simulating the past climate during 1971–2000 has also been verified and discussed. The verification revealed that the models in general have an acceptable skill in reproducing past statistic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Moreover, the models are more skillful in simulating the past climate of the hot nights and cold days than that of the very hot days. The projec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 events in Hong Kong would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hile that of the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s expected to drop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multi-model scenario ensemble mean, 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s of very hot days and hot nights in Hong Kong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from 9 days and 16 nights in 1980–1999 to 89 days and 137 nights respectively in 2090–2099. On the other hand, 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of cold days will drop from 17 days in 1980–1999 to about 1 day in 2090–2099. About 65 percent of the model-scenario combinat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will be on average less than one cold day in 2090–2099. While all the model-emission scenarios in general have projected consistent trends in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re is a large divergence in the projections between difierent model/emission scenarios. This reflects that there are still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future climate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temperature projections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climate projections climate change Hong Kong
原文传递
电厂低低温系统泄露技术及系统问题处理探讨
5
作者 李志峰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5期82-83,共2页
伴随着环保项目的发展和进步,电厂环保监管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管理部门要将管控重点落实到能源结构监管层面,在建立能源总量监督管控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污染物排放质量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电厂... 伴随着环保项目的发展和进步,电厂环保监管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管理部门要将管控重点落实到能源结构监管层面,在建立能源总量监督管控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污染物排放质量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电厂低低温泄漏监管技术,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处理对策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低低温项目 泄漏问题 处理机制
下载PDF
合肥发电厂SG420t/h自然循环锅炉降低排烟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升 刘静 《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大修前锅炉热力试验 ,量化分析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及程度 ,在大修中实施制粉系统堵漏、炉膛堵漏、空预器传热元件更换等技术措施 ,在运行中采取制粉系统钢球磨进口微负压、炉膛微负压等运行方式 ,是降低排烟温度的有效措施。文... 通过大修前锅炉热力试验 ,量化分析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及程度 ,在大修中实施制粉系统堵漏、炉膛堵漏、空预器传热元件更换等技术措施 ,在运行中采取制粉系统钢球磨进口微负压、炉膛微负压等运行方式 ,是降低排烟温度的有效措施。文章同时指出 ,彻底消除制粉系统漏冷风以及解决空预器X比、烟气侧效率、空气侧阻力、烟气侧阻力、空预器出口热风温度达不到设计值和锅炉受热面积灰问题 ,是今后进一步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温度 技术措施 合肥发电厂 自然循环锅炉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